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红霞 发表于 2007-4-7 10:06:12

钟宗宪:异文化视点下的传统保护与民俗创新

时间:2007年4月6日星期五14:00-16:20
地点:上海大学文学院A-602
主持:王光东、黄景春
出席:陶飞亚、田兆元、耿敬及部分研究生

    2007年4月6日下午,上海大学文学院A楼602室迎来了一位贵宾,来自台湾辅仁大学的钟宗宪教授,钟先生为上大师生开展了一堂题为“异文化视点下的传统保护与民俗创新”的学术讲座。讲座开始,文学院执行院长陶飞亚教授、副院长王光东教授为钟先生授予上海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的聘书,钟先生为上大文学院回赠一件台湾布袋戏的木偶。
钟先生的讲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什么是“异文化”?
   “异文化”的主要特征在于认同差异(identity difference)与文化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从宏观角度看,“异文化”的概念是相对于“本文化”与“同文化”而来;而从微观角度看,即使是本文化与同文化仍然是由众多的异文化所构成,每一个体都是文化体系的组成单元,而任一个体都有认知与行为的差异。也就是说,“人”有不同类型的可能。
    说到“文化”一词的内涵,钟先生认为,这是一个带有歧视色彩的词汇,在人们使用这个词汇的时候,是否已经将同样属于社会整体里的俗性与原始性的单元排斥在外呢?
(二)人文学科的特质及其限制
    人文学术的精神所系,是肯定“人”的存在,肯定“人”的多种可能。人并非上帝所制造的机器,而是永远会有不同于现实文化,或者称之为“主文化”的“异端”的出现与存在。基于这点,钟先生讲道,现代学术概念似乎并不公平。现代学术以自然科学或理工科学为主导,讲究“科学的研究方法”,过度讲究“量化”或科学性的“质化”研究,这造成人文科学只能往实证的、或经验的方向倾斜。这无疑是对文学研究虽具有客观的语言形式条件,但也具备了主观情感表达、诠释等性质。而客观的语言形式,其产生的创造因素,维系于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种感性的、仰赖体悟的知解性对话。
对于对话的形成,钟先生认为,无论是称之为“神思”、“灵感”,或者是所谓的“渲染”与“共鸣”,都不在于纯然科学性的客观态度。而相反地,主要在于个体主观意念下的“投入”与“认同”。因此,“对话”是在于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一种心理上的“混同”作用。
   通过以上讨论,钟先生分析道:人文学科论述的基础,在于文化记忆与价值的认同,因记忆而信以为真、因价值而趋于现实。钟先生反复强调,人文学术论述试图符合物理的“真实”,偏偏又无法实证 或经验的“真实”,而自认为是经过实证或经验的“真实”,往往在最后发现并非真实。如果说所有的学术研究都有实用性与圆满性的价值,那么人文学科研究中的实用性,在于认同之后的实践;其圆满性,则在于借由自圆其说、自成体系,来争取他人的认同,使之趋于实用。
   钟先生得出的结论是,人文学科只有逻辑上的真伪,而“真实”是无法深究的。
(三)“传统”的产生与继承
1.传统的形成。从过去到现在,经过一段长时间的稳定存续,这样的具体活动与抽象认知,或被我们称之为“习惯”、“习俗”,或概称为“传统”,而在某个特定的社会里被民众普遍称为“民俗”。民俗是脱离不了传统的。“传统”通常只是一截被贴上特殊标签而借以教育、影响后人的片断。我们往往将“传统”误读为历史的全部。当我们对于某种生活模式感到习以为常的时候,便很容易认为历来都是如此,而忽略了习惯养成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一些条件。
2.传统的变化。从社会控制论(social control thoery)看,传统是由社会各种有形的与无形的权力汇集而成,而对于社会中的成员产生一种约束的影响。当这些权力的组成出现变化,传统就会随之改变。所以传统本身是可以变异的。
3.稳定与变异。两者是建构民俗文化的力量,民俗文化是二者冲突中孕育出来。稳定的部分称为“元民俗”,是变异前的发展平原期的文化现象;变异的部分称为“异民俗”或“新民俗”,属于再次呈现发展平原期的前期文化现象。两者是血脉相连的。
(四)民俗改变的必然性
    在阐述这个问题之前,钟先生先对“民俗”进行了简要的阐释。钟先生认为民俗的文化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具体行为的模式化;一是指抽象观念的传统化。民俗面临着时空变化的问题,面临“选择”的压力,民俗的改变是必然的。但是集体性、社群性的文化倾向,可以解决这种压力。
(五)传统保护所应抱持的心态与方式
    说起传统的保护,钟先生以时下轰轰烈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为例,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质意义:即要使人们认识到元民俗之于文化整体的重要性而有所警惕,开始重新正视元民俗的文化意义。但这种“保护”并非对异民俗或新民俗的歧视和排斥,而是提供给广大的社会成员一种选择的条件和机会,同时也是寻找元民俗的生命力,再现元民俗的价值。保护元民俗,必须是一种社群的活动。所谓的“抢救”、“保护”,是保留提供下一次“选择”的机会。就算是因为融入而促使其质变,那也是选择之后产生的集体性结果。我们可以考虑“民俗纪念物”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并借由“民俗纪念物”来营造出集体性、整体性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空间。
    谈到文化空间,钟先生认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
1.由物质构建出来的实体空间;2.由民俗纪念物所产生的心理空间;3.由抽象文化内涵所形成的意识空间。三者都可以被经营出来的,物质的空间经营注重于“复原”,心理空间的经营重于“开发”,意识空间的经营必须通过潜移默化的“实践”。
    这些都是在对传统文化保护过程中考虑的问题。
(六)研究者的自处
    从时空的文化因素看,民俗确实有可营造性与不可营造性的不同条件的存在,发生变异后的选择、存续与淘汰,如果由社会族群作集体性决定的话,就必须往“集体性”的概念去进行思考。知识分子不能在文化霸权和政治霸权下研究问题,而应从社会整体与历史发展两方面来考量。这是研究者的该有的立场。
    钟先生的讲座不仅信息量大,而且幽默诙谐、形象生动,给在场所有师生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讲座在热烈的学术气氛中结束。

[ 本帖由 游红霞 于 2007-4-8 16:50 最后编辑 ]

游红霞 发表于 2007-4-8 21:18:37

RE:钟宗宪:异文化视点下的传统保护与民俗创新

钟先生的风采

游红霞 发表于 2007-4-8 21:20:24

RE:钟宗宪:异文化视点下的传统保护与民俗创新

上海大学文学院执行院长陶飞亚教授为钟先生颁发兼职教授聘书

游红霞 发表于 2007-4-8 21:22:14

RE:钟宗宪:异文化视点下的传统保护与民俗创新

钟先生在上海外滩(本次导游:黄景春先生)

锺宗憲 发表于 2007-4-10 09:20:21

RE:钟宗宪:异文化视点下的传统保护与民俗创新

多謝上大師長們的照顧
多謝小游的一路作陪
話說多言多敗
如有不當之處
還請見諒與指正

游红霞 发表于 2007-4-10 21:34:54

RE:钟宗宪:异文化视点下的传统保护与民俗创新

钟先生上海之行辛苦了!那天一到上海就赶来为我们做讲座,晚上还继续讲,很疲惫的。
您的讲座信息量非常大,视角独特,让学生获益匪浅,希望以后还会有机会聆听到先生的教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钟宗宪:异文化视点下的传统保护与民俗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