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57|回复: 0

汉画像主格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0 18: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  辉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分格的汉画像石在全国的汉画像石中占有不小的比例,特别是总以其中一格为主要之格(以下简称“主格”);而且其他各格均以主格为中心,展示着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集中地体现出此类汉画像的整体主旨。所以,准确地认定图像中的主格,就是找到了打开汉画像研究的金钥匙,然后引领读者一同走进汉画像宝库,认识汉画像的博大精深,了解汉画像所表现的完整精髓。只有如此,才不致使解读和研究割裂了汉画像的整体面貌;才不致使解读和研究仅仅停留在逐格的文字说明层面上,只注重零散的各格物象,而不去探究其本质意义。这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格论”。

这一研究观点,同样适应于不分格的汉画像。只要抓住图中关键物象这个“牛鼻子”,进行深入地探讨,便能找到其完整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一、当前汉画像解读和研究的失当现象

      虽然早在清代,已有了汉画像研究的文章传世,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却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尤其是近三十多年来,全国各地发表和出版了大量的汉画像研究论文与专著,显然这是一件十分可喜可贺之事。然而,当你披阅了其中的一些著作(也包括笔者的一些长短文章)后,又不能不为当前的研究观点以及解读方法所导致的许多失当、甚或是谬误,感到遗憾和不安。

      1、忽视了对分格汉画像整体内容的把握,使解读和研究陷入了表面化的窠臼。分格的汉画像,内容丰富、繁复,往往一方汉画像中,既刻绘有仙界,又有现实生活的人间;既有野外的车马出行,又有家居中的宴饮;既有山野中的狩猎,又有室内的乐舞;如此等等,着实令人眼花缭乱。通常习惯性解读和研究的文章,不是由上格向下逐格地撰写,就是由下格向上逐格地撰写;然而,此种对图中各种物象的解读和研究,看是井然有序,头头是道,实质上是对各格物象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刻的了解,缺少对主要一格物象的认识与把握,以简单化地解读和研究方法,替代了主格与其他各格不可分割而紧密的内在联系;因而,此种解读和研究,也就不可能对整方汉画像的主旨作出正确与完整的阐释,使其步入表面化的误区。

      2、流水账式的逐格解读和研究,严重地割裂了完整的汉画像、削弱了整方汉画像的主旨,告诉读者的只能是零散的知识。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指出,文艺作品要“博而能一”,同时也批评了其中的“繁杂失统”;他的这一观点对当前解读和研究汉画像,仍然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而我们许多的汉画像解读和研究文章,犹如“看图说话”一样,读者只能从中知道:某格为东王公、西王母,某格为迎宾、六博,某格为纺织的作坊,某格为祥禽瑞兽、辟邪等等;使分格的汉画像难以还原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给读者的是些零零碎碎的印象。而且此种解读和研究文章,写得越详尽,便越适得其反,便越难以分清汉画像的各格:孰轻孰重、孰主孰从,便越是淹没了整方汉画完整而正确的旨趣。

      3、只就分格汉画像的局部作解读和研究,恰似“盲人摸象”,而找不出局部与整体的内在联系,致使论点多有偏颇。局部物像的研究固然重要,但必须放在整方汉画像中进行剖析;不然,得出的结论焉能不错?比如有人认为:“宋山、武梁祠等东汉晚期祠堂画像的正面(后壁)在厅堂建筑之外,往往安置一棵大树,树下停着一车一马,其形式是卸车系马,车辕被高高地支了起来,马也很悠闲的咀嚼着草料。为了显示车马的静态,在车马之间还安排有鹅、犬等家禽家畜插科打诨”,而认为停放的车辆,是表现了汉代退官休息的“悬车致仕”制度。 [1]其实则是忽略了局部物象与整体的关系,而作出片面性的解释。以武氏祠前石室小龛的后壁为例,[2]下格刻画了主人乘车回家的情景;上格是回家后的主人把车停放在户外,然后在家居中接受宾客的拜谒;如从画像的整体角度看问题,停放车辆的原因便一目了然。

      凡此种种失当的解读和研究,不但在朱锡禄先生编著的《嘉祥汉画像石》[3]等书的图释中频频出现;其他此类著作乃至具有权威性的汉画像解读和研究的专著,也大都如此。

      从汉画像产生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而汉代以降,留下并可提供给我们的汉画像解读和研究的参考资料实在不多。再者,真正意义上的汉画像解读和研究的时间,也实在太短;所以,也就难免出现解读和研究失当的现象。但是,当我们发现了这个失当后,却不应护短。今后,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以新的正确的观点及较好的方法,深入开展此项工作,并拿出具有科学性的成果,告诉今天和今后的读者,这更是不容置疑!

