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兵N 发表于 2007-12-7 00:12:18

伊利亚德:《宗教思想史》


内容提要:
    最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宗教思想史》,作者是美国的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晏可佳等翻译。该书是西方著名宗教史家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1907—1986)的代表作之一,该书综合反映了20世纪西方宗教的研究成果。 米尔恰•伊利亚德1907年3月9日出生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特的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格奥尔基•伊利亚德(Gheorghe Eliade)是一名上尉军官,是摩尔达维亚人,摩尔达维亚人生性忧郁、充满诗意、喜好玄想;母亲是奥尔特尼亚人,奥尔特尼亚人热爱冒险、精力充沛、性喜骑马。父母亲不同的性格给了伊利亚德双重的影响,伊利亚德好胜心强、敏感、诗意盎然,但有时却陷入绝望、忧郁。 中学时代的伊利亚德热衷于科普创作,梦想着“用文学形式来处理科学问题”,同时对于宗教、东方学和神秘主义的兴趣与日俱增。1925年高中毕业,就读于布加勒斯特大学文学和哲学系。1928年到1931年在印度学习印度瑜伽和奥义书,同时刻苦学习梵文,印度的三年经历成为他学术生涯中极其后重的一笔。伊利亚德在文学创作方面数量颇丰,作为学院派小说家,其学术重心始终在宗教研究上。二战结束后到1955年,伊利亚德一直居住在法国巴黎,这一期间他的宗教研究达到了一个顶峰,以法文的形式出版了一系列宗教著作:《比较宗教的范型》、《宇宙和历史》、《永恒回归的神话》、《瑜伽:不死与自由以及《萨满教》。这几本著作几乎涵盖了20世纪所有宗教已经的重要领域,使他迅速崛起成为一名蜚声国际学术界的宗教史家。1956年伊利亚德以访问教授的身份应邀到美国芝加哥主持哈斯科尔讲座,次年任芝加哥大学宗教系主任和教授等职,与同事将芝加哥神学院建设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宗教史研究中心,从此伊利亚德与美国宗教史学科结下了不解之缘。1961年主编出版了《宗教史》创刊,成为美洲大陆宗教研究的一份重要刊物。80年代,伊利亚德的学术声名日盛,担任《宗教百科全书》的主编,不幸于1986年4月22日逝世。就在他去世一年之后,16卷本的《宗教百科全书》正式出版。这部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数以百计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共同参与的著作的出版,为伊利亚德的学术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宗教史作为一门学科,不仅要描绘历史上各种宗教现象的发展过程,更应该在空间上揭示宗教的结构以及宗教对于人类的意义。伊利亚德强调宗教学家不仅是一个历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个 现象学家。伊利亚德还特别重视“宗教史”研究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 本书全方面地展示了人类历史上各种纷繁复杂的宗教现象的发展过程,伊利亚德特别注重了那些对人类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的宗教思想的创新,突出了人民在遭遇深层危机之际是如何通过宗教的创新来解释、摆脱和化解这写危机的。但是伊利亚德强调任何宗教思想的创新都不是凭空而起的,都以一定的传统宗教思想为基础。伊利亚德在书中大量吸收和融合了20世纪在专门宗教领域中其他大师级宗教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还特别关注了一些被以往宗教史家所忽视的宗教思想,因而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宗教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 本书分为3卷,第1卷勾勒了旧石器时代、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希腊、小亚细亚、巴勒斯坦以及伊朗在内的古代文明的宗教观念;第二卷叙述了中国宗教、印度教、佛教、犹太教、基督教的发展历程;第三卷讲叙了伊斯兰教的产生和发展、基督教宗教改革时期的思想激荡、中世纪犹太教神学思想的演进、中国西藏宗教的基本发展等。每一卷附有一个长篇“研究现状:问题与进展。评论性书目”,罗列了相关宗教专题的已经书目和原始材料,并且做了精辟扼要的评论,既可供读者做进一步的研究参考之用,又可以对西方20世纪宗教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匪兵N 发表于 2007-12-7 00:12:32

