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91|回复: 3

赣南师范学院展示周——导师篇(钟俊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3 21: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SC00071.jpg
钟俊昆,江西上犹县人,(1965—),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院,文学硕士。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副主任、客家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赣南师范学院学科带头人,系江西省文艺学会常务理事、省现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西省作协会员、赣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客家民俗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江西省品牌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负责人。出版专著《客家文化与文学》、《客家文学史纲》,参与主编著作5部。论著多次获江西省社联优秀社科成果奖、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奖。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闽粤赣客家文学史纲》。2009年2月—2010年2月,担任韩国大田大学客座教授。
(一)论著
1.《客家山歌文化研究》,黑龙江出版社2009年1月
2.《中央苏区文艺研究——以歌谣和戏剧为重点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
3.《留学生与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国家教委九五规划项目子课题。撰写第六章《康白情的游学留学生涯对其创作和诗论的影响》。
3.论著《一枝红杏出墙来》,副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会社2002年4月。
4.《“赣州与客家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副主编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
5.《客家文化与文学》(专著),南方出版社2004年11月
6.《客家文化特质与客家精神研究》,副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7.《客家文学史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
(一)主要论文
1.《中学语文图表式六步教学法》,《赣南师院学报》1991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学1992年第1期全文转载。
2.《古代题竹诗探析兼论咏物诗的创作》,《赣南师院学报》1992年第5期
3.《康白情诗刍议》,《绍兴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
4.《自我之歌:灵与肉的协奏曲》,《赣南师院学报》1994年第2期。
5.《论瞿秋白的文学批评思想体系》,《许昌师专学报》1994年2期。入选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国新时期优秀社会科学成果荟萃》文学卷,1998年4月出版。
6.《闻一多不是唯美主义者》,《四川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7.《论诗歌“情”“志”流变及其与意象意境生成关系》,《抚州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1995-1996年度江西古典文学研究论著一等奖
8.《论客家山歌的文化语境》,《赣南师院学报》1995年第5期。
9.《论西方现代派对华文诗歌的影响效应》,《96年华文诗歌国际研讨会》,武汉大学主办
10.《客家女子绣香包》,《福建客家文学》1996年第3期
11.《琐议客家山歌风格》,《嘉应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12.《客家山歌成因浅析》,《创作评谭》1997年第1期
23.《诗隐:诗歌创作与审美的契合点》《第二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湘潭大学主办1997年5月
14.《论诗歌怆思情结创作模式》,《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15.《用生命去写作——任蒙杂文观述评》,《杂文界》1997年第5期
16.《文化批判:二十年代乡土小说的一个视点》,《社会科学》1997年第11期,人大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8年第2期全文转载。
17.《任蒙诗论评谭》,《广水潮》1998年第2期
18.《客家人与客家山歌渊源》,《客家研究辑刊》1998年第1期
19.《论台湾新诗现代化的二道难题》,《许昌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98年11月全文转载
20.《唐朝及其他:程维诗歌近作散论》,《创作评谭》1998年4期
21.《赣南客家礼俗与方言中的委婉语》,《赣南师院学报》1999年第1期
22.《台湾新诗发展中的古今之争与当代启示》,《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宝典》团结出版社1999年6月
23.《论报刊对二十世纪前后文学的影响》,《赣南师院学报》2000年第2期
24.《湖畔诗派:成长于乡土的歌》,《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25.《留学生与20世纪中国前期文学思潮论文》,《徐州师大学报》1998年第7期
26.《无爱的人间  荒凉的世界:张爱玲小说的亲情基调分析》,《世纪回眸与前瞻》,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8月
27.《雾中花呈花之韵:与徐志摩对读中重识李金发的诗艺诗观》,林凤眠、李金发诞辰100周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诗画双馨》花城出版社2001年9月