      二、在分格汉画像中,认定主格的核心地位、探讨它与其他各格之间的内在联系,方能使汉画像的解读和研究迈上正确的轨道

      西汉初期,崇尚黄老学派。自汉武帝时期起,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儒家的“三纲五常”以及尊卑、贵贱、主从等准则,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并成为当时礼教美术集中表现的对象”。[4]作为墓葬艺术的汉画像石,即是社教美术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汉画像,国学大师、书画家冯其庸先生曾给予很精辟的评价,他说:“汉画不仅上承了原始艺术到先秦艺术,而且加以大融化、大发展、大提高。我认为中国的绘画到了汉代,已经全面确立起绘画的民族传统和结构的基本原理。这在中国绘画史上是十分辉煌的一页。”上述汉代社会的大环境大气候和一些专家学者对汉画像的评述,为今天主格论的提出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并非空穴来风。

     1、主格论的缘起:

      其一:杨孝鸿先生在《艺术鉴赏·艺术的故事》中说:汉画像“并非作为艺术欣赏的载体而用,它们分别作为建筑构件镶嵌在石阙、石祠或砖石基的规定部位,因此创作时都是事先的考虑。”此说表明:一方汉画像的各种物象并非随意刻绘,在创作前已经谋划和构思停当。

      其二: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艺术·画像砖画像石》中说:“这些人间和非人间的内容,主要是为了死者服务,即为死者永生(升仙)或使死者的业绩永为人知。这些雕塑内容,都围绕死者未来的生活和死者生前值得纪念或追求的事件来展现。”此说重在表明汉画中的各种物像,主要是服务于墓主人。

      其三:《后汉书·赵岐传》载,东汉时的经学家兼画家赵歧生前就对自己的寿冢画像作了安排:“先自为寿藏,图季札、子产、晏婴、叔向四像居宾位,又自画像居主位,皆为赞颂。”文献明白地记载当时绘画的观念,即汉画中的物象,是服务于墓主;墓主在其中居于主位。

      其四:从冯其庸等先生的论述和上述三项中可知,在汉画像刻绘之前,墓主与艺匠已按照当时的社会习俗和绘画的构图原理,把墓主刻绘在画像中的主位,这与笔者所说“主格论”的内涵基本吻合。

无论是从远古时期的彩陶,还是到汉代的画像,其绘画都具有明确的主旨与思想性。因此,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这样说:墓主,就是墓葬画像中的“主角”;刻绘有墓主的一格,就是分格汉画像中的“主格”。

      2、主格论的概念及意义:

      “主格论”属于哲学方法论的范畴,它是认识和研究汉画像的新理论。在分格的汉画像中,无论主格在上、在下、或在中间位置,它都是汉画像的核心;其他各格内容,都是围绕主格的内容而铺排;其他各格中的物象,哪怕是墓主的君主、上级官长,甚或是东王公、西王母,也都是处于从属地位,都要服务于主格。认定主格,以主格论的观点是打开汉画像解读和研究的锁钥,便能够进入汉画像光怪陆离的世界;便能够对许多汉画像中难解的物象安排,迎刃而解;便能够找到其他各格与主格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原本互不关联的零散物象统一为一个整体;便能够发掘出每一方汉画像的准确主旨,把解读和研究推到更加深入和深刻的高度。说到这里,笔者想到了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名著《结构主义》;译者倪连生、王琳在该书“译者前言”中概述了皮亚杰的主要观点;其中说:“许多学科都得出结论:过去把研究对象分析为许多组成成分的办法行不通,整体并不是各成分的简单总和,它比成分的总和还要多一些……从整体出发来认识部分,实践证明是有成果的。甚至有些研究对象,只能一开始就从整体来研究才有可能。”[5]

