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张勃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拟于7月15日晚8:00开启第二季,敬请关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7-15 21: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纯粹一些的学问,也需要经世致用的学问。
发表于 2013-7-15 21: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忧的乌鸦 于 2013-7-15 21:27 发表
如果把社会学科都比做成菜的话,民俗学是就是一盘大杂烩或大丰收,不能说它难吃,更不能说它没有技术含量,而是我们使用的素材太过边缘,大都是野味之类的,不能和那些看起来光鲜,听起来响亮的所谓大菜比,所以显得 ...

你这个话说的叫我不能同意,社会学还一直被人家叫做研究”剩余科学“的学科呢。民俗学研究的东西当然也不能说不是边缘,但是民俗作为民族之根,还是这个社会最重要的东西之一。是一种内在的东西。
发表于 2013-7-15 21: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1# 张勃 的帖子

深以为然。纯粹学问是智慧之学,是思想之学,除了哲学以外,我以为其他所有的社会科学都更应该朝着经世致用的方向努力。
发表于 2013-7-15 21: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西北狼 于 2013-7-15 21:28 发表

好像吕老大讲的是韦伯的事情,这一点我深表同意,马克思、韦伯还有自己不认可但确实影响了纳粹的社会学家(叫谁,想不起了),都是这样,以学术,以思想推动社会的发展,其实始终是学术的一个追求。


不是我讲的,刚才是叶涛兄讲的。民俗学把自己认同为文化政治学,说明民俗学家的社会关怀。如果能把非遗践行为民俗学家社会关怀的途径、方法,那就太好了。
发表于 2013-7-15 21: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忧的乌鸦 于 2013-7-15 21:31 发表
深以为然。纯粹学问是智慧之学,是思想之学,除了哲学以外,我以为其他所有的社会科学都更应该朝着经世致用的方向努力。

我觉得不应该都去经世致用了,每一个学科都应该有一部分向天上看,一部分向地上看。有象牙塔中的学问,也有参与社会实践的部分,如果大家都走进现实了,那对学科的发展也未必有利。
 楼主| 发表于 2013-7-15 21: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4# 吕微 的帖子

吕老师刚才说非遗关系人权,看来是与此有关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7-15 21: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俗学者应该有社会关怀。民俗学者将自己的社会关怀落到实处需要路径。非遗保护恰恰提供了这样一种路径。
发表于 2013-7-15 21: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你说得对。
发表于 2013-7-15 21: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遗关系人权,这话美国人爱听,不过如果有人做不要做成泛泛而谈就好了。民俗学和政治学的交点一直只有移风易俗也太少了,应该有更多可以对话的地方。
发表于 2013-7-15 21: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道这里,民俗学缺乏和其他学科的对话,就是民俗学所具有的开放性没有发挥出来。
发表于 2013-7-15 21: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这里,我对从柳田国男到钟老的“一国民俗学”或“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不能表示赞同了。
发表于 2013-7-15 21: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西北狼 于 2013-7-15 21:34 发表

我觉得不应该都去经世致用了,每一个学科都应该有一部分向天上看,一部分向地上看。有象牙塔中的学问,也有参与社会实践的部分,如果大家都走进现实了,那对学科的发展也未必有利。


最纯粹地思考理论的人,也许是最关注现实的人,在现实当中找不到答案,才需要到纯粹理论中去寻找根本的解决方案,而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些权宜之计。
发表于 2013-7-15 21: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想法是受到王杰文《媒介景观与社会戏剧》和刘统霞的《被表述的民俗艺术》启发,承认民俗和非遗的两个层次:1、作为生活现象的民俗、非遗;2、从这种生活现象表征中抽象、建构出来的民俗学和非遗学。就此而言,再讨论非遗与民俗、非遗与政治。
发表于 2013-7-15 21: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官学勾结,在中国社会中,从历史上,学就与官从来也没有分开过。经世致用,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学问的取向和目标。
发表于 2013-7-15 21: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一阵好像还看到一个研究印度的民俗的书,尽管没有细看,只看了一下目录,我觉得这个还是好的,民俗学也应该走向世界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6-17 14: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