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30|回复: 7

【原创】泰安桥 · 惠民桥(辑自《水色朱家角》古桥篇之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9-22 21: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泰安桥·惠民桥
泰安桥是朱家角最具亲和力的一座桥,虽不是明星但出镜率颇高。我的一个朋友对我说他最喜欢泰安桥,因为上面有对夫妻树,恩爱恩爱的很有人情味。
所谓夫妻树其实是两棵石榴,枝叶繁茂,树冠蓬松,在朱家角凡老桥上都有这种树。唯独泰安桥上有对称的两株。
说起这种树的来历还有几分不太雅听。据说是小鸟吃了别处石榴树上的石榴,结果种子从其粪便中排出,落到了桥天门上,天长日久,种子生根发芽,石榴开花结果,就有今天的风景。朱家角的古桥,凡有桥天门的,(桥两侧伸出的石柱头,大桥多,小桥少或无。)都有这种植物,象放生桥上就有好几株。但数泰安桥上的最繁茂。其实泰安桥上两棵树都结石榴,明明是两棵姐妹树,或妯娌树,可多数人偏偏要说它们是夫妻树,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成双作对引发了人们对恩爱夫妻的遐想。
这种独特的风景,可能与当时独特的造桥工艺有关。那时,工匠用糯米粉浆拌石榴籽来砌石缝,取“石留”之义。有生命力特别顽强的石榴籽就从石缝中发芽、生根,长成一大丛树,树根紧紧抓住石块,真起到了固石留石的作用。石桥与石榴,浑然一体,此树之龄也有四百多年。
泰安桥的建造在朱家角也有传闻。据说当年造桥时,是由桥东桥西的人分别出资,分别购买建筑石料,结果桥东生意人多就采购了上好的青石板。桥西的人略为清贫(桥西原是庙前街,他们自己尚需要化缘),资金集中起来只能买黄石板,而且桥造好后,桥东还比桥西多出一级石阶。
但桥西人也不服气,决心倾其所有,又去买了两块旗杆石,还制了一根高大的旗杆,用来悬挂路灯,为过往船只指航,让人们永远不忘他们。
我特地跑到泰安桥上考察了一番,青石黄石之说显然不对,整座桥的石头是一样的,和谐得很。我还数了两边的台阶,可数来数去数得筋疲力尽还是数不确定,把同去的钱老师引得哈哈大笑。
但旗杆石与旗杆却是千真万确的。商家也好,出家也罢,有点钱不去享受、比阔,而用来比为人造福、行善,比谁做的好、做得多,这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导向。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时,以及民国时期发达商品经济中,朱家角都不乏为这种为乡造桥,为民造福的人和事!当然今天这样的人,这样的事依然层出不穷。

相关链接:     泰安桥写真
泰安桥俗称何家桥,据说因桥旁住了一个太监而得名。一天我从桥上过,再次提到“泰安桥”,马上一个孩子纠正我说“何伽轿”。可能民间称其为“何家桥”更为普遍。太监与皇权朝夕相处,到了地方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何家桥始建于明代万历十二年(一五八四年),为单孔拱形石桥,位于漕港河口的名刹圆津禅院门前。高且陡,是全镇最陡的一座石拱桥,桥堍树立旗杆石两块,系悬路灯所用,是往来船只的航标,桥两旁青石扶手上的“飞云石”浮雕,都酷似元代之作,桥前圆津禅院也建于元代,故对此桥的历史,造桥专家们有不同的看法。清代名士曾有诗:
“日落炎威退,池塘淡月中;
踏歌闻市上,鱼笛在溪东,
蒲扇轻摇暑,蕉杉短受风;
晚凉闲独步,古寺一桥通。”
诗中描写日落黄昏,渔舟唱晚,经过一天酷暑,人们轻摇蒲扇,步上桥头,尽情享受晚间清凉。真是一幅生动的古代消暑纳凉图。

