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l-ot 发表于 2007-11-2 08:51:43

[扎拉嘎 汤晓青]实践与理论并进———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



实践与理论并进———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


扎拉嘎 汤晓青

   
      
    一、学科定位与历史沿革

   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属于比较文学学科。中国比较文学有两个基本研究领域。一个是国际背景中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另一个是国内背景中不同民族、不同语种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二者虽然研究范围不同,在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上却是基本相同的。比较文学的国内部分,可以概括为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学科。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学科,在研究范围上特指中国境内跨民族、跨语言和跨文化的文学研究。其中,跨民族文学研究,是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学科的主要内容。所谓跨民族文学研究,可以是两个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研究,也可以是多个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研究。
   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既是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有机部分,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有机部分。无论是中国整体文学史研究,还是中国各个民族文学史研究,都离不开不同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研究当代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是促进各个民族文学共同发展,使中国文学更具有生机,更显丰富多彩的必然趋势。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在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建设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各个少数民族的许多重要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离开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的文学研究,是没有办法深入下去的。只有在比较文学理论规范下,发展国内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的文学研究,各个少数民族文学的独特魅力,各个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文学总格局中的地位,以及对中国整体文学发展的推动力,才能够得到科学的阐释。
   由于地理位置的毗邻,中国各个民族在文学方面,自古以来就存在广泛联系和互动关系,存在各自独特的民族特色。各个民族文学在相互影响中,构成中国文学内在的整体性,显示出各民族文学的独特风采。从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神话方面的大量共同母题中,从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汇编《诗经》中,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直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顶峰《红楼梦》,从维吾尔族的《福乐智慧》中,从蒙古族的《蒙古秘史》中,从藏族的《格萨尔》与蒙古族的《格斯尔》交相辉映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中国各民族之间在文学中的相互联系。中国各民族文学之间存在的广泛联系,是进行跨越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的基础。在中国各民族文学相互影响不断发展的同时,对中国各民族文学之间关系的关注,也在很早就进入人们的视野。在大禹时代,已经出现“南音”流传到北方的记载;在孔子所处的时代,人们已经注意到南北文化之间的差别;在唐代,宫廷乐曲中特别收入有“龟兹部”和“胡部”;在宋代王灼《碧鸡漫志》中,关于著名的《敕勒歌》曾有如下记载:“欢自和之,哀感流涕。金不知书,能发挥自然之妙如此,当时徐、庾辈不能也。”元代之后,多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各民族文学与文化关系的关注。元人燕南芝菴在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南人不曲,北人不歌”(《唱论》)的著名论点。明人徐谓说:“胡部自来高于汉音。在唐,龟兹乐谱已出开元梨园之上。今日北曲,宜其高于南曲。”(《南词叙录》)应该说,这样的例证是很多的。这些历史文献记载说明,不仅中国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具有悠久历史,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也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
