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敏 发表于 2005-2-16 21:13:48

【原创】兼容与兼爱:节日文化的民间规则


    节日多数来自传统,但又永远在变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节日,节日连接着传统,展示着传统,也连接着民族的情感认同;同时,作为一种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节日又连接着日常,连接着生活,连接着当下。节日既有死去的内容,又有新变的成分。只要是人就不能没有节日,但过节又有各自的过法。它有全社会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也有个体的选择自由。所以节日从来是表达情感、沟通交流、调整心态的好时光,放弃节日就是放弃最有色彩的生活。所以人们在节日中常常会在衣食、交际、行为举止上跟日常生活进行自觉区分。“今天过节了”,就完完整整宣告了日常生活的中断,而为略带狂欢、迷醉、自由、纵情、变化、祭祀、趋时、欢乐找到合理的借口。节日让人们关注时间的循环,关注社会成员的联络,关注生心理节奏和自然节律的合拍。人类社会不论往何处去,节日早已成为深入肌体和骨髓的东西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复杂的文化传统,当然也就有着丰富的节日;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兼容并蓄的国家,各民族间、中华民族与周边民族之间、中国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之间,在节日文化上从来没有停止过节日文化的互相影响。传统社会一些佛教、伊斯兰教的节日内传中土,早已与我国文化有相当杂糅。尤其是当下的中国,中国的开放和崛起,使她跟世界一些经济文化发达国家联系更加密切,东西方的节日内容在当代中国有了新的整合。今天中国青年人过圣诞节的热情不亚于过春节,为了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一些传统社会本来没有的节日出现了,国庆节、儿童节、妇女节都是传统中国所没有的;而一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也不断地打起节日的旗号,什么“服装节”“购物节”“书法节”“啤酒节”“荔枝节”等作为展销、促销手段而巧立名目的节日,人们也见惯不怪,并给予最大限度的宽容;一些传统节日消失了或变味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中国的佤、傈僳、德昂以及台湾部分原著民有尝新谷猎人头祭神的节日,此后再也不见;今天大多数中国城市社会已经没有了传统农业社会中的春秋两季祭祀社神(土地)的“社日”,清代以后,传统的寒食节全面消失或并入清明节,过去七月十五做盂兰盆会,放河灯祭鬼,现已日趋消亡,在城市已经绝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官方又把清明节添加了植树内容,使植树节和清明节出在同一天。相当多的城市以政府名义禁止春节放炮而使怀旧的人们颇为失落。
不管传统节日怎么变,只要不消失,它一定会在当代社会继续履行它的社会功能。中国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在今天仍然富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具有充满活力的文化姿态。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是近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大节日,它们在现实中依然被全民自觉保留,并顽强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依次做一评述。

    春节。
    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最普遍、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是汉族第一大节,也是中国39个民族共同的第一大节,它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活动,这些民俗活动在哲学、伦理、社会关系和心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从古到今,从官到民,都要郑重其事地过春节。广义的春节从腊八直到元宵节。古代春节是夏历一年的头一天,叫岁首、元旦,子时是农历除夕和春节的时间分界线,所以新年来临又叫“交子时”。辛亥革命以后,由于公务活动改用公历,便将农历岁首改叫春节。由于中国古代采取阴阳合历,春节在合历中刚好处于冬春两个季节的交会点上,表明中国古人对自然节律的领会,对新生、开端的无限希望。

    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非常多。贴春联、挂年画旧时有驱鬼辟邪的意思,现在纯粹表达吉祥喜庆的意愿;年夜饭表示的是团圆的幸福,象征未来的日子都和年夜饭一样丰盛的愿望;如今吃完年夜饭人们多数围着电视看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守岁表示新旧更替时刻的忧虑和对新开端的渴盼;过了子时表示新年到了,人们会生旺火象征全家兴旺发达,或者燃放鞭炮表示“辞旧迎新”,宣告新年开始的意思;春节的标志性食品在产米为主的地方为年糕,表示“年年高”的意思,在产面为主的地方(如北方)为饺子,它谐了交子的音,子时一过开吃年糕或饺子;祭祖也是春节最为隆盛的事情,人们借此表达孝道、加强家族血缘认同和团结;当然还要祭百神来获得人新年里的精神支持;初一清晨起来晚辈给长辈拜年祝福,而长辈给晚辈压岁钱,以后亲友间相互拜年,为了避免拜年的烦琐和劳顿,近年来人们改用电话、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拜年;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上街观灯或看狂欢游行。