惠民桥
惠民桥又叫廊桥,它是朱家角桥中的小家碧玉,袅袅婷婷的。它就是本镇企业家陈署昌所造,也是朱家角实业家造惠于民传统的又一个明证。
陈署昌是我走访葛老太那天路过廊桥时听唐阿姨说起的,这个人捐了十万元重建了这座木桥,不可否认这个人的名字已经和廊桥连在了一起。
唐阿姨说这人是现在朱家角的首富。整条慈门街都是陈署昌投资开发的,涵大隆酱园就在他开发的范围之内。我想起走访涵大隆时,那个女店员的话:“这儿水好,我们老板人好”的自然表白,当时我还以为是他们从前的老板。据说他还投资修建了珠溪园,给镇民们提供一个休闲活动的好去处。
走访陈署昌是和钱老师一起去的。她也知道这个人。她做青浦县文化馆馆长时,朱家角搞的古镇旅游节上,陈出了不少力,两条金碧辉煌的巨龙和舞龙队的装备都是他赞助的。淼趣楼是他开的饭店,当时是观看水上运动的最佳场所,人山人海差点给挤翻掉。
我们进了慈门街,七弯八拐地上了楼,在一间比较灰暗的办公室里看到了这位当下朱家角的大亨。身材魁梧,穿一件宽大的风衣,敞着。声音浑厚,但并不很善于表达,只是笑得非常憨厚。
我们的谈话十分愉快,他的祖籍竟然苏北盐城!跟我算是老乡。他的父亲一九三六年从苏北盐城的建湖来到朱家角。其实他自己是一九四七年出生的,但他可以讲一口很地道的盐城话。让我感到非常亲切。他不无夸耀地说去年他刚刚为老家建了一条路,修了一座桥,还捐资改建了乡政府,并且还打算不断地为老家办点事情。我问现在他手下有几个实体,他给我一张名片。名片上有五个头衔:
上海市青浦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委员
上海宝宜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上海大众共同体成员/青浦新谊轿车配件厂厂长
上海新江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戏称他为“又一个集团老总”,但这个集团老总比之于蔡一隅似乎更缺乏精明,更带有几分乡巴佬色彩。他对自己的资产到底有多少也不十分了了。他投资开发了珠溪园,投资了多少竟然胸中无数,还是后来审计部门核算,他才知道他花了二百一十七万。
怎么想起来重造廊桥的?方便两边居民呀!而廊桥蛮好看,且以前就有,又不是我创造的,我只是修复。恢复起来对朱家角的旅游开发有好处。现在我自己看看也挺有成就感,那些木料都是非常好的,整段的,没有一块有接头。是买的人家几百年的老房子上拆下来。
陈署昌谈起最近刚买下的新江化工厂,到他手里已有所起色,他说他买得很合算,似乎占了很大的便宜。说吧嘿嘿的笑着。
钱老师说看来你现在是做什么发什么,朱家角的黄金地段几乎都有你的资产或企业,你是什么学历?
陈署昌嘿嘿笑了之后,有几分感叹,自己念到小学毕业的时候,父亲说已经无力再供他读书。于是他就开始了做一些小生意,自谋生路。
他是从做桑塔纳零配件发家的,桑塔纳配件中有四十种是他承做的。虽然他没有学历,但他的两个儿子都很优秀,都上了大学。说起儿子,陈署昌的自豪溢于言表,并且很真诚地表白感激他的老伴。不知他从那里看到一个资料说孩子的智力随母亲,脾气随爸爸。陈署昌把自己孩子的优秀全部归功于她妻子的遗传和管教。他还对我们表露了对老伴的歉意:自己这么多年在外忙碌,从没有时间陪爱人出去游山玩水,所以每天下班以后没有特殊情况他是立即回家去陪她。
说起儿子,陈署昌俨然一个老父亲。陈署昌认为两个儿子的处世风度都很象他,但对儿子的一些做法想法还是觉得有代沟。儿子懂得了享乐、舒适,两个儿子都有名牌轿车,而陈署昌至今用的是一辆双排座(小型客货两用车),虽然他手里有不少小车。钱老师大惑不解,几乎责问他何必如此寒碜。陈署昌回答的很诚恳:第一,搬搬弄弄的很方便;第二,不显眼;第二,自己小时候苦惯了,不喜欢过分讲究。不抽烟,不喝酒(虽然酒量很大),不愿意穿好衣服,不会花钱(一百块钱放兜里一周能一分不少),主要是为了不忘本。
陈署昌要求正在考律师的大儿子,律师事务所开办后要多给穷人打官司,三年内替普通百姓打官司不许收费。当然开办事务所的资金他会给儿子提供保证。他说朱家角还有很多的穷人,日子很艰难。他的厂里有五六百职工,他只能帮他们解决基本的生活需要。
我们开玩笑问陈署昌为朱家角用了多少钱,他说没数过,不能数,人数钱的时候往往就舍不得花了。赚点钱做点事,生活开心点。
我曾不无自豪地跟导游小赵说起朱家角的大企业家陈署昌,她竟然不知道是谁!我说就是那个捐钱修廊桥的,她笑弯了腰:是他呀!你早说呀,我们都叫他陈麻子,都忘记了他的大名。听老人讲当年他们家很穷很穷。人家扔掉的黄菜叶子,他还拣起来烧了吃。
朱家角有很多苏北人,那些老人看到陈署昌就要说他给苏北人争了光。陈署昌对此有些不以为然。他父亲是苏北人,他自己却是在朱家角生朱家角长。在他心中苏北和朱家角没啥两样。至于人们过廊桥,逛珠溪园时会不会想到他,他根本无所谓。
“无所谓”是陈署昌的一句口头禅,他又一次当选为区人大代表,我向他表示祝贺,他的喜悦情不自禁,可他还是说“无所谓”!我问人家叫你陈麻子也“无所谓”吗?他笑得更开心:当然无所谓,人们一直这样叫。这又不是什么缺点,只不过小时候家里穷没法好好治病而已。我还看到报纸上说,麻子不得癌症,不会被传染爱滋病呢!哈哈哈 ……
我写陈暑昌可能带有几分家乡人的情感倾斜,因为说他不好的也大有人在。不会是狭隘的排外心理吧?在朱家角说不上有什么内外,为朱家角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的许许多多是“外乡人”!那是陈暑昌确有瑕疵?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本来就是人无完人嘛!我突然想起那天采访陈暑昌时他低声感叹过:成了个小名人,现在很难,你不能有一点不好!
我宁愿相信陈暑昌的话是真的,也愿意陈暑昌的表白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

