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cheng-liu 发表于 2005-6-2 22:26:51

[转贴]说“圆”——散议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态象征

说“圆”——散议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态象征

煌煌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五千年的流变,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与西方对比,则异趣横生,形态迥然不同。假如用一种几何图形来表征,中华文化就是“圆”,而西方是“方”。通过这样的概括性形象性的比较,无疑可以大大加深对两种文化的理解。符号性的形态象征虽然不能完全表达各自文化的所有特性,但毕竟能简洁地显现出它们各自的大致意趣,从而在理念上增加我们对自身文化的认识。

我们先对中西日常生活习俗大致上作一个对比。衣:中华传统(以下简称中)平民穿圆领圆肩的中式上衣,西人则方领、肩带明显折角的西装。食:中——圆台面,逢年过节聚首一堂;西——长方西餐桌,无论家宴无论盛会。葬:中——圆丘状的坟墓;西——长方体的墓穴和石盖。园林:中——整体上讲究“曲”,路是曲的,景的铺排也是曲的,不但横向是曲,而且纵向也要求曲;西——整体上追求“直”,横纵向都求平直。建筑单体:中——檐角曲升弯天;西——房檐方挺垂下。以上衣食住行的点点滴滴,虽还是现象,但内里不是文化形态又是什么?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使西方的生活方式大量被我们吸收,然而传统的内核很难消解,作为意识形态的艺术尤甚。书法是东方艺术特有,其“书论”贯彻的思想也是“圆”,笔毫要“八面打开”,(中锋起笔为圆心)任意一个方向的起笔都要求回锋(每一笔走圆势),即使写一横,笔路走的是曲线而忌直铺,这仅仅指用笔技巧;写的字在方块里,字的气韵、笔划与笔划之间的联绵要求“圆”。不通此理者,罔论书法。西人拿硬笔只能直来直去,技巧总势是“方”。书画同源也同理法。中国画博大精深,其与西画差别极大,其代表是山水画。仅在作画之前的观察方法上就拉开了距离。中国画观察无西方聚焦透视的观念,为散点式,实际上就是扫视(圆的环顾)。画的体裁因之也不同,有长卷立轴来适合这种高度自由开合的取景方法。同时,作品的最后完成形式也很有趣:中国画是圆的画卷,而西方是方的镜框。以上仅举“文”的一例,以下举个“武”的。中国武术无论什么拳脚器械,无论什么流派路数,运行轨迹都兴“圆”,其中“太极拳”特别讲究全身的关节运动走“圆”势,一招一式全部曲线运动,且围着人的脊椎为轴而转动,即使一个“站”的动作也要求“含胸”,不象做广播操挺直。出拳发力完全不同西人直接出“直”“摆”“勾”的方形路线,而是利用全身圆动之力圆聚气功于手握之圆拳上发劲。刀剑之术也如是,西人之剑无非直劈直刺直挑,中国人的剑法讲究“圆”,和拳法如出一辙。西人之剑仅作体育运动,我国剑术堪当艺术表演。

“圆”的文化传统的形态表征不但可以在我们社会生活里被我们直接感知,而且在我们的观念里也不鲜见,举不胜举。为行文的简略,我们不能再展开下去了。

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圆”的认识自然不能停留在表征上,可以向我国千年前早就形成的元典精神去探寻其所以然。古人以为天圆地方,故以圆作天的代称,《淮南子-本经训》:“戴圆履方”。古人将圆形当作丰满的象征,和果实相联系,《吕氏春秋-审时》:“其粟圆而薄糠。”千百年来,“天人合一”“以天为法”“如天行健”的农耕文化产生的哲学精神生生不息地营养着中国人,尽管有诸子百家,但没有一家敢违言“天道”。同时圆的丰实——这种十分朴素的美学观念因其紧密贴近生活而为农耕社会所接受。随后由这两个观念又衍生出“团圆”“圆满”等积极意义的概念,渗透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扩散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亿万中国人所接受,使“圆”在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态表征上格外清晰鲜明。反过来,我们去看衣食住行里的学问,就可以一一解答,对文化深层次的思考也可以一一有据了。

祖国的传统文化至今影响着我们炎黄子孙,让我们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转型期里,头脑清醒,牢牢把握文化走向,莫忘我中华传统文化这民族的命脉!
转自<国学论坛>

宜家 发表于 2005-6-3 16:24:37

RE:[转贴]说“圆”——散议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态象征

xicheng-liu先生谈到的问题非常深刻。
这令我想起曾读过黄炎培赠送儿子座右铭: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
  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和若春风、肃若秋霜,
  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在待人处事的修养境界上,中国人方圆并重。方来自儒学,力主刚正不阿;圆源于道家,倡导阴阳合和。方与圆从天地、人体乃至物质文化的形象取向最终内化为一种民族精神、文化人格。这种方圆结合的精神追求模式,兼容了更多的可能性和自我反省空间,与西方鼓励竞争、对抗以及自由、民主的人格结构,差异很大。

xicheng-liu 发表于 2005-6-4 13:40:37

RE:[转贴]说“圆”——散议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态象征

我不是作者,是在“国学”网的论坛上看到的,觉得有见解,故转贴于此。供欣赏。
xicheng-liu启

宜家 发表于 2005-6-9 09:26:50

RE:[转贴]说“圆”——散议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态象征

多谢刘先生!

虽然作者不在,我还有一点想说,也为的是和有共鸣的读者对话。

圆和方在中国的象征意义有很多共存互补的地方。如汉书·志谈到律历制定原则时说:“规圆矩方,权重衡平,准绳嘉量,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为的是使律历中和适度。规圆、矩方,作为法度的象征物在伏羲女娲画像中多次出现。这对夫妻神已经从远古的文化神、始祖神变异为执掌婚姻制度的神,此处规圆、矩方作为婚姻制度中和适度的意义与汉书所述相同。另外,这一象征还上升为政治理想层面。在帝王的宫殿里也能看到它们,如北京故宫太和殿前,东有日晷、西有嘉量,其含义与汉书中的内涵相一致,意味着中正适度的统治理想,进而才能实现江山万代。如果拓展开来,会发现中国文化中也会有这样的艺术抽象:如印章篆刻艺术传统,外形基本上是方的,笔画是圆转的,展现以圆适方的风格。至于中国人的人格方面,前面已经提过。

也许,圆方并举,中正平和,是中国文化一个基本精神吧。这种精神由于“执其两端,用中于民”抑或包藏着一种自己修正、自我反思的空间和更新延续的力量。

既然我们是方圆并举,西方人是什么呢?线形?方形?还是内圆外方?我没弄清,可能要从西方历史文化中追溯源头,也可以像玛丽·道格拉斯那样从日常生活资料中洞察分类、秩序与结构。
[ 本帖由 宜家 于 2005-6-9 09:59 最后编辑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贴]说“圆”——散议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态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