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l-ot 发表于 2007-11-5 15:04:08

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发展概况

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发展概况


王怡红

   
   
    一、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发端
   自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西方现代传播概念被介绍到我国以来,我国的传播学研究经历了引进、开垦、培植、播种、收获与发展的不同阶段。1978年是我国传播学建设的历史开端。这一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启动之年,社会科学获得了大力发展的契机,传播学的引进与介绍正逢其时。传播学教育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始在我国高校中出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招收了第一批新闻研究生,其中一些人后来成为早期我国传播学研究的重要力量。不仅如此,引进传播学的我国新闻学界还有了第一个新闻研究的学术组织。新闻学者开始以西方传播学为研究对象并陆续发表了一系列介绍西方传播学研究成果的文章。1978年,日本和美国的一些知名传播学者相继访问我国大陆,介绍西方传播学的概念、理论与方法。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传播学不仅成为高校及科研机构的重点研究对象,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和高校学科发展建设新的增长点。1997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新闻传播学列为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并开始招收传播学的研究生。
   1996年底,经国家教委批准备案的新闻类本科专业普通高校共55所,专业点88个。2005年,在国家教育部备案的新闻学类专业点已经有661个,其中设有24个传播学专业点。这表明,我国传播学学科建设正处于不断地发展之中。
   二、我国传播学研究的蓬勃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传播学学术研究活动非常活跃。传播学研究获得了进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中宣部、广电总局等部委级课题,列入了高校和科研院所、地方社科院等课题并获得资金支持。然而,在“七五”和“八五”的十年中,国家社科基金的有关传播学的课题还都挂在“新闻学”名下。从“九五”规划开始,大众传播研究开始列入“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在教育部设立的四个有关重点研究基地中,传播学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国家重点规划图书对传播学图书进行专门出版。从2001年开始,在大批获得出版的传播学教材中,冠以“21世纪”字样的传播学教材就有5套之多。
   目前,传播学研究者每年除了在国内举办或出国参与各种国际性的传播学研讨会之外,由自己主办的全国性传播学研讨会也不断吸引国外学者前来参加。从1982年开始至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办或联合高校共同主办的全国传播学研讨会已经连续召开了9届,成为我国传播学界历史最久、颇具影响力的学术研讨会。2001年以来,由我国新闻教育学会传播学研究分会主办的传播学论坛,面向学界每年召开一次,并设有研究生专场。由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主办的亚洲传媒论坛,从2003年开始每年召开。
   传播研究不仅在学科内部获得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力也正在日益增强。传播学的一些关键概念和术语,已不断地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和日常生活之中,为社会所认可和使用。例如,“传播”、“沟通”、“交流”、“传媒”、“媒体”、“大众传播媒介”等词语耳熟能详。这些词语不再只是学术用语和新概念,人们对这些词语已不再陌生,而且正在运用传播的词语来理解和定义当下的时代与生活的特征。
   三、跨学科的传播学研究成果
   传播学以研究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与传播活动的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是一门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之上的新兴的知识领域。同时,传播学的研究视角、概念、理论、方法不断地促进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发展,为不同学科提供了理论与研究视角的选择。目前,传播学研究正在不断地以跨学科交叉研究的状态得到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已经出现跨学科的传播学相关研究领域,这些领域冠以“文化传播学”、“历史传播学”、“教育传播学”、“社会传播学”、“体育传播学”、“商业传播学”、“文艺传播学”等名称。
   传播学由一些相互关联的研究层面构成。这些层面从个体间的人际交流到小范围内的群体互动,再到由合作网络组成的组织传播和传媒组成的面向公众的大众传播以及跨文化传播等。围绕这些层面都有传播学研究关注的主题。目前,涉及到学科构成的我国传播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并不断地扩展到更为具体的而有活力的新媒介传播、国际传播、发展传播、跨文化传播等,进而产生了一些更为细致的研究主题。
   按照国际传播学会对传播研究的划分,传播研究的主要方面有:大众传播、信息科技、电信政策、政治传播、教育与发展传播、新闻研究、传播哲学、跨文化传播、大众文化等。但实际上,国际传播学研究已有的和不断兴起的传播研究还包括新媒介传播、健康传播、女性主义学说、流行传播、公共关系、传播法规与政策、语言与社会互动、全球传播与社会变迁、传播史、视觉传播,乃至种族与传播、同性恋与跨性研究、游戏研究等领域。
   传播学之所以能够快速而广泛地发展和应用,除了构成学科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大背景之外,主要还在于社会和个人对这门学科的知识需求日益增加。传播学科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传播学科可以吸收各学科的最新知识。由于人类的传播实践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因此传播学科不可能被一种理论流派或一种体系所统辖。实质上,传播学是一门开放的学科,创建的是一个从内到外,没有任何学科岐视和偏见的知识共同体。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更是一种相互吸收、相通相融的关系。
   四、传播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由于传播是构成与表现人类社会、政治、文化、经济活动与人类关系过程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当代互联网等人类传播科技与全球化及跨文化传播趋势的影响,人类日常生活所必须面对的现实也越来越复杂。从传播研究本身而言,研究者在寻求建立各种传播理论的契机与回应现实传播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探讨最多的主题较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谁在传播,关于什么的传播,传播发生的关系语境、结构和样式,传播与传播技术对人类社会及价值观的影响,人与社会的传播动机、功能、目的与效果,传播在人类寻求相互理解与行为上可能造成的结果等。
   目前,我国传播学研究已涉及的主要理论及问题有:意义建构理论、互动理论、技术决定论、涵化理论以及文化研究、女性主义理论、议题设置理论等。传播学研究的主要问题较集中地反映在与我国正处于转型社会中所具有的问题的结合点上,从传播的角度关注我国社会所面对的现实与发展问题,如传播与社会发展、网络传播、传播与社会危机、传播与政府形象、政府新闻发布与民众知情权和话语权之间的关系与利益协调、传媒报道中的危机处理方式方法、传播与大众文化,传媒与社会公正、战争与恐怖主义与大众传播、大众传播与日常生活、文明传播与和谐社会等问题。
   我国的传播学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缺少对理论、方法重要性的认识,缺少对使用理论做什么,即理论对问题的恰切性的认识。换言之,研究更多地还停留在对一些理论拿来使用而缺少对理论与问题本身进行研究和关注。在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方面,我国传播学还面临着两个问题:加强与各学科之间的互补与交流;逐步明确传播学科的基本框架,解决传播学研究最为基本的问题。
   总之,尽管我国传播学科的建立还处在发展时期,传播研究面对着许多全新的领域,但是随着传播正在成为人类生活的一个重心,以及处于变动与转型期的我国社会更加需要对传播现象与传播规律的认识,传播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大有作为。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7-11-5 11:11:5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