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709|回复: 39

【讨论】11月的每月一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5 23: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一話題:「回娘家」:女性民俗議題探討(洪淑苓)
◎洪淑苓上台一鞠躬.各位看倌真是抱歉,新手上路,緊張了好幾天,到頭來卻忘記準時粉墨登場,請原諒一個三個小孩的媽,即使貴為學者,一到了假日,我不過是個最平凡的母親,為孩子忙得團團轉.宗憲兄打電話提醒我時,我正在幫我兒子買球鞋呀.火速趕家中,上網登錄,請大家原諒.
這次我想和大家聊聊回娘家的習俗,以及其中和女性相關的議題,請大家耐心聽我說端詳啦.
◎背景說明:
「人倫之道,肇始於夫婦」,婚嫁更是女性一生重要的轉變點,歷來關於婚禮的研究頗多,但對於歸寧、回門之禮儀往往簡略帶過,女性如何去適應婚後的生活注意者也較少。若說「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則嫁作人婦,應也有「每逢佳節『 女 』思親」的情景。但逢年過節,已婚的女性怎樣在思親與事奉公婆(丈夫)之間取得平衡?什麼時候可以回娘家?可以待多久?有沒有先後順序?會不會造成衝突與誤會?這都是隱藏在回娘家習俗背後的問題,而且需要從女性的立場去思考,才能表現對女性的體恤。
針對上述的問題,我個人曾撰寫<「回娘家」習俗、歌謠、故事與女性研究>一文,為了讓更多人看到我的文章和觀點,所以把論文貼在附檔,請大家自行閱覽(如果您不覺得它字數太多的話!25000字),歡迎批評指教。
為了讓大家輕鬆一點(「回娘家」嘛,應該舒服自在一些),我就把文章中的一些觀點和資料摘錄如下,這樣您不必看論文,也可以直接進入話題。
◎討論題綱:
一、試看《儀禮∙士昏禮》中迎親過程的繁文縟節,對新婦如何被夫家接納,新婦與婿、翁姑的互動,直到廟見之禮完成,新婦整個的被納入夫家的生活秩序與祭祀系統,記載得非常詳細。但歸寧則顯得簡略。這是不是因為婚俗以男方(新郎)為主,所以對於女方(新婦)的歸寧習俗較不重視?
不過,我們仍可從民間的歸寧習俗,了解一些情形。民間對新婚歸寧的規定,比古代族貴之家具有彈性與與變化;而新婚後一年內的回娘家日期,也都和節慶有密切關係;此正可說明這是為新婦規範節慶和人倫秩序的關係,雖然各地習俗有同有異,但以「三年不看婆家燈」的特權,更能顯現體貼新婚女性的措舉;但也有年節必定返回夫家、「不看娘家燈」的限制,顯示禮俗雖有變通之處,但其觀念結構仍以夫家(男性)為中心,未必能夠輕易動搖。因此筆者試著歸納其中的一些性別議題:
1、以關懷女性為出發點,但以男性、夫家為優先,因此維持表面的平衡。
2、以「次一日」迎女過節(拗節)、諧謔破禁忌等方式弭平性別的衝突。
3、女婿不一定與其妻同返,有的地方甚至有女婿不過夜的習俗,形成重男家、輕女家的不平等現象。
請問您對這現象的了解和看法如何?
三、從「回娘家」歌謠一窺女性幽微的心境,以下試舉幾首民歌為例:
1、湖北民歌<背著娃娃回娘家>:
「背起了小娃娃,回呀麼回娘家。娘家麼遠在山呀山腳下,又養雞,又養
鴨,還把我撫養大,姑娘到了十七八呀姑娘麼就出嫁。嫁了一年整,生下
個小娃娃,娃娃的長相像呀麼像我的他,眉毛長,眼睛大,配上了小嘴巴,
外婆一見他呀總是笑哈哈。回呀麼回娘家,身背著小娃娃,沒有那車輛也
沒有那騾和馬,只能走,走回家,走得我腿也麻,只怕回到娘家門哪外婆
不在家。」
2、河北完縣民歌:
「蒲籠\兒車,大馬拉,嘩啦嘩啦的到娘家。爹出來,抱包袱,娘出來,抱花
匣,嫂嫂出來一扭搭。嫂子嫂子你莫扭,當天來了,當天走。不吃你家的
飯,不喝你家的酒。」
3、台灣民歌:
「刺仔花,開得白茫茫,我哥罵我不顧家。我長到十七十八想要嫁,嫁哪
裡?嫁sam cai。Sam cai na li ke(兒語,文意不詳),三年回來做次
客,父親看到真歡喜,母親看到半路接,嫂子看到頭又斜,嘴又抿,哥哥
看到瞪眼又不屑。」
請問您聽懂歌聲中的心情嗎?您願意貢獻幾首您知道的「回娘家」歌謠嗎?我在這裡洗耳恭聽了!
三、從二則剪報看現代人對「回娘家」的看法:以下是台灣現代社會中,女人、男人對「回娘家」的體會和意見:
1、棻多精:<回娘家?還是回婆家?>:「因為我不要求我先生陪我回娘家,相對的,先生對我回婆家這事都是可討論可商量的。……多年習慣下來,雙方家庭對女婿或是媳婦沒陪同兒子女兒回家都有共識,也樂見我們不用為誰回家而爭吵不休。」,中國時報35版,2002年10月12日。
2 前行:<一個男人的恍然大悟>:「我一直不能體會一個新嫁娘初至婆家的不自在,總怪罪她沒有為人媳婦的孝心,不能體諒我回家省親的用心。」、「在岳父母家中,…….他們都對我十分客氣,像招呼貴賓般地噓寒問暖,照料有加。儘管如此,我仍渾身不自在,希望趕快回到台北我們的小天地。彼時才了解了老婆一年多來,每個周末的心情。」聯合報E5版,2003年7月2日。
不知道在貴寶地,夫妻俩對「回娘家」這檔事是怎麼安排的?您覺得在現代社會,兩性平等觀點下的「回娘家」應是怎樣的?

