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90|回复: 32

有感于“东方史诗传统与西方史诗研究”的讲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12-31 23: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感于“东方史诗传统与西方史诗研究”的讲座
讲得还是蛮精彩的,只是有些零乱,没有看朝大侠的文章来得深刻。其实,版主和龙歌可以发表发表看法——好的东西是需要鉴赏的!!
恕小竹子弱智,偶最喜欢的是朝大侠在开始时播放的史诗演唱片断,很有摇滚的感觉——但比摇滚带劲、深刻多了——虽说偶听不懂蒙语。
当晚因为要赶回来参加同学的聚会(联欢晚会),没有来得及向大侠多请教,其实偶最想问的是有关田野作业的问题——朝大侠不仅自己进行过很多田野作业,还陪同很多国际知名学者在国内进行过很多田野作业,这其中必然经历了很多甘苦,朝大侠必然形成了很多个人的体验和感悟,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真希望有机会聆听大侠的教诲!
:cool: 偶私底下认为,当初拍电影《成吉思汗》真应该请朝大侠来主演!!
 楼主| 发表于 2003-1-1 00: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有感于“东方史诗传统与西方史诗研究”的讲座

偶忘了,小竹子最想知道的是那些老外对蒙古语一点也不懂,他们在完全一个陌生的地方是如何进行田野作业的,那些史诗演唱偶都听不懂,他们又是怎么感受和记录的,难道非要有人做助手和向导吗——偶还没有进行过正式的田野作业,自然要问一些弱弱的问题
发表于 2003-1-3 23: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有感于“东方史诗传统与西方史诗研究”的讲座

我是新人,不懂规矩,请多多关照!
 楼主| 发表于 2003-1-4 00: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有感于“东方史诗传统与西方史诗研究”的讲座

1234567 于 2003-1-3 23:52 写道:
我是新人,不懂规矩,请多多关照!
大侠愿意来捧场,已经非常难得!这里哪里就有什么规矩呢? 如果大侠发了什么贴子,小竹子一定马上回复! ;)
发表于 2003-1-4 08: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有感于“东方史诗传统与西方史诗研究”的讲座

小竹子:
  你的议论我都看了。所谓凌乱,批评很中肯綮。我在讲座之前,颇为犹豫,是多讲一点东方传统,还是多讲西方理论,不好决定。
  我的想法,是要在史诗研究中,引入一些关于人类知识哲学的话题。我们怎么思维、怎么表述等问题。我特别建议大家注意中华书局,我提到过,我的同事尹虎彬马上要出版洛德的《故事的歌手》。我们通过这部大名鼎鼎的著作,可以看到西方学术的规范和操作规程。总之, 这部书我看过不止一次,很喜欢。另外一部我特别喜欢的书,是翁关于“口头与书写”的,其中的片断有中文翻译。
  现在,史诗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学研究所”的重点学科,也就是说每年可以有几个小钱花。我们打算出版一小册子,关于史诗和口头传统的理论的。
  我们研究所从今年的元月份开始,计划每个月主办一次学术讲座,欢迎各位光临啊!我们虽然远,但在地铁建国门站,交通还算是方便吧。
  
 楼主| 发表于 2003-1-4 10: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有感于“东方史诗传统与西方史诗研究”的讲座

朝大侠过谦了!!朝大侠在百忙中对小竹子进行指正,小竹子感激不已!谢过!谢过!!
总的来说,整个讲座非常成功,也令小竹子收获颇多。因为这学期我在陈老师的课上讲王靖献的《钟与鼓——<诗经>的套语及其创作方式》(The Bell and the Drum :Shih Ching as Formulaic Poetry in an Oral Tradition),便在陈老师的指导下,拜读了大侠翻译的《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我非常喜欢大侠的这本书,看来以后还要读读最经典的《故事的歌手》及其它著作——想来大侠肯定有这些书的原版了,小竹子斗胆向大侠借阅,不知可否?小竹子向来认为读学术著作还是读原文为好,当然如果说错了,请大侠不要见怪!大侠如果举办什么讲座,无论路途多远,小竹子也一定会前去助兴!!我现在对口头程式理论特别感兴趣,等写完手上的三篇论文,一定多向大侠请教!!
发表于 2003-1-4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有感于“东方史诗传统与西方史诗研究”的讲座

