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25|回复: 5

【论文】六盘山地区民间文化旅游开发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6 20: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盘山地区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思考

作  者   王知三

民俗文化旅游把“民俗”作为一个“核心”词,我们首先要熟悉它,了解它。什么叫“民俗”,民俗就是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活动行为规范。当然民俗学家给民俗早作过定义,早有诠释。作为民俗旅游产业开发商家,不只是熟通这些干巴巴的定义,而要了解人从生到死整个一生活动行为所规范的范围内的精神的、物质的需求品。这些需求品,就是商家要考虑开发的、要生产的、要销售的一种“商品”。一个有头脑的商家,有远见的商家,是有民俗意识的、有文化的儒商。

当然,研究民俗的人,和以民俗文化为产业的商家,还要学习和掌握历史的知识,把历史知识与企业经营理论很好的结合起来。不断的关注社会日趋变化的民俗事象,了解世界缤纷的民俗前沿信息和民间文化艺术学科前卫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内旅游市场上最新流行的产品。一句话,要研究、把握社会人民俗需求的新意识、新动向、新形式、新产品。

民俗文化的产生是群体性的,如方兴未艾的旅游,这种新时期世界性的新民俗事象,它的出现产生是群体性的,不是个人行为,一个人创造或倡导的一种民俗文化形式,没有公众的认可和参与,没有公众的积极推行,这种民俗形式决不会长久的生存下去,即就是免强的生存下来,也不会有它的广泛性。

旅游民俗文化产业家就要紧紧盯梢上这种“群体”,叫他们作推销员,把商家的产品广泛推销出去,广告出去。民俗文化是一种心态,又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行为模式,我们就要利用这种心态,这种语言,这种行为模式,去感化、说服、规范旅游的每一个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民俗涵养一方文化。我们要靠地域民俗文化产品,发展一个地方的经济,致富一方百姓。

中国地大物博,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在每一个地方都埋藏着民间的奇异珍品,我们要善于发现这些宝贵的绝活,要复活它的珍贵生命,要它为新时代大放光彩。新的世纪将产生新的文化,新的文化将给民俗文化带来“翻天覆地”的冲击波,如果一个民俗文化产业家看不到这一点,民间珍贵奇异的绝活就被这种迅猛异常的冲击波所沉没。

在新时期,民俗研究家要研究、寻找地域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的生命源,民俗文化产业家要切中这种经济价值的生命源,让它鲜活起来。

一个地方长期积淀下来的民俗文化内涵,是这个地方一笔丰富的资源,开发、利用这种地域民俗文化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市场经济的需要,企业家要抓住这一时代机遇,发展自己的事业。

一个地方的民俗文化与这个地方的经济“荣辱共存”,民俗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离开了这个丰富的资源基础,经济发展便会失去它的支点平衡,亦会成为一片荒漠之地,一条枯涸的河流。民俗文化事业家就是拓荒者。

旅游业的兴起是世界性的,对于旅游业的研究课题也是一个新学科命题,这是一个十分宽泛的问题,旅游经济学家是专们研究旅游与经济,旅游文化与经济文化的专家,他关注的重点是经济,而文化人类学家、民俗学家他们关注的是人类社会与民俗文化的内涵。

旅游经济学家,研究人为什么要出门?出门旅游的目的是什么?通过研究人们出门旅游,观赏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所发生的交易现象,即经济现象,来策划一个人流如潮的旅游胜地的经济模式,如吃、住、行、玩、带的一体化、现代化的服务。特别是近年一些地方的文化被资源化,完全彻底的被开发利用,把文化象套餐一样,一套一套推出来,让旅游者来“品尝”、来观赏。传统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被开发、被利用,对旅游、经济、社会、文化等产生的后果是很复杂的。旅游产业家,需要在这样一种复杂的环境里,理出一条适合自己方向的路子来,一路顺利的走下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事业。

西部大开发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国内外经济学家,社会人类学家、政治学家、教育家、文化人类学家、民俗学家、旅游家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探讨研究,批评建议,真乃战国学术的繁荣和百家争鸣,对中国新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深远的影响。

