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04|回复: 3

【随笔】返朴归真,用心歌唱——读张春熹民间诗歌集《十里彩虹铺田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8 07: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春熹先生的民间诗歌集《十里彩虹铺田间》出版了!拜读罢此集,深觉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正如田兆元教授在序言中所说,这本诗集是“一个都市诗人半个世纪的乡村歌谣”,而张先生是“一位生活在都市里歌唱了半个多世纪的诗人”。
    读着张春熹先生的诗歌,顿觉一股清新自然之风扑面而来。他称自己的诗是民间诗歌,诗集中大多数篇章是对乡村生活的描绘,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雕琢的痕迹,字里行间无不充斥着质朴率真的民间情感。他出身于一个贫苦农家,求学的路上坎坷而艰辛:家境贫寒,又逢日寇侵华,国家个人均蒙深重苦难。在那动荡的岁月和艰苦的环境里,他勇敢而坚强,不仅帮助家庭度过难关,还对知识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他种过田,砍过柴,牧过羊,做过小贩,后来进入大学,参加过革命工作,做过公安派出所所长,中小学校长,甚至做过综合商店经理等。正是如此坎坷的人生和丰富的经历使得他关心民众生活,有着剪不断的乡村情结,因而我们总是能从他的诗歌里嗅到浓烈的生活气息。比如在与诗集同名的篇目《十里彩虹铺田间》中,一连描绘了“红红的高梁”、“黄黄的稻浪”、“绿绿的蔬菜”、“白白的棉桃”、“紫紫的葡萄”、“青青的西瓜”等农作物和蔬菜瓜果,在“雨霁放晴秋气爽,霎时彩虹架天边”的时候,在“蓝蓝的湖水”旁,组成了美丽的丰收景象!而画面的灵魂——农民,也跃然纸上,真是喜滋滋、乐陶陶!
    张先生住进上海这个大都市后,仍有着浓厚的乡村情结。他是乡村的儿子,这个孝顺的孩子用他的诗歌反哺着他伟大的母亲。在他2002年创作的诗歌《新开河两岸》中,我们还能看到这样的图景:

河东棉花河西稻,
金浪银花琉璃绕。
树影横河鸟踏波,
喜看鲤鱼枝上跃。

    棉花、西稻、浪花、树影、鸟儿、鲤鱼,多么富有乡村气息! 2004年创作的《咏农田喷水灌》中,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吟诵了农田喷水灌到来时田间一片欣喜的景象。总之,在他笔下的乡村,景色是美好的,人性是善良的,生活是阳光的。或许,这并不是乡村的真实面貌,这实际上是他对乡村的想象性建构:这里建构出来的是一个都市人的纯真的理想。张先生笔下的乡村是一个美丽的伊甸园。
    张先生有一颗不老的童心,他淳朴开朗,一首《忘年老》的诗很能体现他的“快乐法则”:

老俩开明喜唱跳,
笑口常开气质好;
青春活力又回来,
忘了自己年已老。

    他用阳光的心态感染了人们,也用实际行动关怀着晚辈的成长,他创作了大量儿童诗歌和寓言诗歌。这些诗读起来琅琅上口,纯真而亲切。而在寓言诗中,诗人能把一些生活哲理和常识以及人生哲学融入诗歌之中,真正是寓教于乐。比如在《公鸡与孔雀》中,诗人告知了一个“光说大话不求实际的人,到头来不是误人就是害己”的道理,在《白鼻子的小黑猫》中,则总结出“娇生惯养的人,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
    如果要问诗人什么品德最重要,那就是诗人一定要有社会历史责任感,要有一颗拳拳的爱国心,张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值得尊敬的诗人。他关心时事、同情弱者、嫉恶如仇,每一件大事都能牵动他的神经,成为他创作的源泉。在一些作品中,张老言词犀利,一针见血地针砭时弊,不给邪恶势力任何喘息的余地,让人看后无不拍案叫好。比如在《美国‘自由女神’的背后》一篇中,把美国伪善的自由面具无情撕碎,在《艾克总统历险记》中,通过讽刺、夸张等手法,让一个灰头土脸的总统形象活活脱脱。还有抨击当代社会不良现象的,如2003年创作的《吃喝风》一篇直抨公款吃喝的腐化蠹虫;《假农药》则指出了假冒伪劣产品的危害。这时,我们发现快乐的诗人此时却是正义凛然。
    纵观整个诗歌集,可以发现诗人的取材相当广泛。全集由“十里彩虹铺田间”、“歌田拾穗”、“杂歌草诗”、“儿童诗歌”、“寓言诗”五大部分加一个附辑“美国自由女神的背后”组成。题材包括农村生活、政治动态、时事新闻、人物小札(如对金山农民画家的记录)、山水游记、寓言故事、国际政局等诸多方面,表现的生活画面十分广阔。
    田兆元教授在诗集的序言中称赞这是一份珍贵的民间文献,有着庄严的历史感。诗歌记录了乡村生活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本世纪初的历史变迁的一个侧影。从某种意义上讲,《十里田间铺彩虹》的诗歌集折射出社会生活与民众生活的变迁,反映出不同时代的人们的心灵印迹。他记录了抗美援越战争对那个时代人们心灵的撞击,他记录了人民在获得解放后的幸福和终得翻身的感慨,他为新生活讴歌,他赞美光荣的劳动者,他庆祝《“神舟”飞船》凯旋归来,他《欢呼新宪法诞生》,他带我们逛《南京路夜市》。他甚至描绘出大跃进时代的人们的真实情绪,不管我们怎样评价那段历史,但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真实情绪却是难得的历史文献。这份民间文献折射出五十年的社会史,它是某种民众情绪的凝聚,是珍贵的民间记忆。

(张春熹:《十里彩虹铺田间》香港世纪风出版社出版,定价18元,优惠价11元。邮寄汇款至:上海市控江路650弄14号(乙)301室李福新收。联系电话021-65512242)
[ 本帖由 游红霞 于 2006-7-8 07:13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7-12 16: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随笔】返朴归真,用心歌唱——读张春熹民间诗歌集《十里彩虹铺田间》

张春熹先生是上海一位地道的乡村诗人,也许他的名字不为人熟悉,但半个多世纪以来,张老创作了大量反映上海民间生活方方面面的诗歌作品,有着质朴的情感和浓厚的人文关怀。他还有着浓烈的乡村情结,他关心民众生活。他还通过诗歌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诗歌是珍贵的民间文献。这样清新自然的诗歌很少能看到了,《十里彩虹铺田间》是张老半个多世纪部分诗歌作品汇编而成的集子。
发表于 2006-7-15 16: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随笔】返朴归真,用心歌唱——读张春熹民间诗歌集《十里彩虹铺田间》

武汉会议我准备带几本过去,各位准备掏点银子,支持他老人家一下,毕竟我们读书人不能看着老诗人斯文扫地。本来18元一本,现在大家预算多准备10元,到时强卖的。
[ 本帖由 田兆元 于 2006-7-15 23:01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7-16 10: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随笔】返朴归真,用心歌唱——读张春熹民间诗歌集《十里彩虹铺田间》

好啊,田老师多带几本,我们也可以帮忙带一些,呵呵,支持张先生!
让与会的老师们了解这位上海民间诗人的执着。
悄悄问一下,到时要卖18+10=28元一本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6-2 17: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