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47|回复: 2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栏征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3 10: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仁:
    近年,吾国政治清明,国力渐强,百姓承平有日,乃前所未有之盛世也。夫国盛而道兴,吾国吾民之思想,泽被海外;吾华吾人之艺术,举世无双。试看今日之学界,前贤后起,济济一堂。勘典籍,通外域;发古今之思,作比较之论;汪洋辟阖,蔚为大观。
    鄙校地处西南边陲,较通州大邑之百年名校,诚籍籍无名之小卒。然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吾校虽小,也深谙校无学不立之理,见贤思齐,不敢人后。故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强校之方针,筑梧居以引凤;悬重赏以求才。深化改革,教学科研齐头并进;大胆创新,探索“三标一体”管理模式。一时好评如潮,群贤思至,可谓小有所成焉。
    夫非物质文化遗产,乃文化之基因,关乎民族之命脉,内则增强民族之体认,外则弘扬吾人之精神,诚为用之大者也。此领域学界以往虽有涉足,然尚未形成体系,更无论深切透彻之了解。吾等有幸,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区域经济发展之关系作初步之探寻。此题之于我等,无异于登高山,涉深谷,难度可想而知。前贤有云,学术,公器耳,唯争鸣齐放方为正途。偶有小得,不敢自密自专,于学报开设专栏,公诸学界,以抛砖引玉,就正于方家。望海内同好,发切磋之论,作雅正之文,不吝赐稿。若借此平台,得与诸贤谈文论艺,砥励切磋,则我等幸甚。若从本课题之研究,引发诸贤之高论,更对学界研究体系之构建,深有裨益焉。再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之成果,必将有助于中华民族复兴之伟业。此诚我等之衷心期盼者也。
    恭颂:文安!



                             重庆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顿首

    本专栏已经开办一年,如有需要专栏文章的朋友可以和我联系。

    本栏目文章不收版面费,稿酬从优。

    投稿信箱:lz19791015@163.com
     电话:023-49891798
     联系人:刘  壮

发表于 2007-3-21 15: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栏征稿

先顶了,我也把我的一篇愚作投入你的邮箱,希望得到批评指正.
发表于 2007-5-21 20: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栏征稿

看贵刊这些乡愿文字,我就够了。下辈子继续做助教,也不往贵刊投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6-18 16: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