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l-ot 发表于 2007-11-2 08:56:29

[民文所]“资料库/基地/网络”: 走向持续性循环发展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资料库/基地/网络”

   ──走向持续性循环发展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开场白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有着丰富的文学资源、多样的文学形态、特殊的理论意义和宽广的学术前景,尤其是在今天国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和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背景之下,这一新兴的学科迎来了发展中的历史佳机。民族文学研究所通过老中青三代学人的共同努力,努力打造“民族文学研究四梁八柱”的系列化学术平台,实践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口头传统田野研究基地/中国民族文学网”(以下简称“资料库/基地/网络”)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推动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可持续性循环发展,取得了预期的学术绩效,在相关平行学科中形成了良好的学术影响。


   
    1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储备各民族文化遗产的基因
   
    由民族文学研究所承担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一期)”(以下简称“资料库”)建设,于2000年9月立项,2005年12月完成。这项持续了5年之久的集体攻关项目,运用传统手段和现代数字技术,在确保我国少数民族文学遗产获得有效抢救、保存、保护和传播的前提下,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指导方针,秉承着“传承文明、弘扬文化、振兴学术”的建库宗旨,在文本资源、音声资源、视频资源及部分实物资源等多个向度上实现了资料学建设和理论创新的互动和发展,被评审组专家誉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生命线”。

   该资料库在一批学者的艰辛努力下,经过五年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至2005年12月底,该资料库容纳了史诗、神话、叙事诗、歌谣、传说、故事、民间戏剧、格言、谚语、谜语、祝词赞词、寓言,蒙古族的乌力格尔(本子故事的口头说唱)和好来宝、满族萨满神歌、彝族口头论辩词等口头文类,以及经籍文学、各类仪式、民俗实物、演唱活动、传承人访谈、民族史志、作家文学、学科人物、学术会议等20多项资料类型,研究人员搜集到了大量珍贵的资料。撰写了26种、130多万字的田野考察报告和研究报告;覆盖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广西、云南、贵州、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等13个省区;涵盖蒙古族、藏族、满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塔吉克族、土族、门巴族、壮族、苗族、侗族、傣族、瑶族、彝族、纳西族、哈尼族、白族、黎族、傈僳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赫哲族,以及云南的摩梭人等29个民族或支系;涉及到的周边国家和地区有日本、韩国、蒙古国、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布里亚特、卡尔梅克、图瓦等国家和地区。

   目前,“资料库”的二期建设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在确保我国少数民族文学遗产获得有效保护和传播的前提下,继续围绕“统筹规划,分段实施,循序渐进,逐步优化”的建设理念,有重点地促进抢救、保护、利用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资料库”二期项目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积极推进田野研究,抢救濒危的口头传统资料;建立数字化视音频资料存储管理系统;建立数字工作站;与民族地区合作建立“地方分库”。具体实施步骤为:(1)购置大容量存储设备,安排专人将入库的音频、视频文件进行数字化采集,进行内容编目,为今后数据的深度开发做好准备。(2)结合定向调查,在不断采集、充实资料的基础上,对杰出艺人或艺人群体的演唱资料、生平资料、文化传承环境等进行专项数据开发,通过建立“档案库”的音频、视频文件处理工作模型,建构“少数民族杰出民间艺人档案库”的数据结构,完成数据保存、编目、检索等工作流程。“资料库”二期建设将重点完成以下几个子项目:①柯尔克孜族《玛纳斯》艺人群体专库;②蒙古族艺人金巴扎木苏档案库;③彝族口头论辩与史诗演述专库;④苗族仪式文学专库;⑤藏族《格萨尔》艺人桑珠档案库。(3)建设“资料库地方分库”:①广西少数民族口头文学资料分库;②新疆少数民族口头文学资料分库;③贵州少数民族口头文学资料分库;④收录本所研究人员的调查资料,不断扩大“资料库”的收藏规模。此外,我所研究人员在各类课题的调查工作中获得的资料,都将被收入“资料库”,统一储存和编目;资料提供者要负责提供资料采集流程、被调查者的相关信息、各种介质资料清单、调查报告等系列资料。

