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83|回复: 0

北京鲁迅故居将被拆迁 曾诞生《阿Q正传》zz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0 19: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青年报8月20日报道 7月28日,北京市文物局发通知表示,位于东城区北总布胡同24
号院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将被保留,而清华大学内梁思成的另一处故居也将得到保护。至
此,围绕着梁思成和林徽因故居拆迁一事引发的坊间热议,算是告一段落。但是,随着北
京35中新址地块拆迁工作的启动,一座众所周知诞生了《阿Q正传》、承载过周氏兄弟恩
怨的四合院——八道湾胡同11号,又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北京市房屋拆迁公告》6月26日就被贴在八道湾胡同口了。公告显示,拆迁工程将于7月
中旬开始,当地单位和居民要在8月10日中午12时以前完成搬迁。然而,时至今日,老住
户们还在为补偿问题僵持着不肯搬走,拆迁一事被暂缓。这座经历了近一个世纪风风雨雨
的院落,将何去何从?

这是一种没有办法的保护?

八道湾胡同位于北京西城区繁华的赵登禹路上,周围大大小小的工地林立,穿插在一座座
市井小院和摩天大楼之间,形成一幅奇特的图画。附近很多自认为是老北京的人却不知道
这条胡同的存在。

没有任何和“鲁迅故居”有关的标志。走进这条狭窄曲折的小胡同,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七拐八拐,进入50米后地势逐渐开阔,正是八道湾11号的后门。门口的阿姨正在洗衣服
,院子东边一间自建小厨房的炉子上,水壶还在冒着热气,男主人站在一边警觉地看着,
不时侧身让出过道,让进进出出的邻居通过。没有任何动迁的痕迹。居民们说,上个月他
们才接到这里要拆迁的消息,“大伙儿现在正跟拆迁办谈价格呢。补偿不满意,大家谁也
不搬。”

但这座四合院残破的现状却是触目惊心。几块木板勉强支撑着院门,院墙上裸露着碎砖头
,院子里私搭乱建的简陋棚屋密密匝匝,旧家具、自行车等杂物随处堆放着,完全不见当
年“三进”大四合院宽绰而豁亮的大宅门气派,只有那些“原装”老屋的青砖依稀可见,
提醒着人们这里曾有的不凡过往。

76岁的刘大妈是八道湾11号的老住户,“院龄”四五十年了。她说,这些年,来八道湾1
1号的人越来越少了,“来了也没什么可看的”。

鲁迅在北京的居所,经考证共有4处,但是八道湾甚至比后来作为鲁迅博物馆的西三条胡
同21号院还有名。从1919年11月搬入,到1923年8月因兄弟失和迁居砖塔胡同61号,鲁迅
在八道湾胡同11号院只住过不到4年时间,却在这里写出了《阿Q正传》、《风波》、《故
乡》、《社戏》等不朽著作。难怪这样一座普通的小胡同和旧院落,近年来会有那么多人
为它的命运忧心如焚。

听说八道湾胡同11号再次面临拆迁厄运,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鲁迅研究专家孙郁特地从
外地赶回北京,及时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据孙郁透露,北京市西城区有关部门的回复称
,西城区八道湾11号院的住户将全部搬迁,故居将作为35中的一部分予以保留,可能被用
作图书馆,具体建设规划还在进行当中。

“仅凭这里是《阿Q正传》的诞生地,就有足够的保留价值”

在北京,胡同名称有很多讲究,宽的叫“宽街”,窄的叫“夹道”,斜的叫“斜街”,曲
折的则称“八道湾”。观照周氏兄弟的一生和这座院子的命运,“八道湾”三个字真是一
语成谶。

周作人死后,八道湾11号收归国家所有,住户越挤越多。在前些年的拆迁风潮中,有人希
望将八道湾作为鲁迅故居保护起来。鲁迅之子周海婴第一个就不赞成,在《鲁迅与我七十
年》中,他表示:“保护八道湾实际等于保护周作人的‘苦雨斋’。那么,汉奸的旧居难
道值得国家保护吗?”也曾有人提出,鲁迅一生居住过多处地方,因而没有必要将他所有
故居都一一保留。

