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游在民间

华中师范大学导师介绍之刘守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 22: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刘老师有时也很有童心滴
24105026-C3D5-4BFE-9994-B68CE431B9EF.jpg
发表于 2010-3-1 22: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猫快跑咯 于 2010-3-1 20:39 发表
刘老师还出过这本书?
那时我们还是个细胞呢

恐怕是分散在各地,还没凑到一起的水分子吧?
发表于 2010-3-2 10: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猫快跑咯 于 2010-3-1 22:47 发表
其实刘老师有时也很有童心滴
11533

刘老师太可爱了!我要向刘老师学习,学问固然做不到那么好,至少童心要保持到老,现在就开始练习打秋千!
发表于 2010-3-2 13: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研一时上《中国民间故事史》,是刘老师把我们这群新生领进了中国民间故事的奇异殿堂。
    上刘老师的课,本身就好像在听一位老人讲述故事,娓娓道来、舒缓自如的语气极具感染力和亲和力。他结合自己的治学经历,向我们漫谈学术道路的酸甜苦辣,告诫我们为人为学的道理,我们获益颇多。
    学术“背后”的故事是我最喜爱的内容。例如,刘老师给我们讲中日民间故事交流史时,提到日本的民间故事研究,说道:“小泽俊夫是日本研究民间故事的著名学者,你们大概不知道。但是他有个弟弟,相信我一说出来,你们都很熟悉,就是‘小泽征尔’”,“哇——!”顿时在座皆惊,但马上又安静下来,大家都知道,刘老师又要开始“爆料”了,只听他继续缓缓道:“小泽征尔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他的哥哥小泽俊夫可以说是功不可没,有一次开会,小泽俊夫和我聊天,他就跟我谈起他的弟弟,说弟弟最初走上音乐之路,因崎岖坎坷而生退却之念,于是他就严厉地批评了弟弟,并且事后又鼓励他,正是这样,小泽征尔才最终坚持了下去,并获得了今天的成功。”刘老师又赞扬了日本学者治学态度之严谨,说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的地方。课后我们感慨良多。
    期末上交了课程论文。没想到下学期开学时刘老师竟然专门召集大家进行作业点评。每个人的作业他都细心批阅,并详加点评。侥幸的是,本人的作业受到了刘老师的赞赏,他提议让我好好修改一下,尝试着发表。我心里自然高兴,但作为一名学生,现在发表一篇论文谈何容易!可让我没想到的是,课后刘老师竟然又单独找到我,让我尽快把论文修改好再拿给他看。我受宠若惊,心里面暖洋洋的。后来修改完毕,交给了刘老师。又过了一个礼拜,在文学院碰到刘老师,他就跟我说,他已经把我的论文推荐给一位主编了,并且得到了主编的肯定,应该可以发出来的。我激动得语塞,除了一声“谢谢”,竟然再也找不到其他的措辞。
    正是通过这件事,才让我对民间故事研究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并且,我收获了更多,远非是一篇论文的事情!
    就先写这么多,关于刘老师,还有很多感人有趣,值得一提的事情,且容许我日后慢慢道来。
发表于 2010-3-2 20: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0-3-1 22:57 发表

恐怕是分散在各地,还没凑到一起的水分子吧?


嘿嘿嘿,搞不好分子都不是,还是个氢原子、氧原子呢!
发表于 2010-3-2 20: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寂寞程生 于 2010-3-2 10:36 发表

刘老师太可爱了!我要向刘老师学习,学问固然做不到那么好,至少童心要保持到老,现在就开始练习打秋千!


