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72|回复: 0

河北有个“故事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30 20: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北有个“故事村”

央视国际 (2005年06月23日 10:33)



  新华社石家庄6月22日专电(记者董智永)在河北省藁城市有一个耿村,无论男女老少谁都会讲几个故事,最多的能讲500多个故事,被称为“中国故事第一村”。


  耿村地处冀中平原,是个只有280多户农民的小村庄。据藁城地名志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义父耿再辰死后葬在这里,派本县靳氏七人前来看坟守墓,渐渐形成村落,因此得名“耿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在耿村,会讲故事的村民有230多人。最大者是86岁高龄的靳言明老人,最小的只有10来岁。能讲50则以上的有45人,其中讲100则以上的18人。78岁的靳正新老人能讲500多个故事,曾于199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民间故事家之一。村里形成了一个故事家群体:王玉田一家三代都讲故事,为故事家庭;张才才、侯果果为故事夫妻;张才才、张才长为故事兄弟;张书娥、王连锁为故事母子;靳建民、靳清华为故事父子。


  耿村人的故事包罗万象,涉及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宗教学、哲学和文学等各个方面,地方传说也不仅限于本村,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老故事代代相传,代表作品为《砂锅记》《三代人比美》《兰桥断》《孙清元大战孙二寡妇》《画中人指点状元》《新郎新娘入洞房的来历》《藁城宫面的来历》《泰安神州游记》《朝霞和晚霞》《抗日英雄郭大娘传奇》等。随着时代发展,新故事更是层出不穷,展现了耿村民间故事家们蓬勃的创造力。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专家学者慕名来耿村考察,都认为这是一个罕见的民间文学宝库。据统计,已经记录、整理出耿村文字资料4630篇,约5000余万字。先后编印出版的内部和公开故事书籍15部,计955万字。1988年,国内139位专家学者到耿村做了考察,并召开了“耿村故事家群及其作品讨论会”。1991年5月,中外专家学者60多人考察耿村并召开了“中国耿村故事家群及作品和民俗活动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外学者一致肯定耿村文化现象是世界民间文化的奇观。(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6-2 08: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