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xj2005 发表于 2006-7-7 20:01:44

[论文] 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调查与思考


   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调查与思考
                                                                            湖北省群众艺术馆朱林飞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取得了辉煌的公认的成就。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挖掘和保护工作,就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收到了明显效果。解放初期,对沔阳花鼓戏的抢救、挖掘和整理,使之发展成为流行沔阳、天门、潜江,乃至整个江汉平原的一个大剧种。对楚剧、黄梅戏、文曲,以及全省地方戏曲的收集整理工作,也取得了大量成果。湖北民歌,独树一帜。由利川民歌《种瓜调》挖掘整理的《龙船调》,唱遍全中国,唱出了国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优秀民歌之一。从革命苏区收集整理的民歌《洪湖水,浪打浪》,现在也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上世纪60年代初,在收集整理大批民歌基础上,编选、出版了两大册《湖北民间歌曲选》,为后来编纂《中国民歌集成•湖北卷》,奠定雄厚基础。上世纪50年代挖掘出来的黄梅挑花,早已闻名全国。云梦“陆皮影”(陆春元的皮影子),1953年被推举参加“印尼国际博览会”,获金质奖章。改革开放以后,系统编纂的“中国十大民间文艺集成”,湖北省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部通过终审的省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工程启动以后,我省宜昌市被文化部选定全国首批“十个试点”与“三个综合试点”单位之一。从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一个全面开展的崭新阶段。
但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比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新潮、外来文化挑战传统文化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短缺问题等,都严重制约着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就以上问题做的调查加以分析。

         培养“传人”和“观众”双管齐下,解决民族民间艺术后继有人问题

    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长时期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但是,它依然绵延不绝。在它的深厚根基上,产生了辉煌的楚文化和历代的湖北精英文化。几千年来形成了“楚风汉韵”之特色,是它的风骨之所在。在跨入21世纪的今天,时代给我们提出了抢救、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务,就是要全面清理我们的这份家产,就是要系统地占有我们的这份资源,就是要对我们的楚风汉韵强筋固本。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更加辉煌的、蜚声海内外的不朽杰作,以满足当今湖北人、中国人和世界人民新的需要。但是,现在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后继无人。据调查,我省民间艺人普遍老龄化,不少稀有品种的民间艺术,现在留存的艺人,大多进入耄耋之年。他们感叹自己一生的积累,只得带进棺材,心爱的艺术眼看就要失传。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民间艺术,没有传授对象。秭归县杨林桥镇赵家山村82岁老婆婆王世聪,能唱一千多个故事;兴山县的“三音歌”,现在的青年人不愿讲、也不会唱;中国南派木版年画传人陈义文老人,今年已经74岁了,他的孙子跟他学过一段时间,嫌这门技术不挣钱,跑到南方打工谋生去了。
    民间艺术不解决“传人”问题,继承遗产就是一句空话。在中央抢救、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召下,不少地方着手民间艺术队伍建设,培养骨干,壮大民族民间艺术活动队伍,逐步发展新的民族民间艺术“传人”。老河口市文化部门抢抓机遇,他们把南派木版年画传人陈义文,请到文化馆住下来,帮助他解决生活困难,专门提供训练场地,让其常年举办木版年画培训班,培训南派木版年画继承人。这样,先抢救下来当然很有必要。但是下一步必须解决木版年画的出路问题。否则,还是不能发展下去。为什么青年人不愿学习木版年画?不是这门技术不好,而是嫌它赚钱少。要把学习的兴趣转到社会需要上来,就必须开辟木版年画市场,变产品为商品,使木版年画艺人职业化,这门技术才能真正得到继承和发展。据了解,很多民间艺术门类,都存在木版年画这种状况,不仅要选择、培养“传人”问题,更重要的是,必须解决传人的职业出路问题。
    有了民族民间艺术的“传人”,还必须培养民族民间艺术的观众队伍,就是要培养热爱民间艺术的消费大众。他们的鉴赏水平越高,民间艺术的技术水准就提高得越快。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也是戏曲艺术走出的成功道路,不仅要培养戏曲名角,还要培养“懂戏”的戏迷。民族民间艺术这方面,长阳县很有眼光,他们传承民间艺术,从小学生抓起,积累起一套完整的系统做法。长阳全县中小学开设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课,聘请覃远新、周世福等10位民间艺人担任教师。县教育局还编制了土家族历史风俗读物。龙舟坪小学、县实验小学编写了《蜜蜂去采花》、《土豆花依然美丽》、《南曲丁冬醉我心》、《我爱土家门前路》、《清江清,长阳长》等山歌。该县资丘镇最近举办“南曲、民歌师徒大赛”,既推出了新的民族民间艺术传人,也提高了鉴赏民族民间艺术的观众水平。那赛场上,老乡们头扎手巾、身穿粗布蓝衫,少则两三人,多则八九人,每队均由一位师傅率领,一把三弦,一副响板,演唱自然。资丘镇现有60名左右的南曲艺人,山歌手120多人,能够表演跳丧的乡民多达上千人。上世纪80年代后期,镇文化馆就开始关注民族民间艺人,筹集经费补助困难艺人。1998年普查,将上千名艺人登记在册,并通过民族民间艺人协会组织活动。1999年,资丘在各级文化部门支持下,建立“中国土家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镇政府并颁布了《资丘镇土家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规定》,设立“带徒传授奖”。2003年镇政府表彰了20位老艺人,每人发放1000元奖金。这次大赛分别设立了优秀师傅、优秀徒弟、优秀艺人等奖项,给予500元、300元、200元不等的奖励。资丘小学学生演唱传统南曲《渔家乐》,资丘中学学生演唱的是新编南曲《卜算子•咏梅》,唱得字正腔圆,生气勃勃,后继有人。资丘中学能唱两个以上南曲段子的学生,有两千多人。迄今为止,资丘镇已举办过18届少儿民间艺术大赛。半个世纪以来,在长阳县这块土地上,民间艺术如烂漫山花,遍地开放,一代又一代的民间艺术传人,层出不穷。