RE:伊利亚德:《宗教思想史》



目录:
译者的话
第1卷 从石器时代到厄琉西斯秘仪
前言
第1章 太初……:古人的巫术一宗教行为
第2章 最漫长的革命:农业的发明——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第3章 美索不达米亚的宗教
第4章 古代埃及的宗教观念与政治危机
第5章 巨石遗址、神庙与庆典中心:西方、地中海和印度河流域
第6章 赫梯人与迦南人的宗教
第7章 “当以色列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
第8章 印欧宗教:吠陀诸神
第9章 释迦牟尼之前的印度:从宇宙献祭到最高的梵我一如
第10章 宙斯与希腊宗教
第11章 奥林匹斯褚神与英雄们
第12章 厄琉西斯秘仪
第13章 苏鲁支与伊朗宗教
第14章 列王与先知时代的以色弄宗教
第15章 狄奥尼索斯,或复得的至福
缩略语
研究现状:问题与进展。评论性书目
英汉术语索引
第2卷 从乔达摩·悉达多到基督教的胜利
前言
第16章 中国古代宗教
第17章 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第一哲学和拯救之道
第18章 佛陀及其同时代人
第19章 佛陀的基本教义:从永恒轮回的畏怖到不可言说的快乐
第20章 罗马宗教:从起源到对酒神崇拜者的迫害(约公元186年)
第21章 凯尔特人、日耳曼人、色雷斯人和盖塔伊人
第22章 俄耳普斯、毕达哥拉斯和新末世论
第23章 从摩诃迦叶到龙树的佛教史。大雄以后的耆那教
第24章 印度教的综合:《摩诃婆罗多》和《薄伽梵歌》
第25章 犹太教的苦难:从启示文学到《托拉》的颂扬
第26章 希腊化时期的融合与创造:救赎的应许
第27章 伊朗的新思想
第28章 基督教的诞生
第29章 罗马帝国时期的异教、基督教和神秘知识
第30章 诸神的黄昏
缩略语
研究现状:问题与进展。评论性书目
英汉术语索引
第3卷 从穆罕默德到宗教改革
前言
第31章 古代欧亚大陆宗教:突厥—蒙古民族、芬兰—乌戈尔民族、波罗的海—斯拉夫民族
第32章 圣像破坏危机(8—9世纪)之前的基督教会
第33章 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的发展
第34章 从查理曼大帝到弗洛里斯的约雅敬的西方基督教
第35章 伊斯兰教的神学和神秘主义传统
第36章 从巴尔·科赫巴起义到哈西德派的犹太教
第37章 欧洲宗教运动:从中世纪后期到宗教改革的前夜
第38章 宗教改革前后的宗教、巫术与赫耳墨斯教传统
第39章 西藏宗教
缩略语
研究现状:问题与进展。评论性书目
英汉术语索引


