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03|回复: 5

吕微的《神话何为》(原载《民俗研究》2006年第2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3 02: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吕微的《神话何为》

吕微:《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吕微是民间文艺学家中的哲学家。哲学最突出的特点是思辨,思辨性文字大多佶屈聱牙。《神话何为》在吕微的诸多著述中算是最深入浅出的了。思辨着、对话中的吕微往往要扮演许多不同的角色:
  1.提问者。吕微总是不断地提问,对别人提问,也对自己提问,在别人以为没有问题的地方提问,对每一个细节穷追不舍。吕微乐此不疲,他认为“始终保持自我反思的态度是研究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2.学术代理。吕微要代理普罗普、代理荣格、代理闻一多、代理顾颉刚……代理整个学术界对每一个问题发表各种各样的意见。
  3.答辩人。吕微同样要对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解答。但是,所有答案都可能受到反思着的吕微的再次拷问。
  4.法官。按照民间文学的逻辑,提出问题即“缺乏”,解决问题即“缺乏的结束”。如何结束众声喧哗的对话与争辩,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复,是法官的职责。
  这种穿越时空的学术对话无形中呈现出一种富于学术史意义的效果:“本书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以个人研究的形式再次重复了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追随吕微的思想进程与写作进程,我们完全可以把本书当成一本“学术研究的指导教材”来进入阅读。“授人以渔”当然比“授人以鱼”更加重要。
  (施爱东)



发表于 2006-9-17 22: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吕微的《神话何为》(原载《民俗研究》2006年第2期)

拿过又放下了,到底根底太浅,跟哲学还是隔膜着,总有一天啃下它!
发表于 2006-10-7 21: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吕微的《神话何为》(原载《民俗研究》2006年第2期)

《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简评
--------------------------------------------------------------------------------

【作者】晓 满

在一个文本当中,象征和意义存在于哪个层面?借用索绪尔的话说,是存在于深怪的语言结构层面还是存在于表层的言语叙述结构层面?一直是学者们争论不休的问题。具体就神话等叙事文本来说,列维-斯特劳斯就坚持认为,神话不依赖民族语言(即索绪尔所说的言语),神话故事的结构本身就是意义的呈现。因而神话是超越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的意义载体。但更多的学者与列维-斯特劳斯不同,他们还是借助民族性、文化性的语言(言语)来讨论叙事文本的意义问题,尽管他们也企图从中发现具有普遍性的意义。于是,问题就出来了,通过文化性和民族性的文学文本我们究竟能够得到什么?是普遍性的知识还是仅仅是地方性知识?这个问题似乎也在困扰着本书的作者,并力图从中劈开一条出路,作者指出:意义不仅存在于文本的普遍结构层面,同时存在于文本的地方叙事层面。于是,意义分析的工作就必须时时往返于文本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之间,以求得二者之间的相互阐释。

但是,本书的作者通过发掘神话表层叙述的深层结构——神话原型,似乎又不仅仅是方法论的试验,通过将发掘出的文学原型与当下的文学叙述相对比,从而使文本呈现出自身的历时性深度。也就是说,通过发掘文本的历史上的原型以显现文学的当下文本如何重组和重构原型文本的具体途径和方式。在本书作者看来,这种重组和重构就是文本的传承与阐释,阐释的目的正在于使主体借助于传统而获得当下的话语权力。

本书是一部研究神话传承与阐释的专题著作。作者运用形式分析与象征的理论方法讨论了一例个案--世界性洪水神话的中国生成形成及其变体,借助现代民间文学研究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概念--母题、功能、类型、原型作为洪水神话的解析工具,指出上述概念的有效性和有限性,提出了适合神话叙事研究的修正性范畴与命题--“功能性母题”和“原型的类型化”,并在具体的逻辑-实证研究中予以检验。

作者提出“洪水神话的深层象征结构是母体生育过程之投射”的假说,认为洪水神话为中古以后本土地方性洪水传说的流传,以及在叙事层面接纳南亚次大陆的同类型故事奠定了深层结构的象征基础。作者认为,神话传承历史就是神话被不断阐释的历史,阐释发生在不同的层面(结构和意象等),并导致了神话叙事的体裁演变(传说化、故事化甚至伦理化)和功能分化,或者继续作为意识形态的权力话语,或者使主体获得了虚构和想象的权利。

在指出古老神话(即神圣叙事--真实性信仰之最高形式)的现代命运(其中之一为神话叙事的伦理化)以后,作者暗示了现代神话学之“后现代”转换的可能方向。  


《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吕微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来源:中国文学网







发表于 2006-10-10 15: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吕微的《神话何为》(原载《民俗研究》2006年第2期)

总觉得吕老师的文章不是我们这些人容易读懂的,呵呵,其实我们大家都已经很努力的在他的文章中汲取养分了,但是——还是有点小生怕怕。看来,得好好练武了。
发表于 2007-3-5 13: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吕微的《神话何为》(原载《民俗研究》2006年第2期)

和楼上的一样的感触,大家共勉吧
!
 楼主| 发表于 2007-3-5 14: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吕微的《神话何为》(原载《民俗研究》2006年第2期)

认真的雪 于 2006-10-10 15:51 写道:
总觉得吕老师的文章不是我们这些人容易读懂的,呵呵,其实我们大家都已经很努力的在他的文章中汲取养分了,但是——还是有点小生怕怕。看来,得好好练武了。

其实你不必从头到尾地全看完。
建议你挑一些比较重要,而又容易读懂的先看,比如:第一章,第二章,第六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6-18 07: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