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幻想 发表于 2007-1-30 23:07:59

【转帖】穿越三千年时空,凝望蔡楚文化(金妤女士的历史散文)(一)

(一)血脉·异乡人


每个生命都是不一样的,基因血脉注定了生命个体的不一样。
每座城池也是不一样的,历史文化注定了城池特质的不一样。
三千年的历史,不变的只有那星空。深邃浩淼的星空中记录了人间多少故事,凝望星空,似乎感到只有它才能把今天的我们与几千年的历史联系起来,只有它才能带领我们去寻找我们生命的根以及我们城市的根。
淮南这片土地的文明滥觞于三千年前。
三千年前的同一片夜空下,一轮蛮荒的月亮。一条河在芦苇与野草中静静地流淌,一种叫“淮”的短尾鸟一群群地栖息在河边,停止了白日的聒噪;偶尔有野兽的叫声,那是从山上如盖的森林中发出来的。弱肉强食的规则使山、水、鸟、兽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下的平衡与平静。
这条奔流不息的河因为生存着大量叫“淮”的鸟,而以“淮水”得名。
最先打破这片土地自然状态的是周朝的分封。相对于周天子所在的中原地区,淮水两岸是荒野偏僻之地。周武王灭商以后大封天下的时候,是按功行赏、论资排辈的。在淮水旁的一片绿洲之上,被封为州来国,国民是从山东迁徙来的异乡人。
州来是个很少名见经传的小国,虽然小,但是终归是周的诸侯国,是中原文明的传承者,相对于还在荆山开启山林的楚国,它的地位和文化是“正宗”的。几百年之后,地处淮河北岸的州来又迎来了新的异乡人——蔡国从北方迁来。相比楚,蔡国的血脉更为“正宗”。
按照周天子封赏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楚国是子爵,迁到州来的蔡国则是侯爵。在《左传》等典籍中都称楚国国君为“楚子”,蔡国国君为“蔡侯”。地位低于蔡国两个等级的楚国,当时早已经是南方的大国。
楚兴起的时间与周崛起的时间大致差不多。商朝末年,周和楚分别在西方和南方开始发展,周强大的同时,楚也在强大。周武王灭商之后,因为楚的势力不可忽视,才把这个不属于同一礼制之下的楚国封为子爵。
楚虽为子爵但不是周的属国,蔡却是周天子的同姓诸侯国。蔡的开国者叔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平天下,封功臣昆弟”,“封叔度于蔡”(《史记·管蔡世家》),蔡国开始在历史上浮现。叔度被史家称为“蔡叔”,蔡叔和周公一样都是当时周天子的弟弟。武王早逝成王即位周公摄政,升格为周天子叔父的蔡叔、管叔等人对周公的行为非常不满,从而发起了“管蔡之乱”。其结果,周公杀管叔,“放蔡叔,迁之”。这一个“迁”字,像是一种注定,又像是一种宿命,600年的蔡国历史是以“迁”为主线的。
蔡国最初建都于上蔡,后迁都于新蔡,最后迁到下蔡——在今天的凤台,蔡国在历史永远消失。蔡国的人民没有永久的家园,一代代人总会为随时都有可能的背井离乡而担心,一代代人也都在心里明白自己有可能是一座城池的异乡人。
因为,蔡国太弱小了!在强国争霸、烽火四起的年代,弱小肯定受欺。蔡国的国君只有一次次带着他的国民在强国的缝隙中求得生存。
血脉的正宗有何用?何况强大的诸侯国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春秋五霸也只是把周天子当作“以令诸侯”的工具。当蔡国亡国200多年之后,秦彻底把周推翻,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
蔡国虽然在下蔡只生存了46年,但是,这四十多年的时间让淮河北岸的这块土地上建立了一个诸侯国的国都,让淮河北岸这块土地有了能够载入史册的机会,让淮河北岸的这块土地有了属于自己的历史与文化。
公元前447年,楚惠王灭蔡。淮河北岸的那座蔡国的都城又迎来了新的异乡人。


