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24|回复: 1

“非典”和民间文学之对比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4-18 22: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口水贴,但已经消毒

“非典”和民间文学之对比研究

    突然发现,“非典”和民间文学在基本特征方面惊人地相似:
【口头性】:民间文学作品是通过口头传播的,“非典”也是通过口头传播的。据说“非典”可以通过眼睛即视觉传播,但尚未得到证实。一旦民间文学通过书面和现代传媒传播,就不再是民间文学;同样,一旦非典通过现代传媒(比如说网络)传播,就不再是“非典”,而成了电脑病毒。
【集体性】: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非典也是集体创作,一个人如何能创造出传染性病毒?一般来讲,人口越大的族群其民间文学的传播越快,非典也是在人口密度高的城市传播最快。
【变异性】:民间文学在传播过程中会不断变易,但万变不离其宗,基本结构和情节是不变的;据香港医学专家研究证明,“非典”病毒在传播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生变易,但万变不离其宗,其DNA结构是不变的,临床症状也基本相同。
【传承性】;民间文学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可以穿越时空而悠悠流传;同样,“非典”也具有很强的传承性。正如民间文学主要是通过血缘、地缘关系传承一样,“非典”也主要是在家庭内部传承。不同的是,民间文学一般只能由前辈传给晚辈,而“非典”也可以由晚辈传给长辈。
【人民性】:民间文学中体现出来的平等主义、反叛意识、纵欲主义体现了人民大众的审美趣味,同样,“非典”也不管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其对现行经济和政治体制的颠覆性已经初步体现出来。巴赫金认为,民间文学的颠覆性体现于其广场性,民间文学不是沙龙中清赏,而是广场中的喧哗,“非典”也以“广场”中唾沫星子作为主要的话语形式。
    “非典”与民间文学的相似性是偶然的吗?抑或“非典”只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文体或表现形式?其实,所谓“民间文学”概念,是相对于“经典文学”的概念提出来的,也就是说,“民间文学”就是“非经典文学”,简言之,民间文学就是“非典”。
    这一发现,对于民间文学同仁而言是一个福音,因为,不像那些光知道钻故纸堆的经典文学研究者,对藏污纳垢的民间世界完全隔阂,因此对民间的污垢和非典也完全没有免疫力,民间文学研究者是人群中最具“非典”免疫力的一群——姜太公在此,百神回避,百毒不侵。
    (不过,在田野工作中为了保证采集到的“非典”标本的客观性,最好还是戴着口罩,以避免主体和客体的交叉感染)。
    在“非典”流行的季节,山东大学和华东师大成为新一批民间文学博士生培养单位,这表明,民间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 本帖由 温柔地思想 于 2003-4-18 23:12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3-4-19 02: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非典”和民间文学之对比研究

温柔老师真是处乱不惊、自得其乐!!文章还是词采横溢、幽默得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5-15 03: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FolkCulture.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