          利用集市、庙会、节庆活动,繁荣、活跃民族民间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劳动人民生活中产生的,又是在物质文化生活交流中一代一代传承下来。集市、庙会、传统节庆活动,是民族民间物质文化交流的传统聚会,也是民族民间艺术大展示、大会演、大交流不可错失的良机和舞台。民族民间艺术要发展、要繁荣,需要雄厚的物资基础,需要营造活跃的气氛和环境。民族民间艺术发展规律告诉我们,集市、庙会、传统节庆活动,历来就是孕育、发展、壮大民族民间艺术的温床和苗圃,历来就是切磋、提高民族民间艺术技艺的广阔天地。可是,从考察现在的集市、庙会、节庆活动看,普遍存在重视物质利益,轻视精神文化需求的倾向。在那些不文明的场合,司空见惯锱铢必较的狡诈、讨价还价的叫骂、市井无赖的挑衅、乞讨偷窃的横行等等,给人们带来一种不公平、不安全的交易感觉。而那些门店装修赏心悦目,文化氛围浓郁,言行举止文明礼貌,使人感受公正、放心的铺面,总是顾客盈门。事实上,越是重视文明经商,生意反而越做越活。因此,密布城乡、日益频繁的集市、庙会和节庆活动,应该是民族民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十分活跃的地方,与物质交流活动相映生辉,使交易内外洋溢着欢乐向上、祛邪扶正的精神风貌,从而获得物质文明与精神的双丰收。
    改革开放以后,各种新潮、外来文化涌了进来,其中必然夹带腐朽、落后的渣滓文化。在青年中出现轻视传统文化、崇洋媚外的倾向。但是,对此我们要作具体分析。首先要承认西方发达国家的物质生活,对一些人是有吸引力的,产生一点崇洋媚外心理很自然。这也是激发早日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其次,须知新潮、外来文化也是彼地人民生活的反映,适合我们的需要也可以借鉴、使用。再说,我们一定要有这种自信,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是生命力极强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我们的祖先崇尚海纳百川,善于博采众长,又勇于自我反省,在与各国的相互交流、学习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对待新潮、外来文化,我们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扬人之长,避已之短,趋利避害。这对加强民族民间文化建设,只有好处,没有害处。
    我们拿西方情人节,与中国七夕节作个比较吧,看看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每年2月14日是西方情人节,19世纪为美国所创,后流行全球。现在青年人崇尚西方情人节,在节奏加快的现代生活中,一枝玫瑰和一盒巧克力就足以表情达意,比较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心理。再从生物繁衍的角度看,选择这个节令也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是,是否引进西方情人节,就不要中国的七夕节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中国的七夕节源于古代农耕时代,流传了几千年。它不仅给我们带来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唤起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男女,激发自由恋爱,向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而且还提倡一种“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永恒爱情价值观。这与现世流行的“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的爱情观比较,孰轻孰重?如何取舍?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按照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应当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中国的七夕节,到了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反而受到宠爱,倍加珍惜。甚至在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圈子里,过中国节比在大陆还要热闹得多。究其内因,不外乎追求理想爱情和美好道德价值取向。
    文化大革命中,传统节日被视为封建糟粕加以摒除。改革开放以后,学校、社会没有及时加强民族传统节日教育,而大量西方节日又被介绍进来,致使青年人中重“洋”节,轻“土”节。这虽是一时的现象,但它警示我们不能轻率地否定传统,一旦导向发生偏差,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它同时告诉我们,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来之不易,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特质。文化建设贵在稳定,重在积累。因此,恢复、认定民族传统节日,也是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渠道来源、全方位运作,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持续发展