在这种大背景下,“伪文化”内容也随之而产生,一个微观社会的民俗文化被冲击,西部文化人有泪水洗面的体验。我们即想把传统的文化全盘端出来展现给世人,但却又担心把这种文化被庸俗化,被遭踏、被改造;即想利用传统文化,丰富旅游者旅游内容,挣回一笔可观的收入,发展贫困地区的文化事业,但又怕我们地域民俗文化资源被发掘殆尽,给后人留下一片废墟。我们心里是极为矛盾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处在开发与保护的十字路口,徘徊不前,我们处在两难之中。我们实实在在不甘愿守着丰富的民俗文化金碗,去讨要别人泥碗里的饭。我们总不能永远守着这块传统的文化宝藏,祖祖辈辈受穷啊!我们主张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把那些将要消失的民俗文化再复原,本身就是一种保护。旅游产业与少数民族的文化“展示,所谓“展示”就是拿出来让人看。把民俗做为核心词,去做开发少数民族的文化旅游产业。

上面我们说过,人为什么要出门?出门旅游的目的是什么?大多数旅游者是想到一个地方去观光赏景,有些人却是想了解异地文化。许多地方的旅游胜地,由于大量的人流,直接影响着这里的文化、经济和社会,有些影响是副作用的,真正的传统文化被破坏了,环境被污染了。是旅游者自己遭踏了纯真的自然、人文环境,后来者真正看到的却不是这个地方的民间文化。

文化展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传统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被开发、利用,在学者、在地方文化工作者之间,看法是异同的。有些学者认为,传统文化当作旅游资源被开发,对旅游、对经济、对社会,它产生的后果是复杂的,副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西部大开发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六盘山地区是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文化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传统文化能不能得到保护,能否在这个地方建立一个文化保护区,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关注,去探讨和研究、去给政府作参谋,要出注意,真正为地方政府提供一个制定政策的依据。

保护在短期内是可以保护下来的,我们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是不是要发展,这是一个直得探讨的话题,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话题。西南民族作出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把许多有历史价值的、有民俗内涵的苗寨保护下来了,展示给世人。六盘山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应该展示给旅游者去观赏。

    有些人呼吁,文化作为一种资源要开发、要发展起来。开发与保护,少数民族心里是很矛盾的,他们一方面担心自己民族传统文化被破坏,一方面又想以文化开发来发展自己民族的经济,自己老总不能永远守着这传统文化区,辈辈受穷啊!他们早就意识到,穷困是一个民族的耻辱,他们希望自己的文化得以保护,又希望自己的民族富强。当地政府受经济利益的趋动,急功近利,违背民间文化学的发展规律,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无计划、无目的乱立项,乱开发,乱造“景观”,结果,使自己地方的文化内容彻底变味了。文化旅游,文化部门、文博单位、民间文化人、老百姓是有一定看法的。一个民族在自己还没有认识过来的时候,他们的文化被改变了。

游客看什么?当地群众让看什么?游客看到了什么?象贵州苗寨的群众,给你看的只是外表的东西,如服装、饮食、房屋、农具、祭祀文化等等,现在苗族人把旅游服务做为一种“活”来做。他们把自己认为能挣钱的文化全拿出来,来挣钱,一有旅游者来,他们马上放下手中的农活,就到村子里去接待游客。

但是周围村寨的群众对这种文化表现形式,十分反感,执否定态度。对于自己的文化当地政府有变通的能力,有“指导”的权力。这种官办旅游文化变化的内容,包括了工艺、服饰,迎接游人的礼仪形式等。把民族文化不同的资源发掘出来,展示给客人看,媒体在传播过程,以这个民族的衣服、形式(表演)往外界作不真实的宣传,误导游人,蒙蔽旅游者,当然地域的这种文化的变化是多元的,复杂的过程。不能完全责怪政府的行政命令和瞎指挥。

地方民间文化工作者要在地域文化的旅游开发中做大量的具体的工作,展示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文化不可能象文物这个具体的物象一样的被收藏、被保护。地城民间文化要确定保护的主体,要看是否是能够传承的。退出生活领域的东西好保护,但是文化内容里,有一部分是很难保护下来的。政府的行政命令,游客的参与逼迫,保护、发展都是很难办的事。民间文化的保护,要叫当地人参与,当地文化人说了算,要有当地人的文化意识在里面,政府要倾听他们的意见,我们要帮助政府理解当地“文化”内涵。

    回族的民俗事象丰富,我们要关注伊斯兰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的大事。要理解自己民族历史和文化,要培养理论前卫的本地各学科专家。基层民俗文化工作者要总结历史经验,加强理论修养和文化教育的知识。

