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游在民间

华中师范大学导师介绍之刘守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3 16: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老师的一个学术论评:< 原创与整合:刘守华学术品格探寻>载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2.5)
发表于 2010-3-3 16: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田兆元 于 2010-3-1 20:21 发表
我读刘老师的书是很早的时候了。1975年左右的时候,很多的朋友还没有出生啊!那本书你们没有列出来,名叫《谈革命故事的写作》,当时没有什么别的书读,这是我们书店最有文化的一本书了。我还买了一本。但是这本珍贵 ...



刘老师以前是搞过这些,想当年1977年第一届高考,刘老师是高考语文命题组组长,那道《学雷锋的故事》的作文题就是他出的。我妈妈就是参加那年高考考上的大学,在语文考试当中她遇上了这道作文题,恰好她之前也写过一篇好人好事的文章,是我校现代汉语教研室的刘兴策老师指点的。结果碰上这样一道作文题,妈妈就直接把她那篇佳作套了上去,最后考出了好的成绩。

刘老师以前是到高层去干过一段时间,但后来他又自愿回到教研第一线,这都是为了他的兴趣——民间文学。
发表于 2010-3-3 16: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刘老师早年的一部著作《中国民间童话概说》:
P1010179.JPG
发表于 2010-3-3 16: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老师上个世纪的著作我手头仅此一本,在此发上来照片。该书是由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内容分为:引论、中国民间童话代表作、中国民间童话的传统形象、中国民间童话的艺术性、中国民间童话的发展、各族民间童话的相互影响与民族特色、民间童话的搜集整理、民间童话与新童话创作,这八章。
发表于 2010-3-3 20: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中师大成为民间文学、民俗学重镇,此翁功劳第一。
鞠躬,敬礼!
发表于 2010-3-3 21: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老师不仅在学术上为我们指引了道路,在生活做人方面也深深影响着我们。有一件小事,在兴山开昭君会议的时候,有一顿是自助餐,我们都饿了,拿了好多东西来吃。刘老师说,你们每个人自己拿多少都要吃完啊!
后来他吃完先走了,我们看他的盘子干干净净没浪费东西。我们都乖乖地把自己拿的全都消灭完才走,我拿了好多基围虾,剥到最后都没人了才吃完走人。
发表于 2010-3-3 23: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1991年9月,我从江西的一个乡村初中来到武汉,求学于刘老师门下,毕业至今,已经16个年头了。离开了华师,无论走到哪里,与老师的距离从未感觉遥远。每当我人生当中遇到了转折,首先会想到的是刘老师,有的时候,是为了向老师寻求答案,更多的时候,可能自己早有了决定,但还是要跟老师打个电话,跟他聊聊,只有这样,内心才会感觉更踏实。老师总是非常耐心地倾听,他未必会给我一个确切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但他会给我多种可能,让我自己去选择,他从来不会告诉我该这样做,不该那样做。我有时在想,其实问题更多是靠自己去寻找答案的,但我们为什么还是需要找个人,向他倾诉,因为这个人是最值得我们去信赖的。反观自己,现在也带学生,发现自己未必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认真地去体会学生的感受。
在老师身边求学三年,至今能够确切记忆的细节其实很少,正是这些很少的细节,总是深刻地烙印在记忆的深处。刘老师是一个修养深厚、充满爱心的人。记得有一次下大雪,上午8点有课,武汉的冬天非常寒冷,我们师兄弟三人想象老师大概也不会来上课了,竟然在宿舍睡懒觉,后来老师从中文系大楼跑到研究生楼,把我们从床上叫起来去上课,但他丝毫没有责备我们的意思。我们那个时候读书,生活比较清苦,老师和师母经常会弄些好菜,让我们去他家打打牙祭。每到中秋节的时候,他总会叫我们去他家聚餐,吃月饼,然后在校园散步,一起赏月、赏菊,呼吸着桂花的浓香。每当这个时候,其他专业的学生总是既羡慕又嫉妒的调侃我们,是不是又去老刘家打牙祭了?
老师专攻故事学,我曾经开玩笑的说过,故事学的领域几乎都被老师刨过一遍,每涉猎一个领域,都有系统的研究,当然并不是说他的研究就已经穷尽了该领域的所有问题,或是尽善尽美的研究,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成果是后人无法绕过的山峰。我感觉他的学问素朴、扎实、坚韧。他写好的文章,自己总是要吟颂一遍,他说要做到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顺畅,才会拿出去发表。我感觉他的研究就如他的为文方式一样,尽己所能,尽量做到自己满意。华师民间文学学科从老师一个人,到如今成为中国民俗学界教学科研的重镇,与刘老师的坚韧是分不开的。老师是个有坚持的人,我们读书的年代,民间文学、民俗学不像现在,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社会服务,都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承认。那是一个备受冷眼的年代,但老师从没有放弃,无论是自己的研究,还是从科研项目等方面都努力地争取学术资源,逐步逐步获得本系、本校、本专业的承认。
刘老师为人低调,与人为善。在我的记忆中,读书三年,老师从来没有在学生面前对同行学者的学问指指点点,也从来不八卦学界掌故。他对自己的学生是有期许的,但他从来不给学生压力。他希望我能够将硕士论文再深入研究,无奈自己近几年几乎不做故事,更重要的,我想可能是要做的事情太多,以至从来没有认真地考虑过老师交代的事情。就好象我拙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一样,从来没有认真地向老师表达过自己对他的崇敬之情。