而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鲁迅精读主讲教师张业松看来,八道湾11号是“五四文学最
牛宅邸”,堪称五四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第一故居”。

张业松认为,之前保留下来的不少“五四”核心人物故居,大都不是他们真正进行写作的
地方,而周氏兄弟公认的几部传世之作,都在八道湾11号完成。这里还是民国时期最著名
的文化沙龙,当年,毛泽东、李大钊、蔡元培、郁达夫、钱玄同、胡适、沈尹默等都曾是
这里的座上客。

现在每当讲到那段文学史的时候,张业松总要提到这座虽然破败但依然“健在”的院子,
他不能想象有那么一天,他再讲“活画了中国人的灵魂”的《阿Q正传》时,只能纸上谈
兵。

“仅凭这里是《阿Q正传》的诞生地,就有足够的保留价值。保留它,不仅是保留一段历
史,更是保留一个城市的记忆。”以《城记》一书记录北京城变迁和古建筑命运的新华社
记者王军,曾在看到1996年6月《光明日报》刊登的八道湾胡同将被拆毁的消息后,追到
北京市文物部门,又追到规划部门,不少文化界知名人士也纷纷撰文,请开发商“手下留
房”,希望有朝一日将八道湾的现有住户搬迁出来,恢复这座院子的本来面貌。

50年时间,80%的四合院消失了

“老北京城本来就只占目前北京区划的5.76%,现在又只剩其中的1/4了,难道这就是北京
城的命运?”王军的忧虑在加深。

针对北京市普遍存在的名人故居缺乏有效普查和保护的现状,早在2005年,北京市政协就
曾调研4个旧城区的308处名人故居,并通过了《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建议案》
。建议案显示,由于腾退搬迁、整修建筑等成本很高,维护资金缺乏,有189户暂未列入
文物保护项目。像恭王府、梅兰芳故居、宋庆龄故居这样得到很好维护的名人故居属于凤
毛麟角,而沦落成大杂院是多数名人故居普遍的命运。

名人故居得不到保护的关键在哪里?建议案当年提到,由于缺乏对名人及名人故居界定的
权威标准,保护对象范围难划定,一些很有价值的名人故居已经或正在被拆除。在名人故
居保护和利用上,北京尚无明确的主管部门,至于没有获得文保单位“身份”的名人故居
,在管理上更是处于真空地带。

“50年的时间,80%的四合院消失了,这个速度是让人吃惊的。”一直坚定从事北京旧城
保护的民间人士、老北京网“掌柜”张巍,提及这个数据的时候总是眉头紧锁。他说,以
这个速度消失下去,若干年后,人们恐怕只能在网上浏览老北京四合院了,那将是很悲哀
的事情。在张巍看来,近几年密集的拆迁、搬迁和翻新,看重的只是土地的价值,而土地
上文物的价值却一再被忽略。

作为城市的特殊坐标,名人故居是一个城市文化厚重的标志,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人文资
源。“在巴黎,画家、哲学家经常去的咖啡馆都会被特意标注出来,更何况名人故居呢?
”一些文保人士质疑:除了像平安大道、前门步行街那样专供旅游之需的崭新“古迹”,
在推行“光鲜”市政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可以手下留情,为北京多留下几处绝无仅有的文
化遗产,为后人留下一方可供追忆的空间?

近年来,文化传承、历史记忆的保护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高速进程之间的较量越发悲壮。
据统计,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京城名人故居中已被拆除的比例高达1/3,其中市、区
级文保单位和文物普查项目都有。

尚小云故居、荀慧生故居、余叔岩故居……一座又一座名人故居在北京城的“建设性破坏
”中,随着推土机的轰鸣顷刻间灰飞烟灭,如果八道湾胡同11号也这样悄然消失,唤醒我
们民族觉醒的五四文学杰作的诞生地,最后会不会反成我们永远的痛?今后我们何以告慰
我们的民族魂——鲁迅先生?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1.jpg
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5-3 10: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FolkCulture.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