   目前,随着音视频处理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为音影图文资料转化为媒体资源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民文所建设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和相关处室及科研人员都保存着大量的第一手信息素材和音影图文资料,而且在网络建设的日常工作过程中持续不断地产生出新的素材和资料。这些资料,是民文所在长期的学术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资源,有些甚至是极为珍贵的历史镜头和文化场景,不可复得。对这些宝贵的素材资源进行有效的内容管理,深入挖掘其丰富的内容,充分发挥其历史和现实的作用,进而提升这些资源的价值,为科研、教学和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服务,创造出更大的效益,这既是我所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发展趋势,也是目前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因而,基于内容管理的图文音影档案库已成为我所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的重要环节,这项工作任务也得到了院网络中心的高度重视。

   作为一项资料学的基础工程,“资料库”项目的课题立项有一定的学术前瞻性,既代表了国际前沿的学术思考,也是在学科建设和国家文化建设的双重要求下应运而生的。在对民间口头文学资料的整理、建档、数字化保存方面,美国哈佛大学的“帕里口头文学特藏”、“美国国会图书馆民间生活中心”、日本神奈川大学“非书写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都为我们建设“资料库”提供了可资参照的思路和前鉴。为更好地借鉴国际经验,近期民文所还专门派出两位学者前往芬兰考察了“芬兰文学学会口头传承档案库”和“芬兰土尔库大学口传文学档案馆”的建设。“资料库”二期项目的分段实施,也将进一步参照国外口头文学资料库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国各民族文学传统的实际,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以资料蕴藏、分布调查为基础,尽力搜求民族民间文化资料,力求将之建设成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一流水准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民文所“资料库”课题组)


   
      2    口头传统田野研究基地: 维系少数民族文学传承的生命力
   
    2003年以来,民文所与西部民族地区展开合作,相继启动了内蒙古扎鲁特乌力格尔(本子故事的口头说唱)、青海果洛藏族史诗与口头传统、四川德格藏族史诗与藏戏表演、广西田阳壮族布洛陀文化与口头叙事、四川美姑彝族克智口头论辩与史诗演述、贵州黎平侗族大歌、新疆阿合奇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族史诗《江格尔》、甘肃玛曲藏族史诗《格萨尔》等九个口头传统田野研究基地。与此同时,作为信息化试点工作的扎鲁特基地和美姑基地的网点建设也在同步建设中。

   在“资料库”项目的实施中,我们逐步明确了这样一个方针:民间的口头艺术是汪洋大海,不可能穷尽。结合研究所的学术传统和长线发展战略,精心选取某些典范性的样式和文类,定向开展相对精细完整的普查、立档和采录、存储工作,不仅切合我们的能力以及可调动资源的规模,也较好地实现了创立“资料库”的宗旨。与此同时,我们逐步意识到,民间文化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单纯的资料搜集,只是完成了“样本采集”的工作。若要科学阐释文化事象,则需要对其赖以依存的文化生态系统进行深描。由此,口头传统研究中心自2003年9月成立以来,开始积极推进“口头传统田野研究基地”的目标化建设,从选点计划、子项目论证、课题组人员构成、田野作业方法及5~10年的工作规划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操作规程。基本方略是:要求各子课题组成员坚持持续性、周期性的田野定点调查,以人为本地开展各民族代表性传承人的普查和重点跟踪,细致描绘某一文学传统的文化生态系统和变迁历程,从而将第一手田野资料有步骤地纳入“资料库”,按专档建立起一套比较科学的数据库资源,进而通过“中国民族文学网”逐步实现网络化的传播。

   “基地”建设强调严肃的田野工作态度与科学的田野工作方法,提倡周期调查与追踪研究的两相结合。一方面,要遵循周期调查的科学程序,确立调查工作的学术目标,进而实施周期性的研究计划。我们知道,田野工作的特点是以参与观察为重要表征的。参与观察方法的重要指数则是调查者在定点调查地区的实地调查要有一定的时间长度,才能比较切近地了解一年之中随着季节、时序的变化,在民俗文化与民众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不同的民俗事象和文化传承,才能真正去研究当地民众思想与社区文化的口头交流实质。周期性田野作业只是实证研究中的短期目标,因而另一方面,我们也高度重视定点调查中的追踪研究,也就是说在周期性田野作业的基础上,根据本土文化客观存在的历时性变异与地域性变异建立一个长期追踪的研究目标,进而有计划地进行数年乃至十数年的定点调查与现场研究。因此,从工作原理上讲,各基地都针对某一地区的口头传承作周期性的定点实地调查和跟踪回访,以期更全面地观察、记录、报告、迻译和阐释口头传统、地方知识与文化语境,进而为深入系统地研究本土文化、口头传统、民间智慧和民俗传承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更广阔的学术空间。

