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有鹿氏

3月的每月一題:民間故事中被污名化的女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6 16: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RE:3月的每月一題:民間故事中被污名化的女性

  女性的天空,常常覆盖着男性的云彩.
  从性别诗学的角度讨论故事,显然很有意义.
  狼外婆的故事,其实还有一层观念:欺骗与揭露.外婆身份的批评,很可能是故事动力学的需要:家里人是扮演不了骗子角色的,外婆的探访与陌生.期待与逃避,正好有助于故事的讲述,叙事从此有了一个深入,这或许从叙事学的层面可以解释:污名化的背后有生活真实.
  
发表于 2007-3-7 00: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3月的每月一題:民間故事中被污名化的女性

有鹿氏 于 2007-3-5 14:38 写道:
我們或許能稍微探討幾個問題:何以這一類型的故事中關鍵的害人吃人角色常是女性?在中西方熟悉的「狼外婆」「虎外婆」下,臺灣出現特殊的「虎姑婆」,臺灣何以是姑婆而非外婆?其實,閩南也是姑婆,請大家順道提供一下閩南可怕的虎姑婆資料。

這個才是本月的重點吧!
題目有誤導之嫌
发表于 2007-3-7 00: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3月的每月一題:民間故事中被污名化的女性

锺宗憲 于 2007-3-5 14:57 写道:

換一個角度想,
被污名化的女性是否正足以說明女性的親和力與影響力?
沒有被污名化的男性嗎?

我認為這個看法很有意思。
年老的女性在民間的形象一向是慈祥的、照顧小孩的,基本上都具有「母親」的特色,甚至是經常給小孩糖吃的。
對於一些父母親而言,有時候會告誡自己的小孩:「別相信陌生人!」因為陌生人會誘拐小孩、販賣小孩,甚至會利用小孩來危害家人。最容易讓小孩信任的,就是年老的女性。
從許多民間故事裡,我們都可以發現:不管是吃人的或害人的女性,只要對方是男人,通常是利用美色來媚惑對方,再加以傷害,因為男人好色,見到美女就喪失戒心;只要對方是小孩,無論性別,就以慈祥的女性老年人形象出現,藉以親近小孩,在遂行其禍心。而假稱外婆、姑婆、嬸婆、姨婆,或是可憐的老婆婆,其實都是如此。而假稱「媽媽」是最直接的,大野狼詐騙小紅帽、七隻小羊,不就是明顯的例子嗎?
所以反過來說,這不是將女性污名化!而是運用女性、美化女性所產生的故事。否則,沒有這些女性的優勢和人性的弱點,怎麼成就出這些故事?

但是對一些小孩而言,卻是會害怕年老女性的:因為她們的老態(包括滿臉皺紋、痀僂體態)、氣味(老人特殊體味)、過於陳舊污穢的服飾,以及某些被認為是奇怪的舉動。
所以我覺得這也是這類故事可能的心理背景:可怕的怪婆婆,讓小孩心生畏懼,而產生出許多聯想。所以這類的故事應該可以再做細部的分類,否則會流於窠臼俗套,也忽略了不同的故事背景和意義指涉。

台灣這類的故事,除了有閩南方面的淵源之外,我覺得與台灣社會發展有關。第一,舅舅和姑媽,在台灣家庭親屬的地位,都是比較親、比較高的長輩;連帶的舅公和姑婆的形象就比較特殊。第二,台灣確實有一段長時間經常發生小孩被誘騙販賣的情形,所以大人常會以「虎姑婆」作為提醒小孩的教材。

再換一個角度,「虎姑婆」故事中的兄妹,一人犧牲被吃,一人機智勇敢,前者具有教訓意義,後者儼然是「英雄」人物。有趣的是,大多是哥哥被吃,妹妹反而是消滅虎姑婆或是利用智慧等待救援的人。

所以,我支持鍾老師的看法。不知道對不對?
至於鍾老師是不是好男人?該怎麼說呢?
发表于 2007-3-7 09: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3月的每月一題:民間故事中被污名化的女性

      不曾研究过故事,但对这个论题有兴趣,也说几句门外汉的话。
    突变常给故事带来重要转折的环节或拐点,一如白娘子饮了雄黄酒。那么,「狼外婆」「虎外婆」「虎姑婆」,她们的突变环节来源于什么地方?答案当然是「狼外婆」「虎外婆」「虎姑婆」的“人兽变化”和变化的“有限性”。一般故事中「狼外婆」「虎外婆」「虎姑婆」并非实现了变化完全,而是大都有漏洞。
    所以这类反映外婆、姑婆和孩子关系的故事,有教育孩子依靠细节识别周围环境变化的部分,非常受欢迎。还有就是牵涉到外婆、姑婆在孩子的世界中地位的问题。外婆、姑婆是自己家里的人,但从亲近程度上,和父母是隔了一层的。对于孩子,她们经常是“熟悉的陌生人”。
    抱歉离“污名化”远了一些。算是帮助鹿先生敲几响锣。