   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又是正在兴起的新学科。历史上,关于各民族文学和文化关系的记载,对当代的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当代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却不是历史上中国各民族文学研究的简单延续。从严格的学科区分意义上讲,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才得到长足进展。
   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搜集、抢救和整理民间文学资料的工作,将中国各民族世代传承、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学宝库呈现在世人面前,极大激发了各个少数民族的学者对本民族文学传统的信心,也使人们发现从神话开始的各民族民间文学之间的广泛联系。特别是在后来撰写中国文学史的过程中,人们终于明确地意识到:“直到现在为止,所有的文学史实际不过是汉族文学再加上一部分少数民族作家用汉语写出来的文学的历史。这就是说,都是名实不完全相符的,都是不能比较全面地反映我国多民族的文学成就和文学发展的情况的。发展和研究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编写出各少数民族的文学史或文学概况,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来编写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的面貌将为之一变。”(何其芳:《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中的问题———一九六一年四月十七日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召开的少数民族文学史讨论会上的发言》,《文学评论》1961年第5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中国各民族文学史和文学概况的编写,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发展,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的重要性也更加突现出来。国内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的文学研究,成为各民族文学研究者广泛关注的领域。诸如南方许多少数民族中流传的“洪水滔天”、“开天辟地”、“创世纪”、“民族的来源”等神话传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汉族历史文献记载的关系,屈原的族属和其作品与南方少数民族口头文学传统的关系,李白的族别及其与西域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金元戏曲中的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因素,曹学芹的族别与《红楼梦》中的满族文化,萨都剌、蒲松龄等人的族别,蒙藏《格斯(萨)尔》关系,汉文小说的蒙古文、满文、锡伯文译本,尹湛纳希小说与汉族文学的关系,汉族传奇故事在南方少数民族中的流传与变异等等,大量属于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的课题,被各民族学者纳入到自己的研究范围内。


   二、民文所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成果丰硕


   在近年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还在建所之初,神话研究、史诗研究和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就被列为民族文学所的重点研究方向。民族文学所建所二十多年来,在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方面,先后出版或发表了一批学术专著及论文。例如,《〈一层楼〉〈泣红亭〉与〈红楼梦〉》(扎拉嘎,1984)、《〈福乐智慧〉与东西方文化》(郎樱,1992)、《中华文学关系史(南方卷)》(刘亚虎,1997)、《中国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邓敏文、罗汉田、刘亚虎,2001)、《比较文学:文学平行本质的比较研究———清代蒙汉文学关系论稿》(扎拉嘎,2002)、《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郎樱、扎拉嘎主编,2005)、《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关纪新主编,2006)等多部专著,发表了《蒙古族文学在十九世纪的历史变迁》(扎拉嘎,1984)、《壮族长诗〈唱文龙〉源流及其变异》(罗汉田,1984)、《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学的主要特征》(邓敏文,1984)、《比较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郎樱,1986)、《民族民间文学的影响比较研究》(罗汉田,1986)、《民族文学范畴之我见》(朝戈金,1987)、《土族地区〈格萨尔〉调查报告》(杨恩洪,1987)、《中国各民族文学的化合反应》(邓敏文,1988)、《民族迁徙与维吾尔族文学的振兴》(郎樱,1989)、《中国双语文学:现状与前景的理论思考》(朝戈金,1991)、《略论〈玛纳斯〉与〈江格尔〉的共性》(仁钦道尔基,1995)、《论多民族共同语文学》(邓敏文,1996)、《蒙古—突厥英雄史诗情节结构类型的形成与发展》(仁钦道尔基,2000)、《蒙古文〈西游记〉漫谈》(巴雅尔图,2002)、《游牧文化影响下中国文学在元代的历史变迁》(扎拉嘎,2002)、《哲学视域中的比较文学问题》(扎拉嘎,2003)、《满汉文化交融的伟大结晶———〈红楼梦〉》(扎拉嘎,2003)、《回族文学批评家李贽的多元文化背景》(汤晓青,2003)、《蒙古比较文学传统及其现代方法论意义》(扎拉嘎,2005)等。这些专著和论文,有许多是各自领域中的领先成果,产生了较大影响。这里仅举数例。
