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54|回复: 4

周作人的“马后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3-5 00: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爆竹


    旧历新年到来了,常常或远或近的听到炮仗,特别是鞭炮的声音,这使我很觉
得喜欢。对于炮仗这件物事,在感情上我有过好些的变迁。最初小时候觉得高兴,
因为它表示热闹的新年就要来了,虽然听了声响可怕,不敢走近旁边去。中年感觉
它吵得讨厌,又去与迷信结合了想,对于辟邪与求福的民间的愿望表示反对,三十
多年前在北京西山养病,看了英敛之的文章,有一个时候曾想借了一神教的力量来
驱除多神教的迷信,这种驱狼引虎的思想真是十分可笑的。近来不好说老,但总之
意见上有了改变,又觉得喜欢炮仗了,不但因为这声音很是阳气,有明朗的感觉,
也觉得驱邪降福的思想并不坏,多神教的迷信还比一神教害处小,也更容易改革。

    放烟火(或称为焰火)在各国多有这个风俗,至于炮仗,由鞭炮以至双响,似
乎是中国所特有的。有欧洲人曾经说过幽默的话,中国人是最聪明的民族,发明了
火药,只拿去做花炮,不曾用以杀人。这话说得有点滑稽,却是正确的。过去中国
人在文化上有过许多发明;只是在武器方面却没有,史称造五兵的乃是蚩尤,可知
中国古人虽是英勇,但用以却敌的正是敌人的兵器。

    炮仗起源于“爆竹”,民间祀神的时候,拿竹枝来烧在火里,劈拍作响,据古
书上说,目的是在于吓走独只脚的山魈。这种风俗在华东有些地方一直存在,若是
使用大竹,那末竹节裂开来,一定声音更响了,不过个人的经验上不曾听到过。过
去放炮仗的用意是逐鬼,普通说是敬神,乃是后起的变化,现在只是表示喜悦与庆
祝,正是更进一步,最是正当的用处了。

    现今的炮仗使用得确当,但是过去用于驱邪降福,虽然涉于迷信,我以为也未
可厚非,因为这用意总是对的,不过手段错误罢了。驱邪降福,这是一切原始宗教
的目的。英国一个希腊神话女学者曾扼要的说过:“宗教的冲动单只向着一个目
的,即生命之保存与其发展。宗教用两种方法去达到这个目的,一是消极的,除去
一切于生命有害的东西,一是积极的,招进一切于生命有利的东西。全世界的宗教
仪式不出这两种,一是驱除的,一是招纳的。饥饿与无于是人生最重要的敌人,这
个他要设法驱逐它。丰稷与多于是他最大的幸福,这是他所想要招进来的。”人类
本有求生存与幸福的欲望,把这向着天空这便是迷信,若是向着地面看,计划在地
上建起乐园来,那即是社会主义的初步了。中国老百姓希望能够安居乐业,过去搞
过各种仪式祈求驱邪降福,结果都落了空,后来举起头来一看,面前便有一条平阳
大道,可以走到目的地去,那末何乐而不走呢?敬神没有用了,做炮仗是中国固有
技术之一,仍旧制作些出来,表示旧新年的快乐与热闹,岂不正是很适宜的事情
么?

               (1957年2月发表,逃自《知堂集外文·四九年以后》)
发表于 2003-3-5 13: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周作人的“马后炮”

小的以为,研究中国的鞭炮民俗(如果有这个东西的话),应该把世俗因素考虑进去。实际上至少在广东的珠三角地区,很多地方是把鞭炮的头数看得非常重的,而头数越多价钱就越贵。这一方面有花钱越多表示心越诚的因素在内,另一方面也是炫耀财富的行为之一,炫耀财富又是获得世俗地位及实利的途径之一。
我总是比较固执的把中国人的敬神理解为投资的,敬请大家批评教育。
为什么没有人回答我的问题呢?英九公有人了解吗?
忙,晚上再谈。
发表于 2003-3-6 00: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周作人的“马后炮”

没有鞭炮的感觉真是不好。
今年的元宵节是在北京过的,令人遗憾的是,北京一点节日气氛也没有,鞭炮、烟火没有,连灯笼也没有见,真是郁闷。当晚,台湾的一位姐姐打电话过来,告诉我台北的元宵节特别火,特别热闹,整个台北湮没在烟火和灯火的海洋中,简直比过年还要喜庆。为了安全,每个人都穿有类似防弹衣的衣服上街。真真的狂欢之夜,小竹子一直都艳羡不已~~~
发表于 2003-3-6 00: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周作人的“马后炮”

再加上一句小竹子曾经说过的话,禁放鞭炮对于人们心灵的影响不亚于世贸双星大楼的倒塌对于人们精神的影响~~~
唉,为什么郁闷的总是我
发表于 2003-3-6 23: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周作人的“马后炮”

元無有 于 2003-3-6 20:00 写道:
小竹子,若不是你那位姐姐传达有误,就是你转述有误。要头戴安全帽、身穿厚重衣物参与的是台南县盐水的放蜂炮活动。在台北看灯那需要如此?再说,放鞭炮也得有公德心,那能随处乱放!
无有哥哥说的极是,小竹子当时没有听清楚,现在也没有说清楚,好在无有哥哥已经全部指正了 ;)放蜂炮——让小竹子垂涎三尺 台湾的弟兄们,一定要好好享受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5-21 06: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FolkCulture.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