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02|回复: 15

刘晓春著:《一个人的民间视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4 11: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人的民间视野   

作者 : 刘晓春  
ISBN : 7216044851  
页数 : 212  
开本 : 32开  
封面形式 : 简裝本  
出版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06-1-1  


第一章 序言:民间的遭遇 /1
启蒙的悖论 /7
民间的历史创造/13
第二章 诸神复活:时代的信仰危机/19
民间造神运动 /27
现代性的相对性/34
历史与权力话语/45
第三章 乡上复兴:并不遥远的图 /65
民、司修史/70
乡十重建/83
非狂欢的庙会/100
第四章 仪式政治:仪式的变迁/110
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113
民俗旅游/124
庆典仪式/145
第五章 当下民谣:/156
口头文学的命运/158
政治与舆论/162
语言狂欢/168
第六章 民间欲望:身体想像/179
欲望与资本/188
结语:文化批评的民间视野/197

刘晓春:文学博士。主要著作:译著《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仪式与象征的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与记忆》(第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入选(国务院“金水桥”计划)




s1310869.jpg
发表于 2006-6-4 12: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刘晓春著:《一个人的民间视野》

出版社编辑自作主张,多有错漏,订正如下:

第一章 序言
民间的遭遇 /1
启蒙的悖论 /7
民间的历史创造/13
第二章 诸神复活
时代的信仰危机/19
民间造神运动 /27
现代性的相对性/34
历史与权力话语/45
第三章 乡土复兴
并不遥远的图景 /65
民间修史/70
乡土重建/83
非狂欢的庙会/100
第四章 仪式政治
仪式的变迁/110
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113
民俗旅游/124
庆典仪式/145
第五章 当下民谣/156
口头文学的命运/158
政治与舆论/162
语言狂欢/168
第六章 民间欲望
身体想像/179
欲望与资本/188
结语:文化批评的民间视野/197

刘晓春:文学博士。主要著作:译著《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仪式与象征的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力与记忆》(第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入选(国务院“金水桥”计划)

[ 本帖由 刘晓春 于 2006-6-4 12:59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6-4 1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刘晓春著:《一个人的民间视野》

请问刘斑竹,该书在哪里才能买到?
发表于 2006-6-4 23: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刘晓春著:《一个人的民间视野》

前两日刚和厦门大学历史系的刘永华、饶伟新二位研究历史的博士,一起与晓春兄在厦大吃饭呢。
晓春兄的理论功夫,甚好,得好好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06-6-4 23: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刘晓春著:《一个人的民间视野》

在厦门与诸兄相谈甚欢,多有叨扰。初次入闽,感慨于闽地山高林密,文化底蕴深厚。厦大地处山海之间,面朝大海,气象博大,令人惊叹不已!

[ 本帖由 刘晓春 于 2006-6-5 13:13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6-5 15: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刘晓春著:《一个人的民间视野》

北京盛世情书店早已有卖了。(北京师范大学对面)
发表于 2006-6-6 15: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刘晓春著:《一个人的民间视野》

刘老师的《一个人的民间视野》已经买了,但不知《田野寂旅 客家田野考察》这本书什么时候出?福州书店现在还找不到此书。
《田野寂旅 客家田野考察》是不是2004年暑假在三僚调查的相关内容?很期待看到这本书。
发表于 2006-6-6 16: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刘晓春著:《一个人的民间视野》


[ 本帖由 刘晓春 于 2006-6-6 16:14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6-6 16: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刘晓春著:《一个人的民间视野》

刘晓春 于 2006-6-6 16:09 写道:

[ 本帖由 刘晓春 于 2006-6-6 16:14 最后编辑 ]

太高深了,猜不着。
刘大侠明示吧。
发表于 2006-6-6 19: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刘晓春著:《一个人的民间视野》

师兄,为什么叫“一个人的民间视野”呢?
发表于 2006-6-6 20: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刘晓春著:《一个人的民间视野》

宜家 于 2006-6-6 19:59 写道:
师兄,为什么叫“一个人的民间视野”呢?

不好意思!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不是我的错,书名是出版社整的。
我自己定的书名是“民间视野——90年代中国文化片断”,主要是从民俗学的视野看90年代以来某些中国文化现象,但阐释的方式可能会让人觉得比较奇怪。这本书完成于2001年,原定上海一家出版社出版,后来泡汤,出版社还赔偿了损失。我与丛书的其他作者都已经意兴阑珊,辗转到湖北人民出版社,不用掏银子,也不给稿费,按出版社的要求弄了些图片,也就出了,反正我也懒得去管。出版社可能是想走市场的路子,书籍的编辑、包装也都有点怪怪的,跟书的写作风格比较协调吧。我在00-04年间发表的一些东西,都是因为写这本书的缘故。其中有些章节精致,有些章节粗糙,主要是为了迁就出版社编辑,两家出版社的编辑都是哲学或文艺学出身,主要编辑哲学类书,他们不太愿意书中有太多的描述,严格来说,书中有些章节的材料选取,按民俗学专业的要求是不规范的。
书出来了,又制造了一堆废纸,仅此而已!  
[ 本帖由 刘晓春 于 2006-6-7 08:41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6-6 21: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刘晓春著:《一个人的民间视野》

大作已读,只是不大懂。
发表于 2006-6-6 21: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刘晓春著:《一个人的民间视野》

[quote]之农 于 2006-6-6 21:42 写道:
大作已读,只是不大懂。 [/quot]
实在对不起。
发表于 2006-6-6 23: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刘晓春著:《一个人的民间视野》

刘大侠:一个人走在田野碰到白粉佬之类的抢匪怎么办?
发表于 2006-6-7 00: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刘晓春著:《一个人的民间视野》

宜家 于 2006-6-6 19:59 写道:
师兄,为什么叫“一个人的民间视野”呢?

大概对于热闹的学术潮流而言,民间文化始终显得有些冷清。
尤其是真正的民间文化学术研究。
行走在这样一条凄清冷寂的路上,一个人的背影,更见苍凉。
编者或是深谙内情,有意无意之间凸显学科和学者们的跋涉艰难。
个人理解,一个诗意的名字,不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6-2 20: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