   专著《〈一层楼〉〈泣红亭〉与〈红楼梦〉》是民文所对国内不同民族的相关作品,进行系统比较研究的第一部专著。蒙古族作家尹湛纳希(1837~1892),在创作情节前后承接的长篇小说《一层楼》与《泣红亭》时,受到《红楼梦》的深刻影响,并因此被誉为“蒙古族的曹雪芹”。但是,已往的研究,由于缺乏细致、深入和系统的比较,在《一层楼》《泣红亭》与《红楼梦》关系方面未能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国外个别学者甚至说《一层楼》《泣红亭》是汉族小说的译编。还有的学者,根据《一层楼》《泣红亭》中有“尊儒”和“读书明理”的主张,认为它们是《红楼梦》的“续貂”之作。专著《〈一层楼〉〈泣红亭〉与〈红楼梦〉》,从小说中的具体内容和细节出发,通过多层次、多侧面和细致深入的比较研究,提出和论证了《一层楼》《泣红亭》既受到《红楼梦》的影响,又植根清代蒙古族社会生活,属于独创小说的结论。专著在探讨清代蒙古族社会生活与内地汉族之间差别的基础上,既肯定《红楼梦》主要人物厌恶“尊儒读经”的进步意义,也肯定《一层楼》《泣红亭》主要人物主张“尊儒读经”的进步意义。《〈一层楼〉〈泣红亭〉与〈红楼梦〉》的上述比较研究,显示出将影响关系研究纳入平行关系研究的方法论特点。为作者后来提出比较文学新概念,即比较文学是“文学平行本质的比较研究”,提供了最初的实践经验。
   专著《中国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全面梳理了中国南方各个民族之间在文学方面的广泛联系和相互影响,成为国内第一部涵盖较大地区的民族文学关系史著作。专著在充分搜集和分析各种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一些重要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叙事诗和民歌形式,在许多南方民族中共同流传的状况,分析先秦诸子散文、楚辞、汉赋等汉族文学中的南方少数民族文化成分,以及陶渊明、李白、杜甫、柳宗元、韩愈、苏轼等中原著名文人,与南方少数民族文学的密切关系。专著还对唐宋诗词、宋元戏曲、明清小说,在南方少数民族中的流传和变异进行了深入研究。专著对屈原在楚地诸民族神巫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北方文化的理性精神,形成的那种突破时空、自由驰骋、神奇瑰丽的艺术风格的成因的分析;对从元代开始,经过明代,直到清代,来源于汉族文学的各种故事,诸如《孔子之歌》《唱舜儿》《屈原吟》《朱买臣》《蔡伯喈》《李旦与凤姣》《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董永》《何文秀》等,被改编为叙事诗,在南方各少数民族之中广泛流传的具体描述,都能够给人以重要的启发。
   专著《比较文学:文学平行本质的比较研究———清代蒙汉文学关系论稿》,包括《西游记》《水浒传》《今古奇观》等汉文小说在清代的蒙古文译本研究,《五传》《平北传》《紫金镯》《寒风传》等讲述内地战争故事的蒙古族故事本子新作研究,哈斯宝和尹湛纳希的文学活动研究等若干专题,对清代蒙汉文学关系中蒙古文创作部分做出了有深度的研究。专著的“导论”,立足国内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实践,从哲学方法论和当代文化多样性角度,提出了比较文学的新概念,即:比较文学是文学平行本质的比较研究。
   专著《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以专论形式研究了现当代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全书包括“功在史册的文学向导”、“代表性作家的个案寻绎”、“交流互动中的民族文学路径”和“从国家文化语境到全球化文学浪潮”等章节。在“功在史册的文学向导”中,讨论了鲁迅、茅盾、老舍、马宗融、冯牧、玛拉泌夫等现当代作家,在推动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中的贡献。“代表性作家的个案寻绎”则以老舍、沈从文、张承志、乌热尔图、吉狄马加和阿来等作家为例,探讨各民族文学之间的互相影响,对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推动。“交流互动中的民族文学路径”主要从区域性角度,讨论了中国当代各民族文学之间的互相影响和促进。“从国家文化语境到全球化文学浪潮”,探讨了中国各民族文学在互相影响和促进中,如何实现从现代到当代的语境转换。
   论文《游牧文化影响下中国文学在元代的历史变迁》,从接受群体之结构变化与文学发展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游牧文化对元代文学发生的多重影响。文章将中国古代文学分为两个不同阶段,即:元代之前的“雅文学”为主阶段和元代之后的“俗文学”为主阶段,并从若干方面提出这两个不同阶段的根本性区别。文章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在元代由“雅”到“俗”的历史性变迁,是由元代文学接受群体结构变化所决定的。文章提出,元代作家在创作活动中,适应文学接受群体新成员———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喜爱歌舞的传统,适应元代社会中多民族语言并存的环境,乃是造成元代曲文鼎盛的直接原因。