   
 楼主| 发表于 2007-3-7 09: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3月的每月一題:民間故事中被污名化的女性

這幾天的課忙得很.
一有空檔要上網,電腦就出問題.
感謝大夥熱烈討論,提供寶貴意見,獲益良多.
我打字太慢,平常依賴助理慣了.
只好惜字如金,儘量話少.
啊,對了,出題人要送書.
請問鍾版主,我手邊沒有《洪水神話》,可以送散文集《臨溪路70號》嗎?

发表于 2007-3-7 09: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RE:3月的每月一題:民間故事中被污名化的女性

如果我当选为最佳讨论人的话,我就回答说:可以。
发表于 2007-3-7 09: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3月的每月一題:民間故事中被污名化的女性

報告掌門師姐
送書之事
隨緣隨喜
再次叩首申謝
相信收到書的人無論如何都會很高興
发表于 2007-3-7 09: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3月的每月一題:民間故事中被污名化的女性

锺宗憲 于 2007-3-7 09:53 写道:
報告掌門師姐
送書之事
隨緣隨喜
再次叩首申謝
相信收到書的人無論如何都會很高興

很高兴与钟帅哥在完全相同的时刻持同一观点回答了同一个人的同一个问题。
“四同”啊,比三陪还高一个层次!
发表于 2007-3-7 09: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3月的每月一題:民間故事中被污名化的女性

畲人 于 2007-3-7 00:45 写道:
我認為這個看法很有意思。
年老的女性在民間的形象一向是慈祥的、照顧小孩的,基本上都具有「母親」的特色,甚至是經常給小孩糖吃的。
對於一些父母親而言,有時候會告誡自己的小孩:「別相信陌生人!」因為陌生人 ......

居然有人懷疑我是不是好男人?
如果我說呂老大是好男人應該就無可置疑了吧!
发表于 2007-3-7 09: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3月的每月一題:民間故事中被污名化的女性

锺宗憲 于 2007-3-7 09:57 写道:
居然有人懷疑我是不是好男人?
如果我說呂老大是好男人應該就無可置疑了吧!

像我就不怀疑你不是好男人。
因为我根本不在乎你是不是好男人。
发表于 2007-3-10 10: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RE:3月的每月一題:民間故事中被污名化的女性

再提供一个案例。在我的家乡四川乐山,流传的是“熊家婆”的故事,内容结构与“虎姑婆”同。“家婆”就是外婆的意思。为什么是外婆,而不是闽南台湾地区的姑婆呢?楼上一位说“舅舅和姑媽,在台灣家庭親屬的地位,都是比較親、比較高的長輩;連帶的舅公和姑婆的形象就比較特殊。”在我们那里似乎舅舅和姑妈的地位没有那么高。从亲属地位来说,还是父亲一方的伯父叔父地位较高;而从情感来说,孩子与母亲和外婆的感情较深。大概正是因为外婆的“亲和力与影响力”,使得故事利用它来教育小孩,不要轻易地相信任何人。在孩子不听话时,这个故事也常常被家长用来恐吓孩子:“你如果不听话,晚上熊家婆要来找你!”故事完成了帮助大人摆脱孩子哭闹纠缠的功能,同时也给孩子留下了人生中最早的恐惧记忆。
发表于 2007-3-12 09: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3月的每月一題:民間故事中被污名化的女性