西部大开发是西部各民族很难得到的历史机遇,这个机遇对西北各地域、各民族是平等的,谁抓住了机遇,谁就能得到发展,谁就能得到利益。我们西部人要利用本地域、本民族的资源,特别是西部传统的、底蕴丰富的民俗文化这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西部开发应包括文化建设内容,它的战略任务主要是: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传承.转型、创新,开发,使之产生文化、社会、政治、经济效益,因此,作为西部人,作为西部的六盘山地区,一定要转变陈旧的观念,处理好文化与政治、经济之关系,树立文化本体观,建立平等的文化伦理观,克服技术、资金、人才、市场不足的困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民间文化的建设理论。

西部开发是我国西部地区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它主要围绕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行。其中,物质文明的建设处于首要位置。  因为西部的落后主要表现为西部人民物质生活的贫困  西部地区经济基础的薄弱。只有抓住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增强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改善西部人民的生活质量,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西部文化建设千头万绪,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保护、传承、转型、创新、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在岁月的剥蚀、市场的冲击、当代外来文化的撼动下,六盘山地区的传统文化相当多的、有价值的内容已整体临危。许多遗产遭掠劫,许多习俗在解体,许多文物得不到有效的抢救……若不加紧保护,这些文化生态将面临灭顶之灾,六盘山地区的人们,应该唤起保护的意识,我作应该懂得拥有一种地域文化就拥有一个世界,懂得六盘山的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我们的整个民族的生有、自尊心、民族自豪感血肉相连。

保护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但也要分主次、别先后,法律、  政策、技术、产业的保护都不可缺少,政府、专家、企业、普通群众都是保护的主体,保护的深度与广度都要加大,国内外的经验教训都要总结借鉴。一种文化的生命力体现在其传承力上.传承是对  保护的一种积极补充,没有传承的保护只能是消极的、被动的保  护,虽然面临众多困难,但我们要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感天动地的精神传承六盘山地区的民间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六盘山地区的民间文化在传承中发挥其动能,增强其活力。传承民间文化,要尊重老百姓的意志,结合六盘山地区的特  点,遵循文化规律,借助现代传媒及高科技手段,要鼓励、支持 一切合法的、健康的、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民间文 化传承。

民间文化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形态,并由其经济生产所 决定。社会形态变化则必然导致文化形态变化。六盘山地区的民间文化一直依 存于自给自足性的自然经济,而目前所面对的是追求工业化、都  市化、信息化的市场经济,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同时也要求地域文化进 行适时、适度的转型,  以适应工业文明、都市文明的发展需要。

传统的民俗文化只所以能传承到今天,关键是这种文化的传承生命力在作用。我们用这种有生命力量的民俗文化形式,繁荣、发展本地区、本民族的经济,这是文化的社会功能,价值体现。我们不能一味的强调保护,而压抑民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价值体现。

保护,要在发展中保护,把那些将要消失的民俗文化再复原、再展示,本身就是很好的保护。当然在文化再复原的过程中,会加进一些异地、异族文化的内容,这是各民族文化互动的结果,应该看作一种正常的事情。世界上没有绝对纯正的东西,各民族的文化是互相影响,互相借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商品有“伪劣”产品,旅游文化产品出现伪劣产品不是怪事,是历史转折到一定阶段的必然。

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掺杂一些其它地域、民族的文化的内容,是给这种文化内容注入的新鲜血液,为这种文化形式的传承增强了力量,这种力量,将推动这种文化形式的持续传承。它的发展规律,指出它的发展方向的同时,提出一些相应的保护原则,保护范围和保护方法。民间文化的保护是国家文化建设的大事,国家要尽快制定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人文自然遗产的法规来,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保护民间文艺的法规,要强调因行政命令、因滥用权力而使国家人文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的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我们认为∶全面而有重点的发展,全面而有重点的保护,这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工作,作为地方民俗文化、民间文化工作者必须要有长期工作的准备,这种长期,甚至是几代、几十代人才能完成的。只有这种长期“牺牲”,才有可能使一种、或多种民间文化艺术得以永久的生存下去,发展下去。有些将要消亡的民族的民俗文化,应该把这种文化的活化石保存在博物馆里,从艺术、文字、表演形式、音乐符号等等,用各种新科技手段加以记录,完整的保存下来,供后代去了解,供旅游者去观赏,供文化研究者去研究。我们把这就叫做民族民俗文化活化石保护;那种展示给群众观赏的文艺形式,我们就叫它娱乐性文化吧,这是同一种文化范畴内的两种文化表现的形式,一种是被保护起的文化化石,一种是供人们观赏的文化娱乐。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走向地球村,因此,我们的民族、民族文化都将发生根本的转变,如果我们只强调文化的保护,是抱着一种关心,却在阻挡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这些人,是想把他们禁锢在那个落后的社区,请来游人观赏一种贫困形式、观赏一种没有任何活力的简单艺术。然后组织者将大把大把的从他们身上掏钱,这还公平吗?文化的异化是必然的,这是各民族、各地域文化互动的结果,互相影响的结果。我们应该面对历史的、现实的事实。西部大开发也是历史的必然,所有人都应该关注这个历史性的重大战略转移。西部的民族众多、民族文化纯朴,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有眼光、有思考的经济家、企业家到西部去开发,发展自己的事业,是最有希望、最有前途的。去西部投资,拓展自已的事业领域,一定会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民间旅游产业开发