刘老师和师母都很可爱,师母是心理学教授,到他们家里去,师母总是拿些巧克力酒心糖啊、话梅啊、小糖葫芦之类的塞到我们手里去,给我们讲刘老师的故事。平时两个人总是在校园里散步,他们恩爱的让人羡慕啊!我这里有一张他们金婚时拍的照片

D5D93660-3BD1-48E1-9ECA-2A2B21FE10A8.jpg
发表于 2010-3-2 20: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老师从小浸染于民间文化 故事家的熏陶之中,在洪湖求学期间,他就专注于收集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正是这样,后来走进了华中师院,先生一生纯朴勤奋,躬耕于民间文学半个世纪, 听孙老师说 先生曾经一次的田野调查还因车祸险些离去。几十年一逛而过,先生虽是白发苍苍,但仍勤勤恳恳,这种学术精神也必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学子

[ 本帖最后由 恩施土家 于 2010-3-2 20:36 编辑 ]
发表于 2010-3-2 22: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当时很吓人,刘老师都休克了,好在是身体恢复的好,他老人家现如今还是身体很棒。去年暑假文学院组织去云南那边旅游,不少老师到了那里不适应高原反应就回了,连陈老师都有点不适,刘老师爬山却比谁都快。陈老师说,搞民间文学的人不少都是长寿,像钟老啊、季老啊,罗永麟老师啊等等,估计是跟他们好的心态有关。我们希望刘老师身体一直这样硬朗下去。
发表于 2010-3-2 22: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小猫快跑咯 的帖子

孙老师说他当时在 武汉总医院守了一整夜
 楼主| 发表于 2010-3-2 23: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老师时刻不忘学习。在兴山的时候,我们住在刘老师的隔壁,我们几个师姐妹去玩,回来发现有工作人员来送书,拿到手后就放一边,看电视。后来又是路过刘老师的门前,发现他正在看书。刘老师不仅对于学术极严谨和认真,对学生是极关爱。对于别人的不了解也极其宽容。我们去参加兴山昭君文化的会议。原来是内蒙古那边办,09年兴山政府与内蒙合办,来自内蒙的学者不认识,也不了解刘老师,在我们照合影的时候,坐在前排的都是领导什么的,也没人招呼刘老师,刘老师也没说什么就悄悄地站在很多人一排的一个边落。也并没有什么抱怨。刘老师的这种宽容的作风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刘老师是我们专业的“宝贝”。
发表于 2010-3-3 14: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田兆元 于 2010-3-1 20:21 发表
我读刘老师的书是很早的时候了。1975年左右的时候,……名叫《谈革命故事的写作》……这本珍贵 ...


田导啊,真有您的历史记忆呀,像收拾数十年的宝贝箱子,总能给我们惊喜:
这条新闻的价值,我将回报您这本《谈革命故事的写作》的复印版两本,不知能否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发表于 2010-3-3 15: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之农 的帖子

孙老师居然还藏有这本书,不容易啊!
下次见面问问刘老师,看他自己还记不记得这本书,呵呵
发表于 2010-3-3 15: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09博士论文答辩

刘老师桃李满天下

09博士论文答辩会上

09博士论文答辩会上
发表于 2010-3-3 15: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华中师大在线采访刘老师写的稿子,很详细。

民间文学行者刘守华:一生注定离不开
文/张思 陈文竹 朱玮

【笔者小记】打电话跟刘老师预约时间的时候,刘老师说,早上8点半就可以了。过了一会他说:“周末你们学生要休息,要睡个懒觉吧。”于是我们拜见刘老师的时间定在了下午2点半。然而令我们惊奇地是,当我们一行32点零5分来到民间文学教研室的时候,竟发现柔和的灯光从门里倾泻而出。可能是听到响动,一位头发有些花白,双手捧着书本的慈祥老者走到门口,冲我们招手,微笑着招呼我们进去坐。

       CCDAE1A5-A639-46CF-82DF-6E30C7634677.jpg                

                                          刘守华在查阅资料

                                 牵手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大的会议室里,一批文化人围坐在桌前,一边翻阅着手中的材料,一边陈述着自己的观点,一位头发有些花白,身着浅咖啡色西服的老人端坐在桌前,认真地听着同行们的发言,细致地记下发言要点。随后他们将根据民主商议的结果起草评审意见,交由那位老人签字后再上投省政府。

      2009424,湖北省召开了湖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选专家委员会,而那位老专家就是民间文学专家组的组长刘守华。


