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81|回复: 0

[翻译]民俗学者柳田国男(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5-24 22: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贯穿一生的三大特色
    那么,接下来看看柳田国男的民俗学。柳田国男进行了50年的民俗学研究,这50年间的研究内容并不是一直不变的,可以分为几个各具特色的时期。但是,可以说这50年中,始终有相同的特色贯穿其中。
    贯穿其一生的第一个特色是,柳田国男主张民俗学乃是历史研究,称民俗学为一种究明历史的的学问。无疑,民俗学和普通的历史学是不同的,基本上,是一种以各地人们现在的行为方式为资料究明历史的学问。因为是民俗学,所以用“民俗”这个说法,也就是把这些现存的行为方式冠以“民俗”之名作为研究资料。关于这点我认为应该正确认识,对柳田国男来说,究明历史是民俗学的目的所在。也就是说,世上没有不变的事物,对这点置之不理则无法了解过去的情况,因此需要探求历史的真相。很多人认为民俗学研究的是不变的事物,柳田国男并不是这样想的。他主张民俗学研究是为了搞清楚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历史,如后面要介绍的那样,柳田国男正是把重出立证法和方言周圈论作为究明历史的方法提出来的。
    其次,第二个特色是经世济民的主张。现在研究柳田国男的学者,将其学问的特色以“经世济民”一词加以总结,但是,柳田国男并没有用“经世济民”这四个汉字说明过自己的学问,一般是采用“为世为人”的说法,或者称为“学问救世”。后世研究柳田国男的学者将其称为“经世济民”,以至于现在甚至有人误以为柳田国男自己用过“经世济民”的说法。说句题外话,在中国“经世济民”四个字似乎并不一定同时使用,“经世”和“济民”应该是在儒教的不同时期逐渐使用起来的。在日本,“经世济民”的说法则是18世纪后逐渐盛行,应该是正确治民改良社会之意,经济学的“经济”可以认为是“经世济民”的省略形式。总而言之,柳田国男称自己的学问为“为世为人”的学问,换言之,即把研究实际社会所要求的,或者社会上发生的事作为民俗学的使命。
    第三大特色是对语言的重视。要说明这个非常困难,简而言之,日语在日本各地使用,同时在狭小的日本各地也存在各种差异,他希望从这些差异中发现历史的演变轨迹。不知道是不是成功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比如说,“亲”这个词,不用说指的是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但是,柳田国男注意到各地“亲”这个词有更加广泛的含义。与“亲”相对,“子”这个词也同样在各地有不同的含义。简单的说,比如有把劳动的指导者称为“亲”的情况,或者有的地方称实际上不是自己的父母,但是像父母一样照顾和保护自己的人为“亲方”、“亲分”等。此外,还有“中人亲”、“名义亲”、“拾获亲”等各种各样的“亲”。反过来,“子”也有指并不是亲生子女,而是劳动中的具体操作者。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常常加上这一劳动的种类,如把操舟从事渔业的人,也就是船员称为“船子”,或是称撒网捕鱼的为“网子”。有些词意义不太明确,即把狩猎的时候追赶猎物的“yako”(这个地方原文是片假名注音,没法翻译)写作“势子”,或者把矿山的劳动者称为“友子”。前一个字指劳动的内容,后一个字则指从事这一劳动的人。这样一来,各地都有“亲”不仅指生身之“亲”而还有劳动的指挥者、指导者的含义,“子”则指劳动作业的操作者的情况。此外,有的地方“亲子”一词有亲戚的含义,不仅指实际上的父母和亲生子女,而是有更宽的指称范围。把这种各地的说法大量搜集起来,如果是比较古老的,就能说明“亲”在古代有和现在的“亲子”的“亲”不同的用法。这并不是单一的语言史研究,而是在这种情况下,从“亲”和“子”这样的词汇可以得知家庭结构的历史。也就是说,现在只有父母子女关系的家庭结构正在形成,古时候日本的家族则比现在庞大得多,原因在于一个“亲”之下,有众多作为劳动力的“子”之故。
    在进行日本民俗学调查时,肯定会提出“这个叫什么?”的问题,这样被问到的不论是事情、节庆、做法,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名称,柳田指示调查时把这些名称记录下来。此后以30年代为中心,柳田国男把这些名称分类整理成书出版。因为这些名称表示的是民俗事象,故称之为“民俗语汇”,这些书也就是民俗语汇的集成。当时并不使用“民俗”的说法,而是称为“习俗”,如与婚姻有关的语汇集成称为“婚姻习俗语汇”,与节庆有关的语汇集成称为“岁时习俗语汇”。以这些民俗语汇为窗口,研究的不是语言史,而是以语言为窗口研究社会的各种结构、行为、礼仪、信仰等等的历史。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特色,恐怕是柳田国男开创的独特的研究方法。
    以上是纵观柳田国男50年民俗学历程所见的三个基本特征。下面,看看与他这50年民俗学研究不同时期的使命感有关的情况。
[ 本帖由 shi 于 2003-5-25 12:05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5-17 08: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FolkCulture.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