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 发表于 2003-5-26 11:22:25

[旧文重贴] 第13届国际民间叙事研究会大会综述

                        迈向新世纪的民间叙事研究
               ——第13届国际民间叙事研究会大会综述
    国际民间叙事研究会(ISFNR)第十三届大会于2001年7月16日至20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举行。墨尔本大会是该会40余年历史上第一次在南半球举行的大会,由当地的维多利亚民间生活协会(Victoria Folklife Association)具体组织筹办。墨尔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多元文化城市之一,在过去的50年里,有来自208个国家和地区、操151种语言的150余万移民定居在墨尔本为首府的维多利亚州,丰富多彩的当地和异域的民俗文化,给参会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民间文学界最大的国际学术组织,国际民间叙事研究会目前拥有约800名会员,每四至五年召开世界性学术大会。本次大会是21世纪民间文学界的第一次盛会,吸引了数百名世界各地的学者,由于地域之利,亚太地区的与会学者较往届大为增多,中国亦有十余名学者提交了论文,但由于经费等原因,最终只有北京大学段宝林及乔征胜、华东师范大学陈勤建、青岛海洋大学李扬等教授赴会宣读论文、进行学术交流。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传统与嬗变:当代世界中的民间叙事”。7月16日上午,大会在墨尔本大学古文楼隆重开幕。ISFNR现任主席、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教授盖丽特·哈桑-罗肯(Galit Hasan-Roken)在开幕词中指出,在当今的学术界,出现了许多民间文学研究的积极征兆。在有责任感的学者们的努力下,民间叙事学与人类价值和政治的关系日趋清晰。许多学术和公众机构开始认同我们的任务和目标,认识民间文学研究者的潜在价值,支持我们在学术研究和大众文化方面有所作为。许多大学建立了民俗学系,或开设不同层次的相关课程,当然同时也应当承认,一些大学的民俗学系或课程出现衰减乃至销歇的趋势,尤其以原本为学科重镇的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为甚,令人痛心和担忧。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走向,反映了不同文化、不同学术系统对民间文学的不同认识和评价给民俗学科带来的冲击影响——必须承认,民俗学与传统学术界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张关系。民俗学是深入解读文化变异和群体创造力知识体系的利器,民俗学者应以不断的理论和方法的创新、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使本学科获得永久的生命力。
    大会的分组议题如下:(1)重探历史(记忆,口传历史,媒体中对历史和口头叙事的重建和重新阐释,机构,档案);(2)殖民与殖民者(民族神话,文化殖民化与帝国主义,传统与嬗变,意识形态与叙事,集体/个人记忆,教育与历史,文化全球化,后殖民主义和记忆);(3)断层与归属(移民,散居,边缘化,个体/公众认同,全球化与团体认同,地方环境,原住者/外来者);(4)故事,故事家和文本化(文本化,结构分析,田野调查,语言人类学,新民俗研究,相关理论批评);(5)代际传承:儿童的民间叙事(传统讲述,民间故事的利用和滥用,作为多元文化源泉的民间叙事,儿童的知识与成人的感受);(6)奇闻轶事与神话化(都市神话,主角与反角,吹牛故事,当代传说,街巷民俗,超自然,类型化);(7)丰富多彩的环境(收集,存档,政策与政治,文化差异与融合,互联网,旅游业,社区艺术)。大会议题相当宽泛,但突出了民间叙事的当代语境,反映了学科的热点和学者们的研究兴趣、方向。

    澳大利亚民俗学会1988年才正式成立并开始出版年刊《澳大利亚民俗》,但从这次大会60余名学者与会的强大阵容来看,澳大利亚民俗研究可谓方兴未艾、成果丰硕、人才济济。学者们感兴趣的主要是土著民俗、地方历史、多元文化的认同与交融等领域。澳大利亚国立图书馆的多琳·麦勒(Doreen Mellor)作为大会发言的论文介绍了该馆的“带他们回家”项目的情况。此项目源自人权和机会平等委员会对托雷斯海峡海岛儿童与其土著家庭隔离的调查,旨在通过口述历史的记录和保存,挽救土著文化中正在消失的集体记忆。新英格兰大学的艾里森· 根特(Allison Gentle)研究了澳大利亚作家文学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达到高峰的“丛林现实主义”,当时的许多作家崇尚简朴直接的叙事方式,无论是结构上还是叙事形式上,都从民间故事中借用良多,甚至基于就是民间故事的再创作,这一流派至今仍余韵不绝,为研究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范本。悉尼大学英语系的索尼娅·麦卡克(Sonia Mycak)则专门对二战后从欧洲移居澳大利亚的17万难民群体的民间叙事创作进行田野调查,接触了764个社区组织和近300名创作者,从中生发展开离散、全球化、民族神话和群体认同等论题。