    刘守华,男,1935824生于仙桃,时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主编,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审,要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除了国家设定的一系列标准外,一面要保护地方的积极性和乡土感情,一面要防止不科学的、虚假的申报,还要帮助因为经验、知识不足而没有做好材料的地方。”会后, 评审结果将在今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6月的第2个星期)公布。
        刘守华真正地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列应该从2002年说起。那年,眼见着民间文化的生存状态遭受着日益严重的威胁与毁坏,刘守华和文化名人季羡林、冯骥才等一百多位学者一道呼吁抢救民间文化,这一呼吁很快得到了响应,是年春,这份呼吁书被提交到两会作为两会议程,2003年文化部即着手开始实施保护工程。2004年,我国政府签字加入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由此,我国保护民间文化转变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管这一文化工程的政府部门也由文化部转移到国务院。两年后,刘守华被推选为华中师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被聘为省市专家委员会委员,多次参与有关项目的研究、考察、评审等活动。同年,在湖北省列入国家首批保护名录的20个项目中,约有三分之一是刘守华师生的成果。20076月,刘守华率领的华中师大民间文学教研室也列名于文化部所表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40个先进集体之中。

                                  和民间文学一起走过的日子

然而刘守华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学结缘却并不是在2002年,而应该从小时候因为听故事听得入迷从高凳上摔下来的时候算起。


【关键词】一个红色笔记本
D8A94B91-5B99-49F0-83BE-DAEC178B184B.jpg

      刘守华在洪湖师范学校期间用于采风的红色笔记本


    刘守华在江汉平原一个乡村知识分子家庭长大,从小就喜欢听故事、善书,看皮影戏、花鼓戏。15岁的他进入洪湖师范学校学习,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周边农家去找人讲故事,唱民歌,边听边记。 3年时间里,农舍、渔船、田埂、谷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往往是讲述人时断时续地边干活边回忆,他则聚精会神地边听边记,不长时间,刘守华那本首页上抄录着马克思关于只有在攀登时不畏艰险的人才可以到达光辉顶峰的名言的红色的笔记本上已经写满了故事和歌谣。“他很专心很勤奋,课间休息也在学习,很喜欢写东西,坐得住”,刘守华的老伴陈丽梅是他在洪湖师范学校的同班同学,后来两人同时被保送华中师范大学,因为志趣相投和互相欣赏,两人“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1952年,他参与搜集的洪湖革命歌谣在赵树理主编的《说说唱唱》第8期刊出。

【关键词】1956年的起点
1956年,中央向全国青年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那时,被誉为民间文学泰斗的钟敬文先生倡导的“民间文学”也正作为一个崭新人文学科和文化事业在新中国崛起,此时正在读大三的刘守华激情澎湃地将自己试写的三篇评论文章分别投寄到《长江文艺》、《光明日报》和《民间文学》,出人意外地被刊载并受到好评。特别是针对当时对民间文学随意改编成风的现实,在《民间文学》上发表的《慎重对待民间故事的整理编写工作慎重》中提出的“保持民间文学本色,不能乱改乱编”的观点,在当时的全国民间文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而刘守华也把它看做他真正涉足民间文学领域的起点。

【关键词】“归队复业”
在“文化大革命”那场浩劫中,谁也无法逃脱,民间文学也是一样。姚文元在报上发表文章声称民间文学是“彻底革命”的对象,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之下,民间文学肯定是不能研究了。看着许多老师们无奈地把自己的藏书当废品卖掉,刘守华不甘心,他始终坚信“还是有价值的”,他和妻子把自己的藏书成捆成捆地打包好,放在纸箱里,不但自己看,左邻右舍的孩子们还到他家里偷偷地去找那些故事书看。现在刘守华的家里有四个大书橱,里面堆满了从50年代至今的民间文学专著,“许多图书馆都找不到的书,我们家里都有,”陈丽梅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的生活都很节俭,这些书都是当年我们节衣缩食买来的。”