相关链接一:    惠民桥写真
惠民桥坐落在北大街轿梓弯处,横跨市河之上,东堍是商业中心北大街,西堍漕河街(亦称庙前街)。这是古镇唯一的木结构小桥,也是最独特的木桥,因桥面建有木板栅,上盖砖瓦、翘角,所以也称廊桥。使行人既可避风雨,又可遮烈日。廊桥造型飘逸潇洒,登桥可欣赏市河两岸一长溜整齐的石驳和粉墙黛瓦的明清建筑,可以看到人家凭水开窗,临水购物等动人地江南水乡风情,更可观赏那漕河街面向石河一排长廊,构成一幅特有的水乡风情画。
惠民桥虽小,但发生过一件古镇大新闻,全镇为此轰动。那是古镇沦陷时期,在一九四二年,汉奸支友坤认贼作父,担任汪伪特工青西站站长,为虎作伥,专门搜集抗日情报。残害革命志士和镇上百姓。镇民愤恨,一日为振奋抗日民心,打击日本侵略者气焰,为民除害,抗日志士将其正法,并割下其首级挂在廊桥上。第二天,镇民们发现汉奸被镇压,将其首级挂在廊桥上示众,个个拍手称快,互相奔走相告,而敌人文之胆战心惊,特别是那些大小汉奸见之个个吓破了胆。所以惠民桥在镇上为之名声大振。
惠民桥解放前因损坏、修建过,故后称新桥。解放初,因城隍庙前造了桥,惠民桥日久也破烂不堪,因此被拆。一九九六年,镇民陈署昌为开发古镇旅游业,认为惠民桥应复建,个人捐款十万元,在原处建造了砖木结构廊桥,桥墩是水泥外包木,桥顶上是盖瓦翘角,这样与古镇建筑可融为一体,更为古镇旅游业增添了一道风景线。

