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44|回复: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周 • 民间室导师篇之安德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4 08: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个人简介安德明,男,汉族,1968年出生,甘肃省天水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研究室研究员、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导师;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副秘书长。

主要研究领域:民间信仰、民间谚语及民俗学的基本理论。

学 历:

  19949月~19977月  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民俗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渭水中上游地区的农事禳灾研究》(18万字)
  19919月~19947月  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民俗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为《甘肃天水地区的农事禳灾习俗研究》(3万字)
  19879月~19887月  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学士论文为《迷信的发生与存在——街子乡迷信习俗的调查与分析》(约1.5万字)

       20008月~20018月,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与音乐文化学系(Department of Folklore and Ethnomusicology,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做访问学者。


专著:

  1、Handbook of Chinese Mythology (与杨利慧合著,第二作者,英文校订:Jessica Anderson Turner)  Santa Barbara, Denver, and Oxford: ABC-CLIO, 2005年8月,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年2月再版。
  2、《重返故园--一个民俗学者的家乡历程》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3、《飞鸿遗影--钟敬文传》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
  4、《天人之际的非常对话--甘肃天水地区的农事禳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
  5、《金猴献瑞》(十二生肖文化研究丛书之一,与杨利慧合著,第一作者)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主编:

  《民间叙事的多样性》(与吕微合编)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3月

论文:

  1、《民间文学研究三十年--成就与困境》(《中国社科学院院报·理论月刊o专论》2008年6月26日)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14-20页);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08年第5期全文转载(第58-65页)
  3、《古村落保护的目的、对象和策略--来自街亭村的例子》(王恬主编:《古村落的沉思--中国古村落保护(西塘)国际高峰论坛论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6月,第252-265页)
  4、《神奇传闻:事件与功能》(简要版)(《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8月25日)
  5、《神奇传闻:事件与功能》(《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5月夏季卷,第130-139页;收入吕微、安德明主编《民间叙事的多样性》,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3月,第129-144页)
  6、《美国当代民俗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第二作者,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06年3月,第595-638页)
  7、《民俗学家乡研究的理论反思》(《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4期,第8-11页)
  8、《美国公众民俗学的兴起、发展与实践》(《民间文化论坛》,总第127期,2004年6月,第91-96页)
  9、《家乡--中国现代民俗学的一个起点和支点》(《民族艺术》2004年第2期,第25~31页);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04年11期全文转载(第73~78页)。
  10、《民俗学与音乐文化学系的学生培训与课程设置》(第二作者,《民俗研究》2001年第3期)
  11、《万物有灵与人兽分开--猿猴抢婚故事的文化史意义》(《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第1期,第26-32页)
  12、《从农事禳灾看民间信仰中的地方神》(《中国民俗学年刊》1999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70~281页)
  13、《变异与永恒--民间文学的现状与未来》(《文汇报》1999年6月5日之"文艺百家")
  14、《街子乡的社火》(第二作者,台北《民俗曲艺》第115期,1998年,第189-210页)
  15、《天水北部地区的闸山习俗》(台北《民俗曲艺》第112期,1998年,第1-22页)
  16、《天水的求雨:非常事件的象征处理》(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社会学人类学论丛"第五卷:《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王明铭、潘忠党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4-146页)
  17、《1988~1989年民间故事、传说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1988~1989年版,1997年4月,第507-512页)
  18、《农事禳灾:一种特殊的农事信仰》(《民俗研究》1997年第1期,第61-65页)
  19、《集体力量与阴阳先生》,(《广东民俗》1996年第4期,第21-23页)
  20、《田野调查中民俗学者的主观因素》(《中国民俗学研究》第2辑,中国民俗学会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第38-43页)
  21、《天水求雨习俗》(《民俗研究》1996年第4期,第76-79页)
  22、《街子乡迷信习俗的调查与分析》(《民俗研究》1992年第2期,第51-57页)

四、书章:

  1、《民间谚语的形成与发展》(祁连休、程蔷主编《中华民间文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41-661页)
  2、《谚语编》(对于《民间谚语的形成与发展》的修订和补充。祁连休、程蔷、吕微主编《中国民间文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第581-608页)


五、书评:

  1、《人文精神与严谨治学的结合--评欧达伟〈中国民众思想史论〉》(《中国图书评论》1996年第9期,第40-42页)
  2、《民俗学研究新探索--评高丙中〈民俗生活与民俗文化〉》(《民俗研究》1995年第1期,第100-101页)