   在民族文学所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学科发展中,由郎樱和扎拉嘎担任主编,会同全国近二十位专家学者撰写的《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在1997年确定的重大委托项目的最终成果。全书分“先秦至唐宋”和“元明清”两卷,总计110万字,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方面,包纳民族最多,涉及作家和作品最多,理论探索最为广泛的一部研究专著。《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包括“夏商周族群神话与华夏文化圈的形成”、“少数民族口头神话与汉文文献神话的比较”、“屈原与楚辞”、“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与北方文学的发展”(以上为“先秦至魏晋南北朝部分”),“唐代民族融合及其对唐诗创作的影响”、“南诏大理国多民族文学关系”、“辽金时期的各民族文学及其相互影响”、“唐宋时期西域各民族文学关系”、“少数民族音乐对词乐的贡献”(以上为“唐至宋部分”),“接受群体之结构变化与文学的发展———论游牧文化影响下中国文学在元代的历史变迁”、“民族文化交融中的《蒙古秘史》”、“北方少数民族汉文创作群体的崛起”、“多元文化背景中的回族文学批评家李贽”、“《赤雅》———南方少数民族文学魅力的生动写照”、“南方少数民族汉族题材民间叙事长诗的兴起与发展”(以上为“元明部分”),“满汉文化交融的结晶———《红楼梦》”、“清代满族汉语文学创作”、“汉文小说满文古旧译本书目述略———兼与蒙古文译本书目比较”、“文学传播中的主体选择与创新———汉族文学影响下蒙古文学的历史变迁”、“蒙藏《格斯(萨)尔》关系探略———关于三个文本的比较研究”、“汉族文学影响下南方少数民族戏剧文学的发展”、“刘三姐传说在南方多民族中的流传与变异”、“清代南方少数民族的汉文诗词创作”(以上为“清代部分”)等二十余篇专论,以及“前言:中国各民族文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和“后记”等。这些专论,涉及各民族古代神话之间的联系,屈原、李白、曹雪芹等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以及《红楼梦》等著名作品的民族归属,元代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分期中的地位,游牧文化对元曲繁荣的影响等民族文学关系研究领域中的诸多重要课题。《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不仅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涉及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满族、回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壮族、侗族、苗族、彝族、纳西族、白族、瑶族、布依族、傣族、羌族、畲族、独龙族、仡佬族、傈僳族、毛南族、仫佬族、黎族、拉祜族、哈尼族、基诺族、佤族、高山族、土家族等数十个中国当代民族的文学关系,而且涉及夏、商、周等中国古代部族文学关系,匈奴、鲜卑、羯、氐、羌、胡、蛮、百越、西南夷、濮、僚、突厥、乌孙、柔然、契丹等中国古代民族的文学关系。
   各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族文学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的主要脉络。沿着这个主要脉络,该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对少数民族如何影响汉族文学,给予较大关注。汉族文学在中国各民族文学中的地位,使以往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常常会很自然地首先注意到汉族文学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影响。但是,如果只谈汉族文学影响少数民族文学,不谈少数民族文学对汉族文学的影响,那就无法确立中国各民族文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并且也不符合汉族文学发展史的本来面目。现在,经过学者们的多年研究,少数民族文学对汉族文学的影响,也日渐被展现出来。该书关于古代神话传说的研究,关于屈原和楚辞的研究,关于魏晋南北朝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关于唐宋时代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关于元代中国文学变迁和北方少数民族汉文创作的研究,关于回族文人李贽的文化背景和文学贡献研究,关于清代满族作家的汉文创作和《红楼梦》的研究,以及关于汉族作家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采风的研究等等。虽然还有很多需要深入的地方,但是当这些研究作为整体出现的时候,却无可争辩地说明了一个事实:汉族文学是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形成的,不仅少数民族文学受到过汉族文学的影响,汉族文学同样受到了少数民族文学的影响。


   三、民文所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学科建设中的理论思考与探索

   理论建设与实际问题研究的并进,无疑始终是一个学科发展的两个基本方面。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和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的发展,也始终同时面对这样两个方面的并进问题。这也是多年来民族文学所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学科发展基本经验。民族文学所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学科,从学科特点和学科实践出发,不仅积极推进对学科发展中重要理论问题的思考,而且,从不同学科交融中,将学科的理论思考溯源和延伸到相关学科,特别是比较文学和哲学领域的理论研究中。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和比较文学同样属于多元学科。这使得民文所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学科的理论思考,很容易进入到当代多元统一的理论思考和探讨中。
