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38|回复: 19

民俗学推荐乡土电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15 18: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俗学推荐乡土电影

写下这个话题,是突发奇想,(承接吕薇老师开出专业书目话题)觉得有趣,关于“乡村”这个“他者“读本,电影赋予广阔的空间,乡土电影看得不多,仅有的几部拿出来和大家共享,抛砖引玉,请我们看到更多的值得一看的电影。
1、鬼子来了
    这是一部荒谬而滑稽的唐山一个小山村“藏日”故事,影片中你可以看到华北农民朴实的道德理性,很难忘姜文的乡下汉子天然的气质。故事讲述窝藏人在历史的捉弄下荒诞的命运,同样被窝藏人回归日营也遭遇了背叛的处决,看看日据时代城关的大鼓卖艺,随时代摇摆,原来生活很圆滑,也很平静,鬼子来了,我们会说日本话,会点头哈腰,会挨日本人嘴巴子,会给鬼子抓鸡做饭,大大得好,鬼子去了,我们认同党国,挂青天白日旗,看日本车压碎日本国的唱片。姜文经历了大起大浮,欲哭无泪的境遇印象深刻,听人说,领奖时臂中挽金发女郎妻子出场震撼电影节。
2、        恋恋风尘
侯孝贤
相对于《我的父亲母亲》,这部以爱情为主题的乡土故事缠绵一种青涩味。青葱的山林,过山洞的火车,寂寞小城站台,湿漉漉石板路,依偎在石阶上的日式木房,九份(台湾地名)风土诗意淋漓的铺展、流动,如同片尾清澈透明抚过风尘世界的晚云。忧悒的《港都夜雨》,少年人茫然而漫长的青春,栖居都市旮旯,拥挤狭隘的生存和局促的尊严。侯孝贤的笔触是温柔而冷静的,阿文阿远们的命运单薄短暂,长长的是一段返乡的山路,和吉他拨动的颗颗乡愁。
可以看看这个片子,学会写诗,在朴素的境遇中拾掇青涩。
3、        太平天国
朱天水
   开篇荒垠无边的田埂,微微晨曦一屡昏黄,瑟瑟青草,隐隐哭声,令人想起侯孝贤的长镜头手法,果然是一脉相承,朱天水的《太平天国》带来的是如此似曾相识本土炽烈色彩。他们是认真描摹乡土信仰的本土导演,也因此,他们对于西化、工业蔓延的现代社会敏感而沉着,近似愚钝的叙事,释放出夸张的落差,磕磕绊绊,他们推着家当又弯弯曲曲的回来了,空气中弥漫着悸痛的欣悦,疲倦又忧伤。乡村将吞没曾经的集体记忆,对抗还是期盼,美国的想象破灭,荒诞过后是宿命,宿命是祭祖哭坟的绵延。作者把这段童年经历做成纪录片呈现出来。
4、        风柜里来的人
候孝贤
    这是候孝贤早期作品,粗厉,带毛边,不受训练的现实的摄镜,混入菜市场或人烟的视觉感觉。然而这是一部可爱的作品,少年人穿梭街巷追杀,海声和风中孤寂车站牌“风柜”,伫立关帝庙渺茫无助的未来,天空是湛蓝,写他们的笔墨肆意烂漫,俄罗斯电影对白,父亲与蛇,冰冷家园,黄锦和家的女人蹲在院子剥爬满苍蝇的鱼,小城颜色宛如灰白童年记忆,愈加凄怆。不知还有没有温存的导演将乍入都市的乡下少年的脚步这样忠实的跟下去,生涩畏怯滑稽生气,引诱看黄片的摩托贩子,朝天的路牌标,不明目的的公交车,风情不避的都市人……如今,我还留恋阁楼上对过小杏晒的手绢,风中停泊的躺椅,竹帘晃动的门框,时晴时雨的阳台,小小一方栖居屋檐,小心玲珑的捕捉它节候与恋爱心境交织的光影变化。重复循环的场景再现相似小津安二郎的晚春黄昏旧居画面,少年的心情烦躁又沉湎。最终小杏走了,哀怆的故事只能以莫名的气愤和疯狂结局。“当兵大甩卖,三卷五十块”重复着,芸芸众生继续着,青春的哀婉是拣拾的肥硕的鱼,菜篮子萎缩的青菜,西瓜,二元一斤的荔枝,出笼的玉米……杂什、不等、良莠、沉滓――上帝之眼与卑微之人错落的呼应,收尾的升华传递出荡气回肠的撕裂。
发表于 2004-7-16 12: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推荐乡土电影