回娘家

120 KB

发表于 2006-11-5 23: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11月的每月一題

下载了这个文章,要好好看了再说。我对此很感兴趣,因为以前陈华文老师面向全校开了一门通识课,叫做《婚姻与文化》,后来陈华文老师让我来上这门面向全校的通识课。在上课时,我也谈到这个回娘家问题,当然给学生说的都是泛泛之谈,这次洪女士对这个问题研究深入,也多了许多材料,下次上课,就有更多的材料可说。让小弟佩服。多谢洪女士,过些天再说读后感。
发表于 2006-11-5 23: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11月的每月一題

洪淑苓 于 2006-11-5 23:04 写道:
宗憲兄打電話提醒我時,我正在幫我兒子買球鞋呀.

一个是好版主,一个是好母亲。
发表于 2006-11-6 08: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11月的每月一題

不知為何
下載論文的速度很慢
諸位大俠如果與小弟情況類似
敬請耐心等候

話說么姑爺您回來啦
发表于 2006-11-6 15: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11月的每月一題

幺姑爷XF 于 2006-11-5 23:30 写道:
一个是好版主,一个是好母亲。


一看回娘家,幺姑爷一定颇有感触,急着上来说话。东北二人转中的《小拜年》,夫妇同归女家,这姑爷的身份可是不可或缺的呢。民间故事里《傻姑爷》系列,也都是夫妇同归女家,或给丈人拜寿,或庆小舅子结婚,傻姑爷之傻则有公共见证的场合了呢。

一句话,看见幺姑爷,就知道这女儿回娘家,姑爷不能少。呵呵。
发表于 2006-11-6 15: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11月的每月一題

锺兄还没有弄清幺姑爷的身份?请擦亮眼睛看看,不要被人忽悠了。
发表于 2006-11-6 15: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11月的每月一題

多谢洪老师大作,我收藏了。
发表于 2006-11-6 16: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11月的每月一題

1217 于 2006-11-6 15:59 写道:
锺兄还没有弄清幺姑爷的身份?请擦亮眼睛看看,不要被人忽悠了。


土家幺姑爷来了,欢迎!