       “主格论”在汉画像研究中,是否真的这般灵验?举几个实例,当是最好的回答。还是先说东汉画家赵岐:四位先贤季札、子产、晏婴、叔向,虽然为他所尊崇,但是在墓葬画像中,却只是赵岐当作标榜自己的“工具”而已,所以被安排在宾位;而赵岐却把自己安排在主位,那是他遵循了墓葬画像是为墓主服务的这一固有规则。再说《武氏祠汉画像石》图版51,[6]通过笔者的考证和研究,终于弄清了各格所表现的内容。该画像分三格:上格为传说公元前20世纪刘累在今山西临汾某地饲龙的故事;中格为传说公元前7世纪晋国大将赵盾,在今山西侯马某地搭救庶民灵辄的故事;下格为公元前257年或公元前248年,沛县民妇刘媪在大泽之陂受孕的传说。三个传说故事之间,似乎无任何关联,依照以往习惯,当然要采取逐格撰写文章来解读。此种解读方法,看似有理;但是,用主格论的观点解读,结论则不然,它能把三个各自独立的传说,凝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集中反映了一个完整的宗旨:以画像的下格为主格,画面描绘了刘媪与龙交合而受孕,后生一子,即神龙转世的刘邦;上格饲龙的刘累,乃五帝之一尧帝的后裔,刘邦乃刘累的后裔,当然刘邦也就是帝尧的后裔,使刘邦具有无形而令人敬仰的世袭关系;而中格,借赵盾的拯救庶民,象征刘邦将是普天之下尚处在水生火热中百姓的“救世主”;三格联系在一起:显然是为刘邦在秦末起义及楚汉相争中夺取帝位、建立和巩固大汉帝业而制造的舆论。再如《徐州汉画像石》[7]的图版86,画面分四格:由上至下,第一格刻宾主坐榻上六博,描写了墓主的安适生活;第二格刻凤鸟,象征天降祥瑞;第三格刻庖厨图,是仆役为主人备办宴席;第四格刻一骑马者与步行者,表明主人门前的宾客车水马龙。所以第一格为主格,其他三格均为主格服务。

      3、主格论,是汉画像研究的正确而重要的理论;它决不是简单的解读和研究方法,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又兼有解读和研究方法的作用:

      此观点在上述三个实例中有充分体现,故不赘述。

      此外,因汉画像所在建筑构件部位的变化,如门柱、门扉上,一般不刻画墓主,而是刻画身份低下的仆人;仆人又是为墓主而服务,所以在特定的情况下,仆人将替代墓主成为“主角”,仆人所在之格便转化为主格。下文详述,故此处从略。

      三、如何在分格汉画像中认定主格

      分格汉画像的内容,包括天上人间、现实生活与幻想世界的方方面面,题材纷繁,分格不一;只有首先认定主格,才是迈出正确解读和研究的第一步。因此,认定主格显得尤为重要。经笔者梳理,提出几条作为认定主格时的参考。

      1、描绘主人主要活动场景的一格为主格

       有些分格汉画像,虽然主人的形象出现在两格或多格,为了突出主人主要活动的场景,而把主要一格的内容作具体生动描绘,相对次要的则从略;被具体生动描绘的一格当为主格。例如《徐州汉画像石》:图版13,画面分二格,上格刻门阙、房屋,屋内有二人对坐;下格刻车马、仆役;上格双阙和房屋为主人家园的象征,是主人生活的主要场景,下格为描写主人回家的状态,场面相对次要;二者也有内(主)、外(次)之分,家居为内,车骑出行为外,所以上格为主格。下格描绘主人返回家园的状态,仅起到辅助说明和服务于上格的作用;图版93与图版94,二者的画面均分二格,下格刻车马回归,上格刻主人在家居中的宴饮或娱乐的场面;二图上格的内容都较下格丰富且刻画了主人在家中主要的生活情景,为主体,即主格;下格交代主人在户外的状态,为客体。《嘉祥汉画像石》的图版31、62、63、64、65、78、86、90、106、138等,画面均分二格。下格都刻画了墓主乘车回家的外部空间;上格为主人在家居内的重要的生活场面,画面较下格宽大而复杂,所以上格为主格。《临沂汉画像石》[8]:图版14,画面分二格,下格是主人的车骑回归;上格画面中间偏左,墓主面左而坐,观看面前的伎人作倒立表演,其身后有献食盘侍候的仆役、持木吾与拜谒的属吏、奏乐的乐工,众人都面向墓主,他为画面的核心;同样可以从场景的主次显示出上格具有首要的地位,所以上格为主格。

