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回复: 0

关于民间文学学科地位讨论的回顾与展望(冯文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21 10: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间文学的学科归属和地位是新世纪中国民间文学研究领域一个持续讨论的热门话题。2000年4月16日,钟敬文向教育部领导递交了《关于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的学科分类变更的意见》,指出将民俗学(含民间文学)划归为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直接影响到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生招生、学术成果评审和科研项目申报等重要问题”,进而正式拉开了讨论新世纪民间文学学科归属和地位的序幕。此后,有关民间文学学科地位和归属的学术讨论逐渐热烈起来,频繁见于各种学术会议和各级学术刊物,已然成为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关注的学术焦点。回顾、总结与反思这一持续近二十年的学术话题,对今后中国民间文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间文学学科地位和归属的讨论主要归因于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将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中国民间文学(含民俗学),调整为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与1997年以前的学科归属和地位相较,这种调整直接致使民间文学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中的地位断崖式下跌,逐渐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过程中被边缘化。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在原《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的基础上,编制和印发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没有对民间文学归属的学科门类做出任何调整。这种学科门类的设置、管理、实施一直延续至当下,其对民间文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不啻于在体制层面拆解了民间文学学科的独立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是中国民间文学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镇,由于民间文学调整至社会学一级学科目录下,它在文学院的整体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计划编订、职称评定、学科经费划拨、研究生招生等方面都陷入非常尴尬的处境。不仅北京师范大学的民间文学如此,云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山西大学等其他高校也不同程度遭遇了相似的困境,进而严重挫伤了民间文学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民间文学的人才培养。

以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为例,因为民间文学不是教育部颁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便一直挂靠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二级学科之下。民间文学失去二级学科的地位,故无法在汉语言文学本科教学计划中开设专业核心课,只能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方向下开设民间文学的选修课。因为不能开设专业核心课,对民间文学的教师申报高级职称带来极大的不利。内蒙古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规定申报人主讲列入本科教学计划的教学工作量年均不少于8学分,专业核心课为4学分,而选修课为2学分,每年能够为本科生开设一次。民间文学方向申报高级职称的教师为了满足教学工作量,每年不得不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或其他学科的教研室申请承担其他方向的课程教学。2012年,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民间文学开始归属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方向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8年开始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2019年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方向剥离出来独立招收硕士研究生。但是,民间文学方向独立招生的毕业生就业在内蒙古自治区面临一种令人沮丧的境遇,内蒙古自治区的很多事业单位引进硕士研究生给出的专业要求都是按照教育部颁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二级学科设置的,不在教育部二级学科之列的民间文学方向毕业的研究生连报名资格都没有。除了上述问题外,研究生招生、学科建设经费等其他高校民间文学学科建设遇到的窘困都在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民间文学学科发展过程中有所体现,这里不一一赘述。

现在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中存在的这些普遍性问题警醒我们,民间文学丧失二级学科地位对民间文学的长远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鉴于此,许多学者从学科体制上对民间文学学科的归属提出了不同的学术构想。一是建议在艺术学门类下增设民间文艺学一级学科,民间文学作为其一个相对独立的二级学科与“民间文艺学理论”“民间艺术学”并置。潘鲁生认为,“民间文艺不只是民间文学、美术、工艺等横向类别的构成,更是‘艺术学’意义上一种纵向的、基础性的存在,在艺术的风格和意味、实际生活的民俗伦理、社会发展的文化心理等方面都有具体而深刻的表现和作用”,设立民间文艺学一级学科可以纠正将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俗学割裂分置于不同学科的偏颇。但是,作为一级学科的民间文艺学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文艺学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要厘清。按照钟敬文的观点,文艺学包括作家创作的书面文学的文艺学、通俗文学创作的文艺学、人民口头创作的文艺学,以及在三者之上的一种概括性的“一般文艺学”。如此,文艺学仅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而其包含的次一层级的民间文艺学调整为一级学科,逻辑和学理上是否自洽?较为现实的问题是,多数高校的文学院根本没有足够的师资与研究力量设置艺术学这一学科门类,而且将原来归属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民间文学师资和研究力量调整到艺术学院系的可操作性也不是很强,更何况很多高校没有艺术学院系。

