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94|回复: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周 • 少数民族文学系硕士生培养方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3 19: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能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用外文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从事科研、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业务工作的能力;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具有运用民族语阅读本专业研究资料的能力。
3、身体建康。
二、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办法。在指导方式上采取导师个别指导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导师集体的优势。
学生要通过导师的指导,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提倡多思考。导师和学生多交流,并主要在交流中,传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倡“精”“博”结合,既有广泛涉猎的兴趣,又有专心一点的意志。
三、研究方向
1、少数民族古代文学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北方各少数民族建立政权时期的汉语文学,重点是北朝、辽代、金代、元代、清代少数民族的诗词、戏曲、小说等的发展流变情况,代表作家及成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民族融合对于少数民族文学以及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特殊贡献,以及相关的学术前沿问题。
2、蒙古族文学研究方向
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中,蒙古文学属于历史比较久远,内容比较丰富者之一。发展中国蒙古文学研究,在国内外都有重要意义。该专业要求研究生在蒙古文学领域有比较宽广的知识的同时,主要致力培养蒙古史诗和《蒙古秘史》研究方向的研究人才。
3、南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主要研究中国南方民族叙事文学(神话、史诗、叙事诗)的传播形态、源流、文本、叙事类型、形象、文化内涵和氛围、艺人现象、艺术特质、百科价值,以及南方民族文学、文化在大中华文学背景下的发展脉络和独特价值等,初步揭示南方民族文学的形态特征和发展规律。
4、西南少数民族口头传统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西南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口头传统部分。它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主要涉及西南少数民族族群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传承的口头传统及其相关的文学现象,包括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况及其学术史,口头传统研究的对象、性质、功能、结构,口头传统的主要文类及其文本类型,口头传统与书写传统的关系,口头理论与口头诗学,口头传统在民族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过渡中所发挥的作用等;同时研究民族文学工作者调查和分析现存各类口头传统事象的理论与方法论。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针对某一族群的口头传统进行个案调查和研究。
5、萨满文学
萨满文学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传统信仰比较接近的一种文学样式。本专业旨在研究中国北方萨满文化与文学的关系,内容主要包括萨满神歌、萨满传说、萨满神话等。
6、少数民族当代作家文学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所创作的书面文学的总和。本研究方向在于指导学生对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作出富有理论价值的观察、思考与研究。须通过文艺学、民族学、文化学、社会学、语言学、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技能的综合训练,使学生对少数民族当代作家文学的发生、发展及客观演变规律有科学的认识,达到对研究对象的准确把握,能够掌握从事本学科学术工作的比较扎实的研究方法。
四、学习年限:三年。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当前正在修订中,稍后发布。
六、中期筛选考核
    组织考核小组(由系领导、导师、指导小组成员组成),在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基本结束的第四学期对该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研能力进行一次综合考核。
    考核小组综合班委会、班主任和导师的意见,签署关于考核等级和奖优汰劣的意见,上报有关部门。
七、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应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阅读学科文献资料,掌握学科相关方向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的基础上,提出论文选题,写出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的内容一般包括:中、英文摘要(含3-5个关键词)、目录、前言、正文(要求应有脚注)、结论、中外文参考文献和附录。
学位论文写作时间和字数:硕士研究生用于写作学位论文的时间,应不少于1学年。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为3万字左右。
发表于 2010-3-26 16: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硕士的培养计划也很全面,期待课程信息的发布
发表于 2010-3-29 19: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几个方向的学习课程是否都一样?分得很细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4-29 22: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FolkCulture.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