若弄错,只缘钟兄没有赶上那次土家选婿的盛会。

[ 本帖由 宜家 于 2006-11-6 16:02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11-6 16: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11月的每月一題

女性民俗该宜家诸位用力了,在中国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太少。
发表于 2006-11-6 16: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11月的每月一題

1217兄,不要只难为宜室宜家的人。姑爷们的意见怎么能不听呢?

发表于 2006-11-6 16: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11月的每月一題

xuanbingshan兄曾在本月论题的“预告”中提过姐姐除夕被妈妈赶回夫家过年的实例,转引此处:
xuanbingshan 于 2006-11-5 22:54 写道:
另一个例子是我在浙江诸暨老家的事。我姐姐出嫁到嘉兴后,有一年过年的时候,姐姐从嘉兴来到诸暨,但是在大年三十晚上,我妈妈让我姐姐必须回家,因为按照我们那儿的规矩,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在娘家过年的,否则娘家的运就会不好。于是我姐姐只好当天回去,姐姐回到嘉兴时,家里人已经吃过年夜了。每次姐姐讲这个真实的事情时,都很动感情,说是这种风俗这么不近人情。我听了,也无话可说。


从婚姻形态和岁时仪式上来讲,从夫而居的女子,在过年这么重大的节日里,一般是在丈夫家主持或帮忙准备祭祖仪式,特别是生有长孙的媳妇,大概不会带着夫家的长孙回娘家过年的。现在的习俗规范性可能弱了些。不过,在我印象里,我家4个姐妹,婚后都是在新年后初三、初四的时候夫妻俩一起回娘家来,带着各种礼物,给父母的,给叔婶的。过年,就是图个完整、团圆,一个都不会少。

凡是新姑爷第一次登门,无论何时,家里总要杀鸡,大家都念叨说“新姑爷进门,小鸡子掉魂(或没魂)”。因没有具体考证过为什么要杀鸡给姑爷吃,老百姓自己说,炖鸡肉是上讲究的一道菜,别的没有可以,这个不能少。唐诗里有一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好朋友来了,也杀鸡待客,表示盛情。这两处杀鸡,是否一样呢?除了盛情之外,还有别的含义吗?因为鸡在民俗仪式中总有着特殊的地位——如分阴阳,“雄鸡一唱天下白”。在我家乡的葬礼上,会把鸡的剪纸贴在寿枕上,贵州的长角苗族也认为鸡能进入阴间,用在诸多仪式上。另外,公鸡、母鸡,也常来象征人的两性之别。

哎,又说到姑爷了,没办法。扯远了,先打住。
发表于 2006-11-8 00: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11月的每月一題

至今少有針對主題論文的直接議論
似乎大有玄機
奇哉
发表于 2006-11-8 00: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11月的每月一題

问题是,到这里来赶热闹的都是城里的媳妇和姑爷,城里的媳妇基本上是什么时候回娘家就什么时候回娘家,传统农耕社会中那种关于媳妇回娘家的特定的时间安排和制度安排已经荡然无存了,因此如果没有专门的田野调查的话,是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的,更别说跟这种制度有关的歌谣。
好像关于这一习俗的民俗志资料也很少。
发表于 2006-11-8 22: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11月的每月一題

