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22|回复: 0

客家正月:初三“送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5 13: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方汉族的送穷多在正月初六,江淮一带汉族送穷则多在正月初五;而客家则在正月初三。

初三,客家人称之为"穷鬼日"、"送穷日",又叫"三重"日。"送穷",早在唐朝韩鄂的《岁华纪丽》一书中就写道;"孟春晦日(阴历一月三十日),甫聚行乐,送穷。"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一个"送穷"的故事:说是颛顼帝时,宫中生下一个孩子,喜欢穿破衣服,给他新衣服,他也要搞破后再穿,所以宫中人叫他"穷子"。穷子死于晦日,为他送葬时,人们说:"今日送穷子也。"于是"送穷"就这样流传下来。"穷子"本来是作名字称呼的,后来民间把它作为"贫穷"的"穷",将家中垃圾扫出门叫"送穷"。明代陈耀文《天中记》中记到池阳(陕西省)风俗:正月二十九日扫除屋室尘秽,投入水中,谓之"送穷"。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中"送穷鬼"条,说的"送穷鬼"的时间是正月初六。客家人的"送穷日"有自己的传说:从前有一对夫妻穷得没法过日子,商议为妻的(李氏)改嫁给一个员外为侍妾,李氏要暗中资助前夫。当年春节前夕,李氏偷偷把一些银子塞进年糕里,暗中送给前夫,丈夫拿着年糕回家,过渡时,船工要过渡钱,李氏丈夫身无分文,只好把年糕送给船工,回到家中考虑身无分文如何过年?只好再去找李氏求助,李氏告知年糕中藏有银子,丈夫说明过渡时已把年糕作过渡费送人了,李氏骂其"该死的穷鬼!"
为回避家人,而匆匆离开。其前夫也躲进柴房,一夜饥冻而死去。事后,李氏怕惹出事端,把柴房烧掉,初三打扫余灰倾入河中,见者相问,她说"送穷鬼"。相传开来,人们仿效,相沿成俗,成为"穷鬼日"。所以到了初三,家家户户清扫垃圾,并以香纸送出屋外,放在路旁,焚香烧纸,意味着"穷去富来"。但此习主要是广东梅州地区和赣南有些客家地区流传。
崇义县客家人称初三为"穷鬼日",此日不作客,不请酒。
闽西和宁化、石城等地客家人年初一不扫地,怕把"财"扫掉,年初二家家户户都扫地,扫地时,要从外边往里扫,而不能从里往外扫,意味着要把"财"扫进来而不能扫出去,正好与"送穷"相反。初三又叫"三重"日(客家话谐音"生虫口"),避免入园摘菜。还有些客家地区说年初三是老鼠嫁女的日子,晚上不点岁火,让老鼠出来"行嫁"时看不见摔死,断子绝孙。初三开始,春节的民间游艺活动普遍开展,舞狮、船灯、龙灯、鼓吹、闹锣鼓,民间艺人"打新年鼓",宁化、石城等地民间"曲蓬"唱戏曲(三几口人自拉自唱戏曲)。闽西的客家人将过年敬神敬祖的"岁饭"煮吃掉。


送穷解说:

广东人以年初三是“送穷日”,客家语则根据“送穷”二字的谐音称此日为“三重日”或“生虫日”,福建人也有相同的说法,以为这一天是“穷鬼日”(或称为“赤鬼日”)。

俗传进入元旦后,人们至少要到了初三才能扫地。在此日把家中的垃圾向外清理或倒入河沟里,带有把“穷鬼”清理出门的好意头;又传说:这一天晚上,是家家户户家中老鼠嫁女的大日子。

初三日,亦是夫家受到风俗规范而必须允许媳妇在娘家暂居一日的日子。封建时代的妇女在一年中,就只有这么一天是可以不给夫家理由,从早到晚留在娘家过足一日夜的时间。

依旧俗,华人新年的元旦日,并不一定是出门拜年的日子,人们要到初二日,才出门探访亲友。

若依照华人讲究辈份与关系亲疏的惯例,夫妻出外向长辈拜年,最先当然是到岳家去。如果妻子和娘家的路程距离遥远,平时来往得少,初二日回到娘家后,初三日就是一昼夜都暂居娘家,一直到初四才由娘家人护送或者由夫家派人来接送回夫家。

因此,客家人把初二称为“转外家”的日子,而福建人则流传“初三无姿娘”──“姿娘”指新嫁的妻子;新嫁的女儿回娘家,岳母和姐妹多数会把人留下,新婚丈夫那天就少了刚娶进门的娘子陪伴身边。

习俗:

(1)人们以为初一初二不宜倒垃圾出门以免“财气外泄”,因此,家里在这两天即使出现垃圾,也只能收拾和集中起来,即使迫不得已扫地,亦只能向内扫,要等到初三才是倒垃圾的日子。