    春节是一个不分阶层、超越政治、全民同庆的最大节日。在中国,公历元旦在老百姓看来不过是一个法定假日,至今没有形成节日特色;而春节不同,它以相对不变的一些民俗特征最大限度地满足并促进全民族的认同感,成为人们进入新时代的一宗现成的文化财富,它在老百姓认可的变异中,必将继续成为我们民族的最为重要的节日。

    清明节。
    这是集扫墓祭奠和嬉游踏青、兼有节日和节气的传统节日,时间在春分后的第十五日(即清明节气),公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是放在户外过的,兼有悲喜两种情感氛围。唐代以后,清明节逐渐融合了早它一两日的寒食节中禁火食冷郊游扫墓的习惯,使清明节兼并置代了寒食节,同时清明节也吸收了古代三月初三的上巳节除秽交游踏青的习俗,使三节并为清明一个节日。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有三个。(1)祭祀。这一天或者清明前后数天的某个日子,人们举家出动扫墓或祭祠来参与全民性的悼念追思已故列祖,表达孝思亲情。祭扫的主要手段是烧纸和献祭。(2)春游。清明时节的郊野春光明媚,生机萌动,万木青葱,大自然启悟了生命的循环不息。扫墓归途中人会很容易地感受到天人和谐,祭扫的肃穆很快被游春的快乐所替代,旧时人们在踏青之外,还增加了插柳、放风筝、荡秋千、拔河、踢秋、斗鸡等嬉戏类的快乐活动。(3)特殊饮食。因为清明节兼并了寒食节,所以很多地方的清明节禁火食冷或者将祭祀食品分而食之。

    清明节至今仍然是一个受到重视的一个节日。农村百姓过清明和前代人没有太大差异,墓祭中祭酒烧纸献供是不能少的内容。城市市民过清明依旧红火,首都北京的陵园在清明前后几日每天都是熙熙攘攘,“周末时更是人山人海,可比平时增加几倍”(据2004年3月31日《北京娱乐信息报》);上海清明期间数百万人倾城出动,四处是比平时多出数倍的人流和车流(据同日《新民晚报》)。如今城市清明节的主要民俗活动缩小为扫墓一项。如果祭祀对象是没有墓地的骨灰盒,那么祭祀手段就非常简单,很多人改用献花或上网示哀;而政府借助这个日子提倡民众祭扫地方已故名人或英烈墓地。海外华侨借助这个日子归国祭祖或者拥向陕西黄帝陵祭祀华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体现了一种国家民族意识。

    清明通过习俗将在世者和亡故着联系在一起,满足了人与人的情感联系,表达了人们对亲情的重视,已淡化了的游春习俗更是表达了人和自然的亲和意识。

    端午节。
    这是清洁保健、竞技娱乐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即干支纪日中的午月午日,也有叫端阳节、五月节的,取临近夏至阳盛时之意。它是我国夏季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吃粽子、赛龙舟、讲述屈原的传说,成为这个节日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取菖蒲、艾蒿辟邪,缠挂有色丝线或香包禳祸,张贴符纸除祟,饮酒避瘟,姻亲交往等民俗活动。这些习俗隐含有禳灾去秽、除毒止恶、祭龙慰神、适应春夏季节转换等意味。这些内容明显有过关、调适等作用,而节期的赛龙舟则明显有竞技、合作、狂欢等意思。从汉代开始,把端午节定为纪念屈原的日子,成为国人共识。曾有人提出把这个节日定为“诗歌节”,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个全民参与、内涵丰富的节日,也传播到越南、日本、朝鲜、韩国,成为他们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韩国人甚至将其作为自己的重要文化成分曾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在这个节日的故乡中国掀起轩然大波。至今全国各地都以各自特点过端午节,农村尤其如此。城市基本上保持了吃粽子的习惯,而其他习俗正日渐丢失。一些地区(如福建、台湾、广东、湖南、贵州)偶尔还在这一天赛龙舟。作为民众公共生活的一个部分,端午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显得有点黯然失色,但它依旧牵动着我们民族的记忆。