[ 本帖最后由 刘晓春 于 2010-3-4 21:55 编辑 ]
发表于 2010-3-3 23: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文艺的守望者——刘守华

注:《天下仙桃人》有一期专门介绍刘老师,可惜现在已找不到链接了。录像虽已下载,可惜又传不上去,只好把跟录像相关的一篇文章传上来,与各位共赏。

  
从小爱听沔阳“古话”,喜欢民间故事,后来与民间文学打了一辈子交道。

他就是刘守华教授。他用人生的漫长岁月,只做了这一件事。

“如果一个人能把自己的兴趣、职业和社会责任统一起来,这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刘守华说。

半个世纪的坚守,他诠释了这样的信念。

他深入鄂西山区神农架,挖掘、推介神话历史叙事长歌《黑暗传》,被誉为汉民族的荷马史诗,轰动全世界。

6年前,他与季羡林、冯骥才等文化名人一道,首次发起抢救中国民间文化,促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的诞生。

我省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有60多项,经他推荐的达20余项。

500万字的文字量,300多篇论文,10余部论著,他主编的《民间文学教程》入选大学优秀教材,在民间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一批开拓性成果,竭尽全力把中国的民间文学推向世界。

甘于寂寞、学而不厌、乐而不倦,刘守华,以他的执着和坚韧,在民间文学领域里跋涉,守望着民间文学精神的高地,成为小学科里的大学者。

听老人讲沔阳“古话”着迷,结缘民间文学

乡村的夏夜总是那么迷人,老人们摇着笆扇,抽着旱烟,围坐一起乘凉,讲一些神奇而美妙的故事和传说。孩童时的刘守华最盼望这样的夜晚了,他常常会带上小凳子,找一个靠近主讲人的地方坐下来,做最忠实的听众。

他被奇妙的幻想故事情节所迷住,有次听得入神,从凳子上跌落下来,逗得人们哄然大笑。

这是刘守华在家乡周家榨村的童年生活片断。

几十年过去了,刘守华对儿时听“古话”的细节仍然记忆犹新。他说,这些故事完整保留在脑海里的不多,但一些精彩的片断却深深铭刻在记忆里。



与仙桃籍糖模艺人在一起

比如小伙子寻找簸箕大的鱼鳞同小姐成亲;造反者拜灯花,据说把黄豆大的灯花拜到簸箕大,就可起兵造反,夺取皇帝的天下;“野人家家”进屋来,尾巴没处藏,假装说自己屁股长疱,不能坐板凳,只能做斛桶;道士捋一把树叶,抛撒到稻田里就变成了活蹦乱跳的鲫鱼;排客同本地法师斗法,法师被害,其母报仇,一面哭儿子,一面将淘米洗菜的筲箕一片一片拆开,于是千里湖面风急浪涌,木排突然散架,那些害人的排客一一葬身波涛。

源自水乡、生活气息浓厚的传说和故事,经讲述者的夸张渲染,呈现在刘守华面前的是一幅奇光异彩、藏着无穷奥秘的童话世界,刺激了他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从儿时起,乡土文化的熏陶,民间文学浸染,使他与人民群众创造的口头语言艺术结下不解之缘。

1950年,年仅15岁的刘守华离开周家榨村,考入沔阳师范(设在洪湖)。在学校读书期间,他爱上了民间文学,并实地从事采录民间文学作品的活动。他利用寒暑假和参加工作队的机会,深入洪湖岸边的广大农村地区,采集了大量的歌谣、民谚、谜语等民间文学。他着迷于民间文学丰富的语言,奇妙的结构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为他后来从事民间文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手原始材料。