相关链接二:     珠溪园写真
珠溪园原是民国大实业家蔡一隅家的墓园。文革彻底被损。改革开放后,镇人陈暑捐巨资将其建造成是一座玲珑剔透、景色优美、辅助设施配套的现代园林建筑。
设计者匠心独具,把原来园内的三个圩头,根据不同季节特点,布置成春园、秋园、冬园三处景点:春园四周池塘,小溪环绕,溪岸边筑有石驳护棚,溪上架有造型各异的四折桥、祥瑞石拱桥、三孔棚架桥、弧形水泥桥、石板小桥等,形成了桥孔中见桥的奇观,并与秋冬两园连成一体,又驾有清华亭、石台、石桥等;;地面铺设了迂回曲折的水泥通道,通向各个景点。园东北有一座假山矗立池边,上有水柱喷射,日夜不息,是为“水帘洞”。
秋园之北,有盆景园。盆景园里培育有榆桩、五针松、三角枫、金银花、雀梅、杜鹃、山茶、云花等造型各异、千姿百态的名贵盆景数百盆。满园遍植菊花、月季,品种繁多,每当花季,满园鲜花盛开,争奇斗艳,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而流连忘返。盆景园内还存有一棵古老的香樟树,树干高大,枝叶茂盛、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树龄。
园南部有儿童乐园,分水陆两处。陆上有电动飞机、电动小火车,单人双人电瓶车;水上有双人、四人划船、,每至傍晚或双休日、节假日,总是吸引了大批儿童,他们在园中尽情游乐、尽情玩耍,可谓其乐融融!
珠溪园已经成为镇上的一处新的观赏景点和游览场所,为本镇和外来的游客游览、憩息提供了一处清新幽静的理想场所,每当晨曦,又有镇上花甲之年的老人在那里舞剑练拳,遛鸟闲聊,成为一道迷人的独特风景线。

发表于 2003-9-25 22: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原创】泰安桥 · 惠民桥(辑自《水色朱家角》古桥篇之四)

桥啊桥,连接两岸,隐喻爱情。船过桥洞,隐喻性媾。侗乡风雨桥,泰顺廊桥,还有那缠绵不已外片《魂断廊桥》多少有点味道:))
发表于 2003-9-30 19: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原创】泰安桥 · 惠民桥(辑自《水色朱家角》古桥篇之四)

怎么没有照片啊?好想看到朱家角的桥!
发表于 2003-10-6 17: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原创】泰安桥 · 惠民桥(辑自《水色朱家角》古桥篇之四)

我也想看:))
 楼主| 发表于 2003-12-4 14: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原创】泰安桥 · 惠民桥(辑自《水色朱家角》古桥篇之四)

北京盛会,终于见到了诸位虾们的真容!

又是多日不见了,诸位都好吧?

上次没能及时传上朱家角泰安桥的照片,现在补上。

依然热烈欢迎各位贵宾光临!不过要看泰安桥的夫妻数,只能看照片了!

白天的泰安桥是妩媚的,宛如江南少妇,袅袅婷婷的;
黄昏的泰安桥是温情的,洋溢着有小家庭的宁馨气息
夜晚的泰安桥是艳丽的,隐隐约约中还能听到当年阿娇软软的吴歌
…………

  :shy:
妩媚的泰安桥.JPG
 楼主| 发表于 2003-12-4 14: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原创】泰安桥 · 惠民桥(辑自《水色朱家角》古桥篇之四)

请再看一幅:
泰安桥黄昏.JPG
 楼主| 发表于 2003-12-4 14: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原创】泰安桥 · 惠民桥(辑自《水色朱家角》古桥篇之四)

还有一幅:
静穆的泰安桥.JPG
发表于 2003-12-5 20: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原创】泰安桥 · 惠民桥(辑自《水色朱家角》古桥篇之四)

哇,拍得那么好,有没有经过电脑处理啊。真是水色朱家角,一派水色的记忆。羡煞我了。再贴我就要嫉妒斑竹了,呵呵。楼上的文字也诱人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6-2 17: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