    中秋节。
    这是我国秋季的传统大节,时间是农历的八月十五,是入秋的第二个月份(即仲秋),是三秋里中间那一个月,以该月十五月圆为标志来确定节期,这天晚上人们拜月,故有“月节”之称,人们认为这一天月亮最明最圆,谐了汉语团圆的音,出嫁的女儿也在这天回娘家团圆,所以又被称做“团圆节”或“女儿节”。这个节日晚至唐宋才出现,明清以后却升格为秋日的民俗大节。古代皇家礼制中有日月祭祀活动,唐宋民间却拿来作为表达世俗亲情的日子。亲朋要在这一天赏月食饼,团圆庆贺,这是中秋节的主要节俗。赏月在唐宋时限于文人追求风雅,明清降为百姓心愿的寄托,赏月时聚食瓜果还有庆丰收的意思。月饼是团圆、吉祥和沟通交往的象征,制作、馈赠和食用都有一定讲究,如今的月饼制作越来越精致,口味上也有京式、广式、苏式、甬式之别。团圆是中秋节的中心意义,月圆成为家族成员团圆的象征,借助月圆的日子给人间团圆提供机会,是中秋节得以存在的自然依据。许多地方还有走月祈子或偷瓜求育的习俗,以之来圆人们生育兴旺的心愿。南方有些地区还有燃宝塔灯来求取生活平安的心愿。厦门人过中秋,举家投掷色子博饼为乐,如今这“饼”已经换成了日用品等实物,由单位或商家组织博饼的频率甚至远远超出家庭内部的博饼取乐。

    当代中国农村仍沿袭传统中秋习俗,城市里常常为商家利用,中秋未到前的一两个月就隆重推出月饼广告或其他产品广告。虽然中秋那种提示人们季节转换或祭祀神明的意义已经不如过去明显,但是它在赏月吃饼后面隐含的团圆庆贺,增强家庭和社会成员的凝聚力等功能,至今仍然足以勾动着人们对这个节日的流连。如果辟出法定假日过中秋,则必然减少在外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也会使春节过分集中的交通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分流与缓解。

    以上所述的是中国传统最有影响并且在今日仍然继续保存百姓生活中的节日。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经济全球化、乡村城市化,中国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生活方式越来越淡化传统,有相当多的传统节日已经消失,或者在城市已经消失。而消失很多年的旧俗,又冷不丁地回到我们的身边。江苏南通元宵节放河灯的习俗早无踪迹,在政府部分的提倡下,近年来又“故态复萌”,街巷好之。

    由于西方文化在世界的强势作用,使固有的传统节日文化加进了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内容,这在中国以及其他非西方的发展中国家都十分相似。特别是年轻一代把过西方的节日视为趋时的象征,比如现在的年轻人热衷于情人节、母亲节、愚人节、圣诞节,节日一到,祝贺的手机短信、电子邮件铺天盖地发送开来。一些商家为了获得利益最大化,往往在“东西合壁”的民俗活动的制造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前些年到了春节,人们互赠贺卡、挂历,这些年热衷于电话、手机、电子邮件贺年。情人节一到,各地鲜花花源紧缺,价格爆涨;城市里的婚介公司,也搞各种各样的派对活动。而一些政府官员为了提高政绩,任意创造所谓的“节日”来推销他们的施政品牌或地方经济品牌。一些民俗学家,对此深感忧虑,有的甚至把这样的举动一律断为“伪民俗”。到底是真民俗还是伪民俗,这需要历史来检验。不过年轻人对待节日的看法已经与老一代有着明显差异,这也说明民俗现象从来就是变异的这一铁的事实。那么怎么变呢?一般的规则是,传统节日有新加的成分,而习俗中新加进来的部分也要进一步地被多数人认可。

    周星先生发文指出,外来节日进入当下中国已成事实。他的原话是——

         阳历“元旦”在经过了一个世纪之后,几乎不再被认为是外来的节庆了,但它在中国各地被接受的情形却依然有相当的差异。与此同时,在整个社会日益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下,虽然并没有得到官方的正面鼓励或公开认可,还是陆续有不少“洋节”即外来节庆,开始或已经嵌入进中国民众的社会生活之中。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在一定范围内逐渐流行开来的圣诞节、情人节和母亲节等。

      圣诞节传入中国已有一个世纪之久了,开始时,它只是在沿海开放城市,以教会和信徒为中心而传播。在和国外尖锐对抗的“革命”年代或意识形态极端化时期,其“外国”属性本身,就足以使其受到压制乃至于取缔了。但改革开发以后,它又卷土重来,并越来越引起了全社会多方面的关注。改革开放带来了西方文化再次大规模的流入,以圣诞节和情人节为代表的一些西方节庆和习俗,自然而然地陆续重现,并在社会公众生活领域中,和传统节庆体系及政府节庆体系形成了彼此消长的组合性关联,目前彼此仍正处在复杂的互动过程之中。