    抢救、 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是保护经费短缺。我们平心而论,除了极个别的特殊项目之外,还有什么工作经费不短缺呢?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大家都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有的人怎样在有效地开展工作。
    湖北南漳县处在鄂西北山区向汉水中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悠久的历史使其蕴藏了丰富的民歌、民舞、民乐、民谚、民谣、民间故事、民间美术等民族民间文化的资源。把藏在山坳、田野间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抢救出来!南漳县委、县政府发出动员令。县委书记高全明态度坚决:让特色文化助力山水,让文化长入经济,让艺术覆盖社会。以宣传部长为组长的民族民间文艺普查小组,从文体局抽调12名骨干,分成4个专班巡回,历时3个月。现在南漳县民族民间艺术成了宝贝。该花的钱他们不吝啬,南漳县文化局投资5万元,组织8位民间老艺人,排练濒临失传的“端公舞”,并录像制成光盘,作为培训、授徒的形象教材。这也是一本万利的投资。
    人大主管立法和监督政府工作,也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恩施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列入立法规划,并成立了以副州长为组长的立法工作领导小组。2003年,州政府命名了16位“民间艺术大师”,并向每位每年发放1200元艺术津贴。州财政还拨出专款,将过去收集到的音像资料,刻录成光盘,以利开发和永久保存。该州建始县组织音乐文化专家文世昌、袁希正,花了整整10年时间,挖掘、考证、整理《建始丝弦锣鼓》,收集102个曲牌,分锣鼓、吹打曲、唢呐曲、唢呐吹戏四类,使这一流传150多年的民族品牌,编撰成书,得以面世。
   《楚天都市报》对湖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十分重视,不仅拿出版面和篇幅宣传报道保护工作,而且还跟踪调查重点保护项目的进展情况。2004年4月,他们派出记者和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人员一道,先后深入到荆州、秭归、南漳、老河口、丹江口、竹山、黄梅等地,连续发表专访文章18篇,引起专家、学者和社会广泛关注,同时引起当地政府高度重视。
    荆州花鼓戏历史长,影响面大,进入新时期以来出现滑坡。荆州市委宣传部积极组织调查研究,筹备、组织一次高层次花鼓戏研讨会,探讨花鼓戏的继承和发展问题。竹山县文化馆在深入挖掘中,组织黄州移民回忆、整理出《黄州点子》的完整乐谱与敲打板式,并进行录音,制作了光盘。秭归县是国家认定的贫困县,县财政仍拨出专款3万元,用于启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可是,在江汉平原的沙市区境内,现在尚存40余副挑担锣鼓架子,却没有一副完好的,会雕刻挑鼓架子的师傅已很难寻觅。面对这种焦急状况,难道我们能够无动于衷吗?
    没有钱难办事,有了钱是不是就一定把事办得称心如意呢?据申办遗产成功的地方反映,遗产的票房价值成倍翻番,并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多好的事情呀!可是,有的遗产却被改造成了商品,受到GDP的干扰,乃至被“施暴”,原汁原味丧失殆尽。像这样的遗产保护有何意义?还有的地方,将有限的保护经费变相成了人头费,最后有多少落到保护遗产头上呢?
不过,值得称道的是,湖北宜昌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渠道投入,全方位运作,收效十分明显。宜昌市为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得到上级党委和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宜昌市委、政府多次听取汇报,拨出专款15万元,用于数据库建设,组成工作专班,制定了《宜昌市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数据库软件开发方案》、《宜昌市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重点抢救项目责任分解表》。按照“不漏掉一个艺术门类,不漏掉一个民间艺人”的要求,对全市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了普查,完成了12个大项、70个子项、62个民族民间艺术种类、128名民族民间文化代表、2470名民族民间艺人的普查建档工作。引入高科技手段,高标准、高起点地建设起“三峡•宜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特色数据库”。仅2002年,全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共投资了300万元。从2003年起,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经费列入市财政预算。近几年,抢救、挖掘了兴山“三音歌”、“峡江号子”等一批濒临消亡的民族民间艺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筹资88万元,建成刘德培资料陈列馆。存放实物、图片、音像制品500多件,文字资料40多万字。夷陵区投资13万元,在宜昌市率先建起了电子资料库。为了保护地方文化品牌,实行注册商标,不失一种好的方法,一年前,秭归县文化馆申请注册“屈乡花鼓舞”,获得成功。今年该馆又申请了“峡江船工舞”商标,已被国家商标局受理。此前,湖北省博物馆也成功注册“曾侯乙编钟乐舞”。
    以上这些成功经验值得肯定,可以借鉴发扬。对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应抓紧调查研究,推动我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步入正轨。

