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in 发表于 2004-3-5 18:20:32

文学人类学: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


文学人类学: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

   ——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
   

叶舒宪
   


    跨学科研究是20世纪国际比较文学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发展迅猛而成就巨大的领域。笔者主持的“文学人类学课题”从文学与人类学两大学科的相关与互动着眼,是首次系统地专门研讨文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关系的理论专题。课题的提出和完成对于文学研究如何解决“学科危机”,如何适应知识全球化的需求而展开自身的知识创新,具有及时的借鉴意义。对于方兴未艾的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潮流具有承前启后的理论指导意义。
   课题把握住人类学与知识全球化、后现代认识论的关系,从人类学与文学的相互作用这个新角度着眼,透析出20世纪文学创作观念变革与文学研究的范式革新的一个重要学术思想动力。在文学创作方面,梳理了“文化他者”的发现如何激发出“人类学想象”,体现在从超现实主义到魔幻现实主义的整个20世纪文学发展之中;在文学理论批评方面,梳理出西方文学人类学研究的五大方法流派,逐一加以辨析;以及“文化”概念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再整合作用;并对其代表人物弗莱的理论遗产进行全面剖析;对人类学知识与文学研究的最佳结合点———神话学做了点面结合的示范性阐说;结合神话学传播中国的过程,论述和总结文学人类学研究的中国本土化实践经验,特别是“三重证据法”的提出,为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建构和研究的拓展提供了前瞻性的见解。
   从学术价值上看,本课题有以下几个可关注的问题:
   其一,文学人类学研究在我国新时期以来已有近20年的发展,其对文学研究观念与范式革新的积极促进作用正在日益显现。笔者个人尝试借鉴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和方法从事文学研究的创新,希望在国学的传统考据方法之上经过改造融合,建立一种跨文化视野的、运用多重求证工具的文化阐释方法,并在对本土经典的现代再阐释方面发挥特有的效力。经过同道们的多年努力,在20世纪90年代的国内形成为“文学人类学研究”一派。其主要学术成果体现在两套丛书中:
   一套是“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系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2003),已出版8种:(1)《〈楚辞〉的文化破译》,1991;(2)《〈诗经〉的文化阐释》,1994;(3)《〈老子〉的文化解读》,1994;(4)《〈庄子〉的文化解析》,1997;(5)《〈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1996;(6)《〈史记〉的文化发掘》,1998;(7)《〈中庸〉的文化阐释》,1998;(8)《〈山海经〉的文化寻踪》,2003。
   计划中的还有《尚书》、《论语》、《左传》等先秦经典的文化解读。这套书以锐意创新的角度重新解说中国上古最重要的典籍,凸显文化人类学视野对于文本研究的透视效力,在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引用率相当可观,还引发了一些学术讨论和争鸣。目前已发表的相关评论和书评达60余篇。
   另一套是“文学人类学论丛”(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003),已出版7种:(1)《性别诗学》,1999;(2)《文学与治疗》,1999;(3)《英雄之死与美人迟暮》,2000;(4)《神话与鬼话———台湾原住民神话的比较研究》,2001;(5)《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2001;(6)《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2002;(7)《神力的语词:〈圣经〉与文学研究续篇》,2003。
   这套丛书开拓了性别学、比较神话学、精神生态与心理医学等多种维度的文学研究,体现了文化视野对原有学科知识的整合效果。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的乐黛云教授认为,文学人类学研究改变了原有的学科格局和文论体系,它将代表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一个方向(乐黛云等:《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85页)。但是,对于中国新兴的文学人类学流派,迄今还没有全面系统的理论总结性论述。本课题从史论结合、中外结合的角度梳理文学与人类学的关系,为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提出具有知识创新意义的理论方案和操作策略(包括个案分析演示),相信对这一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将发挥指导和借鉴作用。
   其二,从人类文学经验整合与世界性公民培养方面,针对形形色色的“文学死亡论”,“后文学时代论”,提出对文学的人类学价值的重估问题。对20世纪后期日益明显的重要学术趋势———从学科界限分明的文学研究发展为跨学科的文化研究,做出学理性阐释。从知识全球化的大背景上说明,文化研究是适应知识重新整合的时代需求的必然现象。文学非但没有因为文化视野的引入而淹没,反而承担起率先打破国族界限,培育世界公民的人类学使命。这对于解决长期困扰学界的争议,以及回应各种文学危机论包括比较文学学科危机论,有直接的理论释疑作用。
   其三,为从整体上把握文学人类学的发展概况,作者先后到英、美、加、澳的各大图书馆收集到大量英文新资料,走访了美国的希利斯·米勒、哈罗得·布鲁姆,英国的特里·伊格尔顿、王思福等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和人类学家,本课题资料准备工作历时十余年。课题引用和参考的近百种西文和日文文献中绝大部分没有中译本(文),其中不少都是首次引入汉语学术界的。这对于沟通中外学术思想,让我国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同国际学术潮流对话与接轨,提升中国人文研究的水准,也会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4-3-1 15:45:46