(二)呐喊·预言


蔡国的历史600年左右,楚国的历史则有800多年。
我们今天生活着的这片土地,几千年前,蔡国比楚国捷足先登。蔡国用46年的时间来经营淮河北岸当时名叫下蔡的都城,对淮河北岸这片土地浸润着自己的文化,使这块土地成为中原文化的承载者。
但是,只有46年时间,才刚刚成熟了一代蔡文化的继承拥戴者,蔡国就被楚国消灭了,淮河两岸成为楚国的属地。从公元前447年楚惠王灭蔡算起,到公元前223年秦灭楚,我们生活着的这片土地在历史上曾经有200多年的时间,接受并承传楚文化。
相比于中原文化,楚文化有着瑰异的色彩——不仅因为楚是三苗异族的旧壤,不仅因为楚没有实行中原国家的礼制,而且在视觉与感性上,楚是有别于建立在中原黄土地上的国家——楚国人民最初生活在山林深处,绿叶是他们身上的饰物,黑红的脸庞上闪动着机敏的眼睛,要与野兽争夺空间,要在大山中间求得生存,他们需要时时的呐喊——以高亢的声音彰显他们的力量他们的决心他们的信念,同时,呐喊也是一种抗衡,人与兽、人与自然的抗衡。
这种最初的呐喊到楚国发展壮大的时候渐渐演变成独特的歌舞;表现在屈原等骚客身上则成为楚辞的一种表达方式——招魂问天,上下求索。胸襟坦荡,胸臆直抒,不为长者讳,不为强者讳,这是宗法社会的文人没有胆量去效仿的。
屈原在世前100多年的一段时间里,孔子正在中原各国游说,曾经到过蔡国,并且曾被厄在陈国、蔡国之间;孔子的继承人孟子生活的年代也比屈原早几十年。孔孟的儒学在屈原时代,已经渐渐在中原国家有一定的影响。孔子尊周朝为正宗,倡导礼制,文章以温柔敦厚表其意。而屈原则不为此所缚,我手写我心,忧国又忧民,其忠贞之心,爱国之情溢于言表,“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在担任楚国三闾大夫的时候,我们今天生活着的这片土地早已经成为楚国的国土。屈原自沉汨罗江后的37年,楚国迁都寿春,从此,淮河南岸有了一个叫郢的楚国都城,与当年的蔡国都城下蔡隔河相望。
从历史的纵向来看,隔河相望的不仅是不同时代两个国家的都城,还有两种不同的文化。
但是,当寿春成为楚国国都郢的时候,曾经是蔡国国都的下蔡早已成为楚国的领土了,新鲜的,浪漫的,没有太多约束的楚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已经替代了蔡文化。所以,当寿春成为楚都的时候,隔河相望的下蔡早已认同了楚文化——蔡文化浸润的时间毕竟很短,而且,没有永久家园的蔡国人民历来都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顺变能力,蔡文化的生命力远没有楚文化的生命力坚韧和强悍。
楚,原本的字义是灌木;蔡,原本的意思是野草。灌木比显然野草强悍。巧合得很,今天的我们单从字面意义就看出了两个国家的强弱程度。实际上,楚就像是生长在深山里的年代久远的灌木,具有覆盖一切的力量;而蔡好像那长在平原狭小范围内的野草,遭受着周围其他植物的侵扰,面临着被吞噬的危险。而且,蔡立国伊始就“先天不足”,第一任国君姬叔度因发动“管蔡之乱”,“迁之”而亡。楚建国初期就有一种不屈不饶的气概,在荆山,楚国君带领人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深山老林里艰苦创业的经历,后来成为楚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楚国壮大强盛的力量源泉。
迁都到寿春的时候,楚国已经过了最强盛时期,在令尹(宰相)春申君黄歇的治理下,楚国也达到过中兴,但随着黄歇被杀,楚国便走上了不归路。寿春作为楚国国都的时间有19年,19年虽然非常短暂(比蔡国都城下蔡还要年轻),但由于楚国与蔡国在历史上分量的不同,寿春比下蔡在历史上更有名气。
楚被秦灭后,楚国的民族精神并没有被消灭。楚遗民南公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个预言在十几年后得到验证。
秦统一中国后的12年,楚人陈胜、吴广率领农民起义,建立了张楚政权。楚遗民项梁、项羽、刘邦等纷纷聚众响应,中原大地掀起反秦风暴。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占咸阳,项羽全歼秦军主力,秦亡。


