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38|回复: 3

【推荐】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9 20: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ylvie→ NO.29393  【推荐】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 2006-5-23 20:18 )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王明珂 著

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7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王明珂,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任职于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并曾任教于台湾大学、清华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大学、东吴大学等校。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4-1
原 价:¥35元 节省了5.20元 当当价:¥29.8元
【基本信息】 ISBN:7802300436 页数:279 版次:1 包装:平装 开本:小16开

【目录】
大陆简体版自序
序论 什么是中国人
第一部分 边缘与内涵
 第一章 当代社会人类学族群理论
 第二章 记忆、历史与族群本质
 第三章 民族史研究的边缘理论
第二部分 华夏生态边界的形成 
 第四章 清海河湟地区游牧社会的形成
 第五章 鄂尔多斯及其邻近地区游牧社会的形成 
 第六章 西辽河地区游牧社会的形成
第三部分 华夏族群边缘的形成与扩张
 第七章 华夏边缘的形成:周人族源传说
 第八章 华夏边缘的漂移:谁是羌人
 第九章 边缘人群健夏化历程:吴太伯的故事
 第十章 汉人的形成:汉代中国人的边疆异族意象
第四部分 华夏边缘的延续与变迁
 第十一章 近代华夏边缘再造
 第十二章 一个华夏边缘的延续与变迁
结语 资源竞争、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参考书目


【内容提要】
  本书运用“边缘研究”方法,对“华夏边缘”作了新的解读。作者认为,所谓“边缘研究”,就是“这种研究法将研究的重点由民族的内涵转移至民族的边缘”。并由此通过对“华夏生态边界的形成”、“华夏族群边缘的形成与扩张”、“华夏族群边缘的维持与变迁”等的论述,用以揭示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分配环境中,华夏边缘如何形成与变迁,华夏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凝聚、扩张,以及华夏边缘人群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成为华夏或成为非华夏。
  究竟什么是中国人?作为一位研究中国边疆民族史的台湾学者,作者引用大量历史、考古和人类学资料,从一个新的角度——族群边缘的形成与历史回忆——来解读华夏(中国人)的本质,说明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分配环境中,华夏边缘如何形成与变迁,华夏如何藉历史记忆与失忆来凝聚、扩张,以及华夏边缘人群如何藉历史记忆与失忆来成为华夏或成为非华夏。


Copyright (C) 当当网上书店  
华夏边缘.gif
发表于 2006-5-30 16: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推荐】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这的确是一本好书,有助于我们对于基于基体论或建构论的“民族”的理解。
另《羌在汉藏之间》,亦是一本好书。比如里面题到的毒药猫理论、一截骂一截的族群现象、兄弟起源故事等,都值得好好读读。
发表于 2006-6-2 22: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推荐】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买了,比当当书店上的还便宜一点点点,呵呵!之前也看台湾版,大陆版与之相比,有变动,除了王先生在自序中提到的理由外,还有其他原因否?
[ 本帖由 guojianxun_71 于 2006-6-2 22:57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6-3 11: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推荐】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台湾版谈的是中国人认同的问题,作者主要是从资源的竞争与分配的立场来谈统独问题所涉及的利益纷争和族郡 认同问题。作者基本上对大陆五十年来的民族政策抱着同情理解的态度。但从中国千年来的由汉文化主导的夏夷边界变动过程来看,大陆民族政策对所谓的少数民族边缘的界定,亦可能暗含着极大的社会和政治失序危险。我想这并不是大汉族主义。汉族本来就是一个文化建构的产物,是“杂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6-2 14: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