   在“现在时”的文化语境中追踪本土文学的传承、发展与变迁,逐步建立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特色的基地制度,是田野研究基地建设的基本宗旨。一方面可以发挥我所学术梯队的整体优势,老中青三代学者的共同工作,能及时引导和锻炼年轻学者的田野工作方法和实际操作能力,从人才培养方面为推进学科建设积聚力量。另一方面将为学术研究开掘出最新的、立体的学术信息资源:在音、视频资料中,包括现、当代重要传承人演唱的录音和录像;在图像资料方面,收录各类口头传统的图像资料与传承人及其口头表演场景的照片;在文本资料方面,要有口头表演的原生态记录档案、手抄本、木刻本,传承人现场演唱的口头记录资料本;在学术资料方面,将建立起包括传承人档案库和个人生活史、田野调查报告、田野访谈记录、田野研究个案等学术档案。这些工作都将切实地推进我所的学科建设,加快中国各民族口头传统研究与国际学术规范接轨的步伐。加之,我所科研人员能够通过项目的实施深入少数民族地区继续推进田野工作,通过参与观察、采录、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更多地占有科研所需的学术资源,同时在田野实践中,不断积累丰富的民族志经验,搜集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的文学资料。这不仅为学科的基础研究与理论探索奠定坚实的资料学基础,也将为我院的信息化建设增加自主性的独有资源储备。

   几年来,这一系列学术实践表明,田野研究基地的经营,是资料储积和研究工作的结合,是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的结合,也是深拓学术空间和保护文化生态的结合。从结果上看,这个举措具有多重效益:激发了地方政府和民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推动了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丰富了“资料库”的收藏,为数字化建档提供了大量的自有信息源;培养和锻炼了学术梯队,倡导了脚踏实地、深入基层的工作作风,强化了科研人员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人文关怀;从具体的学术实践中摸索出了适用于口头传统调查的田野方法,提出了“五个在场”的基本学术预设,提炼了口头传统田野研究的工作模型,也率先在国内学位教育中陆续培养了第一批口头传统研究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扎鲁特基地的蒙古族乌力格尔口头叙事、阿合奇基地的玛纳斯艺人群体、美姑基地的彝族口头论辩、果洛基地的藏族格萨尔伏藏艺人、田阳基地的壮族布洛陀史诗等个案调查和学理研究,都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关注。

   口头传统是脆弱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口头文学传承正在逐步萎缩,甚至面临消亡的危险。因此,田野资料的全面抢救,艺人档案的建立,口头表演文本的积累,传承人的跟踪观察,口头传统数字档案的网络化等,也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越发显得弥足珍贵,其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也将成正比例的增长。因而,“基地”建设通过实地田野作业,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将濒临消失的少数民族口头传统资源加以重点性的抢救,也会产生巨大的学术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可以为国内外从事文学、语言、文化、历史、民族、民俗、宗教诸学科的学者利用。与此同时,怎样面对诸多业已式微的口头叙事艺术,也应当作为学术问题纳入我们今后的田野追踪研究计划中来加以认真对待;怎样积极主动地与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进行协调,早日促成切实可行的策略来保护文化,也是我们这一代学人的历史责任,不容旁贷。

   中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的基本分布范围大多属西部民族地区。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更为迅速,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我们也面临着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保护口头传统和口头艺术的挑战,在国家实施的“西部开发”战略中,这个问题同样举足轻重。抢救各民族的文学传统将在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促进社会进步、民族平等、文化沟通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项目的连续性实施和制度化建设,有助于全面地普查、梳理、保存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尤其是了解整个西部地区各族群的文化生态现状;有助于为开发西部、建设西部提供决策的某些文化依据,并能够使我国边疆、特别是西部地区的诸多少数民族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受益。(民文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


