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72|回复: 0

北大收藏海外回归珍贵西汉竹书 总数达3300余枚zz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7 11: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过半年多整理和研究,北京大学已初步确定今年年初收藏的一批西汉竹书的内容和性质,这批西汉中期的竹书全部为竹简,总数达3300余枚,其中可复原的完整竹简在2300枚以上。

2009年11月5日上午,北京大学召开了这一批西汉竹书的相关情况通报及座谈会。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宋新潮、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教育部社科司处长马建通、北京大学副校长张国有,高明、李学勤、裘锡圭、曾宪通、林沄等学界耆宿和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兄弟院校和科研机构30余位知名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所长朱凤瀚教授、考古文博学院胡东波副教授分别介绍了这篇竹简的整理研究和科技保护工作情况,并组织与会专家参观了竹简。历史系朱凤瀚教授、阎步克教授、韩巍讲师,考古文博学院赵化成教授、中文系李零教授对竹书内容作了分类分篇简介。

据介绍,这批竹书从海外抢救回归,北大于2009年1月接受了竹书的捐赠,目前由历史系、中文系和考古文博学院的一批专家进行研究。这批竹简保存情况良好,表面一般呈褐色,质地硬实,字迹清晰,墨色黑亮。竹简上的文字抄写极为工整,至少有七八种不同的书风,书法艺术价值极高。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初步认定,这批西汉竹书是目前所见战国秦汉古书类竹简中数量最大、保存质量最好的一批,属于古代的书籍,而不是以往出土简牍中最常见的文书档案,含有近20种古代文献,因此可称之为“西汉竹书”,大致涵盖了今天的哲学、史学、文学、文字学、医学等学科。它们是继上世纪发现的马王堆帛书、银雀山汉简、郭店楚简、上博楚简,以及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战国竹简之后,问世的又一座出土典籍宝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所长朱凤瀚表示,这批资料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西汉中期以前南方文化氛围和学术风气、武帝到宣帝时期的文字研究以及古代的简牍制度、书册制度具有启发意义。

竹书中最引人注目的文献当首推《老子》。这是继马王堆帛书本、郭店楚简本之后出土的第三个《老子》古本,也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古本。其残缺部分仅占全书篇幅的1%,几乎堪称“完璧”。另外,其文字内容和篇章结构也与以往所见各种版本有所不同,对《老子》一书的整理校勘极有帮助。

竹书中还有秦朝丞相李斯编著的文字学著作《苍颉篇》。此书自宋代以后已经亡佚,近代以来出土的汉代简牍中只保存了一些零星片段。这次发现的《苍颉篇》保存了1200多个完整的文字,其中大多数为首次发现,对汉字发展史的研究是极为宝贵的资料。

竹书中的古代史书《赵正(政)书》,围绕秦始皇之死和秦朝灭亡,记述了秦始皇、胡亥、李斯、子婴等人物的言论活动。书中的部分段落还见于《史记》的《蒙恬列传》、《李斯列传》,说明它很可能是司马迁撰写《史记》时参考的文献之一,因此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竹书中还记载了180余个医方。其内容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方法,是继马王堆汉墓古医书之后最为丰富的一批出土中医文献。

座谈上,与会专家高度评价了北大藏西汉竹书的重要学术价值。学者们还对北京大学抢救珍贵文化遗产的行动表示赞赏和钦佩,并感谢我校研究人员高效地整理和迅速、全面地公布相关发现。(图片来源: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



编辑:知秋

zzhttp://pkunews.pku.edu.cn/xwzh/2009-11/06/content_161548.htm
仓颉篇(汉兼天下,海内并厕).jpg
老子上经.jpg
日书中的《人字图》.jpg
与会专家参观.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5-2 23: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FolkCulture.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