(三)问鼎·豪气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写出这句让上个世纪中国大地振聋发聩之言的毛泽东,具有楚人的精神风范。二千多年前,毛泽东的家乡湖南也曾是楚国的疆土。
楚国有多大?专家考证,在公元前323年至前312年,楚国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国。这时的楚国达到了极盛的顶峰。屈原见证过楚的盛世,并亲眼看见了楚国由盛到衰的开始。
公元前311年,屈原奉命使齐,联合齐国共同抗秦。但是,国内却发生了一件屈原没有想到的大事——楚怀王听信谗言放了秦使者张仪,当屈原回到楚国,向怀王请求杀张仪以绝秦,合纵抗秦的时候,张仪已经逃之夭夭。
接着,秦师伐楚,占领了楚国的一些疆土。这之后仅过了三十几年,楚国国都郢就被秦军攻占。为保全清白之身,屈原自沉汨罗江。
又过了三十多年,楚国畏惧秦国逼近,迁都到寿春。二十年后,秦统一中国。
有历史学家指出,统一中国的真正功勋应该是楚国,因为,秦统一中国只灭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而楚国在800多年的发展史中,不断拓展自己的疆域,消灭的国家多达61个。
《战国策·楚策一》中记载了当时楚国的强大。苏秦说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强国也。”当时的楚国疆域,北到中原,能饮马黄河;南到洞庭仓梧,融和南蛮各族;东西拥有长江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区。用苏秦的话来说:楚国“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
在春秋战国时期,任何一个有些国力的国家都有称霸中国的野心。强楚问鼎中原是一种必然。
世代楚君问鼎天下的豪气来源于他们先王们的胆量——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早在周成王分封楚国国君熊绎子男之田时,熊绎就很不买周天子的帐,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并立他的三个儿子为三个王。此时的熊绎俨然以天子身份行使国事,这是当时的中原诸侯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到了熊通为楚国国君的时候,他向周王室提出:“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畔相侵,或相伐。我有敝甲,欲观中国政,请王室尊吾号。”在遭到周王室的拒绝后,熊通很生气,说:“我自尊耳。”于是就自称为王,史称楚武王。熊通开了楚国国君称王的先河,同时,也开启了楚国与中原分庭抗礼的新时代。
鼎,在古代中国是国家的象征,权力的象征。传说大禹铸九鼎以代表九州。后来,九鼎象征国器,只有天子才能铸造。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亲自带领楚军挥师北伐,打到洛邑,观兵周郊。楚庄王公然问周朝九鼎的大小轻重,当王孙满告诫他“在德不在鼎”时,楚庄王豪气满怀地说:“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但是,说这种豪言壮语的底气到楚国迁都到寿春的时候,已经不太足了。此时,从西方崛起的秦国正在进行着问鼎中原的大业。
即便这样,楚人的豪气仍然没有衰竭。因为问鼎中原,不仅是楚国世代国君梦寐以求的追求,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民族意识,融入楚国人民的血液中。所以,当熊楚败于嬴秦,问鼎天下不成以后,楚地的人民“复楚”的心愿高涨,大泽乡振臂一呼,天下的楚人纷纷响应。陈胜、吴广建立的是“张楚”政权,项羽建立的是“西楚”政权。以至于后来建立的刘汉王朝,核心集团也还是楚的基因——刘邦是楚人,刘邦打天下的文武功臣,大部分都是楚地人。
即使失败,仍然豪气在胸。西楚霸王项羽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当他自刎乌江的时候,他的豪气气吞山河!他这种被李清照称之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气节,正是楚人刚烈、强悍、英勇、坚毅性格使然。
楚人英勇好战、强悍无畏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司马迁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分析出淮南王刘安等反叛的历史原因——淮南王的地盘是原楚国的国都和京畿之地,而荆楚自古以来就僄勇轻悍,好作乱。
司马迁承袭了周朝宗法社会史家的观点,排斥、看不起中原四周异族的国家以及他们的文化,这是当时的司马迁难以超越的时代和阶层的局限。