文雨楼 发表于 2004-3-11 19:32:13

RE:文学人类学: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

(8)《〈山海经〉的文化寻踪》,2003。
是否出版了,怎么没见到呢?

Karin 发表于 2004-3-20 02:07:30

RE:文学人类学: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


跨学科的悖论

作者:孙歌    转贴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4-2-24   

   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领域,具有一个特定的优势:它至少横跨两种文化的视野,使它有可能以同样的思路打通两种或更多学科的问题。当直观的拼盘式比较方法失掉有效性,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世界文学和总体文学这样一些经典视角无力统领比较文学领域的时候,在它的边缘地带很容易出现跨学科的尝试。西方学界已经在这个边缘地带出现了有影响的知识分子,比如美国的萨伊德和斯皮瓦克;而中国的比较文学界并没有相应的成就。在国际性对话中,中国的比较文学界缺乏挑战性,在很大程度上起因于这个学科没有发挥它的优势,反倒把自己更多禁锢在狭隘的“文学”学科意识中,止于直观地处理拼盘式的知识。

   比较文学研究室同仁共同关心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有可能不满足于把跨学科与跨文化的学术实践定位为个体行为,而把它发展为一种“学科的机制”?

   这个问题暗含了一个矛盾:当比较文学的学科包含了跨学科探索并使它正当化的时候,这是否有可能削弱它作为一个学科的凝聚力?然而这正是比较文学这个学科的悖论性格:这个学科只有具备跨学科的能量,它才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比较”作为任何学科都可以采用的方法,并不足以构成比较文学学科的内在根据,这一点是学界公认的基本事实。从国际上的学术实践看,各个学科之间的合作与对话正在模糊学科边界,学科相对性的具体困境正在变成紧迫的课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有可能把比较文学这个学科推向更具有学术包容性的层面?它经典的跨文化视角是否可以转化为正当的跨学科操作?

   在现有学科体制之内,这样的尝试最容易受到的质疑是,比较文学是否因而会变得非驴非马?是否既远离了文学又无法取代别的学科?

   我们的态度是,现代知识生产的学科相对化并没有取消各个学科的专业性。相反,跨学科的尝试激活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把静止的知识分类和处理知识的单一方式推向了人类精神活动的更高层次。使得那些在单一学科框架内被绝对化的知识在更复杂的框架中被重新认识,也使得那些依靠单一学科框架才能保持垄断优势的伪知识被质疑和推敲。因此,真正的学科专业化并不惧怕跨学科,而真正的跨学科也并不意味着放下自己的本行取代别人的工作。

   在当今知识体系日益庞大的状况下,评价机制通常难以和飞速发展的知识状况同步更新,这更为探索性的学术实践带来难度。似是而非的“跨学科”与超越学科限制的原创性研究,需要加以谨慎的区分;而原有学科体制在各种意义的跨学科和跨文化研究中是否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则是整个学术界共同面对的问题。我们的意图仅仅是,在比较文学这样一个精神生产领域内,探讨非直观的“学科开放”问题。——正如比较文学不是拼盘一样,学科的开放也不是几个学科的拼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学人类学: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