匪兵N 发表于 2007-12-7 00:13:33

RE:伊利亚德:《宗教思想史》

书摘
26.神谱和宇宙起源论
如同所有的传统宗教一样,宇宙起源论和起源神话(人类、王族、社会制度以及仪式的起源等等)构成了有关神圣事物的基本知识。在埃及,自然也有好几个有关宇宙起源的神话,分别在多个宗教中心表现出不同神灵的特征以及万物创造的地方特点。这些主题都是非常古老的:一座土堆、一朵莲花或是一只鸟蛋从太初之水中浮现出来。至于创造之神,每一个重要的城
市都认为自己的神灵才是主神。首都随着朝代的更替而改变。因此,新都的神学家们不得不将几种宇宙起源传说糅合在一起,将当地的主神视为造物神。作为创造者的诸神由于结构上的相似很容易被同化。而神学家们也通过吸收各种宗教体系,甚至通过将明显不同的神祗形象联系在一起的方式进行大胆的综合。
和许多其他传说一样,埃及的宇宙起源说也是以一座土堆从远古之水中浮现出来开始的。这个“初地”(First Place)从浩瀚的水世界中出现,表示土地、光、生命以及意识的出现。在日城(Heliopolis),有个名叫“沙丘”的地方,是太阳神庙的一部分,被认为是“太初之丘”。该城以其湖泊而著名,宇宙起源的莲花就是从这个湖中出现的。但是其他地方也因同样的缘故而受到重视。的确,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圣所都被认为是一个“世界的中心”,世界就是在这里创造、开始的。这一最早的山丘有时变成宇宙之山,法老会登上山顶与太阳神会面。
其他版本则提到太初之蛋,其中蕴含“光明之鸟”(《棺文》第4卷,181C以下),或是提到最初的莲花孕育出太阳之子,或是提到初始之蛇,它是阿图姆(Atum)神最初的也是最后的形象。(事实上,《死者书》第175章预言,当世界重归混沌状态时,阿图姆将重新变成蛇。在阿图姆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至高而隐秘的上帝,而太阳神瑞则是显现的上帝;参见§32)。创造的各个阶段——宇宙的创造、诸神的起源、生命的创生等等——都是各不相同的。根据日城(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顶端)的太阳神学,瑞一阿图姆一科普拉(Re-Atum-Khepri)②创造了第一对神灵夫妻,苏(Shu,大气)和泰芙努特(Te{nut),他们是盖布(Geb,大地神)和努特(Nut,天空女神)的父母。造物主的创造性活动是通过手淫或吐痰来完成的。这种表达方式幼稚粗俗,但意思却是很清楚的:诸神是从最高神祗的身体中诞生的。如同在苏美尔传说中(616)一样,天空与大地原本在一个不可分的神婚hieros gamos)中结合在一起,直到被大气神苏分开。从他们的结合中诞生了俄赛里斯和伊希斯(Isis)、塞特(Seth)和涅弗提丝(Nephthys),他们是一个动人故事中的主人公,稍后我们将会再谈到他们。
在中埃及的赫尔莫波利斯(Hermopolis),神学家们围绕着“八联神”(Ogdoad)——一组八个神祗,卜塔后来也加入其中——发展出了一套复杂的教义;从赫尔莫波利斯太初之湖中浮现出一朵莲花,从莲花中走出“神圣之子,他是‘八联神’所生育的最完美的继承者,是最古老诸神的神圣种子”,“他将诸神与人类的种子联结在一起”。
但正是在第一王朝法老们的都城孟斐斯,围绕着卜塔神构造了一个最系统的神学。其主要文献被称之为“孟斐斯神学”(Memphitetheology),在夏卡巴(Shakaba)法老时期(大约公元前700年)它被刻在石头上,而原始文献还要早大约2 000年前就已写成。令人吃惊的是,埃及最古老的宇宙起源论也是最具哲学性的。因为卜塔是以其思想(他的“心”)和语言(他的“舌”)来创造世界的。“他自身显现为心(思想),他自身显现为舌(语言),以阿图姆为其化身,他就是最古老的卜塔神。”卜塔被尊崇为最伟大的神,阿图姆则只是第一对神灵夫妻的创造者而已。正是卜塔“使诸神得以存在”。此后,诸神便拥有了自己的身体,进入“各种植物、石头、陶土,以及各种从地球表面(即泥土)上生长出来的东西,并经由它们显现自身”。
简言之,众神的起源以及宇宙的创造都是一个神的思想和语言创造的结果。在此,我们看到的的确是埃及形而上学玄想的最高表达。正如约翰·威尔逊(John Wilson)所指出的,正是在埃及历史的开端,我们发现了一条类似于基督教神学中逻各斯的教义。
与众神的起源和宇宙的创造相比较,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显得相当简略。人类(erme)是从太阳神瑞的眼泪(eylTte)中诞生的。一份稍晚的文献(大约公元前2000年)——成书于一个充满危机的时代——写到:“人类,神的畜群,神为他们提供了许多东西。他(即太阳神)为了人类的利益而创造了天地……他创造了空气,让人呼吸,因为他们是他的形象,是以他的血肉做成的。神从天上洒下阳光,让草木、动物为他们而生长,让鱼鸟为他们所捕食。”
然而,当瑞发现人类正在密谋反叛时,便决定要毁灭人类。哈托尔(Hathor)承担了这一屠杀的任务。但是当她威胁说要毁掉整个人种时,瑞就用计将她灌醉了。人类的造反以及后果发生在一个神话时代。显然,“人类”是埃及最早的居民,因为埃及是最早形成国家的,因此是世界的中心。埃及人是唯一的合法居民;外邦人禁止进入圣所,因为那是国家的小宇宙的缩影。某些晚出的文献带有普世主义(univeralism)的倾向。诸神(何露斯、赛克赫美[Sekhmet”不仅保护埃及人,也保护巴勒斯坦人、努比亚人(Nubans)和利比亚人(Libyans)。然而,“初人”的神秘历史并不十分重要。在初时这一太初时期,宇宙的创造和法老的降临才是两个最重要的时刻。