楼主所说的几部,在下不敢苟同。除了《恋恋风尘》差可勉强,其他的几乎都不能称作“乡土电影”。比如《风柜来的人》,其实是说成长的故事,关于风柜的刻绘几乎和我小时侯的皖西小镇如出一辙,尽管一个是海边一个是内陆丘陵地带。
愚以为,像《那山那人那狗》、《美丽的白银那》、《飞毛腿传奇》这样的才算是具有民俗学意味的电影。后者中的萨满气氛很有可堪玩味之处。
另外,你推荐乡土电影,难道忘了,“第五代”导演哪个没有这方面的代表作?《炮打双灯》《盗马贼》、《边走边唱》,海了去了。
国外的,比如《young adm》,那种对于英国北部乡村河流的展示,《春去秋来》尽管是个寓言,但是韩国人礼佛的许多细节(比如壁画)都有着很浓的意趣啊。
……
说多了。


发表于 2004-7-16 17: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推荐乡土电影

楼上的两位老兄接着推介呀!
 楼主| 发表于 2004-7-16 23: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爱何必追究

我喜爱,何必追究。
何为乡土电影,感谢flytree给我们提供鲜亮的电影资源,我这块砖果然敲开了玉,虽然一部都没有看过。
就像民俗是个捉摸不定的定义,乡土电影也没有绝对的标准。看来很单纯,明了,关于乡土的气息如云烟,我仅记住侯孝贤的笔迹。
乡土二字可以去掉,或者这个他者读本是个想象体,仅想浮现真实,素读人生。
日据时代,我的祖母口述这样说:刚进城毁了不少人,后来就好了,日本人对咱中国人好。
相较于《黄河绝恋》之类的抗日片,更喜欢《鬼子来了》,素读历史有种人性温和扑面,虽然片中煽情入大量喜剧表情。
我们能否追求纪录片、口述史之类的纪实影像,阅读中国从冷漠和完整开始。
好的影片可以很粗糙、笨拙、不和谐,但是居然能够留驻本土漾溢的情绪,一种生命感带来的清新和伤痛,一种生存境遇的诉说。算不算乡土电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单,然而可怜我只有这些储备,在长长的人生道路上,我本打算再记下《悲情城市》、《童年往事》,可惜更是沾不上边了。
发表于 2004-7-17 18: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推荐乡土电影

田壮壮“茶马古道”系列之《德拉姆》。

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就像高原的山脉一样,不卑不亢,充满了神奇般的色彩,与自然和谐地并存——我们这些从外边来的人,只能仰视他们、欣赏他们、赞美他们——这里能够给你一种力量,一份祥和及发自内心的喜悦,他们并不会因为你赞美而改变自己。——田壮壮
发表于 2004-7-17 18: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推荐乡土电影

还有记录片《江南》。当然不及《德拉姆》!
[ 本帖由 刘晓春 于 2004-7-17 18:39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4-7-18 12: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推荐乡土电影