地址:武汉市武昌丁字桥路94号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邮编:430064
电话:027—63551220

kxj2005 发表于 2006-7-7 20:04:30

RE:[武汉论坛] 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调查与思考

请给作者发书面通知!

oyo 发表于 2006-7-7 20:10:00

RE:[武汉论坛] 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调查与思考

这是学术会议,这种文章一点学术含量都没有,凭什么要发会议通知?
主办者应该态度坚决地给予拒绝。

oyo 发表于 2006-7-7 20:13:15

RE:[武汉论坛] 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调查与思考

kxj2005 于 2006-7-7 20:01 写道: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取得了辉煌的公认的成就。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挖掘和保护工作,就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收到了明显效果。
这叫什么学术论文?

kxj2005 发表于 2006-7-8 20:25:11

RE:[武汉论坛] 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调查与思考

oyo 于 2006-7-7 20:10 写道:
这是学术会议,这种文章一点学术含量都没有,凭什么要发会议通知?
主办者应该态度坚决地给予拒绝。
      这篇文章可能不是学术论文,可是一份很好的调查报告,它资料详尽,可以说是"学院派"的学者很难做到的哟。
    我相信楼上的不一定能做到。

jiajiapi 发表于 2006-7-9 10:47:01

RE:[武汉论坛] 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调查与思考

一个群艺馆的人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文] 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