然而,很快就产生了一个新的观念:献祭不仅仅是再造生主,确保世界的永存,而且还能创造出一种精神性的不朽的存在,也就是“人格”(per—son)、自我(atman)。献祭不只是含有宇宙创造的意向和末世论的功能,而且它使获得一种新的生命模式成为可能。在建立火坛祭(agnicayana)的过程中,献祭者将自己视为生主;更确切地说,生主和献祭者在仪式行为中是
等同的。祭坛就是生主,而同时,献祭者也成为了祭坛。通过仪式的神奇力量,献祭者为他自己建造了一个新的身体,得以升入天国,那里是他第二次的诞生地(《百道梵书》7.3.1.12),从而获得“不朽”(10.2.6。8)。这意味着他在死后可以重获生命,得以“不死”。这是一种超越时间的存在模式。最为重要的是,仪式的目的是“圆满”(sarua)、完整和保有死后的这种状态。
通过“重新聚合”(samdha,sam.skri)生主,献祭者于他自身也完成了相同的整合;换言之,他变得“圆满”。就如同通过献祭后,生主又重新恢复了他的自我(atman)一样,献祭者也重建了他自身、他的自我(《考史多启梵书》[Kausitaki Brahmana 3.8)。在某种意义上说,自我的“构造”等同于重整因完成宇宙创造而脱落、疲惫的生主。当整个仪式行为(karma)完成之后,便构建了“自我”。这意味着通过仪式活动,献祭者的身心功能也得以圆满整合,这些功能构成了自我(《爱多列雅梵书》2.40.1—7);正是藉由自我,献祭者才得以“不朽”。诸神也是通过献祭而得到永生,获得了“梵”(brah—marl)(《百道梵书》11.2.3.6)。结果,甚至是早在梵书时期,梵与自我就已内在地等同了。这又为其他系列的等同所证实:在《梨俱吠陀》中生主与火坛同化,《梨俱吠陀》中的音节与祭坛的砖头相等同。但是,梵自身也等同于《梨俱吠陀》中的432 000个音节,因而也就等同于生主,最后等同于献祭者,也就是等同于他的自我。
如果生主(梵)与自我(atman)是同一的,那是因为他们都是同——行为(“重建”与整合)的结果,尽管二者的材料有所不同:生主一梵的重构是用祭坛的砖头,而自我重建的则是用各种身心功能。然而,要强调的是,正是宇宙起源的神话最后成了“构建”自我的范式。许多瑜伽技巧都应用了同一个原则:身体的姿势、呼吸以及心理活动的“专注”、“合一”。
梵(brahman)我(atman)合一的发现,在奥义书中被不厌其烦地加以发挥,并给予多种评价(§80)。现在我们想要补充的是,在梵书中,梵(brahman)是指宇宙献祭的过程,并且延伸为维持宇宙的神秘力量。但在吠陀中,梵则一直被认为是不灭、不变、一切存在的基础和原则。有意思的是,在《阿小国婆吠陀》中的几首赞歌(如lo.7.8)将梵等同于宇宙之柱(skambha,字面意思为“停留、支撑、支柱”),即梵支撑着世界,同时也是宇宙之轴和本体论的算础。“灵(atmanvat)拥有宇宙之柱(skambha)和一切气息”(《阿闼婆吠陀》7.8.2)。“那知道人中之梵的,便知道最高者(paramesthin,意为‘主’),而知道最高者,也就知道了宇宙之柱(skambha)”(《阿闼婆吠陀》10.8.43)。我们 认识到,他们努力将终极实在独立出来,梵被视作“宇宙之柱”,是支撑,是基础。而所有这些概念表达的都是根基(pratistha),这一术语在吠陀文献中经常用到。婆罗门被认为是梵,因为他知道宇宙的起源和结构,因为他知道
表达这一切的话语;因为祭词、逻各斯,能将任何人转化成婆罗门(《梨俱吠陀》10.124.5)。“婆罗门的出生是法(dharma)永恒的化身”(《摩奴法典》1.98)。
有一类特别的作品,即《森林书》(Aranyarlkas)(字面意思为“森林的”),或许能让我们探究梵书中的献祭系统(karma-kanda)是如何转变为奥义书中所表述的形而上学的知识(了fiUtna-kanda)。所谓《森林书》,是在远离村庄的森林中秘密讲述的知识。其教义强调自我才是献祭的主题,而不是仪式的有形实体。根据《森林书》的记载,诸神就隐藏在人类之中,换言之,构成吠陀思想基础的大宇宙与小宇宙的结合,如今显示宇宙的诸神与存在于人体内的神灵是相同的(参见《爱多列雅森林书》1.3.8;2.1.2:3.1.1;等等。《桑卡耶那森林书》7.2以下;等等)。结果,“献祭的内在化”(参见§?8)使得直接向“内在”和“外在”的诸神献祭成为可能。其终极目标是,不同的神灵与人类的身心功能和器官的合而为一。在多次的同化与等同之后,其结论是“自我意识(prajnatman)与太阳是同一个事物”(《爱多列雅森林书》3.2.3;《桑卡耶那森林书》8.3—7)。这种大胆的等同后被奥义书的作者们更加详尽地加以阐述。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伊利亚德:《宗教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