初三开始动手扫尽垃圾的人家以广东人家庭为主,广东人把这一日的扫除活动取了个好意头的叫法:“送穷鬼”。

其中客籍人则在扫除垃圾出门时,另加焚香烧纸,意求“穷去富来”。福建人虽然亦以初三为送穷日,但其中有不少人是延至初五开铺和拜财神前后,方才动手清理垃圾。

(2)务农的客家人既然把这一日谐称为“生虫日”,所以,这一天就避免到园子里摘菜或采集任何农作,以免“生虫”。

(3)闽广两籍都以为这一日是不宜外出的居家休息日。妇女在娘家渡日的,第二天早上之前不会回家;依俗例,丈夫也不能在这一天接妻子回家。福建人又传说:这天出门如果碰上“穷鬼”会惹来霉气。

(4)老一辈的传说,这一天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时间,晚上必须提早熄灯入睡。“老鼠嫁女”之夜,家里不可以让老鼠们藉里灯火成功举行婚礼,否则老鼠子孙满堂,人们就易受损失。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早点关灯睡觉,让老鼠结婚队伍不能赶路,在黑漆漆的夜晚摸不着路,结不成婚。

意义:

(1)在垃圾清理制度不完善的时代,各家各户主要都是自行清理垃圾,到远处的河边丢弃或者焚烧与埋藏。但是,初一和初二是人人为迎春忙碌、随时准备接待上门的亲友的日子,即使专业收拾垃圾的雇工也要过年,无从服务大众。

因此,初一初二只能把家中的垃圾收拾和集中,初三才能向外倒,迄今是有它的合理背景。至于把初三订为“送穷”,则是基于初一到初二的新年,肯定会留下许多垃圾,借着“送穷”意愿,鼓励人们从今天开始培养勤劳的性格,改变环境的决心先从家中整洁开始。

2)已婚女子,在这日留在娘家叙旧,在娘家从早到晚过夜,是一种藉节日打破例常规范的习俗,也是一种与节日配合,不使女子与娘家亲友亲情脱节的“制度”。

这一习俗在男权统治的时代,也含有维护着女方的调节作用,暗示夫家说:你过门的妻子依旧是岳家的女儿,她不是孤立的,她还有娘家人对她嘘寒问暖,也有父兄派人护送回夫家。

这一习俗提醒夫家不能对嫁进门的女子过苛。要是初三这一天,妻子的娘家人从她的言谈举止中发现有问题,就在初四当天追究,接送妻子的日子就变成了“追究日”。

3)初三日不伤农作,也是带有提醒的意思,是为了确保初春的农作物在萌芽时不受伤害。

4)老鼠嫁女的传说,警惕人们小心鼠患,但更大的意义是要人们这一夜尽早熄灯,重视休息。这一传说中含着要人类忙中休息的讯息,从其实践的效果观察,这一要求的确是合理的习俗;为了过年而忙碌的人,过了最重要的年初一和年初二两日,年初三如果不在家好好休息,是不行的。

万一打从新年开始,就累坏了身体,这真的就会和“穷鬼”打交道了。

活动:

新年忙碌了两天之后,初三就要认真收拾和打扫庆年活动中制造出来的副产品──垃圾。

当然,现代的人应讲究环保。过去,人们的垃圾大部份是有机物质,所以丢入河中,会自动腐化,也会有利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对农业社会来说,长远确有好影响。因此大家丢垃圾到河里的确有助资源循环和“送穷”。

但今日社会的许多垃圾都是会造成污染,也有许多垃圾是可以再循环使用的资源,我们不能贸贸然把垃圾丢入河中“送穷”。

其实,人们不妨利用这日好好休息,并从“送穷引富”的主题入手,思考如何从本身及家庭做起,协助整个地球节省资源和再循环。如果能利用送穷日宣扬了节省、爱护地球资源和简朴生活等观念,在行动上也不制造不必要的垃圾和浪费,这样子过新年就会过得更有意义。