一本内页早已泛黄的红皮笔记本,跟随他50多年了,至今还摆放在案头。这是他在读师范学校时的采风本,笔记本抄录了100多首民歌、谚语。由刘守华自己搜集的原创民歌就有20多首,他还在这些民歌后附上采风体验、感知,这是他最初的研究成果。他将部分民歌整理,在省级和国家级的刊物上发表。

中师毕业后,刘守华被保送进入华中师范学院(现为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继续学习。毕业后留校担任民间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从此开始了他终身从事民间文学事业的学术生涯。

期间,他曾离开华师讲台,到湖北省教研室担任中学语文组组长,主编过十多万字的《语文基础知识》,成为畅销书。1977年恢复高考,湖北语文考卷作文题出自刘守华之手,“学雷锋的故事”曾经改变过很多人的命运。

正是这位从小喜欢听沔阳“古话”的仙桃人,与民间文学结缘。他坚守这个领域50余载,取得了令学术界瞩目的成就。

他在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先后担任了十年的副主席、十年主席,现在仍然担任着名誉主席职务,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影响和地位。

扎根民间沃土,勤奋、严谨、勇于开拓精神令人折服

民间文学生存于民间,存在水乡农家,存在于大山深处。在刘守华的学术生涯中,他把许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实地考察上,始终保持勤奋、严谨、勇于探索和开拓的精神品质,在民间文学艺术界享有良好口碑。

作为从沔阳水乡走出去的民间文艺学家,他担当起湖北民间文艺保护和发展的重任。他经常深入农村,深入大山深处,到第一线考察,以第一手材料作为研究对象,不遗余力地保护和发展民间文艺,为民间艺术家们呼与鼓,并为他们排忧解难,通过他的不懈努力,让民间艺术家得到社会的尊重。

他曾参加编纂《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北卷》,主持和参与开发了湖北民间文学“三家三村”,“三家”即民间故事家刘德培、刘德方和孙家香,“三村”指丹江口市伍家沟民间故事村、武当山官山吕家河民歌村、宜都市青林寺谜语村。这6个民间文艺品牌的挖掘和推介,都与刘守华大量深入、细致、严谨的工作密不可分。如今,这6个品牌已分别被列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神农架香溪源与《黑暗传》的搜集整理人胡崇峻在一起

他深入鄂西山区神农架,近20年不间断地主持挖掘、评论、推介,被誉为“汉民族神话史诗”的大型作品《黑暗传》,引起世界震惊。

刘守华对那些身处在穷乡僻壤和大山深处的民间艺术家们充满敬意,他钦佩他们以自己杰出的艺术才能传承和发展祖先创造的宝贵民间艺术财富。刘守华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并以自己的能力和影响为他们排解生活之忧。有“故事篓子”之称的刘德培老人生活陷入困境,刘守华得之这一情形后,在业内发起募捐,多次赴大山深处看望老人。当88岁的刘德培病逝时,刘守华和他的同仁们冒着纷纷大雪,赶赴鄂西山区为老人最后送行。

考察路上总是充满危险。2002年,刘守华为考察湖南瑶族“女书”,在永州山路上,发生车祸,刘守华被撞昏迷,除头部受伤外,肋骨被撞断,当他醒过来时,已是第六天了,他对发生的一切全然不知。

在一次神农架科考活动中,他眼睁睁地看着随队人员掉入深山绝壁殒命。

刘守华说:“民间文学本来就活在民众的口头和日常生活中间,正是同这些口头文学家和基层民间文艺工作的密切联系,使我不断积累民间文艺的知识,充实自己的理论研究。”

他的学术专著《比较故事学》、《中国民间故事史》、《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民间文学导论》都是以深厚的功底,独到的见地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许多课题在民间文艺学界有开拓性意义,这使他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民间文学研究学者之一。民间文艺学一代宗师钟敬文,国学大师季羡林都曾对刘守华的研究给予高度评价。

他希望“沔阳三蒸”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刘守华说,民间文学是一门小学科,过去人们不够重视。他之所以五十年坚守这门学科,除个人兴趣外,更多是看重它的学术价值,是一种社会责任。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保护民间文艺成为世界潮流,作为这一领域的知名学者,他的研究成果引起更多的关注。

