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73|回复: 2

【转帖】大陸東北二人轉 民間特色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8 21: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VBS新聞 】
帶您到大陸東北,認識當地相當著名的民間文化「二人轉」,這種已經有三百年歷史的民間說唱藝術,因為跟當地民眾生活貼近,通俗易懂,相當受到歡迎,外地人看了更是感到新鮮。

哈爾濱一家餐館裡,小小的舞台上,表演者穿上老軍裝,手上掛著紅臂章,唱的是共產黨的革命老歌。東北二人轉演員:「共產黨像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那裡有了共產黨,呼兒嘿喲那裡人民的解放。」

原來這是大陸東北,最具地方特色的「二人轉」,在台上又說又唱,有時還會走下舞台,跟餐廳客人一起同歡樂。

東北二人轉演員:「毛主席的書我最愛讀,千變萬化下工夫,一輩子走不完的路,最激勵人的是長征路,最愛讀的就是毛主席的書,『北京的金山上歌詞』,我們邁步走在社會主義幸福的大道上。」

哈爾濱民眾對二人轉一點都不陌生,每個人都能唱上兩句,已經有三百年歷史的二人轉,是從東北農村的秧歌發展出來的,後來慢慢加入各種唱腔以及民間笑話,從服裝造型到表演方式慢慢多元化,重要的是它簡單易懂,因此相當受到東北人喜歡,現在不僅在專業舞台上,來到東北,一般餐廳也都看得到二人轉。
发表于 2006-2-13 10: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大陸東北二人轉 民間特色文化

咱小时候听来的二人转还记得两段:
《八姐游春》“要彩礼”:
我要它泰山那么大的一块玉
黄河那么长的一锭金
天那么大的穿衣镜
海那么大的洗脸盆
嫌大你就把那小的写
蚂蚁的眼皮蚊子心
花大姐的舌头蜜蜂的胆
还要那绿豆蝈蝈的小脚后跟
要财礼就得挑这嘎古的要
包大人你只管放宽心
我再要它
我要它一两星星
再要二两月
三两清风四两白云
五两碳烟六两气
七两火苗八两琴音
雪花晒干要九两
冰溜子烧碳要他十斤
再写上
凤凰绒毛的花被面
天鹅绒毛的白手巾
蚂蛉翅膀的红大袄
蝴蝶翅膀的绿罗裙
螃蟹尾巴长虫腿
兔子犄角蛤蟆鳞
四楞的鸡蛋要八个
三搂粗牛毛要它九根
铁拐李的葫芦要它半拉
八姐用它装线根
何仙姑的笊篱你也得要
八姐捞饭待亲人
张阁老的毛驴你也得要
八姐骑它好回门
吕洞宾的宝剑你也要
我不要为什么
老身我最恨这路人
太君为啥这样恨
我恨他是个贪花恋草老有少心
以大压小仗势欺人
没脸没皮没羞没臊的一位花神
要这些财礼还不够
我女儿不到岁数不能成亲
泰山不倒不上轿
黄河不干不出门
皇上要娶我的杨八姐
你让他等上个百八十年
再来迎亲
发表于 2006-2-13 10: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大陸東北二人轉 民間特色文化

《梁赛金擀面》,与大人对答(记得有点模糊):
梁赛金未曾说话泪汪汪,
口尊声巡按大人细听端详。
想当年家住什么府?
然后搬家什么庄?
什么庄上修宅院?
修的是什么门楼什么不落的墙?
哪楼修得高高遮日月?
哪楼修得矮晃太阳?
哪楼盖在蛇盘地?
哪楼盖在卧龙岗上?
哪楼底下芝麻囤?
哪楼底下做仓房?
哪楼底下安碾磨?
哪楼底下做厨房?
这一宗这一件你要答得对,
我能认子玉大哥转回家乡,
我俩是一个娘。

梁子玉未曾说话身离大堂,
叫声小妹细听衷肠。
想当年家住魏奎府,
然后搬家梁家庄,
梁家庄上修宅院,
修的是走马门楼鹰不落的墙。
东楼修得高高遮日月,
西楼修得矮晃太阳,
南楼盖在蛇盘地,
北楼盖在卧龙岗上。
东楼底下芝麻囤,
西楼底下做仓房,
南楼底下安碾磨,
北楼底下做厨房。
这一桩这一件答得对不对,
你能认子玉大哥转回家乡,
我俩是一个娘。


还有《马前泼水》韩子平版最为经典。
(朱买臣反驳崔氏):
世间有穷也有富,
穷富不能永扎根。
打泥板也能返上下,
土垃坷还能翻翻身,
人不常穷富不常富,
人若有志土变金。
(崔氏:我叫你土,我叫你金,
敲碎你的天灵盖,我打断你的大脖筋!)

[ 本帖由 宜家 于 2006-2-13 10:59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6-1 20: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