      2、墓主与圣贤或宾客、仆役、仙人等同在一个画面,以墓主所在一格为主格

      当墓主与圣贤或宾客、仆役、仙人等在同一幅画像时,由于汉画是为墓主而设立,也就确立了主人会占据主要的位置。宾客、仆役的出现都是为了服务于墓主,所以,有墓主之格才是主格。此时的画面尽管纷杂,艺匠是通过对圣贤、宾客的描绘,渲染了画面中主人的德行与富贵,以“宾”烘托出“主”的品格或身份。山东长清孝堂山祠堂的后壁,画面分四格,由上至下的第一格刻画了“大王车”出行图,第二格刻画墓主在华堂内受拜谒;此时却没有因为大王尊贵而把其放在画像的中心位置(即第二格);刻画大王车的意义,只是主人在炫耀曾经有过跟随大王出行的荣耀罢了,[9]因此第二格为主格。《微山汉画像石》[10]图版78,图分三格,下二格为众宾客列坐、百戏表演和乐舞的场景,上格为房屋内主人坐观表演;下格列坐的观者,充其量他们只是主人家的宾客,所以把他们安排在庭院落座。宾客、伎人、舞女等,显示出从属的地位,旨在衬托“主”的荣华富贵;因此,上格为主格。《嘉祥汉画像石》图版48中,画面分三格,下格是主人的车骑图;中格是庖厨图;上格是东王公等神仙;宏大的庖厨场景,是在炫耀墓主家生活富裕或者食客众多,需要大量的庖丁为主人服务,却不能改变奴仆从属的身份;刻画西王母等神仙,只是表明这里是神仙的世界与墓主将要去的地方,所以唯独下格是主格。《徐州汉画像石》:图版73,画分三格,下格刻树木、轺车和仆役;中格建筑内宾主六博;上格刻舞乐的场景;无论是下格停放的轺车、侍者喂马,还是上格的奏乐、舞蹈者,他们均是为墓主服务的伎人或侍从,而他们的设置,意在表明主人家中有奴仆侍侯,有声色表演来满足其精神上的欢愉,所以,中格为主格。

      3、宾客或侍者与神人、祥瑞辟邪等同处一个画面时,以宾客或侍者为主格

      有时画像没有出现墓主人,只有宾客或侍者与神人、祥瑞共存。是因为该画像处在墓葬中的某些建筑部件,墓葬中需要刻画这些身份低微的人为主人服务。他们与神仙、祥瑞相比,神人与祥瑞都是虚幻的东西,仆役就具有了特殊空间里的“主”的地位。此时的艺匠着眼于不同人物的身份和空间,作出符合墓葬需要的设计。《徐州汉画像石》图版87,图分三格,最下格画面最宽,为侍者阙门迎谒;上二格为神龙;图中虽然有神龙出现,人们只是把它们当作期盼的祥瑞,在心目中还是人(侍从)更重要,只有奴仆们可以实实在在地为主人服务,因此,最下格为主格。山东沂南北寨村汉墓的后室分东西两个主室,东室是女墓主的棺室,其西壁南端的画像分两格,上格为闺房陈设图,下格画像为婢女图;上格画像虽然是女主人的闺房,但此处不是着重表现其陈设,整个画像而是主要“描绘了婢女们无微不至地照料女墓主日常起居生活的场面”;“东主室西壁北端构石同样也分上下两层画面”,[11]上格是神怪图,下格是洒扫图;神怪当然不是此中的主角,而是重点表现婢女们为主人清理便器和打扫厕所;因此,二图的下格为主格。安徽宿县褚兰2号汉画像石墓,[12]前室的第26石至第28石均图分三格,上下格为朱雀和树下卧一羊,中格为一门吏;有门吏的一格较宽大,其他物象都是附属的设置,只有门吏是此处的主要人物,所以为主格。