二是建议将民俗学调整为法学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民间文学作为其二级学科。民俗学作为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在很多高校的社会学院中的民俗学人才和学术资源配置上受到挤压,更有不少高校的社会学院没有设置本一级学科下的民俗学二级学科。民俗学调整为与社会学并置的一级学科有利于改变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在社会学的边缘地位,但对改变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中民间文学的窘境收效不大,如果民俗学一级学科设置在文学学科门类下则更有利民间文学学科的发展。当然,理想的学科设置是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学科能够像山东大学一样既不依附于中国语言文学,也不依附于社会学,自身独立发展。但是,山东大学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学科发展的路径在国内大部分高校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中具有不可复制性,它们大多不具备山东大学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学科的软实力和硬实力,独立发展非常困难。

三是建议将民间文学恢复调整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民间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同于书面文学的鲜明状貌和特性,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不能被割裂和消解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各个二级学科中。钟敬文认为,民间文学作为一种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应该包括“民间文学理论”“民间文学史”“民间文学研究史”“民间文学作品选读”“民间文学方法论及资料学”五个方面。迄今为止,民间文学在这五方面已经推出了大批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新世纪以来,概论方面有刘守华和陈建宪主编的《民间文学教程》(2002)、段宝林主编的《民间文学教程》(2006)、万建中的《民间文学引论》(2006)、毛巧晖和陈勤建主编的《新编民间文学教程》(2012)等十余种,综合研究和专题研究方面有《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2000)、《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2006)、《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史》(2011)、《背过身去的大娘娘:地方民间传说生息的动力学研究》(2015)、《故事法则》(2021)等,资料学方面有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国史诗百部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等宏大的民间文学资料建设工程。21世纪在民间文学研究的各个领域都有众多取得突出成就的代表性学者,如神话研究方面有陈连山、杨利慧、刘宗迪等,史诗研究方面有郎樱、朝戈金、巴莫曲布嫫、尹虎彬等,民间故事研究方面有李扬、万建中、施爱东等,民间传说研究方面有赵世瑜、陈泳超等。所有这些标志着民间文学研究在新世纪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

当下,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山东大学、云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大部分高校都给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民间文学方向的课程,有的还兼开设了史诗学、神话学、故事学等民间文学分支学科的选修课。到现在,不少高校已经建立了民间文学硕士点,而且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被教育部授权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民间文学博士点,并培养出了一大批民间文学的硕士和博士。从这些情形看,民间文学学科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培养的教学课程体系,为行政机关、科研院校、学校、传媒机构、文化部门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培养了大量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和实践型人才,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依据当下民间文学研究的学术产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客观实际,并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同人积极奔走、多方协调下,2024年编修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明确将民间文学列入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目录。这无疑将提升民间文学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中的地位,对民间文学的课程设置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时机,在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中恢复给本科生开设专业核心课民间文学,同时开设一些与民间文学相关的专业方向课,为民间文学课程建设开创新局面。另外,民间文学恢复调整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给民间文学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生招生、学科建设经费等都会带来程度不一的发展空间,这里不一一赘述。

诚然,从制度层面而言,民间文学进入《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的二级学科目录对民间文学的人才培养和提升民间文学学科地位非常重要。但是,从学术本位而言,提高民间文学在学术界的地位,关键在于提升民间文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推出一批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正如施爱东所说,“自我强化、内功修炼,从提高整体学术水平和扩大学科影响力等方面来加强学科建设”,“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帮不了我们,只能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只有立足于这种学术自觉和学术追求,才能从容应对新时代民间文学学科建设的各种机遇和挑战。

[原文责任编辑:毛巧晖]  民间文艺论坛 https://mp.weixin.qq.com/s/lx8PL3iHe-0U6FeiQWmjRQ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9-20 11: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