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68|回复: 24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公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 10: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公布

据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推荐名单(501项)已于2005年12月3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网”上公布。公示期30天。总算前进了一步。民间文学四大传说有三,三大史诗入选,有涉国家文化主权的入选了若干,但不免挂一漏万。“民俗”中的庙会基本没有。连驰名中外、最富历史学术文化价值的妙峰山庙会也不在其中。悲乎哉!
发表于 2006-1-2 0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公布

关于公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精神,文化部开展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并根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按照申报条件和相关标准,组织有关专家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相关部门推荐申报的1315个项目进行审议,评审委员会根据其价值进行认真评审和科学认定,提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现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01项推荐名单向社会公示,公示期30天。

联系方式:

异议受理单位: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门北大街10号

邮政编码:100020

联系电话:65552033

电子邮箱:whbsts111@sina.com



                           文化部办公厅



                     二○○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转引自:http://www.ccnt.gov.cn/gsjpd/shwh/t20051231_22515.htm


附件: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doc

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doc

515.58 KB

发表于 2006-1-2 07: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公布

春节需要文化部来保护吗?
文化部又准备如何来保护?
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06-1-2 11: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公布

据悉,春节一类项目,是为了国家文化主权而注册。否则又会出现所谓“端午节”之类申遗问题的喧闹。这次内蒙古蒙古族长调,就经历了与蒙古国相关部门的长期谈判,人家还来内蒙古地区进行了田野考察,认定确还有传人在世,才进入申报程序的。
发表于 2006-1-2 12: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公布

哦。
谢谢锡诚老师的指点。
发表于 2006-1-2 13: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公布

二十四节气由文化部出面保护也有些搞笑。
就算保护,也应该由农业部来保护。
但二十四节气需要保护吗?
如果节气成为一种早已过时的时间制度,再保护它也会死,比如对于城市居民。
但如果二十四节气依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农时制度,则只要中国仍然有农民农民依然种地,则无需保护,它也会继续下去。
发表于 2006-1-2 19: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公布


501        水书        贵州省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


湖南的女书为什么没有进入名单呢?

发表于 2006-1-3 16: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公布

国家策略是一个重要杠杆,我们这些名之为从事民俗研究的,有了这个方向,应该获得很大震动。关注现实,密切与民俗生态的关联,改进我们的方法,可说是很好的一个契机。
发表于 2006-1-5 11: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公布

看过名单,有点意思。有些该保护的没有,不该保护的(像死了几千年的蹴鞠)却上榜了。莫名其妙。
发表于 2006-1-5 15: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公布

小小人 于 2006-1-5 11:33 写道:
看过名单,有点意思。有些该保护的没有,不该保护的(像死了几千年的蹴鞠)却上榜了。莫名其妙。


有同感。
发表于 2006-1-5 15: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公布

“国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 端午节酝酿申遗  


时间:2006年01月05日13:33      

【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春节、沪剧还有土家族摆手舞都入选‘国字号’公示名单,意味着中国重视保护多样性文化。韩国‘江陵端午祭’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不会影响今后中国端午申报‘世遗’。”昨天,针对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公示,参与评审专家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乌丙安这样解读。

  


  每张“文化身份证”一样伟大

  “501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吗?不多。千年古国,56个民族,中国需要更多的‘文化身份证’。”乌丙安说。他是文化部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的专家评委。

  2005年最后一天,国家文化部网站公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其中分为民间文学、音乐、民俗等10大部分,包括春节、白蛇传说、梁祝等入选。公示时间是30天。

  乌丙安说,首次,全国有1315个项目申报,被列入公示名单的仅有501项,评选细则复杂,有两个重要的标准,一是有较大影响力;二是濒危程度。

  有人问,没入选代表不重要?乌丙安答:某种程度上,是说他们保护得好。

  有人问,为什么春节、梁祝和少数民族民俗舞蹈一齐上榜?乌丙安答:对少数民族自身来说,每个文化民俗都很伟大。

  “这份名单,有比没有好。中国有必要保持自身文化的多样性。”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康主任说。

  韩国端午祭无碍端午申遗

  这份公示名单中,“端午节”的申报单位是国家文化部。湖南汨罗、湖北秭归、江苏苏州的端午习俗一同入选。

  “这意味着,中国‘端午节’首次有了申报主体,正式成为‘国字号’后,它能继续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乌丙安说。

  但2005年里,韩国“江陵端午祭”已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会不会影响今后中国端午节的申遗之路?