(四)隐者·人才


说什么经韬纬略,说什么学富才高,若遇到不贤之主,无人称好,任年华流逝了,不如放荡山水逍遥。
几千年前,有才华的人只有遇到赏识他的明主,他才能施展抱负,大展鸿图。反之,只有让自己放任于江湖——没有江河的地方可以归隐于山林。而像蔡国这样建在平原上的国家,壮志难酬者只有隐身在田间,做一个农民。有朝一日要是遇到一个贤明的君主,他还可以走出江湖,大济天下。
蔡国有隐者,而且,隐者还是些很有学问的人——他们自感比孔子都有学问。归隐于蔡国田间的这些人遇到了孔子,此时的孔子正在各国间游说,寻找赏识自己的明君,隐者遇到孔子虽然不可能被提携,但是却有得以载入史册的机会。
一生做的最大的官是鲁国大司寇的孔子,由于在鲁国无法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在公元前496年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生涯。那个时候,蔡国将面临楚国的攻击,举国迁徙到州来已经为时不远,国破家亡前夕正需要救国救民的英才,而蔡国的田野间却藏着自感怀才不遇的隐者,不知道是蔡国的悲哀还是隐者的悲哀?
孔子的弟子们在《论语·微子》中记载了孔子一行人遇到这些隐者的经过——
孔子和他的学生们来到蔡国的路上,看到一个高大的人和一个魁梧的人正在泥水里耕作。孔子叫子路上前去询问渡口在哪里。高个子的人反问子路:“那个驾驶马车的人是谁?”子路回答:“是孔丘。”高个子问道:“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高个子说:“孔丘周游列国,道路熟悉,他应该知道渡口在哪里。”
子路又问那个魁梧的人,魁梧的人问清子路是孔丘的弟子后,说:“当今天下动荡混乱,谁能改变这种状况呢?与其为躲避暴君贼臣到处奔忙,不如避开整个乱世图个轻松自在。”说完,这个魁梧的人只顾自己耕作,不再理会子路,也没告诉他渡口在哪里。
这两个隐士只是没告诉子路渡口在哪里,而子路后来遇到的另一个隐者,则把孔子嘲讽了一通。
有一天,子路跟着孔子出行落在后面,遇到一个用拐杖挑着除草竹器的老人,子路问老人有没有看到夫子,老人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哪配做夫子?”说完,老人放下拐杖,拿起器具锄起草来。子路找到孔子后说起遇到的老人,孔子说老人是位隐士,并指责这位老人洁身自好,不出来做官是违反常伦的。
在春秋争霸的年代,各国都需要有用的人才,然而,有着一整套政治主张、政治思想的孔子,周游列国却没有一个国家重用他,究竟是为什么?
予生也晚,学识浅陋,只做些猜测:
第一,孔子的政治主张是否适宜那个战乱的、急功近利的年代?这里用老子话为佐证——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孔子曾向楚人老子请教关于礼的学问。老子对他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往往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品德高尚的君子,他的外表谦虚得如同愚钝一样。抛弃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做作的神色情态和过高的志向,否则对自身发展是没有好处的。”老子首先就指出孔子倡导的思想过时的了;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巧的是,孔子在蔡国遇到的隐者,正是老子思想的身体力行者。
第二,各国的有识之士,包括国君,都认为孔子是难得的人才,是罕见的大才,要是重用他,按照当时的惯例,就是分封他。这些人担心一旦孔子有权有势就会“克己复礼”,恢复周的宗法强权,这样对想争霸的各个国家都不利。所以,没有那个国家能够重用孔子。
比如,孔子到楚国后,楚昭王想重要他,准备把七百里地封给孔子,就遭到令尹子西的反对:“孔子遵从三皇五帝的法令,继承周公的德业,大王如果任用了他,楚国还能世世代代安居数千里国土吗?”
第三,孔子是公认的人才,如果哪个国家想重用他,那么四周的国家就担心重用孔子以后该国强盛了,对四周会造成威胁,于是,想方设法不让孔子得到重用。
比如,蔡国和陈国听说楚国要请孔子去,担心孔子去了楚国,把楚国治理得更强大了,危及陈、蔡,于是,两国就共同发兵,把孔子围困在陈国、蔡国之间的荒野中。
由此,予认为,误孔子者,孔子也;厄仲尼者,仲尼也。