老變婆   口述:王高佐  地點:瀘沽湖中瓦村
從前有一家人,住著一個母親和兩個女兒。女兒有一個很笨、另一個很聰明。有一天母親要上街買東西,叮嚀兩個女兒說:「如果不是我回來敲門,千萬不要開門。」到了中午,母親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個老變婆吃掉了。老變婆穿上母親的衣服、假裝成母親回家。
  老變婆敲敲門叫女兒來開門,笨女兒就想要開門,聰明的女兒卻起了疑心,先叫假母親把手伸近來讓她看一下。當老變婆把手伸進去時,聰明的女兒說:「你不是我媽,我媽手上有一顆痣。」老變婆也很聰明,把手伸出來用墨汁點了一顆痣,說道:「你再看清楚,痣在這裡。」於是笨女兒就把門打開了。
  老變婆進門後就說:「如果你們相信我就端一碗清水過來給我喝。」聰明的女兒端了一碗很髒的水給老變婆,笨女兒卻端來一碗很清的水。
  到了晚上要睡覺時,老變婆放了一碗福豆在枕頭旁邊。笨女兒和老變婆一起睡在上舖,聰明的女兒睡在下舖。聰明的女兒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到了半夜,只聽見假母親不知在吃些什麼東西,就問她說:「你在吃什麼?」老變婆說:「我在吃福豆。」聰明的女兒說:「也給我吃幾個吧。」其實是老變婆把笨女兒吃掉了,她把笨女兒的一截手指遞給聰明的女兒,聰明的女兒一看嚇了一跳,就對老變婆說:「媽,我要去上廁所。」老變婆在聰明的女兒手上套上一根繩子,怕她跑掉。聰明的女兒走到了豬圈,就把繩子套在牛的脖子上,自己躲到花紅樹上去了。
  第二天,老變婆起床到井邊洗臉,從水的倒影中看到了聰明的女兒,問她說:「你在樹上作什麼?」聰明的女兒回答說:「我想摘花紅給你吃,你可以拿鏵尖給我嗎?」於是老變婆拿了一個鏵尖給聰明的女兒,聰明的女兒順勢將鏵尖砸在老變婆的頭上,老變婆就死了。
  老變婆死後變成了一棵長滿倒鉤刺的植物,將聰明的女兒困在樹上。有一天聰明的女兒看到有人經過,就大聲喊救命,可是那些人都不敢救她,因為在他們後面有三個老變婆在追他們。後來那三個老變婆來到了樹下,看到有一個女孩在樹上,大家都很高興。大的老變婆就叫小的老變婆找一些木材來,打算把樹燒了,將女孩烤來吃。當他們準備好剛想要點火時,突然間從天上垂下一根麻繩來,女孩趕緊拉住麻繩飛走了,老變婆一看情況不對,就把腰間的匕首往上一撂,割到了女孩的腳底,把女孩的腳底割出了一個窩來。從此以後,人的腳底就出現了一個窩。
  女孩後來到了天上,看見了一棟房子。她走進屋子,有一個老母親很親切的幫她梳理頭髮、和她閒聊。女孩突然發現老母親手上有一顆痣,和她媽媽手上的痣的位置一模一樣。女孩忍不住喊了一聲:「媽媽!」聰明的女兒終於和母親團圓重聚了。
发表于 2007-3-12 13: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3月的每月一題:民間故事中被污名化的女性


广府地区叫“熊人婆”:

熊人婆长得一身毛茸茸,牙齿又尖又长。她不是人,但穿着人的衣服,还在头上打一条花毛巾。她经常走来走去,专门找那些不听话的细仔(小孩)来吃。

她是怎么吃的?

好像你吃鸡肶那样大啖大啖地扯啊!!

那细仔不会跑吗?

她专门找那些不听话的细仔,然后在他背后用她毛茸茸的手拍拍他的肩叫他一声,他一回头就把他吃掉。
发表于 2007-3-12 13: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3月的每月一題:民間故事中被污名化的女性

异文一(广州):

母亲回娘家,请邻居二叔婆照顾两个小孩,被熊人婆暗中听见,晚上扮成二叔婆来看小孩,与两个小孩同睡,吃掉一个小孩,大孩子察知,借口小便逃出。次日得到卖针、卖蛋、卖油、卖西瓜等人的帮助,杀死了熊人婆。
发表于 2007-3-22 20: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3月的每月一題:民間故事中被污名化的女性

因没有研究,对民间故事的类型不敢乱发表言论。
蔡教授的提到的故事,因我是永春人,小时候就经常听奶奶说,但基本上是施爱东说的异文版,主要是用来教育小孩子要做听话和聪明的孩子,多听妈妈的话,不要被小利所诱惑等的故事。而所谓的虎姑婆,是否应该被视为“污名化的女性”,还值得怀疑。虎姑婆是“它”而非“她”,它其实是假装,化作善良的姑婆吃人。故上楼提到“污名化”不可滥用,的确有理。
另外,过份将该普世的故事类型和台湾本土社会背景过份结合起来谈,有些太过于偏“地方主义”的嫌疑。其实,我感觉在闽台社会里,无论是在民间故事还是宗教系统中,女性的地位一直是相对高的,恰恰是被“正名化”的。而且对于女性身体的圣洁问题(甚至受污的女性也可以被圣化),并不特别的在意。比如依附于观音、妈祖、三奶、陈三五娘(当然这些是传说还是故事还得细究)等等的叙述,另有其它的风味。
瞎说,多指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5-17 16:0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FolkCulture.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