2002年春季,由冯骥才发起,刘守华参与起草了一份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吁书,国内有100多位学者参加,并通过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将有关建议提交“两会”,希望政府将民间文化的抢救与保护工作纳入日程。随后,抢救民间文艺,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的工作列为国家工程,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公约,中国还将每年的6月10日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进入古稀之年的刘守华仍然主持着民间文学领域的国家级课题项目,但他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对我省民间文艺的抢救、保护和发展上。近年来,我省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达60余项,经他和他的研究生们参与研究、评审、推荐的项目就达20多项,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刘守华说,仙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丰富,他15岁以前在家乡农村生活的感受很深。仙桃的雕花剪纸项目已正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他认为仙桃能够申报的项目还很多,并希望仙桃能够多上一些项目,他也愿意为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本报记者刘习元              选自http://z2.cnxiantao.com/txxtr/txxtr_baozhi/view_lsh2.shtml

[ 本帖最后由 sky_2636 于 2010-3-3 23:19 编辑 ]
发表于 2010-3-3 23: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 刘晓春 的帖子

朴实的文字却道出刘守华老师做人、做学问的高品性,很感动,有这样的老师是天下学生的福气,也是民俗学的骄傲!
 楼主| 发表于 2010-3-4 15: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 刘晓春 的帖子

读了刘老师的话,很感动。忽然觉得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离毕业还有一年要好好跟老师学习。刘老师对于学生得错误,没有批评过,总是很委婉地从另一个角度告诉你,你做得还不够。这几天在调整状态,没有好好地为专业做事。如今忽然想起一个细节。去年暑假开学,我们都把自己的结业论文交上去。虽然花费了一番功夫,但觉得不过是敷衍。没想到,刘老师却花一下午的时间讲评我们的作业。他把每一个学生的论文的不足之处及努力的方向都写在论文的背面。可见刘老师是一个认真的人。这个习惯在我们后来的另一门作业中也出现了。老师的讲评让我汗颜,但是却也激励自己以后要认真做作业。感谢刘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10-3-4 15: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游在民间 的帖子

刘老师的新书,今年才出版的。
书.jpg
发表于 2010-3-4 15: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 刘晓春 的帖子

晓春老师叙述的故事令人感动。
发表于 2010-3-4 21: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刘晓春 于 2010-3-3 23:07 发表
1991年9月,我从江西的一个乡村初中来到武汉,求学于刘老师门下,毕业至今,已经16个年头了。离开了华师,无论走到哪里,与老师的距离从未感觉遥远。每当我人生当中遇到了转折,首先会想到的是刘老师,有的时候,是为 ...


晓春的长长的表述表达的师生情谊让我很感动,刚才有同学表示,有这样的老师是幸福,这是对的,但是我更感动的是:有这样的学生,刘守华先生也是欣慰的,能够努力去撑起岭南民俗学的天空,刘兄和蒋兄不简单,不容易。佩服!
发表于 2010-3-4 21: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常彬 于 2010-3-3 16:26 发表



刘老师以前是搞过这些,想当年1977年第一届高考,刘老师是高考语文命题组组长,那道《学雷锋的故事》的作文题就是他出的。我妈妈就是参加那年高考考上的大学,在语文考试当中她遇上了这道作文题,恰好她之前也 ...


那道题原来是刘老师出的啊!我记得那是我很得意的一篇现场发挥的作文:学雷锋的故事。

大意是:我转学到另外一所学校,老师安排我和一位雷锋式的班长做一张座位,可是座位是一张面子上看起来较好的桌子,而别人的桌子坑坑洼洼。我心里疑惑,这个雷锋式的班长有点自私。一天,突然下雨,我们晾在操场铁丝上的衣服眼看着就会被淋湿,班长飞快去取回一部分衣服,我很感动,想去取回剩下的衣服,被班长制止,他说,那是他的几件衣服,不要去拿了,已经淋湿了,大家的衣服我已经取回来了。我觉得班长真是了不起,于是想做一件好事,把自己的好一点座位让给人家,自己坐一张破的座位。可是当我搬动我和班长的那张座位时,那张座位突然倒下,这时班长过来了,说:我是故意把一张破腿的桌子给我们两人坐的,不好意思,一直没有时间修这张桌子,现在倒了,我们一起修一下桌腿吧。我顿时脸红了.......

那个时候,桌位很破是真实的情况。
发表于 2010-3-4 21: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刘晓春 于 2010-3-4 22:22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4-29 02: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FolkCulture.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