    切合着大会主题,当代新民俗事象和当下语境中的民间叙事的研讨成为大会热点。印度科技学院的罗伊(A. G. Roy)在论文《信息时代口头文学的新生》中,结合北印度民间叙事实例,探讨传统叙事在当今信息时代的转换与再生。爱沙尼亚文学博物馆的柯伊瓦(M. Koiva)全面评述了伴随因特网而兴盛的电子出版物、虚拟图书、在线出版、搜索引擎等给民俗资料保存、传播和获取带来的极大便利,同时指出应关注和解决相应的版权、体裁平衡、多数文化与少数文化关系和多语现象等问题。英国泰晤士流域大学的鲍威尔(J. Powell)认为电视广告对民俗材料的借用,在保存、丰富、再现和再造民间叙事角色以及其他民俗体裁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已成为民间传统传播的新媒介。泛美得克萨斯大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系教授、以创办主持因特网民俗学讨论组闻名的马克·格雷泽(Mark Glazer),为大会提交了有关著名的当代都市民间传说《消失的搭车客》的研究论文。他系统考察了这一传说在南得克萨斯州传播的136个变体,分析了传说讲述者年龄、性别构成等因素。其统计表明,男性较之女性更倾向于相信传说的真实性,男女之间听讲传说的场合也有明显差异。这一深入细致的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当代都市传说的社会语境打下了基础。在民间叙事体裁中,笑话是在当今世界仍具旺盛生命力的品种,希腊塞萨利大学民俗学系的阿维迪克斯(E. Avdikos)注意到笑话在高科技时代新的传播途径——电子邮件,分析了这些笑话在形式、母题、流传变异等方面的新特征。阿根廷国家科学研究会帕里罗(M. I. Palleiro)运用超文本理论对当代艾滋病传说文本转换的分析比较,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

    中国学者段宝林教授对近年来中国民间叙事的兴盛及类型的论述,陈勤建教授对上海郊区农村“坑三姑娘”习俗的调研,李扬教授关于中国民间故事叙事结构的探索,都引起了与会学者的极大兴趣,学者们纷纷向他们索要论文,进行切磋交流。旅居海外的中国学者也发表了他们的研究心得,如悉尼大学Kok Hu Jin关于澳大利亚中国矿工中流传的嫦娥等传说及其功能的调查分析,墨尔本大学博士生吴村村对晚明性小说与故事讲述传统关系的见解,均有独到之论。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外国民俗学者在大会上宣读了他们研究中国民俗民间文学的论文,其方法、角度、观点都有可资借鉴之处,如墨尔本大学汉学家马兰安(Anne Mcclaren)对南汇妇女哭嫁歌的研究,维多利亚理工大学马克·斯蒂文森(Mark Stevenson)对藏民社区传说变异的调查体验,等等。

    总之,此次大会论题丰富,方法多样,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学者们思绪活跃,在大会和分组发言上,经常可见到不同观点的碰撞交锋,高论迭出,妙语时现,听者启迪多多,讲者获益匪浅,笔者分身无术,只能在此略述管窥之见。会议中间的茶聚、午餐、书展、影片展映,会后的游览和节目演出,都为学者们提供了进一步交流切磋的机会。大会组委会四方奔走,联络到不少赞助商,为发展中国家经费拮据的学者提供资助,令人称道。近些年来,国际民间叙事研究会的大会和中间会议,先后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中国北京、印度迈索尔、德国哥廷根、肯尼亚内罗毕和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这种大跨度的空间选择,正是研究会开拓进取、凝聚全球民间文学学术力量、与时俱进推动学科发展壮大意旨的体现。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墨尔本大会有意让一批年轻学子登上讲坛,他们大都是在校的研究生,这亦显示了研究会奖掖后学、扶持新人,使民间文学事业薪火相传的长远眼光和策略。
                                          (原载山东大学《民俗研究》)
[ 本帖由 李扬 于 2003-5-26 11:42 最后编辑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旧文重贴] 第13届国际民间叙事研究会大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