想起了一点题外话,与归宁、省亲、回娘家无关,我也没有研究过回娘家,对于回娘家实在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对不知道的事情,只有沉默。
我的题外话是:“女性研究”。“女性研究”从字面看至少有两个意思:一是对女性的研究,二是女性做的研究。如果是二,当然只是宜家姐妹份内的事情,我等大老爷们儿少来搀和;但如果是一,那就不仅仅是宜家姐妹的事情了,男性并非不能搀和其事。
男性也可以研究女性的事情,主要倒不在于什么学术乃天下之公器,男女皆可得而研究之;也不在于什么惟女性才有女性视角,男性则无以同情地了解之能力。因为在我看来,所谓“女性的女性视角”其实正是我们要破除的迷障。就像各式各样的女性的女性行为模式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源于女性自身的自然禀赋,女性该怎么做、竟如何做,从来都是男权社会和历史的文化造物,当然也就包括“女性的女性视角”。
我当然没有否认女性自然禀赋的意思,女人比男人力气小,男人比女人气力大,大概是谁也无法否认的“自然的事实”(当然也有例外,这里只是就平均数来说的)。但除了力气气力,其他若女人心细、男人粗心大概就都属于文化“指令”的塑型,而我们如若不懂得其中的道理,把文化指令的“应然”当作了自然事实的“实然”,以为自然事实本来如此,那就是喝了男权魔术师的迷魂汤。而费老就清醒:女性生育(怎么生、如何生)该是“最生理”的现象了吧,殊不知同样是为文化的期望所塑型的,在费老看来,生育却是“最文化”的事件。
当然,既然已被男权文化所塑型,普遍的、本质的女性心理之类的东西也就从应然转化为实然,成一客观存在之物。于是,启蒙主义之一翼的女权主义就据此“实然”而竭尽全力来争取与男性不同的女性自身的“天赋权利”和“自然权利”,而不仅仅是争取女性作为“人之一般”所应拥有的人权(比如普选权等等)。
但是,随着近几十年女性主义的兴起,女权主义被女性主义斥责为是男权主义的应声虫。其中可见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之间的不同,其不同处就在于:女权主义属于现代,而女性主义属于后现代、后殖民等解构主义的那一套,解构主义要的就是去中心、反本质、反普遍,“让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吧!”因此,女性主义坚决反对女权主义对女性心理的普遍化、本质化,认为这都是男权主义的劣迹而需要女性们警惕:如果有什么普遍性、本质性的女性心理,那这决不是女性主义所主张的东西。套用一句马克思的话:如果女性主义者以追求“普遍化、本质化的女性”为己任,那么真正的女性主义者只好宣布自己不再是女性主义者。
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有人问大陆女性学的开创者之一李小江:女性学的方法论是什么?李小江回答:证伪。那时,人们还不知道“解构”为何物,如果知道,李小江一定会说女性学的方法论就是:解构。解一切男权所造成的既成事实之构,并告诉世人,一切看似合理的其实并非天然就合理,比如女人心细、男人粗心之类,比如女性的女性心理之类。
由此我想到,女性研究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女权主义的方法,一是女性主义的方法。前者承认已经成为必然的事实,并在此基础上争取女性的自由,即占有女性群体之普遍本质的自由。而后者拒不承认女性群体的普遍本质是一个不可更改的事实,而且希望看到另一种可能,即女性的个体存在之选择方式的自由。因此同样是对自由的理解,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竟大不一样。
进一步说,所有的学术都可以分为:女权主义的研究和女性主义的研究,而无论研究的人是男性还是女性。这就是说,即使是女性学者,也仍然可以分为女权论者和女性论者,女性论者并不专属于女性,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男性学者也可以是女性论者。
女性主义是一种眼光,一种在同一性中发现差异性的眼光,是一种拒绝必然性而诉诸可能性的自由的眼光。记得前些日子晓春曾经感叹女性学者比男性学者更适合搞民俗学,晓春的感叹颇有深意,在我看来女性不光适合搞民俗学,女性也适合研究所有的学问,条件是:她一定是一位女性主义者,而不仅仅是女权主义者。
发表于 2006-11-10 23: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11月的每月一題

湖北大冶俗话说:“看娘屋的灯,罢娘屋的根”,是指年三十晚,出嫁的姑娘不能看娘家的灯,否则对娘家不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5-17 17:2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FolkCulture.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