  “不会影响!申报‘世遗’,关键在于‘流传’两字。其次,柬埔寨有皮影戏,印度尼西亚也有皮影戏,不见谁妨碍谁的问题。”乌丙安说。

  入选名单只是保护的开始

  “入选名单只是保护的开始。”乌丙安说,此次是我国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后,第一批国家级名录的评选。这个体系还包括省、市、县,一共4级名录。由于是“国字号”,媒体关注度高了,有利于多种文化的保存。

  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康主任说,此外,各省市也会对进入名录的项目给予一定的人力、财力倾斜。

  公示名单中,上海有7个项目名列其中,包括沪剧、锣鼓书、顾绣和松江棉纺织技艺4个上海独立申报项目,上海和江苏的联合项目江南丝竹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共有项目昆曲湖南省邵阳市共同拥有竹刻3个共有申报项目。

  遗产目录

  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以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美术、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10个大类呈现。

  民间文学类,有“白蛇传说”、“梁祝传说”和“孟姜女传说”等,又有重庆市九龙坡区的“走马镇民间故事”等地方特色故事。

  在音乐类中,西北地区的代表民歌“花儿”;上海的沪剧和豫剧、晋剧、京剧等一起成为戏剧类90多个项目之一。

  杂技与竞技类中,包括少林功夫、武当功夫以及邢台梅花拳等享誉世界的中国功夫。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和重阳节6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民俗类被首先列出。

  ■链接 中韩端午比较

  韩国江陵的端午祭和中国的端午节有所不同。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说法,只是在农历五月初五一天,韩国江陵端午祭把端午节伸展开来,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庆祝,完全变成了江陵地区的一个地方庆典。主要内容有:

  一、祭祀活动,广泛的祭祀。当地的英雄人物,值得纪念的人物都会进行祭祀,从4月5日到5月7日之间活动不断。

  二、各种游戏。以舞蹈为主的戴假面具跳舞和各种歌唱比赛,有传统的歌谣比赛,也有青年人参加的现代歌曲。

  三、端午节的前后两天将广泛举行各种活动。包括游戏和摔跤、荡秋千等体育运动。这些活动引来周边和附近民众的广泛参加。同时,这几年也迎来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作者:□晚报记者 徐哲



发表于 2006-1-8 20: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公布

相信2007年会有更多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上榜。
 楼主| 发表于 2006-1-8 21: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公布

杂感

应该说这个推荐名录的诞生颇不容易,故而是一个很大的成绩。但就个人观点而言,并不满意,至少民俗部分,与我的想象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君不见,庙会几乎全军覆没。连泰山庙会和妙峰山庙会都没有通过。窃以为,问题的关键在学者的学术理念与官员的工作底线之间存在着相当的距离。奈何!
笔者以写了几篇短文,正在《学习时报》上连续发表,以表达个人的一些观点。下面将第二篇发在这里,与同行朋友们分享讨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信仰

