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园之竹 发表于 2007-3-12 17:43:17

趙世瑜:歷史追問與踐履躬行——來自西南學術旅行的隨感


本次論壇在相關說明中,提醒與會者暫時放下具體研究個案,對中國民間文化的整體發展提出看法。對後者我感到非常必要,因為民間文化研究的學術旨歸或者問題意識在哪里、它究竟如何與現實生活發生聯繫、“民間文化”本身是否可以脫離其他的文化分類在其自我框定的範圍內孤立地進行研究、共時性的、結構性的探討導致了哪些致命的缺陷……,都值得我們深入思考。但是,離開了具體的事例和情境,這些探討可能會是蒼白無力的,是於具體的實踐毫無裨益的。
最近幾年,作為旁觀者,也出於方法論思考的需要,我參與了幾次西南地區的學術旅行,大約雲南兩次、廣西三次、貴州一次、湘西一次。在這期間,還為歷史學者和人類學者共同撰寫的一本書Empire at Margins寫過一篇書評。在旅行中,我不僅發現了大量少人利用的資料,不僅把書本上獲得的知識還原到一個具體的情境中,而且因此對包括上述問題在內的許多問題有了新的認識,更重要的是,還提出了許多新的問題,所以我的討論是結合這些具體的、甚至是碎片式的事例的,甚至可能是因這些事例而產生的。
近年來,我對華北關注得多一點,對西南並不瞭解。其實,很多人與我一樣,對西南、西北,甚至對自己的家鄉都不甚瞭解,但是很能對中國侃侃而談。我很慚愧,希望能真正瞭解中國,所以希望這輩子能稍微瞭解一點中國的一個局部。
    說到這裏,想起費孝通先生談到老同學利奇對他的批評,其中之一是說個別社區的微社會研究是否能概括廣袤中國的國情,費老的答案是,雖然個別社區不能稱為典型,但卻可以代表一種“類型”(《人的研究在中國》)。因此,“竹筒窺豹,可見一斑”。
這樣的批評也常見之於針對我們的區域史研究。我沒有社會科學的雄心,但也還是希望以此為出發點去瞭解整個中國,而不是掉過來,自以為瞭解中國,再用這個假想的“中國”去指導對中國的瞭解。不敢說我們研究區域社會就一定多麼鞭辟入裏,但這樣也許我們瞭解的歷史可以更多樣一些,更鮮活一些,更細微一些,不都是大話、空話,甚至假話,這便足矣。
本文的討論從提及西南研究的三種學術傳統——即通史傳統、地方史志傳統和人類學傳統——開始,中間追問這三種傳統究竟如何看中國的問題,最後以不同傳統的學者面對某一文類如何剖析其語境的方式而告終。我放棄展示各種照片、錄影和文獻資料、放棄一個個故事的來龍去脈,來響應組織者的號召。但還是會有一些高度概括的細節。
因為細節決定一切。

淇园之竹 发表于 2007-3-12 17:43:49

RE:趙世瑜:歷史追問與踐履躬行——來自西南學術旅行的隨感

学者简介
趙世瑜,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北京師範大學鄉土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文化發展研究院北京歷史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社會史學會常務理事。兼任《史學理論研究》、《史學月刊》、《史林》、《民俗研究》、《中國歷史學年鑒》等刊物編委,北京師範大學價值與文化研究中心、南開大學社會史研究中心、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明清研究中心兼職教授。第6、7屆海澱區政協委員、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教育部跨世紀人材首批培養人選、新世紀百千萬工程國家級專家,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歷史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先後獲得第五屆霍英東青年教師獎(研究類)、第二屆韓中青年學術獎等獎項。
趙世瑜的主要研究領域為明清社會史、史學理論、民俗史、歷史人類學等。他自1982年以來,先後出版《小歷史與大歷史:區域社會史的理念、方法與實踐》、《狂歡與日常:明清以來的廟會與民間文化》等專著10餘部,《歐洲史學新方向》、《劍橋插圖中國史》等譯著6部,《傳說、歷史、歷史記憶》等論文百餘篇,分別發表於《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重要刊物上。同時,他在教育部新課程改革中作為《歷史與社會課程標準》核心組成員,擔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初中《歷史與社會》總主編、岳麓書社版高中《歷史》總主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趙世瑜:歷史追問與踐履躬行——來自西南學術旅行的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