《江南》我看过,诗化、唯美,不能算纪录片,工艺片吻合些,诗配画的文学手法。唯美的东西不乏虚拟,我总以为它不是握得住的生活的粗糙、黯淡和实在。从网上下载过日本的毛笔传统工艺制作片,单调、沉闷、单纯,然而很美,执著的手工像是落泪的生活的净化。配乐只在篇头、篇尾,一种悸动。记得贾璋柯说过永恒最终又回到手工作坊。绚烂华美的铺张如浮尘吹过,留下的是周杰伦《东风破》类似的哀婉。
发表于 2004-7-18 12: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推荐乡土电影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之《Love in the Sahel》,记录了撒哈拉沙漠边缘两位年轻人的成年仪式,其中有漫长艰辛的牛羊迁徙之旅、少女们紧张刺激的等待、神秘悠远的鳄鱼祖先神话、以及粗犷热烈的祭祀舞蹈。音乐画面几近完美。
发表于 2004-7-18 12: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推荐乡土电影

因为给本科生上课的原因,不得不搜罗一些片子,请各位推荐看过的好片子。楼上的两位老兄是否可以在这共同开设一个“民俗影视”之类的专栏?
发表于 2004-7-19 10: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推荐乡土电影


其实,前段时间准备做两篇有关电影的论文。但是,一则电影只是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去甚远,二则目前从事的专业也与之大有暌违,没有大量的时间。否则,其实刘晓春老师的建议到是很有吸引力的啊。
记录片、文艺片、剧情片或者纯粹的商业类型片各有专擅,不妨兼收并蓄,刘老师看的好象都是记录片哦,呵呵
发表于 2004-8-19 20: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寻民间的文化记忆——从《徽州》看新型区域文化专题片走向

追寻民间的文化记忆——从《徽州》看新型区域文化专题片走向



【摘要】 以中国传统区域文化为对象的专题片成为近年来的荧屏热点之一,也反映出文化类专题片创作者自觉与纪录片分庭抗礼的意识。同日趋真实性和平民化的纪录片相较,《徽州》所代表的文化专题片走的是另一条路——将视角投向过去,用唯美而求真的镜头与语言追述着中国传统区域文化的吉光片羽。在这一群体中,《徽州》以一种集大成者的姿态出现,美轮美奂的镜头画面、散文诗化的解说语言、翔实却活泼的历史资料、非线形的叙述结构、故事性的叙事追求,结合了摒弃成见的民间视角,向观众展示了新颖而强烈的文化视听风格。大胆将非传统专题片的手法引进这一类文化专题片,结合了诗歌与散文的叙述手法,以多元结合的新形式展现古老的传统文化,《徽州》的尝试为此类区域文化专题片走出了一片天。



【关键词】 徽州 区域文化 专题片




近年来,以区域文化为题材的电视专题片以一种集团式的姿态出现,尤其是表现江南风貌的《江南》、《苏园六纪》、《水天堂》等片一扫文化专题片的式微之势。而《徽州》一片的推出,将文化专题片的视角扩展到中国另一处区域文化的重要地区——徽州,并且将这一类新文化专题片的人文历史特性与多元视听的表现手法与徽州文化真实而唯美地进行了结合,真正呈现出了一个“文化徽州”。在《徽州》出现之前,《江南》等文化专题片将在价值取向、表现手法以及语言画面上的群体性上体现出其创新意识。而《徽州》一片也得益于在它之前的上述专题片的经验,可以说将新一代区域文化专题片的创新意识与手法集于一身,呈现出现阶段该类型中最集中和最完善的形态,为文化专题片拓展了一片新的领域和表现天地。