      圣诞节与情人节等的流行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它们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之价值多样化的趋向,但其中基于商业动机而对有关习俗的操作性鼓励也是不宜忽视的。根据笔者的一些调查,圣诞节和情人节及相关习俗在大、中城市里,尤其在与外事或外商机构有关的人群中,在高等院校等接触西方文化的机遇较多的社区中,通常要更为流行一些。同时,由于被看作是重要的商机,很多商业和服务业的从业者们也都不遗余力地渲染“平安夜”和情人节的浪漫氛围。

      近20多年来,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迅速在全社会蔓延开来,至少城市里人们的时间感受还出现了日趋个性化的倾向。人们各自特殊的时间追求变的非常引人注目,像结婚纪念日、生日“派对”之类,还有年轻人对都市流行节律的追逐等,都可以在如此的大背景之下得到理解。对于当事人来说,其生日聚会可能和中秋节、五一“黄金周”同等重要,甚至还要更为重要。这种感受和以前的农耕时代无法相比,在农耕时代的时间框架里虽然也有婚礼和生日之类的设定,但那基本上都是社团或社群性的仪式,而很少是真正具有个人性的仪式。

    总体而言,中国的传统节庆富于社会的伦理性,而政府主导的节庆又较多严肃的纪念性,它们大都要求以团体或家庭、家族的方式度过,相比之下较少浪漫性,在功能上也较少能够满足个体的需要。或许正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为中国现有的节庆文化体系所或缺的诸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等就被从外部引入,并开始为一部分人们所欣赏和接受了。

    那么现在哪一些新的节日民俗正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呢?下述四个节日引起我们的注意。

    情人节。有人认为这个节日源于公元三世纪。据说那时一个叫瓦伦丁的青年因带头反对政府对基督徒的迫害而被捕入狱,他在狱中得到典狱长女儿的悉心照料,俩人深深相爱。他于公元270年2月14日被处死。刑前,他给自己的情人写了一封信表明自己的心志和情怀。基督徒把这一天叫特神节,是英国人把这个节日带到了美国,过去美国人把它叫做“瓦伦丁节”,后来改叫情人节。在美国,每年2月14日,男青年把求爱的“瓦伦丁信片”制成蝴蝶型、鲜花型和爱神丘比特弯弓搭箭型的工艺品送给情人,而姑娘则把月桂树叶贴在枕头上以盼在梦中能与情人相见。同龄的情人爱侣对这一天情有独钟,他们会把早早准备好的礼品,拿出来与情人约会的时候相互交换。情人节甚至超越了它原来的意义,相识的同事、师生、朋友、亲人以及一些中小学生都成为节日祝愿的对象。在欧美,早在这天来临之前,商家已早早打起各种各样的广告标志,试图在这一天大捞一把。这一天的各种情人贺卡、小工艺品以及鲜花十分走俏,一些休闲娱乐场所诸如酒吧、迪厅、咖啡屋以及一些购物场所、宾馆酒店成为青年情侣频繁光顾的理想场所。我国近年来一些追逐时尚的青年情侣或夫妻也十分看好这个节日,情人间相互打电话、发短信、送鲜花、约会都成为情人节里的重要内容。

    愚人节。西方国家把每年的4月1日定为愚人节,也叫“万愚节”。这一天人与人之间皆可说谎、造谣和竭尽心智制造种种恶作剧,而被戏弄者不仅不能发怒,而且引以为乐。某些国家的各种媒体也不放过这一机会用巧妙虚构的故事作弄公众,诱使他们上当受骗。对此人们毫不介意,反而感到高兴。所以这个节日中的一切愚弄人的行为都被视为可以谅解的、可被接受的调侃和戏噱。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有的说是源自四季变化,有的说是源自古代复活节,有的说是源自诺亚方舟的故事。有的说是来自每年3月31日以互开玩笑和欺骗为特征的印度的“诠俚节”。还有有一说源于飞行器的制造。说的是在1545年,一个叫鲁夫.里尔帕的挪威科学家在伦敦研究飞行的奥秘。他写信给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称自己已经掌握了飞行的秘密,欢迎他在4月1日来伦敦的威斯特敏斯特宫观看他的飞行表演,国王如期前往,可是等了半天也没看见表演,有人认为,这是里尔帕在戏弄国王,于是人们就在每年的这一天不约而同地以玩笑的方式戏弄别人取乐,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节日民俗。在近年的城市社会里,我国的一些时尚的年轻人也把愚人节当作调侃搞笑、愚弄取笑的“合法”时机,他们把编造好的谎话以及“愚人节快乐”的字眼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发给自己的熟人、朋友,或者当面编造谎话逗人一乐,然后告诉无辜的你说“今天是愚人节”。