所谓开发,主要指文化产业的开发,过去,我们过分强调文化的认识功能与教化功能、审美功能,而忽视了文化的消费功能,使文化发展的路子越走越窄,越来越书斋化、意识形态化。我们必须改变观念,加强文化产业建设、文化产品开发、文化市场拓展,以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西部文化建设要找到知识与经济、技术的最佳结合点,让知识转化为经济效益,让经济中的知识含量丰富、文化品位升级,让知识与经济更好地依托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创新,以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与竞争力,扩散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寓教于乐,而且还寓教于消费,只要我们引导正确,严格管理,西部文化建设必能孕育出西部文化朝阳产业。西部开发中的文化建设面临重重困难。它们主要表现在观念、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几个方面,需要西部各族人民在当地党政部门关怀指导下,充分发挥历史主动性及创造精神,闯出一条具有中国西部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路子,首先要改变陈旧观念。

西部的落后有诸多原因,但观念陈旧是最深层的原因。进行西部文化建设,必须继续高举解放思想的旗帜,破除陈旧观念,坚持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文化伦理观,处理好文化与政治、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加强文化的本体性建设,在文化伦理观方面,要深刻认识西部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西部文化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地生存发展的意义,尊重西部大地上所存在的每一种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创造的自己的文化内容、形势,尤其要扶持那些弱小民族的文化实现自我更新,使之与现代文明接轨。

在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方面,既要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又要贯彻双百方针,真正落实党的文化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并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正常的民族文化活动与“民族主义”区别开来,将合法的宗教行为与“封建迷信”区别开来,不将主流文化与亚文化混为一谈,承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的复杂性、混融性,以及包括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在内的亚文化对主流文化所具有的丰富作用,对社会稳定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西部文化建设必须为西部开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加强民族团结、推动社会进步服务。

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方面,要克服那种简单地视文化为经济附庸的片面性,既承认文化建筑于经济之上,又服务于经济,同时还承认文化的本体性存在,承认文化有独立的品格,它不仅可以搭台,也可以唱戏。处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要纠正那种视文化为“花钱事业”的偏见,推出各种文化精品,实施各种文化工程,并且孕育文化产业,开发文化产品,开拓文化市场,使之在获取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文化与经济、文化马旅游产业的最佳结合。

旅游产业是一个大范围,包括吃、住、行、玩、赏、购(交易)等方面,产业开发就要从这几方面来开发。

吃:要让旅游者吃到地方风味,小吃小喝即经济,又实惠。让他们吃了这顿还想吃下顿,吃过了还想带回去,让家人共同分享这种饮食的“快乐”。

目前,旅游景点上做饮食生意的人大多都是普遍做法的菜、饭、汤,且价格昴贵,菜类饭品、汤样都单一。旅游者出门旅游是观光赏景,见识外面世界的奇、异、怪,增长社会知识来的,不是来你这里吃“山珍海味”的,现在交通工具、信息、传媒十分发达,想吃的东西,只要有钱,你就随时可以品尝到各地的名贵食品,但是一个地方的小吃小喝,就不这么容易想吃到,想喝到。民间的东西,最珍贵的、最有名气、最能代表地方风味小吃水平的小吃小喝是在偏僻的农村。饮食商是看不到的,他们对这些传统小吃小喝不屑一顾,鄙视,岐视小吃小喝,他们看重的是一桌成千元的被篡改了原汁原味的所谓“高档席菜”。因为这些高档的食谱,能为他们挣来大把大把的钞票。他们仇视小吃小喝摊点,抢了自己的顾客,挣了人家的钱。总以种种借口,横加指责,说小吃小喝不卫生,不地道,乱要价,坑蒙顾客等等。