(五)美人·战争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以上文字是最经典的描写美女的文字,这段有名的文字也使“下蔡”这座城池千古扬名。这是楚国辞人宋玉所作的《登徒子好色赋》中一段精彩的文字。
写美人,是楚辞一大特色。屈原笔下就常常把美人香草比喻为忠诚正直的贤者,他不但写人间的美人,而且还写传说中的神女。宋玉也如此。他们写美人的美貌,写美女的感情,夸张、比喻、排比,极尽所能,把美写得淋漓尽致,把情感写得浪漫缠绵。
可以说,楚国的文人是最擅长也最喜好写美人的;而中原的文人却不能那样铺张恣意地写美人,因为他们有宗法礼制约束着。孔子说:“发乎于情止于礼。”不能忘乎所以。
但是,中原各国的国君们却都擅长利用美人做文章——要讨好强国,就把美人送上;要吃了败仗,就把美人赔上;要拉拢一个国家,就派美人联姻……美人成了国家的武器,成了国君的工具。而美人也因此有可能温柔一场战争,也有可能挑起一场纠纷。
《左传》和《史记·管蔡世家》中都记载了蔡国和楚国之间缘于美人的一段纠葛——
公元前684年以前,淮水以南有个叫息的国家,它的地位和蔡国一样,都是周天子的姬姓诸侯国。蔡哀侯娶了陈国一美人,息侯娶了这个美人的妹妹息妫。这位成为息夫人的美人在蔡哀侯看来比她姐姐还要漂亮,简直是绝色美女。息夫人经过蔡国的时候,蔡哀侯对她言行轻佻,息侯知道后,非常生气,要报复蔡哀侯。于是,就请求楚文王出兵攻打蔡国。为了师出有因,息侯让楚师首先伐息,息侯求救于蔡,然后楚师再伐蔡。
楚蔡这场战争当然以楚国胜利而告终,蔡哀侯被俘。
蔡哀侯知道这场战争是缘于息妫这个美人,他决定用这个美人作武器报复息侯。于是,他在楚文王面前大赞息妫是何等的国色天姿,说得楚文王动了心。楚文王就去息国,看到息妫果然是绝色美人,于是就杀掉息侯,灭掉息国,带息妫回楚。
息妫到楚国以后为楚文王生了两个儿子,但始终不跟楚文王说话。楚文王问她原因,她说:“我一个妇人伺候两个男人,纵然不能死,还有什么话能说?”楚文王知道她是在怨恨蔡国,于是就出兵伐蔡,为息妫平息心中的怨气。
一个美人就让楚国两次发动对蔡国和息国的战争,使息国君死国亡,使蔡国遭受重创。蔡国国君蔡哀侯被楚国扣留9年,最终死在楚国。
楚文王时期,楚国正在强大,四周小国畏惧而经常以美人宝玉献之,卞和的“和氏璧”就是这时候出现的。
到200多年以后,楚国迁都寿春的时候,国力已经在衰竭之中。而此时,又出现了一个美人正在促使楚的衰亡。
当时,楚国国君是考烈王,楚国令尹(宰相)是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史记·春申君列传》记载;赵国人李园有个妹妹是个美人,李园本想把妹妹献给楚考烈王,以此来做政治投机,但是听说考烈王不生育,李圆担心投机不成,自己就先投靠到春申君黄歇的门下,成为黄歇的三千门客之一。心怀诡计的李圆把妹妹献给了黄歇。当李美人怀有身孕以后,李圆用他那如簧之舌劝说黄歇把李美人献给考烈王。黄歇正为考烈王没有子嗣、王位后继无人而忧愁,就听从了李圆的建议。
李美人后来生了个儿子,考烈王把李美人的儿子立为太子。考烈王死后,李美人的儿子就成为楚王(楚幽王)。此时,李圆的政治目的已经达到,为了自己能够大权独揽,也为了灭口,李圆派人刺杀了黄歇。此前,黄歇的一个门客朱英曾对黄歇说李圆有野心,要替黄歇除掉李圆。黄歇说李圆是个文弱的人,而且自己对李圆这么好,不相信李圆会背叛自己。
司马迁在评价这件事的时候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后人说黄歇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史家在写这段历史的时候,称李圆乱楚。李圆是用美人作为工具乱了楚王室的血统,使楚将不楚。
十年后,楚幽王死。幽王的弟弟成为楚王(楚哀王)。仅仅过了两个月,国内动乱,新立的楚哀王被杀,身为王太后的李美人被杀,李圆全家被满门抄斩。

《淮河早报》连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穿越三千年时空,凝望蔡楚文化(金妤女士的历史散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