1970
年—1980年,刘守华服从组织的调遣,离开华师,在湖北省中小学教学教材研究室担任中学语文组组长,编写了一本畅销的省通用语文课本,同时1977年由他命题的首届高考作文题《学雷锋的故事》也改变了一批人的命运。当时有三条道路摆在了刘守华的面前,去省教育学院担任中文系主任、去湖北省委写作组当笔杆子或者是回到华中师大的民间文学教学岗位,在前两者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工资待遇的诱惑面前,刘守华坚决要求“归队复业”,随即出版了《谈革命故事的编写》一书。“在编写中小学教材的时候我也常常把民间文学加入其中,效果还不错”,刘守华说。

关键词访“三家”进“三村”
所谓“三家”指的是刘德培、刘德方、孙家香三位故事家,“三村”则是指丹江口市的伍家沟民间故事村、武当山官山乡的吕家河民歌村、宜都市的青林寺谜语村。

   
谈到刘守华的民间文学工作,“三家”、“三村”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如同提到“三家”、“三村”,刘守华是一个必须被提及的名字一样。他们的开发与扬名都与刘守华有着密切的关系。


11FC02F9-9EDA-4422-B1CE-6DC5086D0FA9.jpg
刘守华与夫人一起听故事家孙家香讲故事

   
长阳县龙潭坪镇椿树坪村有位名叫孙家香的老人,只字不识,却能够一口气讲出近许多优美生动的民间故事。1997年,刘守华从该县文化馆干部肖国松那里得知此事后,3月中旬带着夫人和几名学生来到长阳,由于地处偏僻,山高路远,有一段路程只能徒步行走,县城的出租车都不愿载他们去椿树坪。还是县火电厂的一位华中师大校友伸出了援手,一行6人才得以乘一辆吉普车进山。來到孙家香家后,刘守华等人不顾疲惫就听她说故事,令人沒想到的是,这位78岁的老人一开口就像山泉水奔涌而出那样,一口气讲了几十个不同的故事。 看到此情此景,刘守华等人当即决定把孙婆婆接到县城去讲故事,对她的故事做记录整理工作。刘教授介绍说,按照国际通用标准,能讲100以上故事的人就是大故事家,所以孙家香也就顺理成章地被命名为“土家族第一个女故事家”,成了宜昌市的文化名人。


1999
年4月,官山乡的文化站长李征康在电话中告诉刘守华,该乡吕家河村有很多人会唱民歌,有平时唱的“阳歌”,还有葬礼上唱的“阴歌”,他被这些歌谣深深吸引,问能不能开发。刘教授当即对他说:“可以开发,但是调查要做扎实,宣传要谨慎。”两个月后,刘守华邀上华中师大音乐学院的教授蒲亨强,带着学生一同来到吕家河。他们一边听一边录一边记,最后发现,吕家河村民所唱的民歌曲调居然超过了70种。第二年,在刘守华的主持下,华中师大和当地文化部门联合举办了一次全国性的研讨会,与会的几十位专家和学者一致赞成刘守华的观点,公认吕家河为“汉族民歌第一村”。

细水长流的默默相守        
从1956年到2009年,刘守华在民间文学这块土地上守望了整整53年,这53年里,由他独自撰写以及主编或参与的著作、论文,或是由他免费写序言的民间文艺论集或作品集合计达百余种。其中《比较故事学》、《中国民间故事史》、《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民间文学导论》等著作或教材在民间文学界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有的已成为台湾地区的研究生教材。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泰斗级人物季羡林先生在接到刘守华老师的《比较故事学》后,立即亲笔回信给予鼓励:“蒙惠赠大著《比较故事学》,当敬谨拜读,什袭珍藏”。现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1999年8月在刘守华的笔记本上留言:“守华兄,我永远欣赏你的《比较故事学》,真的!”。而在北京大学选编的一本由18篇论文组成的《比较文学论文集》中,除了钱锺书先生一人3篇外,就是刘守华老师关于比较故事学的两篇了。