饮食也是一种艺术,我们工艺美术家,要把这种艺术再创造,再装璜,再包装,给旅游者一种美的感觉,品尝时有一种美的味道。

各地的风味小吃品类繁多,酸、咸、苦、辣、辛、甜、百味齐全,工艺美术厂家要把小吃作为一种工艺美术作品去开发,设计一套工艺流程,去投入生产,打入市场。旅游景点要请各地的地方民俗学家、饮食行业的专家做自己的“饮食参谋”,挖掘、研究、认定、立项、投资、生产具有传承生命的,真正代表这一地方风味的小吃。让旅游者吃了以后,要能带走。   

荞面系列食品,荞麦是产于当地的高蛋白、低脂糖并含有丰富维生素、氨基酸和多种化学元素的秋季作物,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常食用荞面能有效地降低人体血糖、血脂和血压,是集健康、美容和中老年保健于一体的上好食品,现在风靡市场的有荞面方便面、荞面饸饹、荞面搅团等。荞 面糅糅,燕面即莜麦面,当地回族利用莜麦成熟籽种磨成面粉开发出了“燕面糅糅”。糅糅吃起来柔软上口,具有独特的清香味,是固原山城中大小食馆内不可缺少的一道风味菜。南来北往的游览观光者到固原后,都要品尝糅糅,吃后赞不绝口,有的走时还要带上一些。

土豆系列,土豆在当地回族人手里,能像开“土豆 宴’’似的做出许多种色美味香的食品,最流行的有土豆丝、拔丝土豆、土豆烧牛肉、土豆面等。还可以间接利用其淀粉做出粉条、粉丝、粉皮等。 牛羊肉系列,常言说:宁夏北有烩羊杂碎,南有山 区的牛羊肉泡馍,这是当地回族饮食中绕有情趣的风 味小吃,味道独特,方便实惠,价廉物美,吃者甚多。享有盛名的还有手抓羊肉和碗蒸羊羔肉。

六盘山地区的风味小吃 “涎水长面”、“馓饭”就特别好吃。俗话说:“庄稼汉待客—一顿长面”。长面在城乡特别讲究,一般有细长面、韭叶面、细宽面、宽面等花样。细长面每个碗里汤多面少,讲究汤汪面长;汤讲究酸、辣、香;面条讲究匀称细长,擀面条成了衡量农家妇女做饭手艺高低的主要标志。正象一段顺口溜中说的:“擀成纸,切成线,下到锅里莲花转,保你能吃八碗半。”面条讲究匀称吃起来要有柔劲,吸起来要有响声,俗称“拉长面”或“吸长面”。有些地方吃长面不喝汤,汤原端回去倒入锅里,俗称“涎水面”。

涎水长面,独具一格,越吃越宽,边吃边换。细长面、韭叶面、皮条面(宽面)三种形式。初吃时,摆四个菜碟:豆芽、咸韭菜、萝卜丝及油泼辣子等。头道面先端上来是细长面,味美汤香,略显酸辣。一碗只盛三、四口的份量。吃上几碗,开了胃口,来了食欲,接着二道面就成了“韭叶面”。即由麦杆粗细的长面改为韭叶子宽窄的长面。;第三道就变成十公分左右的宽面,调成干的,柔软耐嚼,形似皮条,吸吃起来面条在脸上左右抽打作声,人们戏称“皮条甩尻子”。

“涎水面”的用料选取红麦,磨时用水搅拌合适,磨出的面白,不致发青。只收头两三箩的细面粉做长面。调面时水中加进适量草木灰淋的水硷或硷。反复揉搓。拉开精丝,再团住放下“回性”,再经揉搓,仅复若干次,才用擀杖擀开,来回折摺,用一尺多长的长面刀切成细、中、宽三种,提成把把子,放在或方或圆用高梁杆缝制的“净巴子”上。前锅下面,后锅氽汤,自成体系,流水作业。

六盘山里的“涎水面”好吃,远近闻名,具有浓郁的北方面食特色。然而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揉面功夫不到不行,切面没有本事不但宽窄不匀,弄不好就切着指头,非能手巧妇莫可。