   1.关于比较文学学理定义和民族文学关系研究方法的探讨
   比较文学包括跨越民族文学比较、跨越语言文学比较、跨越文化文学比较和跨越学科文学比较等不同侧面。这些不在同一层面的文学比较,是如何被统一在同一个学科中的,其学理根据是什么,这是国内外比较文学理论研究中始终没有给予解释的问题。专著《比较文学:文学平行本质的比较研究———清代蒙汉文学关系论稿》的“导论”中,根据对几何学平行概念辩证内涵的分析,提出平行本质、文学平行本质和文学平行本质的比较研究等概念,认为比较文学可以定义为文学平行本质的比较研究,并且认为,按照平行本质关系进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文学比较研究,以及关于文学的跨学科比较研究,也是比较文学的根本方法和比较文学在当代的基本价值原则。比较文学学科中存在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或者不同的研究区域。提出比较文学是文学平行本质的比较研究,也就是将影响研究理解为平行研究的特例,从而将影响研究纳入到平行研究中,实现在当代比较文学界被分离为两种不同方法的互相统一。此外,“文学平行本质的比较研究”这个概念,不仅是对比较文学学科的新诠释,而且从哲学背景上探讨了民族文学的本体论意义。在传统的理解方式中,民族文学被认为是一般文学的形式。在新的理解中,民族文学的意义是在相互比较中实现的,因此,不同民族文学之间是平行本质关系。
   比较文学是历史悠久的学科,还是仅仅在现代才存在的学科,这也是比较文学的重要理论课题。论文《蒙古比较文学传统及其现代方法论意义》认为,现代意义的比较文学学科虽然产生在法国,但是,在法国提出比较文学概念之前,传统的比较文学在各个民族中已经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为了与从法国开始的现代比较文学相区别,论文提出了比较文学传统概念,用以概括此前各民族的比较文学理念和比较文学活动。论文认为,各个民族历史上,无论是以书面形式,或者口传形式的对其他民族文学的批评,以及在其他民族文学与本民族文学之间进行比较,都可以归结到比较文学传统中。因此,各个民族的现代比较文学活动中,都包含各自历史上的比较文学传统,将比较文学简单地认同为舶来品是不对的。文章分析了近代伴随民族文学的觉醒而产生的蒙古比较文学传统。文章认为,在民族文化交流中发展本民族文学,合理地对待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差别,实现不同民族文学和文化的平等和共同的发展,成为近代蒙古比较文学的主要特征。文章指出,主张民族特殊性和文化多元性,这使近代蒙古比较文学具有了现代方法论意义,并且与同时代以世界文学概念为宗旨的法国比较文学,形成平行的比较文学理念和比较文学活动。
   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和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中,如何界定一些有争议的作家和作品的民族归属,是一个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这同样也是一般比较文学研究中,必然会遇到的棘手问题。作为一个完整的结构和系统,每个民族的文学当然会在语言、文化、审美理想和民族性格等方面,形成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征。主要的问题是,有一些不同的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创作,有一些作家不用本民族语言创作,有一些作家生活在其他民族的文化氛围中,还有一些历史上的作家,由于缺乏完备翔实的资料,很难确定他们的民族成份等等。而且,民族与血缘不是等同的概念,父子、母女之间,可以不是一个民族。这为一些古代作家和作品的民族归属带来不确定性。面对这个经常被提出和讨论的棘手问题,在《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的“序言”和相关专论中,提出了同一部作品、同一位作家、同一个文学现象,可以同时属于不同民族文学的见解。这为解释中国古代在民族属性上有争议的作家和作品的民族属性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思路。
   2.关于学科哲学背景即多元互动与和谐统一的理论探索
   在当前的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学科发展中,推进理论关照仍然是最根本的任务。缺乏自身理论关照的学科,无论有多少对具体对象的研究成果,其发展也仍然会受到根本性的限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和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只有在其理论普遍意义得到确认后,其学科的重要性才能充分展现出来。民文所“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重点学科建中,始终将学科理论建设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其中,如何在总结学科实践中,在较高层面上实现与当代国内外相关理论前沿接轨,如何通过解释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中的具体例证推动国学转型,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正在定稿中的《互动哲学:后辩证法与西方后辩证法史略》(扎拉嘎承担),将是本期重点学科工程在学科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该成果预计在2007年见书,篇幅在130万字左右。《互动哲学:后辩证法与西方后辩证法史略》是在思考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的理论问题和方法论过程中,首先向比较文学理论前沿延伸,后来又不断向哲学领域延伸,最终与西方哲学平行论历史不期而遇的状况下撰写出的著作。