   
    3   “中国民族文学网”:增强族际文化沟通的学术平台
   
    创建于1999年8月的民族文学研究所网站,一直致力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事业的信息化建设,多年来努力在特色资源、学术品牌、专业频道等多个向度上寻求突破,全面推动“中国民族文学网”(以下简称“民文网”)的信息化建设,从而更好地发展和繁荣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学术研究事业。自2003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选拔信息开发与应用第二批试点单位方案论证会”以来,信息化建设一直是我所学科建设的重点之一。在全所同仁的支持下,数字网络工作室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已初步建成“中国民族文学网”(已申请国际域名www.elChina.org和国内域名www.iel.org.cn)。我所学者和数字网络室的工作人员以所重点项目和各科研人员的在研项目为龙头,积极吸纳鲜活的学术理念,较好地将国际前沿理论与中国本土的学术实践贯通起来,注重开发特色频道,集中力量建设学科网,从多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工作实绩,在中国民族文学界、民间文艺学界、民俗学界和公共信息领域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所的信息化建设已初见成效,三期系统升级与全面改版工作顺利完成,“中国民族文学网”新版系统也于今年3月正式上网运行。

   回顾民族文学研究所的信息化建设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展阶段:
   (1)起步阶段(1999~2002):民族文学研究所网站始建于1999年8月。在人力和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我所采取年度立项的办法,将网络建设纳入到了所级重点课题的管理和运作中,先后设立了以下三个分段实施的课题(一期):①“少数民族文学所网络建设”(1999~2000);②“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网站建设”(2000~2001);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网站的更新与维护”(2001~2002)。在三年多的初步建设阶段,我们在站点内容框架定义、信息源的组织、具体网页的布局、创意、制作等几个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开发,主页下有机构设置、重点课题、论著提要、科研成果、学术刊物、教学培训、获奖作品、学术会议等8个栏目。因此,该网站虽起步较晚,但亮相伊始就以其独特的学术定位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受到了国内外相关学科及学者的关注,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影响,也得到了院网络中心的肯定,在全院2002年网络建设评比中获三等奖。
   (2)改造阶段(2002~2004):根据2002年9月17日院网络中心关于选拔第二批试点单位动员会的精神,我所进一步调整、完善了网站建设的信息化规划,成立了数字网络工作室,确立了向着特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并明确提出网页改版、更新与增容的具体方案(二期),以适应所里科研业务的发展和院网络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与此同时,为了实现这个发展战略,我所开始倾力开发英文版。2003年1月,我所网络建设在院网络中心选拔的第二批试点单位评比中获得优异成绩,得到院信息化建设重点支持;2004年5月,我所参加了院信息化建设重点支持单位信息开发与应用新成果演示会。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第二次改版工作如期完成,运行顺畅,信息日趋丰富,风格也渐趋成熟。在保持既有网站风格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发底层数据和特色频道,增进网站信息源的自主原创性,并在公众网上申请了独立域名,创建了“中国民族文学网”,以期早日成长为国内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专业型学术网站。
   (3)转型阶段(2005年1月以来):根据我院“三库建设”(即成果库、期刊杂志库、个人研究资料库)和“重整合、易检索”的技术目标,以及我所网站信息化建设的技术需求,我所进一步确立了“资料库/基地/网络”三位一体的循环建设思路,启动了新一轮的网站全面改造工作(三期),为配合“资料库”和“基地”的建设进行全面改版,将“网络”工作目标主要定位于开发动态的信息发布系统和后台权限管理系统,以实现信息采集、网页编辑和文章发布的自动生成,旨在通过动态网络建设的WEB技术手段,开发多重数据库系统,突破现行网站手工编辑、信息难以采集、人力不足等诸多局限,为各研究室、科研处、研究中心、科研人员、研究生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员积极参与所网建设提供便捷、友好的工作平台,扩大我所学科建设和个人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加快“中国民族文学网”的建设步伐。