长面饭食,因汤和饭面子(静宁叫“盐菜”)的不同,叫法亦各异。浆水面合汤叫“浆水面”;肉臊子做饭面子,叫“臊子面”。

“臊子面”,因其太辣,吃在嘴里不断发出嘘嘘哨声,又称“哨子面”。 此面制作独特,吃法有趣,堪称一绝。正如民歌中唱的“十八省里那个转一遍,好不过隆德的臊子面。”

“臊子面”源于当地的结婚礼俗。新娘婚后三日,入厨做一次饭,叫做“试刀”或“试手”,正如唐诗所称“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相传古时平凉一带有一位俊俏聪明的新娘入厨做饭时,亲朋姑嫂围前拥后,嬉戏捉弄,新娘为了“回报”这些人,做臊子时有意多放了些辣面子,并加了许多水,做成了臊子辣汤,要每位客人连喝三碗汤?于是只好偷偷地把面条捞在汤里混着吃,这样一来,竟然非常可口,于是便形成了这种独特的做法,至今,这种传统的膳食仍流传于陇东地区,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要吃“臊子面”,所以又叫作“过年饭”。浆水合汤,味偏酸,称之谓“酸汤面”,或“浆水面”。庄浪、静宁人把“酸汤长面”视为招待贵客美食,客人也以吃“浆水面”而感厚待。它也是乡村举行庄重仪式或恭贺年节的上等饭,如老人过寿、聚亲等,老人寿辰吃的长面叫“长寿面”。浆水面的汤以农家自酿制的浆水面为主,味清香醇。

做搅团先得把洋芋用清水煮熟,剥去粗皮,晾在案上,待仅存余温时,便倒进特制的槽或石臼之中,先用木锤慢慢地揉,到洋芋成糊状时再举锤锰砸,直至成为一团莹莹放光、韧柔如胶的模样,才算做成搅团。优后捣蒜泥、剁葱花、炒青菜,炝醋汤。准备就绪后,刀上蘸着凉水,把搅团切成一寸见方的块儿,盛到碟儿或碗里;洋芋搅团是极韧的,非刀切不可开。这大概是搅团之所以称为“搅团”的缘由了。

吃搅团时,要蘸上蒜泥,拌上青菜,味儿是柔香中杂有辣味,到口耐嚼。一块搅团下肚,额上便渗出密密的汗珠,再喝下一碗味儿淡淡的醋汤。便饥渴全解,真是惬意极了。只要遇上搅团,就是吃了宴席的人也忍不住要再举起筷子。在外地奉职的人,每回到家乡,首先要过足“搅团瘾”。临走时,还要再带上一袋晒干的搅团片,到单位后在炉子上一热,吃起味道香长的搅团来。

还有一种搅团饭是以杂面制作。水烧开后一手抓面,一手拿擀面杖旋搅,边旋搅边撒面,直至稠胶状。搅团之名,大概来自此。然后醋或浆水合汤和蒜泥、辣子蘸吃。首先配合好菜汤,将搅团用筷子夹成小块浸汤吃。搅团的汤道偏咸,有“酸面咸搅团”之说。庄浪、静宁人有在除夕吃搅团的习俗,意为团圆。旧庄浪县志中亦有客来“以浆水搅团招待之”的记述。

外面的人到六盘山来旅游,就想品味这种地道的风味饮食,他们花钱少,又能吃好吃饱,何尝不愉快呢!

住∶住是一种艺术,各地民众的居住,风格迥异,这种迥异不同的居住风格,表现了一个地方族群由自然环境所 迫而产生的审美观。黄土塬有冬暧夏凉的黄土窑洞,蒙古族有象征天穹一样的毡房(即蒙古包),南方人有防潮利水的草茅屋,这些都是一个民族为适应自然环境而创造的一种居住艺术。工艺美术家要把眼光盯在“居室”的艺术历史背景上,去勾勒出民族的、地域的居室原貌,设计出表现自己水平的和地域特征的“复古”式居室,展现在旅游景点上,给游人以历史感、沧桑感和新鲜感,让游人欣赏后想住,住下来不想走的一种“家”的吸引力。工艺美术厂家要在旅游居室上做些文章,把自己设计的作品可拿到国内一些重点旅游景点去宣传、去出售。

衣∶“衣”作为一门艺术,比“食”艺术更具象化。衣可以美饰人体,人体的衣着穿戴早被美学家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硕果累累了。

