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叶涛

《民俗研究》入选CSSCI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24 18: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研究》入选CSSCI

我订了2006年的《民俗研究》,到现在也没有看到。因为这我还和邮局的工作人员几乎翻脸。
却不知道才出版,呵呵。错怪他们了。请问刁老师,现在订下半年的是否赶得上?
发表于 2006-6-24 19: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研究》入选CSSCI

道旁李 于 2006-6-24 18:38 写道:
我订了2006年的《民俗研究》,到现在也没有看到。因为这我还和邮局的工作人员几乎翻脸。
却不知道才出版,呵呵。错怪他们了。请问刁老师,现在订下半年的是否赶得上?

赶紧去邮局吧,来得及,告诉邮局杂志延迟一点时间。
发表于 2006-6-27 11: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研究》入选CSSCI

我订了2006年的《民俗研究》,到现在也没有看到。请问是不是已经送到邮局哪里去了吗?
发表于 2006-6-27 13: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研究》入选CSSCI

希望大家也能多多支持民间文化论坛,也好让它也早一天成为民俗学专业又一本国家级的刊物.
各位,加油吧!
发表于 2006-7-14 16: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研究》入选CSSCI

    这是一件令人十分高兴的事,这说明民俗学在逐渐地被重视,哈哈,民间文化抢救的工作也期得到更大的成功!
发表于 2006-7-15 08: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研究》入选CSSCI

编辑老师,我上半年定的杂志还是没有收到啊。不是说已经出来了吗?
发表于 2007-5-31 08: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研究》入选CSSCI

我学校今年才开始订购《民俗研究》。
发表于 2007-6-15 04: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研究》入选CSSCI

钟老先生
竟然有地方这么不容易
搞个钟先生的塑像
呵呵
现在可不时兴哟
顶!!!
发表于 2007-6-22 22: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研究》入选CSSCI

<民俗研究>那所谓杂志有什么看头?一群不清不楚的人,写着不清不楚的话,讲的民俗都是好长时间去一次陌生或者半陌生的乡间搞来一堆所谓的不确切的资料.写这些文章的人没有什么才气,还充个知识分子样,中国现如今还有什么知识分子,都是考试制度和官僚制度合谋整出来的博硕点,还有什么民俗研究杂志之类,都不能保证按时发行这样的效率可想而知,这样的学问还做得得吗?
发表于 2007-6-22 23: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研究》入选CSSCI

《民俗研究》能在民俗文化寂寥的时候励精图治,这就是知识分子的执著和勇气。至于发刊效率,一个由学者兼职力鼎的期刊,不要在细枝末节上过分苛求它吧,楼上这位“知识分子”先生?而且,我想,这个问题也会随着编辑部人力的扩增很快得到改善的。
民俗学就是从搜集资料开始,对民俗的观察和记录,就是研究的开始,也是再研究的基础。对民俗的描述,应该是描述民俗学吧,这是从民俗来自民间的特性产生的。何谓确切?正史的记载就算确切了?谁又能排除史官的主观视角呢?任何文章只要秉持着严谨的治学态度描述或讨论某一个事项或理论,就有了刊发的价值。
发表于 2007-9-6 23: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研究》入选CSSCI

形势一片大好。
发表于 2008-7-1 15: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刁老师,能否将您的邮箱留一下呢?我上次给贵刊投过一篇文章,不知收到了没有?
发表于 2008-7-2 21: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俗研究》投稿信箱是msyjbjb@126.com(“民俗研究编辑部”七个汉字的首写拼音字母),发到信箱后,会有自动回复(内容如下),参照自动回复即可。
《民俗研究》刊发各类民俗学论文、民俗史料、调查报告、田野札记、民俗图片、学术动态、书评等。来稿请注意以下几点:
1.稿件务必字迹清晰,校对准确,请遵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如关于标点符号和数字使用的规范等。
2.投寄本刊的文章,凡采用他人成说,务请核实引文。所有注释一律采用文后注,以1、2、3、4、5、6……注明“作者:书(或文章)名,出版地点:出版单位(或期刊名),出版年份,第xx页”。其中英文专著用斜体,论文写入双引号内,页码以“P.页码”形式出现。
3.本刊力求图文并茂。请作者尽量提供与文章内容相符的彩色或黑白照片、线描图版等图片资料,以便刊登时采用。单独提供民俗图片者,请附图片简要说明。
4.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度,来稿请另附纸,载明文章标题、作者介绍(包括姓名、工作单位和职称)。为了方便联系,务请注明详细通讯地址、邮编、电话和电子信箱。
5.本刊对决定采用的稿件有删改权,不同意删改者请在来稿时申明。
6.来稿一经采用即付稿酬。
7.来稿请勿一稿多投。本刊处理来稿期限为六个月,逾期未接获采用通知,作者可另行处理。来稿一律不退,敬请自留底稿。
8. 本刊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网(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付给。如果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9.欢迎提供打印件或软盘。提供电子稿者,请同时提供一份打印件。来稿请直寄本刊编辑部: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大学东校区新校《民俗研究》编辑部,邮编为250100。
电子信箱:msyjbjb@126.com。
发表于 2008-7-3 09: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刁老师,谢谢!我上次的那篇文章就是发到您提供的这个邮箱的,后来还打印了一份纸质按照您所提供的地址寄了过去,但不知收到没有。
发表于 2008-7-5 20: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蒙自咪古:其实不必担心,只要你的电子信箱没有退信,而收信地址又填写正确,我们就能收到。刁统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5-5 01: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FolkCulture.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