   根据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工作安排,院网络中心于2005年11月1日至11月4日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次所局网站评比观摩会”,参加演示观摩会的有我院39个研究所(中心)和直属单位,观摩以学科片为一组,以编制序列为顺序,进行演示汇报。由院外专家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组成的评审团认真观看了各单位的演示。观摩结束后,网络中心结合前期到各片进行调研演示的情况、各单位上交报告和报表数据的情况以及专家评审团对各所打分情况进行汇总,排序评出名次,报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审批。2006年2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优秀期刊奖和第二次优秀网站奖颁奖大会在院学术报告厅召开。我所网站建设工作在此次评奖活动中获“第二次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网站奖”二等奖。

   “中国民族文学网”是国内第一个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专业网站,自1999年8月创立以来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应当说,这7年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给“民文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大环境,而在我院的信息化发展方略中,“民文网”的实质性推进则是在2003年得到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支持后开始的。四年来,我们在网站的学科定位、整体结构、信息数量、资源利用、特色风格、工作路线、制度化建设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相关的工作成果也得到了院网络中心的肯定。2004~2006年,我所相继参加了第2~4届“两岸三院”的信息化建设讨论会,并作了《中国族群文化多样性与口头传统保护:数字化行动方案》(朝戈金)、《“资料库/基地/网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共同体》(汤晓青/巴莫曲布嫫)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音影图文档案库”的建设与应用》(巴莫曲布嫫/汤晓青)的专题发言,民族文学研究事业的特色信息化资源和我所一直在努力实践的“资料库/基地/网络”这一循环互动的建设方略,也得到了海峡两岸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

   目前,民族文学研究所的网络信息化建设由静态向动态的数据化转型工作已经顺利步入实施阶段。经过老中青三代学者的艰苦努力,我所目前已拥有相当数量的文本资源、音声资源、影像资源和实物资源,这是“民文网”最为宝贵的多样化的信息源;同时,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事业发展的忠实记录与珍贵财富,是全所科研人员几十年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结晶,是“民文网”在未来的信息化建设中得以持续有力地发展和保持学科领先地位的重要资本和信息基础。从各方面业务需求来看,我所多媒体信息资源的存储、管理和应用不可能仅依靠现有的设施和系统来承担。因此,基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事实库)的基础,在院网络中心软件系统工程部的指导下,及时引进“媒体资产管理”(MAM)系统的部分技术,新建现代化的数字化跨媒体音影图文档案库是目前正在落实的紧要任务。根据“资料库”的资料搜集的进度,“十一五”期间与“资料库”配套实施的媒资管理项目设计的规模目标为:在线容量达到3.84T,可存储250个小时的视音频资料及3000个小时的音频资料。

   在现代学科意义上讲,针对少数民族民族文学传统的资料梳理和学术归纳,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第一批少数民族文学史专著如《苗族文学史》《白族文学史》《纳西族文学史》和《藏族文学史简编》等的问世,而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视为既是综合的、又是独立的学科对象,从而给予完整研究的,则要从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创立和1983年《民族文学研究》的创刊算起,它们的出现是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在国家学术体制和教育体制中正式确立的标志。因此,与其他众多历史悠久、积累深厚的学科相比,少数民族文学需要在网络时代更快地发展自己。以“中国民族文学网”(中英文)为传播交流平台,构建国内中国民族文学研究和国际相关平行学科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同时建设一个逐步覆盖我国多民族文学传统的数字网络,为民族文化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良好的信息共享环境,努力在特色资源、学术品牌、专题频道等多个向度上寻求数字化、数据化和网络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也成为“中国民族文学网”长远规划的目标。作为专业学术网站,“民文网”自有信息资源的数据库开发和网络化传播还有待继续推进,这不仅对本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有为我院哲学社会科学网络群的学术资源添砖加瓦的重要意义。(民文所数字网络工作室)
   
    结束语


    少数民族文学对于中华文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口头及非物质遗产的抢救性保护和信息化建设,不仅具有长久保存优秀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意义,而且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加强民族团结与族际文化沟通。因此,民文所推行的“资料库/基地/网络”的工作思路和具体实践,既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学术举措,也是一项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信息战略。通过定点经营和长线发展,这一正在完善的工作模型正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发挥科研机构积极的学术参与作用,对推动我国各民族文学传统的学理性研究,使我国保护口头及非物质遗产的工作落到实处,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7-10-31 14:58:4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文所]“资料库/基地/网络”: 走向持续性循环发展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