28.《萧声涉过灵魂:论邓诗鸿的诗歌创作》,《创作评谭》2001年3月
29.《红土地上的纯净之诗:赣南五诗人创作论》,《创作评谭》2001年4期
30.《雪•玉米•家园:对视朔星的诗》,《北大荒文学》2001年第4期
31.《论报刊对二十世纪前后文学的影响》,《赣南师院学报》2000年第2期
32.《近代翻译文学对20世纪初中西文艺交流的影响》,《河南许昌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
33.《论沈从文散文的期待视野》,《南昌大学学报》2001年
34.《悲:《呐喊》《彷徨》的基调》,《许昌师专学报》2002年月1期
35.《雾中花呈花之韵:与徐志摩对读中重识李金发诗观诗艺》,《赣南师院学报》2002年1期
36.《赣南客家文化审美论》,《赣南师院学报》2002年第5期
37.《留学生与二十世纪前后的中国散文》,《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10期
38.《词中警语之运用及其写作意义》 《写作》2003年4期
39.《赣南客家与宁都孙氏》,《寻根》2003年5 期
40.《魏熹文艺美学思想探析》,《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月10期
41.《从文学地理学论宁都客家文学》,《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3期
42.《赣南客家文学流脉论》,《“赣州与客家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
43.《嘉兴知府钟崇俨对江西东河戏的贡献》,《嘉兴学院学报》2004年7月
44.《赣南客家礼俗与生殖崇拜及成因》,《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45.《从写作策略论诗美的产生》,《写作》2004年第2期
46.《论吴之章及其诗作》,《中华文史论坛》2004年第2期
47.《赣南客家陋俗特征与对策》《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48.《客家文学创作与批评:全球化背景下的构想》,《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49.《客家传统文化氛围与赣南客家文学特质》,江西省文艺学会《艺文论丛》第二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12月
50.《易堂真气,天下罕二:论清初易堂九子之为人与为文》,韩国东亚人文学会《东亚人文学》(韩国大邱市岭南大学主办)第七辑2005年6月30日
51.《梁启超与中国小说的近代化:梁启超在“小说界革命”中的角色考辨》,《南昌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52.《闽粤赣客家文学史的理论构架与发展路径》,《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
53.《红色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及价格策略》,《价格月刊》2005年第8期
54.《以故乡为原点的诉说:读邓诗鸿散文集〈从故乡出发的雪〉》,《创作评谭》2005年第7期
55.《从客家传统文化指认赣南客家文学特质》,《嘉应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56.《客家精神:文艺学视角的观察》,《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57.《论杨枝远的诗学观及其创作》,《南昌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58.《论宁都“文乡诗国”的成因机制》,《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59.《我们如何发现“梅小如”》,《厦门文学》,2006年1期
60.《论赣南采茶戏的旅游开发》,《特区经济》,2007年第9期
61.《客家山歌与少数民族山歌比较研究》,《农业考古》,2007年第6期
62.《罗香林:史学家的文艺观》,《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63.《论客家山歌的风格》,《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完成课题情况:
1. 参与国家教委课题《留学生与中国社会》,徐州师大周棉教授主持(1996—1998)
2. 独立完成江西省社科规划办课题《赣南客家礼俗研究》2000年
3. 独立完成江西省教育厅课题《客家山歌论》1997年
4.        参与江西省教育厅课题,政史系罗勇教授主持《客家历史与文化》  在研
5.参与江西省教育厅课题,中文系赖伦海教授主持《二十世纪中国诗歌批评》  在研
6.主持江西省社科规划办课题《赣南客家陋俗成因与对策研究》2003年立项2004结题
7.主持江西省教育厅课题《江西客家文学史纲》 2002年立项2004年结题
8. 主持国家社科规划办青年项目《闽粤赣客家文学史纲》2003年立项,2007年结项
9. 主持赣州市社联课题《客家文化背景下的宁都文学研究》2004年立项2006年结项
10、主持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山歌文化研究》,2006年立项
11、主持江西省教育厅招标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茶戏的开发与利用研究》,2006年立项
12、主持江西省社科课题《客家民俗文化视域下的中央苏区文艺研究》,2008年立项
发表于 2009-12-13 23: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立足客家本色,这是赣南师院的专长,钟老师就是这样的专家。一个有特色的学者是成功的学者,一个有特色的学科更是值得尊敬的。
发表于 2009-12-15 19: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客家文化了解不多,以后向钟老师请教
发表于 2010-11-27 21: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钟老师最近做客家民间文学也不错哦支持 赣南就因为有每一个人的付出才把赣南客家研究做出学术品位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5-3 18: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FolkCulture.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