多角度的钻石型结构



从多角度切入,采取平行推进,相互穿插而不是层层递进的结构,是《徽州》引人入胜处之一。可以形象地称这种结构为“钻石型”,这样的形式在《江南》中便初现端倪,在《徽州》被运用得更娴熟和挥洒自如。《徽州》的每一集讲述的内容看似信手拈来,这十个题目粗看之下自身也没有明确的界定与说明,与传统的文化专题片每集划分明晰版快的做法截然不同。十集专题片,分别从十个点来。拍摄者的镜头,与观赏者的目光,便从这十个切面,以及它们所包含的更小的细切面进入,观察不同形态的徽州。而同样一个徽州,从另一个角度观照,便是另一个世界,另一番田地。然而每一种视角都不是孤立而互不相干的,他们在内部有交叉式的融会与互补。
从另一方面来看,虽然每一集有先行的题目,却没有主题先行的痕迹,能做到这一点,可以看出编者前期做了大量的材料准备,并且对于历史人物掌故的各个点面如数家珍,因此在运用时产生随手捻来的效果。事实上,从下面的图解中可以看出,每一集的主题都是落在了几个主要人物身上。但并非镜头跟着人物走,而是镜头下的景带出了人物。对于某一个人物某一段历史的运用,并不是以“合盘托出”的方法,而是掰碎了散落在各个相关章节,看来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观感。观众在观看时,常常发现这一集中的某个人物或是家族,与之前某一集中的人物家族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比如胡适,他是徽州近代文化中不可不提的人物,但是他本身也有着新文化先锋/传统文化的儿子/胡姓家族一员等多重身份,对于这样一个人物,以一种视角来讲述他,既不全面也难以全面。而《徽州》将胡适放在《云外山河》、《逝水流年》等几集中,从不同角度解析叙述这个人物,并且最终通过这个个体来折射出徽州文化的厚重积淀与活泼生机两个侧面。这种开放的非线形叙述方式并非简单的罗列,却也不是顺着传统既定思维的流水帐,就如同镜头中徽州的村落一般,阡陌交错,鸡犬相闻,更跨过了观众的观赏期待与拍摄者的表现意图之间的鸿沟。



二元结合的表现手法



作为带有记录性质的专题片,不可能采取虚拟真实的手法表现已经不存在于现实中的历史人物与事件。但是表现的对象——传统文化必须在镜头前被具像化,其组成元素有两大类,静的包括建筑、山水、古物等保存下来的“死”的事物,活历史人物与事件是。对于表现传统文化的专题片来说,曾经在文化中生活过的人物和他们的生活该如何表现,一般下几种方法:
(1)文献+画外音:拍摄于人物事件有关的图片或者文字形式的资料,同时用画外音讲述这一人物生平或时间始末,这种表现方式富有说服力和文化气息,但比较死板和枯燥。
(2)人物讲述:采访对象(通常是历史文化专家或者人物的后裔)以讲述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由于讲述者的在场,使死板的人事具有了活泼的生命力。而讲述者的声音形象,将古代与现代时空交融,其生活气息拉近了表现对象与观众的认知距离。但另一方面,这样的表现方式,在专题片重要的元素——画面上不能凸显其工笔画般的文化特色,更容易与记录片相混淆,而失去了文化专题片善于以精雕细刻的方式创造悠远的古意、传达连贯的文化气息的长处。
(3)虚拟表演重现:演员扮演古代人物,重现历史人物或者事件的片段。这种方法具象化,观看者的直观感受较强,但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专题片的记录性和真实性。
《徽州》所采取的是以上述第一种方法为主,穿插了第三种方法。由于片中要表现的是一个某种意义上已经不复存在或者说不完全存在的古徽州。而这个古徽州更多是文化意义上的一个所指,它是由古代徽州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所构建而成的。再现“文化徽州”,就必须用某种途径再现其辉煌的文化。这些再现具体落到镜头与解说词中,就是历史尘埃下的一张张脸孔与一段段故事。徽州的代表人物,可以是名动四海的徽商胡雪岩、吴士东、江春,也可以是学贯古今的朱熹、戴震、胡适,更可以是巧匠名医或者高士清官,甚至是面容模糊的无名信客。其中选取无名信客为刻画对象的段落格外引人注目,这个信客也是《徽州》全片中唯一一个没有名字却独立拥有一个段落的人物。其实,从《徽州》全片的许多花费心思考究得来的细节看,编导要从历史文献或者民间传说中追溯出这个无名信客若干资料来并不是件难事。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段中信客不但没有名字,也没有生活的朝代,更没有具体的身平与事迹。编导甚至没有为他安排一个小故事的插曲,只是用散文诗般的语言,讲述了有这么一个“就是写着地址和亲人名字的信封,在故乡和他乡之间飘来荡去”的信客。
这种处理方式,可谓《徽州》编导的匠心独运,与对朱熹、胡适等人的“字字落到实处”的描述相反,编导对信客采取了“虚”的处理方式。在提到文化大儒朱熹或戴震时,片解说词中说的只是对象一人,而对比的是在镜头中基本没有真实出现被描述者的具体形象,但给观者的印象是烘托出了整个徽州的学者的群体背影。但在讲无名信客时,散文诗般飘逸的语句在解说词中描写的是一个不具有确定身份与面容的“信客”,这个“信客”可以是张三,也可以叫李四,而片中却破例地出现了一个古装的青年,也就是运用了上文提到的第三种由演员扮演的手法。值得注意的是,编导将虚的人物与实的表现相结合,避免了解说词过分抽象而可能造成的镜头形象的表现力缺乏。与之前具体的历史人物的解说词“实”而镜头语言“虚”的结合手法相对应,飘逸的解说词与具象化的人物形象画面结合,将信客凸显为徽州的一个文化符号,他本人的人物特征被淡化,而其背后的人文传统与民俗风情得以彰显与明晰。



