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5|回复: 0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办天津年画史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 19: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画过年”领略民族传统文化
天大冯骥才文艺研究院办天津年画史展
为城市年意升起第一盏红灯笼

  本报讯(记者高丽 实习生王洋)由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今晚传媒集团渤海早报、天津博物馆和西青区文化局共同主办的“以画过年”——天津年画史展,将于明年元月2日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开幕,在为期两周的展览中,观众将欣赏到百余幅天津年画史上各个时期的珍品。在昨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冯骥才对媒体讲,“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过了腊月初八就是年,天津年画史展选在这一天开幕,应该说是为我们这座城市的年意,升起了第一盏红灯笼。”
  提起天津的杨柳青年画可谓无人不晓,但是在300年的天津年画史上,杨柳青年画实际上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天津的年画史又可以说是中国年画史的一个缩影。因此举办这次天津年画史展,冯骥才希望观众通过一幅幅的珍贵藏品,深刻感受年画史,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年画产地,在数百年的漫长岁月中,天津不断以新的面目、方式、题材与形象,使自己的年文化光彩四溢,同时保持了年画的长盛不衰。天津在中国年画史的三大时期——古典时期、改良和石印时期、新年画运动时期都曾无限风光;而其它产地多辉煌于某一时期,其余时期黯然或轮空,但天津人的年画却像自身的衣裳那样,一个季节换上一套自己喜欢又光鲜的行装。可以说,天津年画史是中国年画史的一个清晰缩影。”
  本次展览选取的百余幅年画珍品来自多家博物馆,有天津博物馆的馆藏珍品,有天津杨柳青年画博物馆和天津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乡土艺术馆中陈列的精品。冯骥才特别提到,来自京、津两地一些私人收藏者也将首次展出手中的年画藏品,其中一幅石印版的《天津鼓楼真景全图》出自北京的一位收藏者,也是展览中较为珍贵的一幅年画藏品。
  对于该院历次举办的公益性艺术展,冯骥才的初衷是希望尽文化人的力量,让更多的社会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关注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春节是我们一年当中文化生活的最高潮,希望我们的大学生都能投入到民族文化的高潮中来,让年轻一代热爱上我们的民族文化,是我们为城市文化建设应做出的贡献。”
  为举办此次展览,冯骥才专门撰写了《天津年画史述略》,既是对本地年画史一次清晰的梳理,也是对天津这一文化遗产独特的学术挖掘。同时学院将展览上展出的年画珍品编辑成册,制作成“以画过年”——天津年画史展图录,观众可以在展览中欣赏到这本精美的画集。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月16日结束,1月2日上午举行展览开幕式,下午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每天的开放时间为10:00到16:00。

据天津《今晚报》2008年12月31日《文化新闻》

今天上午10:40,“天津年画史展”开幕式,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博物馆举行。除了主办单位的负责人和冯骥才讲话外,北京也应邀去了许多文化界人士,如文怀沙、高占祥、吉利玛加、刘魁立、罗杨、向云驹、张昌(金+昌)、潘宪力,本人也忝列其中。我很感概,天津有个冯骥才,他愿意舍弃自己的创作而为民族为自己生活的城市做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尤其是以自己的智慧提出许多点子把天津的文化整合起来,而北京却没有这样的人!高占祥应合我的话说:北京能人多呀!我说:能人多,却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智慧用在这里。
——刘锡诚  2009年1月2日附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6-1 21: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