客家送穷童谣

新年头,初三又讲穷鬼日,初四就话翻一日,初五、初六神下天,七不去,八不归,九九十一看到狮,十一、十二龙灯出,十三、十四过月半,索性过了月半才来归。

    这首歌谣愉快、诙谐地唱出媳妇回娘家后不愿转来的理由,这些理由正好将年初一至正月半的习俗串连起来。
    初一、初二,客地有不动扫帚的习俗。各家不管居室、庭院的地面如何布满厚厚的瓜果皮、烟灰、糖纸、炮竹屑,都不得扫地。客民认为在这个日子扫地,会扫走家中的财气。
这个习俗也是由来很久了。五代《录异记》载有“如愿”的故事:庐陵欧明过彭泽湖,被湖神青洪君请去作客,待之甚厚。有一吏告诉欧明,当青洪君问需要什幺时,你只要“如愿”。果然,青洪君问欧“何所须”,欧依照官吏教的话说了,青洪君不得已,将如愿送与欧。如愿,青洪君的婢女。欧明把如愿带回家后,凡他有所求时,皆能很快满足,“数年后大富”。后来一年的初一,如愿起床晚了,欧明就打如愿,如愿跑入粪帚。欧明又用杖打粪帚,唤如愿,如愿再也没有回来。从此,欧家逐渐衰落了。以后,民间就有了初一藏粪帚的习惯,怕把如愿扫走,失掉家中的财气。“如愿”的故事,现在很少为客地所知,但是不动扫帚的古代遗风在客地却一直被保存了下来。初三是“穷鬼日”,到这天才把积了几天的秽物清扫出去,这叫“送穷鬼”。
    “送穷”,早在唐朝韩鄂的《岁华纪丽》一书中就有记录:“孟春晦日(阴历一月三十日),脯聚行乐,送穷”。关于“送穷”,也有一个故事:颛顼帝时,宫中生下一子,好穿破衣,给他新衣,就撕破,并用火烧后才肯穿。宫中人都叫他“穷子”。穷子死于正月晦日,为他送葬时,人们说:“今日送穷子也”。“送穷”的说法就此相沿下来。民间把“送穷子”的“穷”逐渐说成了“贫穷”的“穷”,将家中秽物扫出叫“送穷”。

明代陈耀文《天中记》记有池阳(今陕西省泾阳县附近)风俗:正月二十丸日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书中有“送穷鬼”条,书中说“送穷鬼”的时间是正月初六,作法是把垃圾扫聚一处,再放上七个煎饼,在当日清早人们还未出门前就把秽物、煎饼一齐扔到街上,就叫“送穷鬼”。上面所说的“送穷”时间和“送穷”的作法都与现在客地流行的风俗不太一样。


赤口日”

  正月初三称为“赤口日”,根据传统习俗,人们一般不去拜年。

  赤口亦为“赤狗日”,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会带来不吉,故此农历正月初三是凶日,不宜外出及宴客;另外,“赤”字含“赤贫”之意,外出冲犯赤狗会带来贫穷。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于身上,以化解口舌。因此,大多数人会在当天留在家中祭祀神明,俗话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


  此外,传说年初三晚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故当晚一般人都会提早睡觉,以免骚扰鼠辈亲事。当晚亦会有“老鼠分钱”的习俗,在家中角落撒盐、米、糕饼供鼠辈们享用。



正月初六"送穷"
     从初一到初五,街上的铺户都上起护窗板,挂起绘有《水泊梁山》、《陈州放粮》、《桃园三结义》、《三请诸葛》、《精忠报国》、《济公传》等连环画的窗帘,表示过年休息。只有一些油盐米粮店在门板上留一小洞,对外营业,其它行业均不开市。掌柜的到外边拜年去,伙计们在家看柜,照例是把租赁来的响器(锣鼓等打击乐器,敲打起来助兴,以慰寂寞。凡喜轿铺、响器铺敲打尤甚。也有的铺户伙计们聚在一起“耍钱”,打麻将牌、“压六地”、掷骰子、推牌九……伙计们外出逛庙游览只能是轮流的。
  过了“破五”(正月初五日),年禧就基本上过去了。初六日凌晨四点多钟,除了回民店铺和西药房外,其它店铺,尤其是俗称老西儿屋子的油盐店、干果店、绸缎庄等,均由掌柜的(经理)带领全体伙友们,给供在店铺正中的“百分”(全神像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上香叩首,然后将这些神码、“钱粮”和香根请到当街,放在芝麻秸、松木枝架子上一焚,谓之“送神”。
  这时,鞭炮齐鸣,伙计们都猛劲地摇算盘,用秤杆敲打秤盘,屋里屋外响成一片,谓之“响响当当,大吉大利”。这时便有乞丐们来唱“喜歌”,掌柜的少不得要赏他们几个“喜钱”。在强烈的祝愿气氛中,店铺打开了护窗板,露出了早已贴好的“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红对联,开始正式营业。
    从最后两句可以窥见送穷风俗在当时已相当普遍。宋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清人俞曲园《茶香室三钞•送穷鬼》录前朝人的词有:奉劝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穷鬼。关于送穷的日期,有几种说法:《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说,是在"人日"(正月初七)前一天,即正月初六。则是一本书,其引《图经》又说:"池阳风俗,以正月二十九日为穷九日,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还有一说是在晦日,即正月的最后一天,因据《文宗备问》说,"穷鬼"本死于正月晦日。三个送穷的日子虽各有异,各地送穷的日子也各不同,但有一点还是共同的,即都是安排在正月新春进行。送穷风俗具休的仪式,据《岁时杂记》记载:"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韩愈《送穷文》中,提到要为穷鬼"结柳作车,引帆上墙。"这就是说,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下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看来,各地送穷,各有各的的办法。民间广泛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5-3 12: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FolkCulture.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