小竹子手上还有三篇论文等着写,有这样的学生,导师太幸福了,真羡慕泳超和连山两位学兄啊!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招到这样的好学生?
发表于 2003-1-4 11: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有感于“东方史诗传统与西方史诗研究”的讲座

如果每个月的演讲稿最后汇编成册出版,那将是对中国史诗学和口头理论研究的一大贡献耶。
 楼主| 发表于 2003-1-4 11: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有感于“东方史诗传统与西方史诗研究”的讲座

龙哥 于 2003-1-4 11:10 写道:
小竹子手上还有三篇论文等着写,有这样的学生,导师太幸福了,真羡慕泳超和连山两位学兄啊!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招到这样的好学生?
一个学生临近期末居然还有三篇论文,平时都干什么了!!
龙哥如此抬举小竹子,FAINT!@#$%$%^%^&*
不知谁有幸做龙大侠的学生

[ 本帖由 淇园之竹 于 2003-1-4 11:29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3-1-4 11: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有感于“东方史诗传统与西方史诗研究”的讲座

龙哥 于 2003-1-4 11:12 写道:
如果每个月的演讲稿最后汇编成册出版,那将是对中国史诗学和口头理论研究的一大贡献耶。
《东方文学研究通讯》可是范例噢 ;)
发表于 2003-1-4 23: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有感于“东方史诗传统与西方史诗研究”的讲座

小竹子:
  指教不敢当,不过,借书什么的,还是可以。我们都愿意有更多的同盟军。口头理论的队伍壮大了,我们当然高兴。要不,我们这里费什么劲呢?
  
发表于 2003-1-4 23: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有感于“东方史诗传统与西方史诗研究”的讲座

不知朝大侠对石泰安《西藏史诗与说唱艺人的研究》有何高见,能否指教一二啊?
 楼主| 发表于 2003-1-5 00: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有感于“东方史诗传统与西方史诗研究”的讲座

chaogejin 于 2003-1-4 23:46 写道:
小竹子:
  指教不敢当,不过,借书什么的,还是可以。我们都愿意有更多的同盟军。口头理论的队伍壮大了,我们当然高兴。要不,我们这里费什么劲呢?
朝大侠多谢了!!叩首       如果我能为朝大侠的口头程式理论做些什么,那将不甚荣幸!!致礼
发表于 2003-1-5 22: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有感于“东方史诗传统与西方史诗研究”的讲座

不知朝大侠对石泰安《西藏史诗与说唱艺人的研究》有何高见,能否指教一二啊?

石泰安的某些观点,显得有点陈旧。有些看法,也还可以再商量。不过,他的材料准备确实细致,我们的许多学者,仅就此点而言,也比他相去甚远。他的这部书,给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也着实让他得意了一些年。
这个书的立意,和晚近一些年的史诗学著作相比,就可以看出人文学科的前进步伐有多么大!
这么说,很不充分,待我腾出手来,再从容论述,以相互切磋,如何???
发表于 2003-1-6 13: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有感于“东方史诗传统与西方史诗研究”的讲座

徐嘉莉去西藏,给我带回一本石氏的著作,太厚,翻了翻,没认真看,总的来说,感觉他做了很多考证功夫,但流于琐碎,太注重把故事与现实、历史进行比对,窃以为没能抓住史诗的本质。我们过去太强调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忽视了具体演述中的个性化色彩。文学就是文学,是演唱者个人在集体意识影响下的即兴创作,决不是历史再现,甚至不是历史记忆,它可能含有历史的印记,但这种印记只是作为虚幻的背景而存在,过份注重它与现实的关联,而忽视其作为“文学创作”的本质就很容易走火入魔。
以上想法只是感觉,可能不对,请朝大侠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6-18 12:4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