六、翻译:

  (一)专著:
  1、《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理查德·鲍曼原著,与杨利慧合译,第二译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二)文章:
  1、《民俗界定与研究中的"传统"观》(译文,与杨利慧合译,第二译者,《民族艺术》2006年第2期,第20-25页)
  2、《多尔逊对现代中国民俗学史的论述》(编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6期,第66-71页)


七、学术随笔与访谈:
  1、《走向自觉的家乡民俗学》  与廖明君合著,第一作者,《民族艺术》2005年第4期
  2、《一套普及中国民间文化的优秀读本--《中国结丛书》读后》  《河北日报》之《文化周刊·读书》2005年5月27日,《文艺报》2005年6月16日第3版摘要转载
  3、《"诗人钟敬文"--纪念钟敬文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群言》2003年第11期
  4、《阿兰·邓迪斯:精神分析学说的执着追随者和民俗学领地的坚定捍卫者》  第二作者,《民俗研究》2003年第3期
  5、《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当代美国民俗学者系列访谈之一》  第二作者,《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
  6、《年味儿永在心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1月30日
  7、《印第安纳大学访学札记》  
与杨利慧合著,第一作者,《民俗研究》2001年第2期
  8、《为何鞭炮难觅替代物》  《光明日报》,2000年2月12日
  9、《政治运动中的"半个政治家"钟敬文》(《中华儿女》1996年第4期,3238页;1996年第5期,9196页,连载)

承担的科研项目

  1.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权威的话语——民众生活语境中的民间谚语研究》。
  2. 中国社科院院重大课题《中国民间文学史》之谚语卷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资助课题中华民间谚语史
发表于 2010-3-25 15: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地人不懂,有人为什么叫安教授为安局?
原来以为是公安局的简称,后来觉得不是......
发表于 2010-3-25 17: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田兆元 于 2010-3-25 15:31 发表
外地人不懂,有人为什么叫安教授为安局?
原来以为是公安局的简称,后来觉得不是......

俺们外地人还是没懂为啥子叫“安局”?是圈里的“行话”呀?还是京城的“黑话”呀?疑惑ing……
发表于 2010-3-25 19: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别崇拜安老师和杨老师俩人,以前不知道他们是夫妻档,后来接触家乡民俗学,对两位老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算是安局的粉丝吧,不过不知道叫啥名
发表于 2010-3-25 19: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田兆元 于 2010-3-25 15:31 发表
外地人不懂,有人为什么叫安教授为安局?
原来以为是公安局的简称,后来觉得不是......


我听到的版本是,安局曾任某地某局
不晓得是不是真的
发表于 2010-3-25 19: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张志娟 于 2010-3-25 19:25 发表


我听到的版本是,安局曾任某地某局
不晓得是不是真的


负责任滴说,这就是传说之源头
发表于 2010-3-25 19: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张志娟 于 2010-3-25 19:25 发表


我听到的版本是,安局曾任某地某局
不晓得是不是真的

安德明曾经在某县广播电视局(?)做过挂职局长。
后来,北京民俗学界的青年学者们就顺势称之为“局长”“安局长”“安局”“局座”。
此称呼或起于陈岗龙,或起于陈泳超,两人都声称拥有该口头传统的知识产权。
发表于 2010-3-26 00: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0-3-25 19:57 发表

安德明曾经在某县广播电视局(?)做过挂职局长。
后来,北京民俗学界的青年学者们就顺势称之为“局长”“安局长”“安局”“局座”。
此称呼或起于陈岗龙,或起于陈泳超,两人都声称拥有该口头传统的知识产权。


原来如此,我们曾经猜想是安全局的简称.....
发表于 2010-3-26 00: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恩施土家 于 2010-3-25 19:01 发表
特别崇拜安老师和杨老师俩人,以前不知道他们是夫妻档,后来接触家乡民俗学,对两位老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算是安局的粉丝吧,不过不知道叫啥名


以后也娶一个搞民俗学的媳妇吧...
发表于 2010-3-26 10: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田兆元 于 2010-3-26 00:44 发表


以后也娶一个搞民俗学的媳妇吧...

好!谢谢田老师,您门下跟您研究民俗学的女学生不正多么?给俺们介绍一下下哦!好发展壮大咱们的事业耶!
发表于 2010-3-26 11: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跟安德明对换身材,苗条、潇洒、酷毙,嘿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4-29 22: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FolkCulture.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