民间的文化记忆



事实上,《徽州》并非第一部,也不会是最后一部试图用镜头再现与留存传统人文景观的专题片。然而它的立场是新鲜而独特的,充满了工业文明甚至后工业文明向农耕时代文明的致敬姿态。有别于以往众多大中华文明中心、反农耕文明立场的文化专题片,《徽州》以一种不带预设成见的眼光回望了过往的时光,正是这些已经成为历史的时光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曾经的辉煌。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提到:“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 该片的总策划与总撰稿者杨晓民说他们是从“遥望徽州、走进徽州、感受徽州三个层次来展现徽州的文化全貌”。综观全片,《徽州》的编导正是抱着这样一种“了解之同情”去贴近徽州,走进徽州的。这一点,在第五集《阴历阳历》中对于牌坊的叙述中可以窥见一斑。牌坊是徽州一景,除了表彰名士与官僚的牌坊外,另一类著名的便是“贞节牌坊”。这些蔚为大观的贞节牌坊群落,一向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违反人性的丑恶符号,即使在专题片中有所表现,也是充满了负面意义。然而在《徽州》的这一段落中,少了对于贞节牌坊的一味评判,多了对牌坊背后女子的同情。解说词中充满了为之惋惜,为之怅然的句子:
“这是关于徽州女人的句子,她们把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观念写在脸上,她们把失落和悲凉存在心底了。”
解说词中引用的一段徽州竹枝词哀婉动人:
“少小离家动别愁,杭州约伴到苏州。妾心难逐郎心去,折柳年年到白头。”“我们不知道,这一首徽州竹枝词的作者,是不是就是65078人中的一个,我们也不知道,翘首以待后的黯然神伤,是力透纸背的心痛还是苦海无边的绝望。”
用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来形容《阴历阳历》一集的结尾,也许并不为过。在这段由牌坊群体景观的灰暗色调笼罩下的结束处,编导出人意料地荡开一笔,写道:“思漫漫,恨漫漫,无限离愁指上谈。在这春色满庭、落红飞舞的时候,我们只是想,如果往事可以重来,65078个徽州女人,她们心底的田地里,该绽放出怎样的花朵?!”言有尽而意无穷,是这个收尾的妙处。这样的妙笔,在《徽州》其他几集中也俯拾可见。不拘泥于对于文化现象的既定成见,而在片中不着痕迹地传达自己的声音,更在诗情画意的讲述中悄然解构程式化的偏见成见,《徽州》的做法在其他文化专题片中实在不多见。
民间故事与传说在《徽州》中占据了相当大的分量,与之相对应的,对于历史文献的直接引用却非常少。 如第九集中村民以“庆祝抗战胜利”为由头筹划目连戏演出,其中“智斗政府”的点子充满了民间特有的指挥与诙谐。这样的做法不知道编导是有心还是无意,但确实使该片的解说词生动起来,洋溢着活泼泼的泥土气息,与镜头中的徽州村落相映成趣,展现出一个立体而真实的民间徽州。
事实上,《徽州》的编导并非无意,而是有心将这种民间历史文化记忆作为《徽州》的灵魂的。在每一集的片头,都有这样一番开篇词:“徽州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历史、文化、思想概念。在古代中国,徽州的思想家可能是最自觉地使自己的思想世俗化、生活化的,他们将那些本来属于上层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原则,悄悄引入了民众的生活世界。在过去的时间里,徽州曾经的人、物和故事渐行渐远,而那些深藏于民间的历史文化记忆依旧栩栩如生……”在接受记者的采访中中,《徽州》的总策划、总撰稿杨晓民对于这段话作了贴切的解释:“发现和捕捉一些文化细节来表现徽州,从一些残留的顽强的民间故事和民间记忆中开挖出徽文化活的源头,探讨当代人和古徽州人心灵上交流和对话的可能性。”



