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35|回复: 2

论文推荐:思想史、文化史与民间文化(作者刘宗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1 13: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一篇令人拍案叫绝的好论文,说出了民俗学者都想说又没能说出的话。该文尚未正式发表,仅在网上拜读到的。也请大家到宗迪的网上个人学术专集去看看,我们的“民间文化青年论坛”是否也该增加这样的学人专集呢?请斑竹版主考虑一下。


以下仅是论文的【导读】部分,查阅全文请到

http://wyg.sunchina.net/sixiang/liuzongdi/02.htm

历史上不乏知识分子在真诚地为民请命的时候,却导致祸国殃民的后果,对此,当代知识分子还刚刚开始觉醒。当前,中国知识分子正致力于疏理自己与官方政治社会的关系,并逐渐将自己与之疏离开来,接下来的工作将是进一步反省自己与民间世界的关系,正视自己与民间的距离。我们并不主张一种新的民粹主义,主张知识分子重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实际上,主张知识分子应关怀民间和具有民间意识,与主张将知识分子消弭于民间并非一回事,也决不等于“媚俗”。一个清醒地认识到并同时拒守着自己与官方政治社会和民间社会之间距离的知识分子阶级,恰恰是一个民族文化能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而也只有当知识分子清醒地意识到了其与民间的距离时,他才会认真地去了解和理解民间,毕竟,民间社会虽然是历史的本体,但民间历史仍有待于知识分子去书写,这是当代知识分子所不可推托的文化使命。(作者:刘宗迪)



发表于 2003-1-20 01: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论文推荐:思想史、文化史与民间文化(作者刘宗迪)

在西方人文科学界已将历史和文化研究的目光投向世俗文化从而导致历史观和史学方法的根本转变的时候,我们的人文学术界却仍执著于一些陈旧的问题和理路不放,古代经院学术(经学)的哲学方法,仍被奉为学问正宗,几千年的学统和道统绵绵不绝,既是我们的骄傲,可也是我们的包袱,对此,我们应该有足够清醒的觉悟,学术方法的积习较之思想观点的教条更难于被觉察和清除,学统较之道统更根深蒂固。

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号召知识分子从书斋中走出来。

尽管,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上,也许不乏如孔子这样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有恢弘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和深厚的同情心,试图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能够聆听并道出民众的心声,然而,更多的时候,却往往是一系列的经济、政治、文化乃至职业的屏障,将知识分子与广大民众隔离开来,限制了他们的视野、壅塞了他们的心怀,致使他的思想只能反映并影响狭小的知识分子圈子而已。由此,就决定了,思想史的研究也许能说明一个民族中极少数文化精英的心路历程,却无法切中整个民族尤其是其民众的精神沧桑和文化变迁。

然而现代社会非常需要孔子这样伟大的思想家,现在的人们太现实、太世俗,需要一类超脱的人存在,需要一些超脱的思想存在。

文字在为文人呈现世界的同时,也晦蔽了世界,在敞开读书人眼界的同时,也封闭了他的视野,使之只能见文字所见,闻文字所说,思文字所思,文字隔开了知识分子与文字外的大千世界的交往。由此,就给知识分子造成了一个错觉,似乎认识了文字的世界,具体地讲,只要熟读了文史经籍,就等于理解了世界本身,理解乐孔孟老庄等思想家的话语,也就理解了中国,理解了中国民众的文化和精神。


深有感触

古代知识分子对诗经的误解和对民间戏剧、讲唱等文体的生疏就很能说明问题,更不用说民间那任情所之、一派天真、不著文字的舞姿和歌唱了,对这一切,知识分子们不是斥之为粗鄙俗立而视而不见,就是瞠目结舌而不知所云,于是,原本是嘈杂喧闹的民间世界,对于知识分子就只是一片沉默和荒凉,光怪陆离、风情万种的民间大地对知识分子就只能是一片无知之域、虚无之地,而对民间的无知,有反过来强化了知识分子的狭隘和自恋,世界,被简缩为一堆陈腐的“古纸”──知识分子的“文字中心主义”,最终导致了偏执的“知识分子中心主义”。
一针见血

当前,中国知识分子正致力于疏理自己与官方政治社会的关系,并逐渐将自己与之疏离开来,接下来的工作将是进一步反省自己与民间世界的关系,正视自己与民间的距离。

遥远的目光

这种“文言二元性”(文章与话语的歧异性)在民间和知识分子之间横置了一条深深的鸿沟,成为知识分子维护其权力和清高的天然屏障,逾数千年而未变,直到五四时代才被填平。这一现象导致了一系列为中国文化所独具的特色,其中之一就是,由于沟通的困难,使下层民间文化与上层精英文化各走着不同的道路,各有着不同的历史,各有着不同的外观和内涵,这一点,是治中国文化史所首须知者。唯明乎此,才不至于以偏该全,然而,目前中国文化史研究的现状却表面人们对此尚缺乏清醒的意识。


肺腑之言

强调民间文化的重要性,就不仅是研究课题的拓展,而是具有更根本的理论意义,这必将导致历史观和文化观的根本转变,导致研究方法的彻底更新,新的课题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观点和方法。同时,当我们将民间文化纳入一个更广阔的学术布局,并将之从学术视野的边缘移入中心时,也将导致人们对民间文化本身意义的重估:民间文化学将不再仅仅是对少数民族的奇风异俗和乡土社会的陈规旧俗的展示,也不再仅仅是对“野蛮民族”心理结构和思维模式的无动于衷的观察和建构,而将成为民族精神和民族命运的本真呈现之所,成为理解世界和理解自我的精神图景,因为,正是魁丽多彩的民间文化构筑了我们的世界和人性,我们无一例外地栖居与民间世界中。

精彩至极
发表于 2003-1-20 01: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论文推荐:思想史、文化史与民间文化(作者刘宗迪)

这篇文章写得确实很好,小竹子无法下结论,便来一个金圣叹评水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6-18 07: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