戏剧服装更体现了服装艺术的社会经济功能。有戏剧服装厂,我们为何不创办一个专供旅游景点民俗表演穿戴的各民族古装、时装厂呢?这是一个前景十分广阔的生财之道,我们要去考察,要去研究,要去开发。

服装模特,就是靠服装设计大师的艺术品烘出了名,挣了大钱,服装设计家和服装厂家又因名模的表演、广告挣了大家的钱,这种艺术与社会的结合,艺术与经济的结合艺术与名人的结合才显得我们的生活允实和丰富,才表现出一种艺术的珍贵。工艺美术家,工艺企业家与民俗学家智慧的结合,也是能挣来大钱的,就看我们彼此间的诚意有多少,诚意多,成果就多,效益就越大。一个新产品的开发、生产、交易,给策划人和设计者不会带来多大利益和好处,厂家和经营者是获大利者。就像一支歌曲,作者只有少得可怜的百十元稿酬,而演唱者靠她的演唱艺术,重复的挣了一笔又一笔大钱。民俗学家的民俗产品设计、策划、就如音乐家创作的一首歌曲,家厂,商家就是歌唱家,利益界线十分清楚。

但是民俗内容的服饰与生活中穿用的服装是两种意义,前者是重点表现历史的,后者却表现的是现代的。前者是民俗的艺术化,后者是艺术的实用性。作为旅游经济家、企业家、两者皆应该“双管齐下”,都来开发。因为我们不光是把传统的东西赋予艺术生命,更重要的是把这种鲜活起来的民俗艺术,运用在民俗旅游事业上,让它发挥巨大的经济功用。

玩∶ “玩”,望文生义,就是玩耍,玩乐、玩趣味。玩也是一门学问,但自古以来,对“玩”贬之又贬,把喜欢玩乐的人,统统斥之“不学无术”者。这是不公平的,是历史“冤案”。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天天在发生变化,观念和意识的不断升华,玩已经作为一种新时尚,被社会和社会群体所接受。这样一个燥动的社会,不守安宁的人群,谁也别想泰然于自己的窝里,听老掉牙的古今,听乏味的歌谣,环境强迫你去“玩”,引诱你去“乐”。传统生活模式,旧有的习惯,根本无法阻挡当今社会如滚滚浪潮袭来的冲击力。所以,商家抓住了这一良机,“浑水摸鱼”发了横财,而民俗文化人还没有明白过来时,“伪劣”的民俗文化产品早已打到国内大大小小的旅游景点里去了。洪水过后,等我们有所思考时,真正的民俗文化市场没有多少领地了,这就是我国民俗学界,所有学人的悲哀。可喜的一点是,那些深层面的、代表地域民俗文化特色的,保持了纯朴本质的、真正的民俗文化内容,并不被急功近利的那些人所掌握所利用。这就需要各地域的民俗文化专家、学者、工作者联起手来,用自己品质优秀的、做工精致的、装饰讲究的、保持传统的、生产流程规范的、携带方便的、保存永久的精品,瞄准市场,走向市场,这些走向市场的“玩物”, 会给我们带来经济效益的。

民俗工艺大师设计的,厂家生产的“玩”的旅游产品,开发的玩的场所,要兼娱乐性、知识性、健康性“三性”,快乐之后有所掌握的常识,快乐之中对心身健康有所帮助。这样的玩乐场所,人人想去玩,去了玩不够,老幼兼宜,老少喜欢,我所到过的旅游景点上的许多玩乐场所,大都被庸俗化,如上海大世界里的鬼窟魔洞,有心脏病的游人一个也不敢进去玩。要想尽一切办法让游人玩出水平,玩出知慧,玩出真实的感受。

民俗旅游工艺品,即旅游工艺品的民俗内容。也就是有关民俗内容的工艺品,这些工艺品是为旅游者准备买的东西。把这些旅游工艺品展示出来,让旅游者去欣赏,博得欢心,要去买。民俗做为核心词,要去开发旅游产业,产业是个大范围,整体的,产品是物,是个体的东西,艺术的东西。

在国内许多旅游景点,旅游产品的雷同,推销方式的一致,品类的单一,质量的低劣,各地都是一样的,表现不出地方文化的、历史的、民俗的特色。真正让旅游者喜欢买的、有一定民俗意义的、有一定收藏价值的、有一定历史特征的产品,在旅游景点是很难找到的。