文化专题片的风格化走向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化专题片都呈现式微之势。从《江南》到《徽州》等片的出现,以及它们所引起的反响来看,这一类专题片不失为用电视语言传播文化的一条绝佳途径。虽然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传承任重而道远,但《徽州》毕竟塑造了一个镜头中的“文化徽州”,更创造出了“镜头中的徽州比现实中的徽州美,记忆中的徽州比镜头中的徽州更美”的审美风格和文化寓意,也为这片水土与它曾孕育却正在逐渐消失的传统文化保存下了一个精美而真实的文化标本,“用镜头抢救历史文化遗存” ,将已经成为历史的和即将成为或者有可能成为历史的都固定在了片中。另一方面,从电视专题片意义上来说,《徽州》的探索的确为文化题材专题片树立了一种可取的风格,而其所提倡的民间立场与人文取向也是专题片可以安身立命的一个佳处。




参考文献
《讲一点真实的故事——关于电视文艺纪录片的使命与命运》 何晓兵
《观 察 徽 州》 朱万曙
《镜头比记忆更真实 ——十集电视系列片〈徽州〉总策划、总撰稿杨晓民访谈》 石一龙

来源:民间中国网站
发表于 2004-8-20 14: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推荐乡土电影

flytree 于 2004-7-19 10:31 写道:
其实,前段时间准备做两篇有关电影的论文。但是,一则电影只是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去甚远,二则目前从事的专业也与之大有暌违,没有大量的时间。否则,其实刘晓春老师的建议到是很有吸引力的啊。
记录片、文艺片 ......

我更喜欢看记录片。
发表于 2004-8-31 12: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推荐乡土电影

其实,我也爱看记录片。
布鲁埃尔、安东尼奥尼、基耶斯洛夫斯基都有非常棒的作品。
中国的记录片,我看的少,上面提到的,都是老作品,有一套碟,据说中央台也播过。有个北师大的老师还编了本书,叫〈大师影象〉,就是那个系列的解说词。
发表于 2004-12-11 19: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推荐乡土电影

是北师大的张同道老师吧?
发表于 2005-2-28 14: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推荐乡土电影

请教诸位,国内的民俗研究是否有“民俗电影”和“电影民俗”的分类?(本人流浪在外,故名流浪汉。)
民俗电影可以是folkloric film, 电影民俗可以是filmic folklore.
前者似乎已成研究体系,发表的成果不少了。 后者是本人胡乱琢磨的概念,欲指以民俗为名,为素材,通过电影(的方式), 而创造的只存在于电影中的民俗。有些第五代的导演的作品属此类。
希望诸位不吝赐教。多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5-3 01: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FolkCulture.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