    母亲节。这是从美国传至世界各地的民间节日。节日定于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这一节日是由一个叫安娜.嘉维斯的母亲在1908年的西弗吉尼亚州提出的。这一提议经群众热烈响应,于1912年在美国国会获得通过。节日这天,子女们胸前佩带红色或粉红色的石竹花来到母亲居所,献上鲜花、礼品或节日贺卡。贺卡上写有祝愿母亲健康长寿和感谢养育之恩的词句。一些亲友也前来向孩子的母亲祝贺。然后举行家宴或是子女簇拥母亲前往餐馆宴饮祝贺。如果母亲已经谢世,子女们则胸前佩带一朵白色的石竹花,前往母亲墓前悼念,以寄哀思。这一天全美母亲节理事会要表彰7至10名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母亲。加利福尼亚州还要举行为期一周的“活动雕塑比赛大会”。该地区居民自行设计和制作各种彩车,千姿百态。车上配以经济化妆的人物形象,如中世纪的骑士、新婚夫妇、当代宇航员等,引人注目。中国近些年的城市社会中也悄悄兴起这样的节日,尤其是一些远离家乡的年轻人,会在这一天给母亲挂去长途电话,以表思念之情,传达自己对母亲的孝心和爱意。

    圣诞节。这是纪念基督教创始人耶酥基督诞生的日子,是全世界基督徒的宗教节日之一。后来由于基督教势力与西方文化传播的影响,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欧美国家的最重要和有悠久传统的民间节日,也是西方社会最为盛大的节日。每年12月25日为圣诞节,而庆祝活动在早前一天“圣诞前夜”(即平安夜)就已经隆重开始了。节日活动一直到1月6日的“主显节”。这期间被称为“圣诞节节期”。欧美许多国家的圣诞节略有差异,如挪威开始于12月21日,瑞典开始于12月13日,墨西哥开始于12月6日等等。在节日期间,学校通常放假两周。古罗马人认为阳历12月24日是冬至,是日照最短的一天,而次日(即25日)被象征地看作是太阳的生日。古罗马人敬太阳为神,继而把这一天定为太阳神的节日。公元四世纪,罗马皇帝扶植基督教,使之成为罗马帝国统一的宗教,遂将太阳神的节日改为耶酥的诞生日而加以庆祝。先是在罗马城内举行庆祝活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圣诞节还只是一个宗教性节日,方式简单。后来逐渐假如越来越多的世俗性的习惯。欧美各国庆祝圣诞节的方式大同小异,大体有如下内容:1.相互寄赠圣诞贺卡,常见的套话就是Merry Christmas(圣诞快乐);2.赠送礼物,在圣诞节晚上有扮成圣诞老人分送儿童礼物的风俗,圣诞老人身着红袍,脚穿大皮靴子,背着一个大红包袱,白眉白须,面容慈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传说他从北方驾鹿橇前来,从每家烟囱进入室内,将礼物分别放在孩子们的靴子里,所以儿童在圣诞节之夜临睡前都把靴子放在炉灶边。据说圣诞老人是公元四世纪小亚细亚的一位主教圣尼科拉斯的化身。这位主教乐善好施,其一家邻居一贫如洗,欲将女儿出卖,主教当夜将黄金放在姑娘的鞋中,从而使得一家得救,而这一天恰好是圣诞节,3.制作圣诞树;4.举行圣诞晚餐;5.去教堂做礼拜等。我国城市社会近年来也兴过起圣诞节,商家提前一两个月就开始打起商品广告,在玻璃橱窗内喷绘出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蜡烛、雪花和圣诞英文贺词之类,24日晚人们纷纷涌入本地的一些教堂感受平安夜的气氛,被全世界广为传唱的《平安夜》响彻天宇。

本文参考了周星、陈连山、黄涛、高丙中、萧放诸君关于节日的相关论述,一并致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兼容与兼爱:节日文化的民间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