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66|回复: 2

【推荐】中大民俗研究中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20 17: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山大学民俗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的民俗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27年就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民俗学会,出版了123期《民俗》周刊和36种民俗学丛书,至今享誉海内外,被国外学者称为“中国民俗学的摇篮”。著名学者顾颉刚、江绍原、杨成志、钟敬文等先后执教于斯,开设了一系列民俗研究的课程。1950年后,中山大学坚持开设民间文学课;1978年,又率先在全国高校恢复了这门课程;1986年开始招收民间文学硕士生,1998年获准招收博士生。2001年,中山大学民俗研究中心成立,其民俗学研究现为中文系重点扶持学科。

    中心现有成员 9 人,其中教授 2 人、副教授 2 人,讲师 5 人,其中有博士学位者 3 人,在读博士 2人。中心主任叶春生教授是我国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先生的研究生,现任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副主任邓启耀研究员是中国民俗学会的常务理事,年轻的讲师施爱东为理事。讲师王晓葵从日本名古屋大学留学归来。中心现有在读博士生 13 名、硕士生 8 名,已基本形成一支精干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

    目前,中心已开辟区域民俗、应用民俗、文艺民俗、语言民俗等研究方向。中心现继续编辑出版中山大学民俗学丛书,主办《民俗学刊》,并重点翻译推介日本民俗学名著。中心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国内其他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地区,以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的民俗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有着广泛的联系,并积极邀请外来学者讲学,2001年曾主办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心的科学研究比较活跃,短短2年来,中心成员已出版专著多本,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邓启耀、叶春生分别获得了全国民间文学理论著作评比最高奖——山花奖的一、二等奖。目前,本着立足岭南、放眼全国、关注民众、服务民生的宗旨,中心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尤其是南方民俗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已走在国内同行前列并产生广泛影响,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大力支持,有多个课题正在实施中。

专门网站地址:http://202.116.83.50/msxk/Default.ASP
发表于 2006-2-20 20: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推荐】中大民俗研究中心

去年十二月,中大《民俗学刊》改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仍坚持采用匿名审稿制。该刊编委会阵容强大,聘冯骥才先生任顾问,田仲一成、叶春生、刘魁立、向云驹、欧阳光、陈勤健、周星、高小康、高丙中、曾永义、黄天骥、康保成、朝戈金、傅谨、董晓萍、廖奔、樱井龍彦等诸位先生任编委(按姓氏笔划排列);第九辑由叶春生教授任主编,康保成教授和高小康教授任副主编,已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约45万字。
发表于 2006-2-21 23: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推荐】中大民俗研究中心

信息有误。从论坛上看,施爱东已经不在中山大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6-2 15: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