   
现在的刘老师退休后被返聘回校,一周还有2次课,“他说他不忍心,说自己还有社会价值”,陈丽梅老师说,“他很多事很马虎。除了他的书、他的学生和他的身体。他总是记得自己的书放在哪里。”


2002
年,刘守华和学生在湖南永州一带考察“女书”时遭遇车祸,身负重伤休克。2003年的春节刚过,身体开始恢复的刘老师就打电话让学生们到家里来上课。2007年是刘老师和陈老师金婚之年,刘老师的学生们积极地为二老筹划了一个聚会共庆金婚。

   
在所有称谓之中,刘守华最喜欢别人喊他“老师”,他帮学生改论文时,一个错误的标点都会改过来。所以现在已是博导的刘老师还经常会带一堆本科生、甚至是外系本科生的论文回家审阅修改。“近年来,我开始劝他,年纪大了要服老,管自己专业的就好,何必牵涉那么远呢,他似乎没反应,”陈老师对此哭笑不得,其实曾在华中师大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的陈老师是非常支持刘老师的工作的。车祸过后,陈老师也只是提醒刘老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干事也要身体力行,对他繁忙的学术活动还是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老师授业的范围,不限于他的弟子,也不限于高校的学生,而延伸到了有民间文艺爱好者的广大地区。为吕家河民歌村的发现做出巨大贡献的李征康原是丹江口六里坪镇小学的老师,八十年代,因为喜好民间文学参加了省里举办的民间文学培训班,正好和兼任培训班教师的刘守华同住一间房,他向刘老师表述了自己想把所知道的民间故事串起来写部通俗小说的想法,刘老师当即开导他,搜罗整理这些民间故事的价值远大于写通俗小说,鼓励他走下去。前不久,已成为能够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民间文学专家李征康还打电话说:“没有刘老师,我没有今天。”

   
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研究民间故事学的专家之一,同时作为湖北民间文学的领军人物,仅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就有三位副主席出自刘守华的门下。施爱东在《故事学30年点将录》中说:“只要谈到故事学,无论用何种方式来叙述近30年的研究进程,刘守华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领袖人物。30年来,刘守华发表了一百多篇故事学论文,出版了十数本故事研究专著,培养了一大批故事研究人才,这在全世界的故事研究者中,都是不多见的。”还专门提出了一个“刘家军”的概念。


2007
年11月,刘守华教授和20位对中国民间文艺学有突出贡献的学者一道荣膺中国民间文艺的最高奖——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成就奖”。他的一生已与民间文艺学紧紧连在一起。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在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当了10年副主席,10年主席,现在又是名誉主席,我这一生注定离不开民间文学这片广阔田野。”

   
“一个人如果能把自己的职业、兴趣和社会责任三者统一,那是很幸运的,我觉得自己就是为数不多的幸运者之一。我国的民间文学资源很丰富,短时间内不会枯竭,而且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会有新的成果不断出现,长江总是后浪推前浪,作为一个新兴的人文学科的发展前景还是一片光明,”眼看着自己的事业后继有人,刘守华老师甚感欣慰。
255C2FDA-8640-49B3-8B6A-849BFD5A2A8F.jpg
刘守华和夫人摄于家中
【笔者后记】我们一再要刘老师说一句话寄语大学生,刘老师沉思片刻,说:“自强不息,乐而忘倦。”在工作室完成采访后,刘老师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家看看。师母陈老师非常和蔼可亲,忙不迭地拿出糖果给我们吃,二老还拿出不少照片和我们分享其中的故事。在和师母聊天时,我们瞥见灯光从刘老师的书房门口倾泻出来,刘老师又伏在书房的书桌旁翻阅新来的出版物。

发表于 2010-3-3 16: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文学行者刘守华:一生注定离不开
不知道为什么,刚才编辑的华中师大在线的采访,管理员没有通过审核,发个网址吧


[ 本帖最后由 小猫快跑咯 于 2010-3-3 16:12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4-28 13: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FolkCulture.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