刘锡诚

民间信仰是一种普遍的民间文化现象,是在任何民族中、任何社会阶段上、任何国家中都存在的。民间信仰是一种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文化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民间信仰的存在。民间信仰的社会和思想根源是原始先民的万物有灵观,如恩格斯所说:灵魂不死观念“在那个发展阶段上决不是一种安慰,而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
的确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社会发展和社会调查都证明了,以灵魂观念为根基和核心的民间信仰,绝不是仅仅在恩格斯所说的“远古时代”“那个发展阶段上”才有的“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甚至在我国当前的无神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下,也还无处不在。生活在社会和群体中的人,往往一方面是现实主义者,另一方面又是民间信仰的笃信者。人们在无助的时候,多半会相信有灵魂和神灵的存在,甚至会崇拜神灵、祈求神灵的帮助,会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场合参与某些仪式。中国是一个没有国教的国家,民间信仰因此而特别发达,山、水、木、石,花、鸟、虫、鱼,无不有灵,什么对自己有利就信仰什么,故民众的民间文化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也就羼杂了许许多多的民间信仰的因素,有的甚至是民间信仰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事象的基调和驱动力。如一个民间舞蹈,也许是为驱邪逐疫(驱傩)或祈求五谷丰登(乞雨)而编、而舞的;一部歌唱部落战争的民间诗歌或传说,其中那些上天入地的神灵或神力,可能就是该民族信仰的萨满及其观念的化身;一个被《公约》中称为“文化空间”的庙会,大多以俗神(如碧霞元君)信仰为理念,既是民众展示社团凝聚力和散发剩余精力的场所,又是通过俗神信仰寄托他们的希望与希冀的时机,如果将民众对某些民间俗神的崇拜剥离掉,那么庙会就不存在了。
民间文化往往是与民间信仰不可分离的,而这种状况又是由生活本身所决定的,人们在生产力和心智都很低下、活动范围极其狭小的环境下,把生命和生活的希望与人生理想,寄托在对一些触手可及的俗神的信仰和崇拜上,自是顺理成章的;反过来,在这种普泛性的民间信仰中,既有迷信的成分,也有理信的成分,对之要做细致的理性的分析,既不可苛求――苛求民众完全放弃民间信仰不是历史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也不可简单地责之为“封建迷信”而把民间信仰视之为一枚烫手的山药。理信是任何一个公民(不论知识水平高低、拥有的财富多寡)都可以拥有的精神的、哲学的、生活的崇高信念,您可以崇尚善行,我可以信仰天国,总之,不论它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进步的还是落后的,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这是人之为人的权利和信念。而迷信,无非是烧香、磕头、许愿、祈祷而已,如同基督徒的祈祷画十字、佛教徒的数念珠一样,只要这种行为没有危害他人、危及国家民族利益,那就应该永远属于个人的心理行为。
图腾崇拜也是一种民间信仰,而且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一定阶段上的一种信仰和习俗的体系(有学者说是一种制度),尽管并非所有的民族或族群都有自己的图腾。一个民族、族群、部落或氏族,崇拜一种动物或植物(是种属而非个体),把这种动物或植物奉为该民族、族群、部落或氏族的祖先,认为其成员乃是其图腾祖先的后裔或兄弟,并严格遵守着相关的禁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一些民族或族群(支系)是有自己的图腾并保持着图腾崇拜信仰或习俗的。历史上,如商族以玄鸟为图腾;(南蛮)高辛氏以槃瓠为图腾。现代民族中,畲族、瑶族和苗族一些支系以槃瓠为民族或族群的图腾,彝族一些支系以虎为图腾,而且至今还保持着相当完整的生活习俗和祭祀仪式。图腾崇拜在现代社会中已由一种制度转化为民族信仰,成为“遗制”。图腾是一个民族或族群的象征,具有强大的民族或族群凝聚力。图腾崇拜不仅渗透在该民族或族群成员的意识之中,还几乎渗透在该民族或族群的一切文化形态之中,艺术史上常常把那些鲜明地渗透着图腾崇拜意识或描绘着图腾形象的艺术(如黎族、傣族等民族的文身、黥面)称为图腾艺术。充分尊重每一个民族选择自己的信仰、包括图腾信仰的权利和自由,不仅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而且也是保持我国各民族和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需要。
民间信仰的弥漫性特点,注定了民间信仰与民间文化永远处于难解难分的胶合状态,而这种状况的普遍存在,是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民间文化发展的历史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之所在,没有民间信仰的参与或影响,反倒是不可理解的了。而在某种情况下,民间信仰甚至是作为民间文化发展的内驱力而存在,这也是人力所无法更易的、“不可抗拒”的规律。所谓“不可抗拒”者,既显示其发展流变的合理性,当然也包括着历史的局限性。俗话说:母亲不嫌儿丑。况且美丑也是相对的。我们不能、也无权看到民众的民间信仰中既包含着理信、也夹杂着迷信,就嫌弃我们的民众落后和愚昧。而我们自以为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人们,不是也屡屡作出不少有违事物发展规律的错事傻事吗?可见认识世界、达到真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在这样复杂的景况下,像滔滔的江水那样,不舍日夜地流向远方,一代一代地塑造着和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原载《学习时报》第317期,2005年12月26日)
发表于 2006-1-9 00: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公布

小可转达一下叶春生老师的意见:

这个名单貌似“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的意思。
世界教科文组织认定的第一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才19件,虽说中国是个大国,但如此“代表作”也太泛太滥了,原来的宝也变成草了。
很多东西让人看了摸不着头脑,这样的保护法跟不保护有多大区别呢?

声明:上述并非叶老师原话。是小可根据自己的理解重写的,如有不当该由本人承担^_^。
发表于 2006-1-9 21: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公布

虽然这个名单不是很令人满意,但是能有还是好的,至少有个保护的依据而且以后还是可以慢慢修改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5-18 20: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FolkCulture.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