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63|回复: 0

谁使荷马变成了瞎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24 10: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谁使荷马变成了瞎子

《中华读书报》1998年08月12日

王焕生

  “盲诗人荷马”这一概念产生于由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创建,并成
为希腊化时期文化的世界中心的伟大城市亚历山大里亚。

  荷马史诗既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的艺术享受,也给后人留下了无数
的历史难点,其中最令人惋惜的是荷马本人的遭遇。材料的缺乏使得
诗人的生平引起了许多猜测和疑问,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人
们似乎已经普遍接受:荷马是个瞎子,但近来也有人提出不同的见解,
例如俄罗斯学者A•波尔特诺夫教授不久前就在俄罗斯《独立报》上发
表了一篇宏论,阐述自己的考证:谁使荷马变成了瞎子。

  波尔特诺夫的主要疑惑是诗中许多色彩鲜明、准确、绚烂的画面
使人很难相信荷马是个瞎子。例如对农事的描写(《伊利亚特》13,
588-590):

  有如那些黝黑的荚豆和溜圆的豌豆,

  被收获的农人颠簸,受呼啸的风流吹袭,

  从宽大的铲子蹦落到广阔的打谷场地。

  又如对赛车场面的描写(《伊利亚特》23,503-506):

  镶嵌着黄金白锡的战车紧紧跟随着

  狂奔的捷足马匹;战车快捷如飞地

  向前奔驰,急速旋转的车轮只把

  轻微的辙迹留在后面细软的尘埃里。

  又如对风景的描写(《伊利亚特》12,278-285):

  有如远谋的宙斯冬日里普降寒雪,

  向世间凡人展示他的武器的威能,

  大片的雪花密密麻麻地纷扬飘下;

  他让风平静,让大雪不停地飘降,

  直到盖住高山峰顶和岬角的峭巅,

  盖满三叶草地和农人肥沃的农田,

  盖遍灰色大海的曲折海岸和港湾,

  只有滚滚而来的海浪把它们浸漫。

  又如对战斗场面的描写(《伊利亚特》13,442-443):

  他砰然一声倒地,投枪矗立心脏,

  那心脏还在蹦跳,枪杆随着抖颤!

  波尔特诺夫就此慨叹道:“在整个诗歌史上,只有伟大的荷马表
现出这样的描写能力。”然而,为此他应该看见!

  波尔特诺夫认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字里行间迸射出
颜色。诗中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颜色:宙斯——黑眉的,雅典娜——
目光炯炯的,墨涅拉奥斯——金发的,阿基琉斯——淡褐色卷发的,
赫里塞伊斯——黑眸的,等等。此外,我想可以强调指出的还有黎明
女神,她那万丈朝霞或呈现橘黄,或呈现玫瑰红,辐射清晨长空,被
喻为女神的手指,因而诗中反复出现“有玫瑰色手指的黎明女神”,
特别是在《奥德赛》中。不仅如此,诗人对金属的色泽也有准确的描
写:铜——紫红色的,锡——白色的,而铁,甚至当代技术专家都难
以确定它的颜色,荷马称其是灰白的。“然而为此必须具有敏锐的眼
睛,需要看得见。荷马史诗就是明证,证明世界上第一个诗人比我们
更善于观察,视觉更敏锐。!”

  波尔特诺夫提出了一个颇有意思的看法。如果荷马确是一个盲者,
那么在他的诗里处于主要地位的也许将是声音、触觉、气味,而视觉
联想则会受到压抑。教授并就此对诗歌内容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
荷马的85-90%的关于外部世界的信息是以视觉为基础转达的,约
10%是通过听觉,其余的通过触觉和嗅觉。这样的比例符合一个完全
健康人的特点。

  那么荷马是怎样变成了盲人的呢?公元前四世纪希奥斯岛钱币上
的荷马像张着一双大眼睛,如同宙斯。公元前4世纪的一尊题名为荷马
的大理石雕像都创作于希腊化时期之前。波尔特诺夫认为:“盲诗人
荷马”这一概念产生于由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创建,并成为希腊化时期
文化的世界中心的伟大城市亚历山大里亚。

  据普卢塔克说,马其顿的亚历山大非常喜欢荷马史诗,称荷马史
诗是他最宝贵的珍品。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后,命令在那里建设一座巨
大的城市,称其为亚历山大里亚。建筑师们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地址,
但荷马以一个灰白头的老人形象出现在亚历山大的梦中,并向他朗诵
了《奥德赛》中的诗句(4,354-355):

  有一座海岛位于波涛汹涌的大海中,

  在埃及的对面,人们称那岛屿为法罗斯。

  亚历山大醒来,召见当地的居民,得知叫这个名字的岛屿当时还
存在。他前往该岛,看见一处地方。发现那处地方惊人地适于建造一
座巨大的城市:具有良好的港湾和河流。亚历山大感叹荷马不仅是一
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无比聪明的建筑师。他命令立即在那地方建
造城市。就这样,公元前332-331年冬,托勒密王朝的希腊化埃及国
家的伟大都城亚历山大里亚便奠基了。在城市中心建了一座荷马庙,
庙里立了一尊荷马像,一尊盲诗人像,荷马被尊为神。波尔特诺夫认
为亚历山大里亚的学者和许多哲学家觉得荷马原有的雕像似乎不够有
意思。在他们看来,诗人—神不应该像普通人那样,应该被表现成另
一个样子。什么样子?希腊化时期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精神培养
起来的精于辩论的哲学家们认为,杰出人物“盲人看得见”,胜过不
识字的、无文化的普通民众“看得见的盲人”。对于上层社会的理解
来说,世界文学奠基人的盲人形象显然非常诱人,因而荷马在庙里被
雕塑成一个盲者!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技术条件,却对外部物质世界
作了许多大胆的推测。当时没有任何加速器,他们便想到原子的存在。
同样,对于诗歌奠基者来说,视觉便也并非是必不可少的。著名的亚
历山大里亚图书馆的学者们的意见和趣味为整个希腊化文明世界所接
受。荷马雕像也以复制品流传了下来。

  通常把荷马想象为盲人,还有另一个有力的证据,这就是《奥德
赛》中的歌人得摩多科斯的形象和诗句(8,63-64):

  缪斯宠爱他,给他幸福,也给他不幸,

  夺去了他的视力,却让他甜美地歌唱。

  在波尔特诺夫看来,得摩多科斯不能成为荷马的原型,这是一位
真正的盲人。得摩多科斯让匠神赫菲斯托斯做成了一张肉眼看不见的
网,罩住正在偷情的阿瑞斯和阿佛罗狄忒。这里完全没有颜色,没有
光线。没有对物品的形状的描写,因而也无需看见。并且正是在得摩
多科斯的诗歌中,声音以非同寻常的力量得到表现,这就是荷马式的
哄笑。

  波尔特诺夫的推测是:荷马本来并不是盲人,当然他也可能在晚
年失明了,但这一点在诗歌里没有反应。我却希望,荷马一直都没有
成为盲人,这样他便可以亲眼目睹自己在后世享受的荣耀和遭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6-9 13: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