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神话 发表于 2008-10-25 11:01:09

别把“申遗”看得太重

作者 江闻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是世界上最可怜兮兮的清水衙门,上世纪50年代,一些怀着人文主义理想的学者,打着UN的旗号,在世界最贫困地区东奔西走,低三下四地在某些独裁者面前,乞求他们把本国预算用于本国教育和社会发展,而不是用于战争,那时的教科文组织可没有今天这么多“评比”活动。而且彼时该组织的头头如同孔子一样,纯属“丧家之犬”,领袖们不怎么搭理他们。
自从上世纪70年代起,教科文组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该组织上层人物中学者减少了,“斗士”增多了,位居上层的日本人还带领该组织反对种族主义呢,而与此同时,该组织的各项“评比”、“达标”、“检查”活动也日益增长,美国、新加坡等国对该组织的蜕变十分不满,于1984年退出该组织,但过了许多年又在形势压力下重返该组织。
奇怪的是,随着该组织各项“评比”、“达标”、“检查”活动的增长,该组织的诸侯们在世界各个国家(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却大受欢迎,穷国的主人们往往把他们奉为上宾,同时不惜金钱,参与其“评比”、“达标”、“检查”活动,之后,主人得了世界美名,该组织诸侯得了实惠,双方均满意而归。这和孔子生前落魄,死后却被其歪徒董仲舒以侍奉君王之术搞香了何其相似乃尔!
“申遗”,作为该组织今日的生财之道,真正的文化人,不会把它看得太认真。相反,为了让本国某些资源“申遗”成功,许多国家之间纠纷不断,像中韩之间为端午节、中医韩医闹得不可开交,某些国家为了“申遗”结果甚至兵戈相见,如柬泰为古寺“申遗”发生战争,这已经与上世纪40年代欧美人文主义学者创立该组织,企图“通过教育、科学、文化与传播,于人之思想中建设和平”的“清纯”理想背道而驰了。duozhon

[ 本帖最后由 长江神话 于 2008-10-27 11:10 编辑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别把“申遗”看得太重