旅游文化产品是一种商品,有“伪劣”不是怪事,这就需要我们从事旅游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同仁,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新颖别致,文化内涵丰富,博得旅游者欢心的产品,去净化市场。

作者简介  王知三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民俗学会农业民俗研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民俗学会理事、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关陇民俗研究会执行理事长、周祖农耕文化研究会副主任、平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国家重点课题“西北人文资源数据库” 专家组成员、全国艺术科学“十五” 规划2001年度文化部级课题《六盘山地区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课题组主要成员。




 楼主| 发表于 2003-11-6 20: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论文】六盘山地区民间文化旅游开发思考

欢迎各位学者、专家批评指正!也欢迎大家来六盘山地区采风。这里有农家风味小餐馆,免费就餐,让你吃好、喝好、休息好、看好!云鹤03.11.6
发表于 2003-11-9 00: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论文】六盘山地区民间文化旅游开发思考

目前,我们国家民俗学界有一大批的工作者,都是地方的(甚至乡村的)知识分子,他们以及他们的调查搜集成果,构成了中国民俗学当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也是“家乡民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学者的身上,除了具有因热爱民俗学这门学问而进行相关工作的特点之外,还往往突出地体现着一种强烈的感情色彩和使命意识,那就是要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民俗知识为家乡的发展做具体的贡献(包括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这种强烈的现实目的性与学术研究所要求的相对的独立精神之间,具有什么样的矛盾?二者又是如何协商和调和的?这些都很值得我们思考。由此还可以进一步引伸出这样的问题:究竟是否存在所谓纯粹的学术研究(特别是对于民俗学来说)?在客观的研究中如何处理研究者所无法回避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如果说所谓主观、客观都是相对而言,那么二者之间的度又该如何把握?等等。
不过,从应用民俗学(Public Folklore)的角度来说,以上这些问题并不如何重要,反而是怎样运用民俗资源更加具有意义了——而这种运用,本身是不是也是适应新的社会文化形势而对民俗资源的一种“保护”和传承呢?从这个角度来说,云鹤先生的这篇文章,同目前我们接触过的其他同类文章一样,也就具有了另外一层我们过去不曾重视过的价值。
发表于 2003-11-10 10: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论文】六盘山地区民间文化旅游开发思考

先生对六盘山地区民间文化旅游资源太有研究了!
发表于 2003-11-13 17: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论文】六盘山地区民间文化旅游开发思考

安先生说的对啊!“在这些学者的身上,除了具有因热爱民俗学这门学问而进行相关工作的特点之外,还往往突出地体现着一种强烈的感情色彩和使命意识,那就是要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民俗知识为家乡的发展做具体的贡献(包括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云鹤先生身上真正体现了他对家乡民俗学的这种“强烈的感情色彩和使命意识,那就是要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民俗知识为家乡的发展做具体的贡献”。 2、30 年来,他一直为关陇地区民俗文化默默地工作着,30多本著述,千万言字,可他还是“助理编辑”职称,这对他、对社会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可他并没有消沉,继续着家乡的民俗学与经济结合的探讨……  
 楼主| 发表于 2003-11-15 10: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论文】六盘山地区民间文化旅游开发思考

十分感谢安先生和宁夏海燕女士对我本人的赞赏和高度肯定!云鹤我是个只知道干活的老家伙,不知道如何奉承上司,故,半辈子做了那么些活,也没有人看在眼中,也没有一位同道赞美几句。“知我者莫过于安德明、海燕也!”两位乡谊几句贴心话,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莫大的快慰,极大的安慰、很大的鼓舞。老来还想做些关于家乡民俗的活计,谁哪里有干不了的话、太累人的活,我愿意给他“做牛做马”,去“拉长工”。我保证把活儿做好。
安掌柜,你店里要给这个老家伙打工吗?噢,你一定得请示夫人啊,(听咱乡里人说,现在的年轻老板最怕媳妇啊!)我觉得你这家乡风味餐馆开出了咱甘肃老乡的风采,很有味道,大多国民没“吃”过,比如洋芋搅团、莜豆面馓饭、拌汤、炒面……,你掌柜一时缺“资源”了,我给你送到京城,行吗?
就是有一点我疑惑∶这“家乡民俗”(我是最低层人,谈什么“学”,淡不来)放在“民间文化青年论坛”里,我们这些老朽们不好意思常来光顾,怕有“那么”个之嫌。能考虑“独立”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6-18 14:4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