所谓“不期而遇”,在这里是说,该书的基本概念———平行本质、平行统一、平行律等,都是在没有了解西方哲学平行论历史的情况下,根据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实践,向哲学理论层面延伸中提出和阐释的。在形成这些概念后,才不期而遇地发现了在这之前,西方哲学界在没有作解释的情况下对平行统一概念的实际运用历史。这使该研究成果具有这样一个特点:运用从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实践中提出的理论和概念,实现对西方辩证法历史的新维度的疏理,或者说实现对西方辩证法历史的新诠释。该成果将所研究的范围确定为“后辩证法”,主要出于如下几点考虑:其一,是与黑格尔对立统一辩证法形成区别。其二,是从辩证法角度提出后现代思潮的理性界线。其三,是如何将本体论的平行本质、辩证论的平行统一和逻辑学的平行律,置于同一个概念下。当然,后辩证法概念下讨论的主要内容是平行统一辩证法问题。因此,后辩证法也可以称为平行统一辩证法。
   该研究成果提出后辩证法亦即平行统一辩证法,不仅来自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实践,也是出于对黑格尔对立统一辩证法视域性缺失的反思。黑格尔对立统一辩证法建立在二元对立基础上。这使黑格尔对立辩证法无法清晰解释多元统一,也无法给予和谐互动统一更多关照。黑格尔对立统一辩证法存在着视域性缺失,并不意味辩证法自身也存在视域性缺失,但是,这却意味着在黑格尔对立统一辩证法之外,还有辩证法的其他区域等待归纳。黑格尔在论述对立统一辩证法时,还经常出现根基性的悖论。黑格尔对立统一辩证法的悖论意味着辩证法在更高层面上,应该是事物在差异和矛盾中的共存发展,亦即事物在互动中的共存发展。只有能够解释如何实现在差异和矛盾中的共存发展关系,辩证法新区域才能够避免黑格尔对立统一辩证法的悖论。
   该研究成果在“前言”和“序论”之外,内容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其一,后辩证法的概念设定和基本范畴。包括从几何学与哲学之间概念转换的角度,阐释几何学平行概念的辩证内涵,设定哲学平行概念的辩证法意义,并且探讨平行本质、平行统一和平行律等后辩证法基本范畴,以及平行与结构的关系等。其二,后辩证法在民族文学与比较文学中的根据。主要探讨比较文学与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之间的关系,现代比较文学发展的不同阶段等。其三,西方后辩证法史略。探讨了柏拉图、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休谟、康德、冯特、索绪尔、胡塞尔、爱因斯坦、米德、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皮亚杰、斯特劳斯、伽达默尔、德里达、德勒兹和莱特等西方学者的平行统一辩证法思想,或者逻辑平行律思想。其中,又以探讨20世纪西方后辩证法思想为主。其四,在“结语”中,对中国古代(先秦至汉)文化典籍中的平行统一辩证法思想作了的概述性探讨。
   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和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的意义,不局限于各个少数民族文学,也关系到重新理解国学,并且也关系到从哲学角度对多元统一的理论解释。这使得我们可以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实践和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实践出发,在与比较文学理论的交融和与哲学理论的跨学科研究中,提出和探讨具有更为广阔意义的理论课题,并且可以将这探讨中形成的理论,再用来促进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和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这个意思也可以这样说:如果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和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在实践上是一个具有广阔联系的超越本学科意义的学科,那么,在理论上也同样应该是一个具有广阔联系的超越本学科意义的学科。正是从这样的思考出发,民文所“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重点学科,才将自己的学术视野以理论探讨的方式,延伸到诸如比较文学基本理论和哲学重大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思考中。可以相信,《互动哲学:后辩证法与西方后辩证法史略》的完成和出版,将会对包括文学和哲学在内的国学发展,对提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和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的学科地位,产生重要的影响。黑格尔对立统一辩证法在人类哲学史和文化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如果能够在哲学理论层面上实现对黑格尔对立统一辩证法的概念性突破,那么,这项突破本身也将对哲学和相关研究领域产生重大影响。该研究成果的内容简要,已经以《谈谈平行统一辩证法问题》为标题,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第64期)。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7-10-31 15:07:3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扎拉嘎 汤晓青]实践与理论并进———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