      4、不分格或分格画像中的其中一格,以其主要物像为主

      即使是不分格的画像石,或分格画像石其中的一格里,也存在着主次的关系,以“主格”论的观点同样能够作出合理的解释。比如画面以主要人物居中、形体高大、为众人目光所向的中心人物等;而从属地位的人物则是以侍立主人的两旁、形体矮小等表现方式区别主从的关系。从属人员或仆役的安排,能衬托出主人的高贵、富有。

      四川省博物馆藏的“西王母画像”中,高大的西王母居中并坐于龙虎上,旁边是形体矮小的九尾狐、玉兔、仙人等;微山县两城出土的永和四年画像石,图中间为房屋,房中坐着高大的男墓主,两边是矮小的侍从;[13]前者以西王母为主;后者以墓主为主。《嘉祥汉画像石》的图版62、图版63等,画像的上格,均以众人面向或拜谒的形体高大的墓主为主;主要人物高大的原因是当时以墓主为主和尊卑观念产生的。

此外,有人通过对帛画的研究认为: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画面的中心地段突出了女主人的位置。因为这幅画是反映女主人升天,她是这幅画的中心”,而且“在帛画上运用主次章法构图,这种情形在长沙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和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T形帛画中亦可见到。”[14]

墓葬中的壁画,也遵循着这一规则来实施绘制。洛阳卜千秋壁画墓墓顶,绘有卜千秋夫妇在乘龙驾凤飞升,以及女娲、持节方士等,全图是以卜千秋夫妇为主。东汉时期壁画墓的墓主“刻画在祠堂的正壁或墓室内显要的位置”,而且其形象“十分突出”。[15]

      总之,汉代人把一方画像是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艺术创作,孤立而不独立,运用主格的形式,不但明确了物象彼此的主次、适应了时代审美的要求,体现了汉代美术的时代风格和特色。这样,无论画面出现多少格,都会繁而不乱。但是,主以次显,次以主存,相得益彰。一个画像中不会出现多个“主”,否则就乱了章法。这种表现形式符合艺术逐步发展的规律。

四、结束语

      主格论,是笔者几年来对汉画像石解读和研究中实践的感悟与思考的结果,系个人管见,恐多有不妥之处,恳请专家学者和读者批评指正,以利这一理论的修正和完善。





查看文章配的图片请惠顾我的新浪博客“嫦娥奔月号”:http://blog.sina.com.cn/liuhui88www.cnhhxs.com请多赐教,谢谢。



注释

[1] 张从军:《黄河下游的汉画像石艺术》(下),410页,齐鲁书社,2004年。

[2] 蒋英炬、吴文祺:《汉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67页,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年。

[3] 朱锡禄:《嘉祥汉画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1992年。

[4] 顾森:《秦汉绘画是史·序言》,10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5] 瑞士·皮亚特著,倪连生、王琳译:《结构主义·译者前言》,商务印书馆,1984年。

[6] 刘辉:《武氏祠中“汉承尧运”的汉画像解读》,《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7期。

[7] 《徐州汉画像石》,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年。

[8] 临沂市博物馆:《临沂汉画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年。

[9] 信立祥:《墓地祠堂画像石》,110页,《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2000年。

[10] 马汉国主编:《微山汉画像石》,文物出版社2003年。

[11] 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第五章,241页,文物出版社2000年。

[12] 王步毅:《安徽宿县褚兰汉画像石墓》,《考古学报》1993年。

[13] 常任侠主编:《中国美术全集》18(画像石画像砖),图48,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

[14] 游振群:《马王堆汉墓帛画章法的研究——一号墓帛画的分析》,《中国汉画学会第九界年会论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

[15] 郑岩:《墓主画像研究》,《中国汉画学会第九界年会论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
(本文发表于2008年第11期《中国书画》杂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5-21 01: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FolkCulture.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